華文網

貧困村農民返鄉辦農家樂“一床難求”,一年營收180萬!

“城歸”,簡指從城市返回鄉村的創業人員。

近年來,農民工返鄉創業累計達到了450萬人,還有約130萬居住在城鎮的科技人員、中高等院校畢業生等下鄉創業創新。

“城歸”群體越來越多,

帶來的是人口紅利的升級。這是中國農村從治理到經濟社會文化轉型升級,跨越城鄉鴻溝的重要路徑。

重慶市綦江區石壕鎮萬隆村一景。

石金魚食言了。

當年,他離開所在的村子外出打工時,曾發誓“一定要走出大山,再也不回來”。結果,他又回來了。

石金魚,

35歲,重慶綦江區石壕鎮萬隆村村民,幾年前,這裡還是重慶最南的貧困村。“有女不嫁萬隆山,天晴落雨把門關;一天三頓沙沙飯,肚皮烤起火斑斑”,曾是這個村子的真實寫照。

2014年,當地政府提出將萬隆村打造成高山休閒旅遊名村,“築巢引鳳”陸續將“石金魚們”吸引回家來,他們拿出在外打工的積蓄,甚至借錢貸款,辦起了農家樂。去年底,該村村民的年人均收入已增長到12137元。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返鄉創業行列。

綦江區就業和人才服務局局長王宗驗告訴記者,自去年2月以來,全區新增返鄉創業者9705人,其中農民工返鄉創業3194人;創辦經濟實體達8491戶。石金魚所在的“萬隆花壩旅遊一條街”就是該區打造的一大返鄉創業示範基地。

貧困村變旅遊村

村民石金魚將剛送到的電視搬到各個房間。

7月5日中午,記者見到石金魚時,他正忙著把剛送來的電視機搬到新建的農家樂各個房間。

“我在趕工期,事情有點多,我一邊幹活一邊跟你聊,可以嗎?”說話間,這個穿著藍色的襯衫和牛仔褲、踩著涼鞋的“打工仔”從地上抱起一台32英寸的液晶電視,疾步上了樓。

儘管氣溫只有24℃,石金魚說,他從早上8點開始基本沒停歇過,被打濕的頭髮貼在了額頭上。

石金魚修建的“農家樂”即將完工。

石金魚的農家樂為3層磚瓦樓房,500多平方米,已進入收尾階段。他想儘快完工,開門迎客。

萬隆村地處重慶與貴州交界處,平均海拔1420米,森林覆蓋率超過90%,夏季平均溫度18℃,是避暑的好地方。之前,當地村民卻不這麼想,

他們眼中的萬隆村,又偏遠又破敗,逃離這個貧困村,走出大山曾是村民們的共同心願。

還在讀初中時,石金魚就萌生了去外面闖一闖的想法。畢業後,他學習開貨車,開始在重慶、貴州等地跑運輸。

儘管生意好時一個月能掙一萬多元,但常年在外奔波的石金魚漸感疲憊,他用這些年的打工積蓄在綦江城區買了房,準備做小生意。但思來想去,石金魚都沒找到合適的專案。

2014年,萬隆村被列入重慶市級重點扶貧村。為甩掉貧困帽子,當地政府結合萬隆村地理優勢,確定將該村打造成為高山休閒旅遊名村。政府整修了公路、人行步道和便民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原來一到下雨天就變得泥濘不堪的萬隆村一去不復返。

“忙一個季度抵過去忙一年”

去年,趙本高打造的“花壩客棧”營業收入達180萬元。

今年42歲的趙本高是村裡首批被召喚回來創業的村民。經過20年打拼、在重慶主城拿著高薪的他嗅到了商機,投資200萬元將自己修建不到兩年的新房擴建為農家樂。2016年,趙本高打造的“花壩客棧”營業收入達180萬元。

趙峰江的妻子在整理客房床鋪。

村民趙峰江對返鄉創業前後變化的感觸更加強烈。早年,他和姐姐一起去深圳打工,姐姐進服裝廠,他進電子廠,每天至少工作10個小時,重複流水線作業,日復一日。

“每天機械式地幹活,加班加點,一個月也就兩三千塊錢,也學不到任何技術。”趙峰江說,在那種環境下工作,毫無樂趣可言,住宿的條件也很差。除去開銷,一年到頭攢不了多少錢。得知家鄉發展旅遊產業,趙峰江回來了。

趙峰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開的農家樂有二十間客房,最多可容納40人居住。每人每月包吃包住收費1800元,按一半的入住率計算,一個月就是3.6萬元。一般來說,七八九這三個月是旺季,三個月就可以收入10.8萬元;如果住滿,收入翻倍。

參照前兩年萬隆村“一床難求”的情況,趙峰江預計,今年的收入能保證在15萬元左右。他說:“現在忙三四個月,就能比過去一年掙的錢還多,況且在家裡,你說舒不舒服嘛。”

萬隆村把當地農產品放到網上出售,增加村民收入。

萬隆村黨支部副書記穆文彬介紹,全村人口1735人,有八分之一的村民常年在外地打工。在搞旅遊開發之前,村民的年平均收入只有3200元左右;2015年底,該村的農家樂由3家增長到25家,村民年平均收入達到7932元;到去年年底,已有43家農家樂投入運營,村民年平均收入破萬,達到12137元。截至今年6月底,萬隆村已有大大小小農家樂75家。

穆文彬說,為了鼓勵返鄉農民工發展農家樂,政府除了在註冊、貸款等方面給予便利外,還將按照每張床位300元進行補貼。

此外,當地政府還將這些農家樂的聯繫方式、供餐桌數、床位數等資訊公佈在網上,以方便遊客諮詢、訂房。

最高可獲60萬元補助

綦江區是重慶傳統的勞務輸出地,全區95萬人口中每年有超過20萬人在外務工。去年2月,綦江開展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以來,當地採取多種舉措,把外出農民工留在家鄉。

今年春節期間,回家過年的農民工還收到了綦江區農業委員會印發的《致綦江籍返鄉創業有識之士的一封信》,信中介紹了當地發展的機遇,號召農民工“抓住雞年新機遇”。

針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政策要求,凡符合農業專案補貼政策的申報主體,可享受10-60萬元的財政補助資金;對適度規模種養殖大戶、家庭農場,可享受3萬-5萬元的發展補貼;創辦微型企業,可享受1-4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資金扶持。

此外,該區還設立了返鄉創業服務中心,通過開展諮詢輔導、培訓服務、手續代辦、法律服務、品質安全、資訊服務等工作,為創業者提供全流程、一站式、一條龍服務。

王宗驗說,除了打造“萬隆花壩旅遊一條街”等鄉村旅遊示範基地外,該區還培育了以有色金屬粉末、不銹鋼製品、汽摩零部件製造為主的三江小企業創業園,以鑄造、農用機械、建材為主的永城小企業創業基地等六大創業基地,入駐企業399家,實現產值79.6億元,解決就業2.1萬人。

資料顯示,試點以來,該區新增返鄉創業9705人,其中農民工返鄉創業3194人,大中專畢業生返鄉創業1311人;創辦經濟實體達8491戶,其中農業類959戶、工業類332戶、服務業類7200戶。

“不能都回來都搞農家樂”

這些返鄉創業者是否出現“水土不服”現象?當地政府出臺的“築巢引鳳”政策是否落到實處?

綦江區委黨校教師黃情義曾對該區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情況做過調研。她告訴記者,總體而言,該區返鄉的農民工大多數是屬於生存推動型就業創業,且大多年齡偏大、文化水準偏低,返鄉的原因主要是“受形勢所迫”。

黃情義說,這些創業人員主要是為了解決自我就業和基本謀生需求,常常是通過家庭小工廠、小賣部、小餐館、小規模種養殖之類的形式,創業項目過於普通,且容易盲目跟風,難以創新和依託更好的項目。另一方面,由於農民工缺乏相應的社會保障,加之文化知識和管理經驗有限,對創業中可能遭遇的風險難以估計,承受能力較低,這些都使得他們在創業過程中趨於保守,缺乏足夠的開拓創新能力,創業的成功率較低。

黃情義認為,由於資金、技術等必要條件的缺乏,返鄉農民工在創業前期望值較低,難以有較好的開端,即使創業成功,也會因為缺乏發展潛力和後勁,影響其後的可持續發展。

她建議,對於具有創業投資熱情的農民工應當給予科學、正確的引導,並保障各項優惠政策和鼓勵措施的連續性與公平性,保障返鄉農民工創業的持續熱情。

針對萬隆村村民返鄉修房開農家樂,黃情義認為,相關部門應當時刻掌握該村農家樂的接待能力(床位數),當接待能力逼近市場需求時,就應即使提醒創業者,引導創業者轉變思路,“不能所有人回來都搞農家樂”。

2014年,萬隆村被列入重慶市級重點扶貧村。為甩掉貧困帽子,當地政府結合萬隆村地理優勢,確定將該村打造成為高山休閒旅遊名村。政府整修了公路、人行步道和便民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原來一到下雨天就變得泥濘不堪的萬隆村一去不復返。

“忙一個季度抵過去忙一年”

去年,趙本高打造的“花壩客棧”營業收入達180萬元。

今年42歲的趙本高是村裡首批被召喚回來創業的村民。經過20年打拼、在重慶主城拿著高薪的他嗅到了商機,投資200萬元將自己修建不到兩年的新房擴建為農家樂。2016年,趙本高打造的“花壩客棧”營業收入達180萬元。

趙峰江的妻子在整理客房床鋪。

村民趙峰江對返鄉創業前後變化的感觸更加強烈。早年,他和姐姐一起去深圳打工,姐姐進服裝廠,他進電子廠,每天至少工作10個小時,重複流水線作業,日復一日。

“每天機械式地幹活,加班加點,一個月也就兩三千塊錢,也學不到任何技術。”趙峰江說,在那種環境下工作,毫無樂趣可言,住宿的條件也很差。除去開銷,一年到頭攢不了多少錢。得知家鄉發展旅遊產業,趙峰江回來了。

趙峰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開的農家樂有二十間客房,最多可容納40人居住。每人每月包吃包住收費1800元,按一半的入住率計算,一個月就是3.6萬元。一般來說,七八九這三個月是旺季,三個月就可以收入10.8萬元;如果住滿,收入翻倍。

參照前兩年萬隆村“一床難求”的情況,趙峰江預計,今年的收入能保證在15萬元左右。他說:“現在忙三四個月,就能比過去一年掙的錢還多,況且在家裡,你說舒不舒服嘛。”

萬隆村把當地農產品放到網上出售,增加村民收入。

萬隆村黨支部副書記穆文彬介紹,全村人口1735人,有八分之一的村民常年在外地打工。在搞旅遊開發之前,村民的年平均收入只有3200元左右;2015年底,該村的農家樂由3家增長到25家,村民年平均收入達到7932元;到去年年底,已有43家農家樂投入運營,村民年平均收入破萬,達到12137元。截至今年6月底,萬隆村已有大大小小農家樂75家。

穆文彬說,為了鼓勵返鄉農民工發展農家樂,政府除了在註冊、貸款等方面給予便利外,還將按照每張床位300元進行補貼。

此外,當地政府還將這些農家樂的聯繫方式、供餐桌數、床位數等資訊公佈在網上,以方便遊客諮詢、訂房。

最高可獲60萬元補助

綦江區是重慶傳統的勞務輸出地,全區95萬人口中每年有超過20萬人在外務工。去年2月,綦江開展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以來,當地採取多種舉措,把外出農民工留在家鄉。

今年春節期間,回家過年的農民工還收到了綦江區農業委員會印發的《致綦江籍返鄉創業有識之士的一封信》,信中介紹了當地發展的機遇,號召農民工“抓住雞年新機遇”。

針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政策要求,凡符合農業專案補貼政策的申報主體,可享受10-60萬元的財政補助資金;對適度規模種養殖大戶、家庭農場,可享受3萬-5萬元的發展補貼;創辦微型企業,可享受1-4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資金扶持。

此外,該區還設立了返鄉創業服務中心,通過開展諮詢輔導、培訓服務、手續代辦、法律服務、品質安全、資訊服務等工作,為創業者提供全流程、一站式、一條龍服務。

王宗驗說,除了打造“萬隆花壩旅遊一條街”等鄉村旅遊示範基地外,該區還培育了以有色金屬粉末、不銹鋼製品、汽摩零部件製造為主的三江小企業創業園,以鑄造、農用機械、建材為主的永城小企業創業基地等六大創業基地,入駐企業399家,實現產值79.6億元,解決就業2.1萬人。

資料顯示,試點以來,該區新增返鄉創業9705人,其中農民工返鄉創業3194人,大中專畢業生返鄉創業1311人;創辦經濟實體達8491戶,其中農業類959戶、工業類332戶、服務業類7200戶。

“不能都回來都搞農家樂”

這些返鄉創業者是否出現“水土不服”現象?當地政府出臺的“築巢引鳳”政策是否落到實處?

綦江區委黨校教師黃情義曾對該區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情況做過調研。她告訴記者,總體而言,該區返鄉的農民工大多數是屬於生存推動型就業創業,且大多年齡偏大、文化水準偏低,返鄉的原因主要是“受形勢所迫”。

黃情義說,這些創業人員主要是為了解決自我就業和基本謀生需求,常常是通過家庭小工廠、小賣部、小餐館、小規模種養殖之類的形式,創業項目過於普通,且容易盲目跟風,難以創新和依託更好的項目。另一方面,由於農民工缺乏相應的社會保障,加之文化知識和管理經驗有限,對創業中可能遭遇的風險難以估計,承受能力較低,這些都使得他們在創業過程中趨於保守,缺乏足夠的開拓創新能力,創業的成功率較低。

黃情義認為,由於資金、技術等必要條件的缺乏,返鄉農民工在創業前期望值較低,難以有較好的開端,即使創業成功,也會因為缺乏發展潛力和後勁,影響其後的可持續發展。

她建議,對於具有創業投資熱情的農民工應當給予科學、正確的引導,並保障各項優惠政策和鼓勵措施的連續性與公平性,保障返鄉農民工創業的持續熱情。

針對萬隆村村民返鄉修房開農家樂,黃情義認為,相關部門應當時刻掌握該村農家樂的接待能力(床位數),當接待能力逼近市場需求時,就應即使提醒創業者,引導創業者轉變思路,“不能所有人回來都搞農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