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收視率下降遠離歐洲城市核心,危機中的F1有一個社交媒體翻盤計畫

自去年路易斯·漢密爾頓(Lewis Hamilton)在阿布達比第一個沖過終點線後,

F1方程式賽車改變了很多。

一切都在改變。F1賽車統治級冠軍車手尼科·羅斯伯格(Nico Rosberg)已經退役。同時,新的規則下,賽車變得更大,更快,更具觀賞性。

但事實上,F1最大的改變發生在幕後。F1換了新東家。 私募基金CVC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已經將F1的所有權移交給了美國自由媒體集團(US group Liberty Media)。

曾經將F1發展成世界上最昂貴運動之一的伯尼·埃克萊斯頓(Bernie Ecclestone),終於在86歲高齡時宣佈退出。

F1的新首席執行官切斯·凱裡(Chase Carey)在傳媒行業打拼多年,

經驗豐富。他也曾是傳媒巨頭魯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的合夥人。據他表示,F1需要一個新的開始。

收視率

到底什麼發生了改變呢?

在商業領域,F1絕對是香餑餑,它的商業價值非常大。根據研究F1賽事財務狀況機構Formula Money提供的資料,在2015年,F1的收入已經達到了17億美元。然而,許多參與車隊為了達到收支平衡而苦苦支撐。

在今年早些時候,多年來飽受資金問題困擾的馬諾(Manor)車隊宣佈解散。馬諾車隊的失敗並不是個例,在之前,西斯潘尼F1車隊(HRT)和卡特漢姆車隊(Caterham)分別於2012年和2014年解散。

此外,雖然F1的收入在上升,但收視率卻在下降。

這項運動在2016年吸引了大約四億觀眾,而在最高峰2008年時吸引的觀眾人數為六億。觀眾人數下降的部分原因是英國、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等主要市場付費電視模式的轉變。

獎金分配政策

F1是一項非常昂貴的運動。即使是對那些200人左右的小車隊來說,啟動階段就需要一億美元。而之後的運營會面臨更大的資金挑戰。

小的車隊不能夠贏得比賽,也不會得到電視轉播機構的關注。這樣一來,他們經常為不能得到足夠的贊助費而發愁。

儘管F1差不多一半的收入都被分給參賽隊伍,但分配方式是不平等的。

賽事收入是基於成績分配的。你在世界冠軍賽(World Championship)的成績越好,你能得到的收入越多。但有些隊伍不論成績如何,總能得到額外的獎金。

法拉利、邁凱輪、紅牛、梅賽德斯和威廉姆斯車隊都能得到額外的獎金。例如,因為在這項運動的光榮歷史,

法拉利僅出場費一項就超過六千萬美元。

那些小車隊認為這一點相當不公。因為在F1比賽中,取得成功是要非常大的資金支持的,而不公平的獎金分配政策導致不公平競爭。在2015年,索伯車隊和印度力量車隊就不公平的獎金分配機制正式向歐洲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訴訟。

索伯車隊負責人莫妮莎·卡滕伯恩(Monisha Kaltenborn)表示,她希望F1新東家美國自由媒體集團能夠促進分配機制的改革。

她說:“迄今為止,會談的結果是令人感到鼓舞的。”儘管分配機制的改變會導致一些大的車隊的獎金變少,但他們仍會支援這項改革。

她還表示:“為什麼這項改革不能發生?大的車隊明白,只有新的獎金分配機制才能使這項運動健康發展。如果收視率繼續下降,這項運動就會失去影響力。隨後,無論是小的車隊,還是大的車隊,都會因為贊助金減少而陷入困境。甚至大的車隊會面臨比現在更困難的發展局面,因為他們運營車隊需要更多的錢。”

賽事舉辦地選擇

馬諾車隊首席執行官格雷姆·羅登(Graeme Lowdon)是車隊成立的功臣。他對於提供更公平的競賽環境的意見表示同意。

他說:“人們想看到的是在F1中,車手的技術越優秀,得到的獎勵越多。在剛過去的幾年裡,像NFL這種專注於公平價值分配的比賽專案得到了很大發展。”

F1發展所需要的另一項改變是要更加貼近車迷。

在最近幾年,這項運動關注更多的只是擴大收入。因此,儘管市場不斷擴大,但它並沒有激發年輕一代的興趣。

儘管越來越多的比賽在之前F1影響很小的國家舉辦,但這只是因為當地政府為了獲得舉辦大型賽事帶來的影響力而支付了高額的授權費。

與此同時,在這項運動流行的歐洲中心地區,組織方不太願意支付超過三千萬美元的授權費。因此,在那裡舉辦比賽的次數越來越少。

為了增加這項運動的吸引力,自由媒體集團希望扭轉收視率下降的趨勢並且在美國引入更多的比賽。

自由媒體集團首席執行官格雷戈·馬菲(Greg Maffei)表示:“亞塞拜然大獎賽這一類比賽對於為這項運動營造健康發展的長期品牌形象毫無用處。”因此他們希望能減少這類比賽的舉辦次數。

然而,根據F1金融主管克瑞斯汀·希爾特(Christian Sylt)的說法,如果F1想要維持之前的收入水準,那麼這一戰略可能不會奏效。他說:“我認為這樣的比賽不會帶來和昂貴的比賽授權費那樣的巨額的門票收入”。

利用數字和社交媒體吸引年輕一代的觀眾

最大的挑戰是F1不能吸引新一代的年輕人。

索伯車隊的莫妮莎·卡滕伯恩說:“我們必須做更多貼近年輕車迷的行動。我們不希望只有四十歲以上的人觀看這項運動。我們需要更多地利用數位媒體和社交媒體。”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短時間內賺很多錢,而是讓F1更加貼近年輕一代。這樣未來年輕人才可能會觀看和參與這項運動。”

前喬丹車隊的商業開發經理伊恩·菲力浦斯(Ian Phillips)更是直言:“儘管這一說法讓我很受傷,但現在的F1確實不像之前那樣讓人感到激動人心了。”

他認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運營車隊的成本太高。舉例來說,冠軍車隊梅賽德斯花在賽車上一年的費用就高達四億美元,其他車隊根本無法與其競爭。因此比賽變得越來越無趣。

他還說:“我十三歲大的兒子在看完第一圈比賽後,就直接走開了。”

因此,F1儘管帶有很大的商業價值,但如果不能吸引孩子,那最終很可能就會被其他更具吸引力的運動超越。

新氣象

在社交媒體時代,F1總算趕上了“末班車”,新老闆美國自由媒體集團掌控下的F1,新氣象已然出現。

首先為了提高作為F1賽事存在的生命力——速度,2017年F1賽車在空氣動力學方面進行了較大的技術規則改動,包括前翼和尾翼的造型,以及引擎罩的外形等等。

目前來看,這一系列改動所帶來的最為直接的後果,便是車體行進中的下壓力可以增大,並帶來彎道速度和整體圈速上的提升。新賽季F1在賽車輪胎上也做出了更改,尺寸更大的倍耐力P ZERO熱熔胎在寬度和直徑方面均有所增加,這同樣能夠為賽車提供更大的抓地力支援。

除此之外之前的F1掌門人伯尼是個精明的商人,因此他把注意力都放在怎麼和轉播商索要更高的轉播合同上了。而現在自由媒體集團的企業屬性就決定了F1註定要拉近與粉絲的距離,打破F1原有相對封閉的媒體圈子,而第一步就準備從社交媒體入手。

伯尼時代,F1對社交媒體使用有著極其嚴苛的規定,這讓很多車手怨聲載道。當然,伯尼並不是一個頑固不化的人,當F1的收視率不斷下降,伯尼也想到了社交新媒體,比如在Twitter和YouTube上開通F1的官方平臺來進行品牌推廣。

但這也僅限於官方,車手個人就沒有這個優待了。法國車手格羅斯讓就曾經因為在Facebook上發佈了一段媒體日的視頻而被F1管理公司勒令刪除,這讓法國人感到憤怒。他表示,大家都希望看到一些關於F1幕後的故事,社交媒體上也有數億人在關注這項運動,可是管理層看不到這些。

而現在F1管理公司就給予車隊以及車手更多在社交媒體上與粉絲交流的自由,允許他們發佈更多賽場動態。之前F1在巴賽隆納開啟了新賽季的季前測試,從那時起,官方就發佈新的規則,允許車隊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佈賽場內的小視頻。

相關資料顯示,全球近1/3的人口正在使用社交媒體,年增幅可達10%,尤其是北美地區,使用者普及率已然接近60%。另外,受中國用戶基礎的影響,全球超過四分之一的移動社交媒體使用者在東亞地區。在社交化和移動化的媒體時代,唯有發揮其效能,讓粉絲價值、媒體價值放大才是正確法門。慶倖的是,F1終於意識到了這一點。

不過美國自由媒體集團總裁兼CEO格雷戈·馬菲指出,F1的利潤率在短期內不會增長,因而需要公司對其進行投資。“F1賽事圍繞著數位化也會有很多更長遠的機會,包括遊戲化、虛擬實境、轉播的機會,以及把這項賽事打造得更精彩的潛在機會。同時,我們為比賽週末營造的活動也會創造更多的收益。”

聲明:本文為懶熊體育編譯自BBC

,原文作者Theo Leggett

她說:“迄今為止,會談的結果是令人感到鼓舞的。”儘管分配機制的改變會導致一些大的車隊的獎金變少,但他們仍會支援這項改革。

她還表示:“為什麼這項改革不能發生?大的車隊明白,只有新的獎金分配機制才能使這項運動健康發展。如果收視率繼續下降,這項運動就會失去影響力。隨後,無論是小的車隊,還是大的車隊,都會因為贊助金減少而陷入困境。甚至大的車隊會面臨比現在更困難的發展局面,因為他們運營車隊需要更多的錢。”

賽事舉辦地選擇

馬諾車隊首席執行官格雷姆·羅登(Graeme Lowdon)是車隊成立的功臣。他對於提供更公平的競賽環境的意見表示同意。

他說:“人們想看到的是在F1中,車手的技術越優秀,得到的獎勵越多。在剛過去的幾年裡,像NFL這種專注於公平價值分配的比賽專案得到了很大發展。”

F1發展所需要的另一項改變是要更加貼近車迷。

在最近幾年,這項運動關注更多的只是擴大收入。因此,儘管市場不斷擴大,但它並沒有激發年輕一代的興趣。

儘管越來越多的比賽在之前F1影響很小的國家舉辦,但這只是因為當地政府為了獲得舉辦大型賽事帶來的影響力而支付了高額的授權費。

與此同時,在這項運動流行的歐洲中心地區,組織方不太願意支付超過三千萬美元的授權費。因此,在那裡舉辦比賽的次數越來越少。

為了增加這項運動的吸引力,自由媒體集團希望扭轉收視率下降的趨勢並且在美國引入更多的比賽。

自由媒體集團首席執行官格雷戈·馬菲(Greg Maffei)表示:“亞塞拜然大獎賽這一類比賽對於為這項運動營造健康發展的長期品牌形象毫無用處。”因此他們希望能減少這類比賽的舉辦次數。

然而,根據F1金融主管克瑞斯汀·希爾特(Christian Sylt)的說法,如果F1想要維持之前的收入水準,那麼這一戰略可能不會奏效。他說:“我認為這樣的比賽不會帶來和昂貴的比賽授權費那樣的巨額的門票收入”。

利用數字和社交媒體吸引年輕一代的觀眾

最大的挑戰是F1不能吸引新一代的年輕人。

索伯車隊的莫妮莎·卡滕伯恩說:“我們必須做更多貼近年輕車迷的行動。我們不希望只有四十歲以上的人觀看這項運動。我們需要更多地利用數位媒體和社交媒體。”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短時間內賺很多錢,而是讓F1更加貼近年輕一代。這樣未來年輕人才可能會觀看和參與這項運動。”

前喬丹車隊的商業開發經理伊恩·菲力浦斯(Ian Phillips)更是直言:“儘管這一說法讓我很受傷,但現在的F1確實不像之前那樣讓人感到激動人心了。”

他認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運營車隊的成本太高。舉例來說,冠軍車隊梅賽德斯花在賽車上一年的費用就高達四億美元,其他車隊根本無法與其競爭。因此比賽變得越來越無趣。

他還說:“我十三歲大的兒子在看完第一圈比賽後,就直接走開了。”

因此,F1儘管帶有很大的商業價值,但如果不能吸引孩子,那最終很可能就會被其他更具吸引力的運動超越。

新氣象

在社交媒體時代,F1總算趕上了“末班車”,新老闆美國自由媒體集團掌控下的F1,新氣象已然出現。

首先為了提高作為F1賽事存在的生命力——速度,2017年F1賽車在空氣動力學方面進行了較大的技術規則改動,包括前翼和尾翼的造型,以及引擎罩的外形等等。

目前來看,這一系列改動所帶來的最為直接的後果,便是車體行進中的下壓力可以增大,並帶來彎道速度和整體圈速上的提升。新賽季F1在賽車輪胎上也做出了更改,尺寸更大的倍耐力P ZERO熱熔胎在寬度和直徑方面均有所增加,這同樣能夠為賽車提供更大的抓地力支援。

除此之外之前的F1掌門人伯尼是個精明的商人,因此他把注意力都放在怎麼和轉播商索要更高的轉播合同上了。而現在自由媒體集團的企業屬性就決定了F1註定要拉近與粉絲的距離,打破F1原有相對封閉的媒體圈子,而第一步就準備從社交媒體入手。

伯尼時代,F1對社交媒體使用有著極其嚴苛的規定,這讓很多車手怨聲載道。當然,伯尼並不是一個頑固不化的人,當F1的收視率不斷下降,伯尼也想到了社交新媒體,比如在Twitter和YouTube上開通F1的官方平臺來進行品牌推廣。

但這也僅限於官方,車手個人就沒有這個優待了。法國車手格羅斯讓就曾經因為在Facebook上發佈了一段媒體日的視頻而被F1管理公司勒令刪除,這讓法國人感到憤怒。他表示,大家都希望看到一些關於F1幕後的故事,社交媒體上也有數億人在關注這項運動,可是管理層看不到這些。

而現在F1管理公司就給予車隊以及車手更多在社交媒體上與粉絲交流的自由,允許他們發佈更多賽場動態。之前F1在巴賽隆納開啟了新賽季的季前測試,從那時起,官方就發佈新的規則,允許車隊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佈賽場內的小視頻。

相關資料顯示,全球近1/3的人口正在使用社交媒體,年增幅可達10%,尤其是北美地區,使用者普及率已然接近60%。另外,受中國用戶基礎的影響,全球超過四分之一的移動社交媒體使用者在東亞地區。在社交化和移動化的媒體時代,唯有發揮其效能,讓粉絲價值、媒體價值放大才是正確法門。慶倖的是,F1終於意識到了這一點。

不過美國自由媒體集團總裁兼CEO格雷戈·馬菲指出,F1的利潤率在短期內不會增長,因而需要公司對其進行投資。“F1賽事圍繞著數位化也會有很多更長遠的機會,包括遊戲化、虛擬實境、轉播的機會,以及把這項賽事打造得更精彩的潛在機會。同時,我們為比賽週末營造的活動也會創造更多的收益。”

聲明:本文為懶熊體育編譯自BBC

,原文作者Theo Legge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