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旅遊合作升溫 3年內中國赴東盟旅遊人數達3000萬人次

近日,旅遊產業盛會將在廣州陸續開幕。9月7日,廣東省旅遊局主辦的“中國的19.5%。

其中廣東赴東盟遊客超過440萬人次,占中國赴東盟遊客總數的20%;東盟來粵遊客超過180萬人次,占東盟入境我國遊客總數的17%。

據悉,廣東赴東盟與東盟來粵旅遊的前五位國家均為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和新加坡。其中馬來西亞經由廣東口岸入境的遊客為50.5萬人次,占其旅華遊客量的47%,七成以上為華人華僑。廣州、深圳、東莞、珠海和惠州則是接待東盟遊客前五位的地市,

占全省總量近八成。

東盟來粵遊客以商務、度假和探親訪友為主,美食、購物、觀光是主要的遊覽休閒項目,廣州塔、北京路、廣州長隆、世界之窗、佛山祖廟等景區的到訪率和評價最高。廣東與10個東盟國家開通了直航線路、每天的航班超過100個;東盟已有泰國、馬來西亞等8個國家在廣州設立了總領事館;同時,廣東在東盟設立了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3個旅遊推廣合作中心。

“東盟國家已經成為最受中國遊客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滿宏衛表示。

“一帶一路“合作互通

中國—東盟旅遊合作年的舉辦,為廣東與東盟旅遊合作帶來了新機遇、新平臺。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瞭解,廣東作為全國旅遊大省,2016年全省旅遊總收入10433.7億元,同比增長14.9 %,其中旅遊外匯收入 185.77億美元、增長3.9 %;接待入境過夜遊客3518.4萬人次、增長 2.1 %。全年旅遊業增加值達5153.26億元,占全省GDP總量的6.48%,

占全省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12.43%。

同時,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李仲光博士在會上披露了中國(廣東)與東盟旅遊發展報告,在2016年各省客源地潛在出遊力的得分及排名中,廣東位居第三;在出境遊排名中,廣東為跟團遊出境省市第一,自助行出境第三,發展潛力大。李仲光向記者透露,預計到2020年中國赴東盟旅遊人數達到3000萬人次,到2025年實現東盟赴華旅遊人數達2000萬人次。

另外,

中國作為為亞太地區輸送遊客最多的亞洲國家,預計2017全年,大中華區將為亞太39個目的地輸送超過2.61億人次的國際遊客,相較于2016年增加1900萬人次,年增長率將達7.9%。

李仲光指出,雲南和廣西每年有近一半的入境遊客來自東盟國家。另外,從2012年至2015年,中國對東盟的投資金額逐年增加。2015年中國對東盟直接投資146.04億美元,首次超過100億美元,同比增長87%,占東盟吸引外資總額的8.4%。“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為代表的東盟國家一直都是中國遊客用以評價海外旅遊目的地的標杆國家之一。

”李仲光表示。

全球化既是旅遊目的地的競爭,包括中國人全球旅遊的開始,東盟面臨市場競爭的問題。李仲光提出雙方合作面臨的三點挑戰:“第一,旅遊增長速度不足,需要進一步尋找增長點,增加旅遊收入指標;第二均衡性,雙向投資、產品轉型升級不夠快、東盟內部增長和品質不均衡,新興的旅遊地區需要極速提升;第三,出遊文明、安全、團費等老問題。”

對此,李仲光提出兩點建議。一方面要重點在“兩區”建設、目的地聯合行銷、資料交換以及市場監管合作等方面穩抓實幹,提升雙方旅遊合作的新高度,共築旅遊共同體;另一方面,以增長為中心執行促進措施,落實投資專案、旅遊區產品、旅遊線路、企業交流合作方面的規劃。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新興的旅遊地區需要極速提升;第三,出遊文明、安全、團費等老問題。”

對此,李仲光提出兩點建議。一方面要重點在“兩區”建設、目的地聯合行銷、資料交換以及市場監管合作等方面穩抓實幹,提升雙方旅遊合作的新高度,共築旅遊共同體;另一方面,以增長為中心執行促進措施,落實投資專案、旅遊區產品、旅遊線路、企業交流合作方面的規劃。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