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管仲是如何幫齊桓公做到霸主的位置

管仲自輔佐齊桓公以來,屢出奇謀,五會諸侯,救燕國平定魯國,

成就桓公霸業。且不說管仲之才智,在春秋亂世,小人橫行,謠言流行的時代,僅君臣之間始終信任如初,足可以看出管仲之情商。

易牙,齊桓公之寵倖之“三大”奸臣之一。為了取悅桓公,易牙竟然將自己的兒子活活烹飪,獻給桓公品嘗。可見其人之卑賤。



管仲死後,易牙懷恨管仲經常打壓他,多次在鮑叔牙、伯氏等人前詆挑撥離間,想詆毀管仲形象,沒想到得到的是自取其辱。



一件事是,易牙見鮑叔牙說:“管仲的相位,是您推薦的。如今管仲重病,君王問其治國之人,居然說你不可以為政,而薦隰朋,

我心中甚是不平。”鮑叔牙笑曰:“這就是我只所以推薦仲的理由。管仲忠於國家,不私友情。”易牙憾然。

第二件事是,易牙對大夫伯氏說:“昔日君王奪得子駢城邑三百以獎賞仲之功,今管仲已亡,你何不言於君,而取還其邑?”伯氏泣曰:“我沒有無功勞,所以失掉封邑。管仲雖死,管仲之功勞尚在。我何面目求邑于君王?”易牙歎道:“管仲死了,猶能使伯氏心服,我真是小人啊。”

兩件事後,讓易牙這個小人,也不得不佩服管仲的賢能,發出“我真是小人”的悲歎。

一個能讓君王完全信賴、信任的人,一個能讓朋友全力信賴、支持的人,一個能讓小人也不得不佩服的人。齊國之老祖宗“姜太公”被後世稱為“武聖”,而管仲則尊為“聖人為師”、“華夏第一相”。千年之後,

諸葛孔明自比管仲,足見管仲之賢能和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