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360回歸A股之路

自奇虎360正式完成私有化退市以來,關於其回歸A股之路的進程就備受市場關注,尤其是關於奇虎360將通過何種方式回歸A股也一度引發市場熱議。如今360正式簽署上市輔導協議,

最終選擇排隊上市。3月28日,受此消息影響,相關概念股也在盤中出現異動。對於業務多元化發展的奇虎360而言其上市之路也牽動著投資者的心,業內人士分析認為,360回歸A股除受相關政策影響以外,更多的還是取決於自身的發展能力。

排隊IPO

3月27日中國證監會天津證監局官網顯示,

三六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六零科技”)正在接受IPO輔導。也就是說奇虎360最終選擇了排隊上市,這也意味著360的回A之路又前進了一步。

根據華泰聯合證券在天津證監會官網披露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接受上市輔導的公告顯示,華泰聯合證券在3月23日與360簽訂上市輔導協議。公告顯示,三六零科技的法定代表人為周鴻禕,即奇虎360董事長。另外,

控股股東為天津奇信志成科技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奇虎360近期的動作可謂頻頻,因此也曾讓市場對其回歸A股有著一定預期。國家工商總局資訊顯示,3月21日,奇虎360的主體公司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股東名稱已由“天津奇思科技有限公司”變更為“三六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註冊資本從5617.66萬元增至20億元,股東42名並於2月28日完成繳款。

從股權比例上來看,

天津奇信志成科技有限公司認繳了三六零科技10.36億元註冊資本,占總股本的51.78%。周鴻禕個人出資2.58億元,占比12.9%。天津欣新盛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出資8710.95萬元,占比4.36%。另外,浙江海甯國安睿威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出資3484.38萬元,占比1.74%,該產品的單一LP是A股公司中信國安。瑞金市華融瑞澤一號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出資1132.42萬元,占比0.57%,該產品有電廣傳媒參股。此外,還有浙江永強參股的寧波博睿維森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在三六零科技直接持股2.62%。
有中南文化參股的芒果文創(上海)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直接持有三六零科技1.31%股權等。

實際上,奇虎360回A之路已醞釀多時。

據瞭解,2011年3月31日,奇虎360在美國紐交所正式上市。2015年12月中旬,奇虎360達成私有化最終協定。2016年3月31日,360私有化獲股東大會通過。2016年7月,奇虎360從紐約證交所摘牌,正式完成私有化退市。

受360簽署上市輔導協定影響,3月28日,360概念股盤中出現異動。交易行情顯示,3月28日早盤,360概念股集體大漲。其中曠達科技曾在盤中一度漲停。值得一提的是,當日360概念股經歷了沖高回落的走勢。截至收盤曠達科技漲幅從漲停收窄至近7%,中信國安從最高上漲4.24%,轉為一度跌逾5%。另外,電廣傳媒漲幅從2.33%收窄至平盤附近。

業務多元化

實際上,奇虎360集團除了搜索、安全等傳統業務外,還有金融、桌面、手機和健康等新興業務。由於奇虎360公司體量龐大,是否分拆上市曾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資訊顯示,三六零科技經營範圍為互聯網及軟體相關技術諮詢、技術轉讓、技術推廣服務;設計、製作、推廣、代理、發佈國內各類廣告;會議、會展服務。目前而言,三六零科技囊括了奇虎360集團旗下哪些業務目前尚不得知。

周鴻禕在奇虎360完成私有化時就曾表示,“奇虎360將變為集團公司,我希望未來三五年裡,在360集團下面真正能有幾十家到一百家公司出來,能夠有幾家上市公司出來。”

當時業內分析稱,奇虎360分拆上市的可能性十分大,並且有望分拆出多家子公司。除了“老本行”安全業務,360搜索可能也會登陸A股,不久前更有傳聞稱360金融業務將分拆上市的消息,不過很快就被奇虎360方面否認了。

值得一提的是,更早之前,周鴻禕在公開信中曾表示,“私有化是我們在反復考慮當前全球及中國資本市場環境後的審慎決定,更是加速業務全面升級、拓展業務發展空間的重要一步。”可見,決定360私有化的最重要因素並非是“股價低”,更多還是出於公司發展戰略考量。

對於公司的定位,周鴻禕的態度始終十分明確:“360始終是一家安全公司,但我們要重新定義安全。未來,我們要從一家互聯網安全公司轉型為安全互聯網公司。”由此看出,安全市場已是360的戰略重心所在。

據瞭解,截至目前,360已擁有6億PC用戶和8億移動用戶。奇虎360近年來的戰略佈局一直以“安全”為核心,旨在成為集“硬體+軟體+互聯網(核心應用)”為一體的公司,瞄準的正是IOT時代的安全互聯。目前,奇虎360已經陸續推出兒童手錶、智慧攝像機、行車記錄儀、智慧手機等一系列智慧硬體產品。另外,在人工智慧、大資料、雲計算尖端技術也開始積極發力。

3

回歸靠實力

2016年,中概股通過IPO、並購重組回歸A股市場異常火熱,監管層對中概股的回歸也予以了重點關注,證監會也對這類企業通過IPO、並購重組回歸A股市場可能引起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研究。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中概股急於回歸一般源於A股公司的估值水準明顯高於海外市場同類公司的估值,在A股更容易實現造富神話。從資本的逐利性而言,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確實有動力回歸,但隨著監管的加強,回歸之路並非坦途。

宋清輝稱,簽訂IPO輔導協定之後,說明輔導機構已經正式入場。以此為起點,輔導機構每3個月需要向證監會派出機構報送1次輔導工作備案報告,接著對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然後是向社會公告準備發行股票的事宜。360選擇直接排隊,可能是基於監管層正考慮給科技企業加快IPO審批的市場傳聞有關。同時,宋清輝補充道,結合以前的中概股回歸來看,在這一排隊的過程中,360完全可能存在借殼、排隊兩手準備的可能性。從過往的經驗來看,中概股回歸的路徑無非是IPO排隊、借殼上市、新三板上市等。IPO排隊最典型的是暴風科技,借殼上市有分眾傳媒、巨人網路等。現在中概股借殼上市暫無新的口徑,到目前一直未放開對中概股借殼回歸的限制,不確定性較高。估計中概股回歸公司將首選IPO上市的。

在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分析人士看來,360選擇兩手準備的可能性一般不大。360走IPO不選擇借殼其實也是監管部門對於目前市場借機炒作殼資源的一種抑制。從之前的政策看其實是不太鼓勵中概股走借殼路線回歸的,特別是選擇的殼為非同行業企業。該券商分析人士補充道,360規模比較大,選擇IPO就是簽了協議,費用支出並不少。如果想走借殼這條路,估計也就沒必要走IPO了。

此外,宋清輝坦言,近兩年來,科技類企業在中國估值很高,而在美國的市場估值非常低。若奇虎360能夠順利回歸A股,其市值必然水漲船高。但是,在國內重新上市既困難又耗時,無法確定的排隊時間則意味著奇虎360存在較高的風險。儘管中概股企業的回鄉之路很難走,但大多數互聯網公司回歸A股仍是大勢所趨。至於奇虎360能否回歸取決於企業本身,最為重要的還是企業需要增強自身實力,增強自身研發、推廣、盈利等綜合能力,以此來實現持續盈利。

精彩回顧

由於奇虎360公司體量龐大,是否分拆上市曾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資訊顯示,三六零科技經營範圍為互聯網及軟體相關技術諮詢、技術轉讓、技術推廣服務;設計、製作、推廣、代理、發佈國內各類廣告;會議、會展服務。目前而言,三六零科技囊括了奇虎360集團旗下哪些業務目前尚不得知。

周鴻禕在奇虎360完成私有化時就曾表示,“奇虎360將變為集團公司,我希望未來三五年裡,在360集團下面真正能有幾十家到一百家公司出來,能夠有幾家上市公司出來。”

當時業內分析稱,奇虎360分拆上市的可能性十分大,並且有望分拆出多家子公司。除了“老本行”安全業務,360搜索可能也會登陸A股,不久前更有傳聞稱360金融業務將分拆上市的消息,不過很快就被奇虎360方面否認了。

值得一提的是,更早之前,周鴻禕在公開信中曾表示,“私有化是我們在反復考慮當前全球及中國資本市場環境後的審慎決定,更是加速業務全面升級、拓展業務發展空間的重要一步。”可見,決定360私有化的最重要因素並非是“股價低”,更多還是出於公司發展戰略考量。

對於公司的定位,周鴻禕的態度始終十分明確:“360始終是一家安全公司,但我們要重新定義安全。未來,我們要從一家互聯網安全公司轉型為安全互聯網公司。”由此看出,安全市場已是360的戰略重心所在。

據瞭解,截至目前,360已擁有6億PC用戶和8億移動用戶。奇虎360近年來的戰略佈局一直以“安全”為核心,旨在成為集“硬體+軟體+互聯網(核心應用)”為一體的公司,瞄準的正是IOT時代的安全互聯。目前,奇虎360已經陸續推出兒童手錶、智慧攝像機、行車記錄儀、智慧手機等一系列智慧硬體產品。另外,在人工智慧、大資料、雲計算尖端技術也開始積極發力。

3

回歸靠實力

2016年,中概股通過IPO、並購重組回歸A股市場異常火熱,監管層對中概股的回歸也予以了重點關注,證監會也對這類企業通過IPO、並購重組回歸A股市場可能引起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研究。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中概股急於回歸一般源於A股公司的估值水準明顯高於海外市場同類公司的估值,在A股更容易實現造富神話。從資本的逐利性而言,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確實有動力回歸,但隨著監管的加強,回歸之路並非坦途。

宋清輝稱,簽訂IPO輔導協定之後,說明輔導機構已經正式入場。以此為起點,輔導機構每3個月需要向證監會派出機構報送1次輔導工作備案報告,接著對企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然後是向社會公告準備發行股票的事宜。360選擇直接排隊,可能是基於監管層正考慮給科技企業加快IPO審批的市場傳聞有關。同時,宋清輝補充道,結合以前的中概股回歸來看,在這一排隊的過程中,360完全可能存在借殼、排隊兩手準備的可能性。從過往的經驗來看,中概股回歸的路徑無非是IPO排隊、借殼上市、新三板上市等。IPO排隊最典型的是暴風科技,借殼上市有分眾傳媒、巨人網路等。現在中概股借殼上市暫無新的口徑,到目前一直未放開對中概股借殼回歸的限制,不確定性較高。估計中概股回歸公司將首選IPO上市的。

在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分析人士看來,360選擇兩手準備的可能性一般不大。360走IPO不選擇借殼其實也是監管部門對於目前市場借機炒作殼資源的一種抑制。從之前的政策看其實是不太鼓勵中概股走借殼路線回歸的,特別是選擇的殼為非同行業企業。該券商分析人士補充道,360規模比較大,選擇IPO就是簽了協議,費用支出並不少。如果想走借殼這條路,估計也就沒必要走IPO了。

此外,宋清輝坦言,近兩年來,科技類企業在中國估值很高,而在美國的市場估值非常低。若奇虎360能夠順利回歸A股,其市值必然水漲船高。但是,在國內重新上市既困難又耗時,無法確定的排隊時間則意味著奇虎360存在較高的風險。儘管中概股企業的回鄉之路很難走,但大多數互聯網公司回歸A股仍是大勢所趨。至於奇虎360能否回歸取決於企業本身,最為重要的還是企業需要增強自身實力,增強自身研發、推廣、盈利等綜合能力,以此來實現持續盈利。

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