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普通工薪族賺到100萬的真實故事

人生積累財富過程中最重要的分水嶺莫過於100萬元。很多人可能一直覺得,只有做生意才能賺到100萬,普通上班族靠存錢怎麼可能?這位有錢用戶就靠勤勞存錢和智慧理財賺到了!

我和老公都是12年開始工作,14年五一結的婚。結婚的時候,我們給自己的小家定了一個攢錢計畫,爭取在30歲前,存下第一個100萬。現在3年多過去了,粗略算了算,發現自己的資產竟然真的到100萬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就這樣達成了,比預計還早了,真的有點不敢相信。

我們的100萬資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45萬

15年買入二線城市郊區88方小戶型一套,不算房產增值和房貸,只算當時投入的45萬。其中有7萬是我們的公積金餘額,10萬是存款,剩下的28萬是向親戚朋友借的,目前已還清。

2、30萬

主要投資在基金、股票、互聯網理財產品等方面

3、5萬

黃金首飾

4、12萬

借給他人,按照年化8%收取利息

5、8萬

一輛代步車,14年貸款買入,按照二手打個5折應該也能值個8萬

再加上餘額寶上有個1萬左右的活期應急款,粗粗一算,竟然真的達到100萬了。當然,賺100萬對有錢人來說是小菜一碟。但是我和老公都是普通的工薪一族,家境也一般,能夠攢下這點錢,做個坐擁100萬的窮人還是很開心的。

我梳理了下最近幾年帳單,能夠順利實現目標,主要得益於幾個方面:

1、10萬結婚禮金的有效利用

我們兩家條件差不多,結婚的時候就兩家父母出錢在老家辦了酒,花費不是很多。結婚的禮金,我們一共收了十幾二十萬,但是父母那輩的人情我們商量了下就都還給父母了,就是父母的朋友送的,

以後父母朋友的小孩結婚得父母去送禮的那種。不過,我們自己送過收回來的人情,或者以後得我們去還的人情,毛估估也有十來萬。

這筆錢算是我們這個小家的第一筆大額本金。我也是從這筆錢開始思考怎麼利用錢生錢?我把錢分成了三份:40%投入股市,

30%投資指數基金,30%存款。

現在想想,真不應該投那麼多在股市。只能說我們運氣還好,投入股市是在低點,後來因為要買房就拿出來了,小賺了一點。否則趕上大跌,首付的錢都要虧進去了。16年又投了5萬進股市,就沒這麼好運氣了,到現在還虧了10%。

所以,我的經驗是,人生該花的錢還是要花,不要想著等投資賺到了再花。

2、父母親戚的幫忙

14年結婚的時候,父母幫忙出了婚宴的錢。15年買房的時候,雖然父母沒有出錢,但父母出面幫忙向親戚朋友借了一年定期利的低息貸款。父母的支持才能讓我們在房價還沒起漲的時候買了房子。如果現在買,那這100萬就白存了。而且,有點厚臉皮的說,親戚的錢我們後來有錢還了也是等到期再還掉,還主動把利息提到了貸款利息。因為網上的理財產品隨便買買都比這個高。但是親戚們自身比較怕風險,寧可借給你一口價,也不願嘗試新理財方式。

3、工資快速增長,年終獎做存款

其實,剛畢業那會,我的工資只有3000,我老公的工資也只有4000,我們要存下100萬,粗略估計得至少20年。但是沒想到5年就實現了。我是做商務助理的,工資漲幅不大,但每年總能漲一點,年終獎還可以一次性發幾個月。我老公做城建照明設計,工資一開始跟我差不多,但是最近這兩年每年漲幅至少15%。他們也是平時發的少,年終一次性發很多,少則兩三萬,多則八九萬。所以我們倆每年的年終獎都能存下來。對工薪族而言,工資能穩步增長十分關鍵。

4、兼職收入增加

老公在工作三年後,換了一次工作,收入漲30%。老公司業務上還有聯繫,時不時會找他做點兼職,一年下來能多好幾萬。我有個好閨蜜嫁到了馬來西亞,我就在朋友圈做做微商代購燕窩。也不用花多少時間,每個星期發2-3次廣告,時間久了,熟人都到我這買。一個月也能掙個千把塊錢,就當補貼家用。

5、記帳理財,合理規劃收支,增加被動收入

買了房後,有了房貸和欠債要還。由於還是期房暫時不能住,每個月還有2000多的房租支出。壓力倍增啊!我和老公商量著得開疆擴土才行。

我開始了記帳,記帳真的有用,記幾個月後回頭看就會發現一些優化點。比如交通支出,我是個很懶的人,出門必打車。前幾年,正好滴滴和快的大戰,打車費很便宜。我以為打車花不了多少錢,結果一年下來竟然也有2000多。所以,我們自己開車的時候就開始做順風車了,好歹能把油費賺回來。

看帳單,我在購物上不屬於衝動消費,但屬於想買就買型,不會因為節假日便宜就多買就囤貨。但是因為不喜歡為了幾塊錢貨比三家,也不看是不是打折的,所以買東西總是比別人貴。這個錢怎麼省回來呢?我找到了一些購物返利網。我發現特別是大的新平臺,在推廣期返利能達30%。還有很多商家喜歡在二手平臺上推廣賣新品,報價就很便宜,經常能以活動價買入。

有一點本金後,我當然也開始做理財投資。以前我只知道存定期,這幾年,大大小小的理財平臺我都研究了,還會利用紅包返利,或新手獎勵降低成本。初步算了下,除了股票虧著,其他都賺了。15年到現在理財產品收益累計也有4~5萬了。

6、多樣化投資

我對黃金有特殊的執著。因為我準備結婚的時候,黃金處於高位,所以我們沒有買什麼金器。但是黃金屬於週期性產品,每到黃金進入低點,我都會買一點黃金首飾來彌補自己的遺憾。雖然黃金首飾買入就折價,但由於我都是買在幾乎最低點,也沒什麼負擔。我想著,等以後小孩大了結婚了也會用到。也正是因為很關注黃金,我敏感地在黃金低點的時候順便買了幾萬的黃金ETF,在收益達到30%的時候拋掉了。從黃金ETF開始,我把投資目標轉向原油和海外市場。去年買了一點港股基金,漲得非常好。買的原油還在低點震盪,相信總有反彈的時候。我的投資風格就是多樣化投資,在每個品種的低點時小成本買入,先建個底倉等反彈。

其實以上都是很細節的地方,在大局觀上,我覺得能存下100萬,最關鍵的一點還是夫妻同心攜手共進。我們之間從來沒有因為錢吵過架。當初制定100萬的目標的時候,老公就很支持我,此後除了留下一點零花錢工資都交給我統一管理。在買車買房等大件上,一方提出的時候另一方面不會覺得是天方夜譚,而是能夠一起分析利弊一起做決策一起承擔後果。(事實上當時買車我們是有點激進和虛榮了,買房倒是買對了。)在理財投資上,尊重我的決策,我的決策就是全家的決策,賺了誇獎我感謝我,虧了也不會埋怨我。這樣我才能放手去做。

從12年畢業到現在,已經5年了,靠著兩人自己的努力完成了100萬的積累。據說,賺第二個1000萬時要比賺第一個100萬簡單容易得多。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在35歲前完成1000萬,就利用這100萬。不知道能不能實現呢?沒有賺到100萬的朋友也請加油,因為越早完成靠勤勞存錢的階段,才能越早進入以錢賺錢的階段!

所以,我的經驗是,人生該花的錢還是要花,不要想著等投資賺到了再花。

2、父母親戚的幫忙

14年結婚的時候,父母幫忙出了婚宴的錢。15年買房的時候,雖然父母沒有出錢,但父母出面幫忙向親戚朋友借了一年定期利的低息貸款。父母的支持才能讓我們在房價還沒起漲的時候買了房子。如果現在買,那這100萬就白存了。而且,有點厚臉皮的說,親戚的錢我們後來有錢還了也是等到期再還掉,還主動把利息提到了貸款利息。因為網上的理財產品隨便買買都比這個高。但是親戚們自身比較怕風險,寧可借給你一口價,也不願嘗試新理財方式。

3、工資快速增長,年終獎做存款

其實,剛畢業那會,我的工資只有3000,我老公的工資也只有4000,我們要存下100萬,粗略估計得至少20年。但是沒想到5年就實現了。我是做商務助理的,工資漲幅不大,但每年總能漲一點,年終獎還可以一次性發幾個月。我老公做城建照明設計,工資一開始跟我差不多,但是最近這兩年每年漲幅至少15%。他們也是平時發的少,年終一次性發很多,少則兩三萬,多則八九萬。所以我們倆每年的年終獎都能存下來。對工薪族而言,工資能穩步增長十分關鍵。

4、兼職收入增加

老公在工作三年後,換了一次工作,收入漲30%。老公司業務上還有聯繫,時不時會找他做點兼職,一年下來能多好幾萬。我有個好閨蜜嫁到了馬來西亞,我就在朋友圈做做微商代購燕窩。也不用花多少時間,每個星期發2-3次廣告,時間久了,熟人都到我這買。一個月也能掙個千把塊錢,就當補貼家用。

5、記帳理財,合理規劃收支,增加被動收入

買了房後,有了房貸和欠債要還。由於還是期房暫時不能住,每個月還有2000多的房租支出。壓力倍增啊!我和老公商量著得開疆擴土才行。

我開始了記帳,記帳真的有用,記幾個月後回頭看就會發現一些優化點。比如交通支出,我是個很懶的人,出門必打車。前幾年,正好滴滴和快的大戰,打車費很便宜。我以為打車花不了多少錢,結果一年下來竟然也有2000多。所以,我們自己開車的時候就開始做順風車了,好歹能把油費賺回來。

看帳單,我在購物上不屬於衝動消費,但屬於想買就買型,不會因為節假日便宜就多買就囤貨。但是因為不喜歡為了幾塊錢貨比三家,也不看是不是打折的,所以買東西總是比別人貴。這個錢怎麼省回來呢?我找到了一些購物返利網。我發現特別是大的新平臺,在推廣期返利能達30%。還有很多商家喜歡在二手平臺上推廣賣新品,報價就很便宜,經常能以活動價買入。

有一點本金後,我當然也開始做理財投資。以前我只知道存定期,這幾年,大大小小的理財平臺我都研究了,還會利用紅包返利,或新手獎勵降低成本。初步算了下,除了股票虧著,其他都賺了。15年到現在理財產品收益累計也有4~5萬了。

6、多樣化投資

我對黃金有特殊的執著。因為我準備結婚的時候,黃金處於高位,所以我們沒有買什麼金器。但是黃金屬於週期性產品,每到黃金進入低點,我都會買一點黃金首飾來彌補自己的遺憾。雖然黃金首飾買入就折價,但由於我都是買在幾乎最低點,也沒什麼負擔。我想著,等以後小孩大了結婚了也會用到。也正是因為很關注黃金,我敏感地在黃金低點的時候順便買了幾萬的黃金ETF,在收益達到30%的時候拋掉了。從黃金ETF開始,我把投資目標轉向原油和海外市場。去年買了一點港股基金,漲得非常好。買的原油還在低點震盪,相信總有反彈的時候。我的投資風格就是多樣化投資,在每個品種的低點時小成本買入,先建個底倉等反彈。

其實以上都是很細節的地方,在大局觀上,我覺得能存下100萬,最關鍵的一點還是夫妻同心攜手共進。我們之間從來沒有因為錢吵過架。當初制定100萬的目標的時候,老公就很支持我,此後除了留下一點零花錢工資都交給我統一管理。在買車買房等大件上,一方提出的時候另一方面不會覺得是天方夜譚,而是能夠一起分析利弊一起做決策一起承擔後果。(事實上當時買車我們是有點激進和虛榮了,買房倒是買對了。)在理財投資上,尊重我的決策,我的決策就是全家的決策,賺了誇獎我感謝我,虧了也不會埋怨我。這樣我才能放手去做。

從12年畢業到現在,已經5年了,靠著兩人自己的努力完成了100萬的積累。據說,賺第二個1000萬時要比賺第一個100萬簡單容易得多。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在35歲前完成1000萬,就利用這100萬。不知道能不能實現呢?沒有賺到100萬的朋友也請加油,因為越早完成靠勤勞存錢的階段,才能越早進入以錢賺錢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