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故事:釐米三姐妹的故事

【作者簡介】張引娣,黃河文學學會會員,白水作協會員,中學語文教師。喜歡到處走走,拿筆塗塗寫寫,記錄生命的點點滴滴,曾在不少雜誌、平臺發表文章。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釐米是我的閨蜜,因而她們家的事對我來說,就如我對我們家的事一樣熟悉。

釐米爸是小隊的隊長,娶了釐米媽 “賽西施”,接連生下了三朵金花,一個和一個相差四歲,老大叫大米,老二就是釐米,老三叫毫米,只是鄉親們都叫毫米為小米,小米小米不停地叫著,

大家都忘了她的大名。雖然土生土長,但釐米三姐妹個個出落得花容月貌,宛若三朵並蒂的蓮花。

(一)

大米比我們大四歲,但個子比我們高半頭。八八年上初中時,就是學校裡男孩議論的焦點人物。只記得她高挑的個兒,圓圓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始終都是高高紮起的馬尾辮,一走起路來,一條馬尾辮就在身後甩來甩去。

我印象中在一個灑滿陽光的午後,我和釐米幾個小夥伴正在跳格子,

村裡的人忽然間像潮水一樣朝村外湧去,我們昂起頭問一個嬸子:“怎麼了?去哪兒呀?”“看走,趕快看走。”嬸子連理也不理,就留下這兩句話,我們茫然地看著神神秘秘的大人,也失去了跳格子的興致,隨著大人們朝村外跑去。

下午的陽光拉長了人們的身影,但大家好像商量好一樣,默默無語只顧趕路。走出村子往東去,那時可沒有現在這麼多的蘋果園,一片一片的莊稼地緊密相連,

秋日的大豆結滿了沉甸甸的果實,高高站立的玉米也脫去了夏日的綠裝,換上了幹黃的外套,好奇地看著這些神色匆匆之人,似乎在問:“你們幹嘛那麼著急?”小夥伴們都走散了,只有我和釐米兩個手把手,小跑著向前。

大約走了三四裡路,也就是與鄰村交界處的一個地段,人群忽然停下來,前邊已經圍了一大圈人。我和釐米兩個繼續朝前擠去。

“真不要臉。

“流氓,還手把手。”一個女的咬著牙說“我看發榮怎麼當隊長。”

“太壞了。”人群中喋喋不休的議論傳進耳朵,怎麼還有釐米的爸爸,發榮可是釐米爸爸的名字。我們兩憑藉人小個子低在夾縫中使勁朝前擠去。啊,人群中央,只見十七歲的大米低著頭,紅著臉站在那裡,一個和她年齡相仿的男孩同樣垂頭喪氣地站著,人群中幾個人義憤填膺地大聲斥責:“小小年紀,就不學好。”“現在都學流氓,

長大還得了呀……”

我和釐米都低下了頭,似乎我們幹了不光彩的事。懵懵懂懂中我們知道大米的名聲壞了,我們沒說一句話就悄悄回家了。一夜無語,孩子就是孩子,第二天一翻身,我就忘記了昨天的事,徑直跑到釐米家去了。誰知一進門我就愣住了,只見大米平靜的躺在大土炕上,一動也不動,釐米媽媽、釐米和小米都在不停地小聲哭,發榮叔鐵青著臉,我不知所措,釐米媽媽看到我,啜泣著說:“娥子,你去玩吧,今天別找釐米了。”我悻悻地走出來,只好找其他小夥伴玩。一直到天快黑了,村裡才傳出了消息:“大米喝藥死了。”我似乎才明白,自己早晨看到的大米已經死了。

我急忙跑回家給爸媽說了這件事,爸爸和媽媽說了一會兒,媽媽就擔心大米的亡魂會纏住我,爸說:“別說那沒有用的,有什麼亡魂。可憐的孩子,才十六七歲,發榮老婆可是得掉幾斤肉。”我似懂非懂,特別是最後一句,為什麼爸說發榮老婆得掉幾斤肉呢?以後的事確實印證了爸爸所說的話。大米死了,剛剛初中畢業的大米一下子離去了,村裡沒有了閒言碎語,發榮叔的臉更黑了,“賽西施”釐米媽很少到人群中來,我幾次去找釐米,都發現釐米媽一個人在偷偷流淚——果然,正如爸所說,釐米媽瘦了好多。

大米就這樣離開了人們的視野,那個高挑的少女,帶著一甩一甩的馬尾辮永遠離開了鄉親們的生活。時至今日,我偶爾會想,當時鄉親們為什麼那麼凶,大家現在會想起那個美麗的女孩大米嗎?大米怎麼那麼傻,她看到今日學校裡那些打打鬧鬧的少男少女會不會覺得自己冤呢?那個男孩呢,他娶妻生子的時候,他的心裡就沒有一點想法嗎……

(二)

大米走了,最難過的應數媽媽了,釐米媽媽日漸消瘦,開始大家都沒有在意,以為她是悲傷思念過度。日子在一如既往地前行,太陽下去,月亮上來,終於有一天,有人發現釐米媽媽失了人形。瘦削的軀體在衣服裡越發的消瘦,以至於衣袖褲腿空空蕩蕩,走起路來,輕手輕腳好似一個幽靈,而且她很少說話,說話時都是細聲細語,你不豎起耳朵根本聽不見她說什麼,她整個人都變得讓人不可思議。我們都覺得她有點可怕,誰都不知道她會什麼時候站在你的身後,嚇你一大跳,因而那段時間,小夥伴也很少到釐米家去了,我也是等釐米找我玩。

我們上初二了,釐米的學習成績越發的突出,再加上她開朗活潑的性格,她成了各科老師的寵兒。在我們小夥伴中,她是臉兒最白、笑得最多的一個。誰也沒有預料到,釐米媽媽會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深夜離開我們,大家也不知道她得了什麼病,發榮叔到底給她看病了沒有,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女人悄悄離開了人世。我只記得媽媽連聲歎氣:“哎,爭氣的人,太爭氣了。”

釐米的笑聲少了,早晨我們兩還是一起上學,中午就不一定了。我幾次吃完飯叫她上學時,她還在吃飯,原來發榮叔要到地裡勞動,我們放學回家,很多時候他還沒有回來,釐米放學回來才手忙腳亂地煮飯。因而,她讓我中午一個人先走。星期天,釐米找我玩的時間也有限,不知道她都在忙啥,發榮叔蒸好饅頭,自己就下地去了。釐米又是洗鍋,又是洗碗,再加上還有上小學的小米的衣服,我只好在她家看著她忙這忙那。

到了暑假,太陽像個大火球似的炙烤著大地,釐米儼然成了一個家庭主婦,熬飯、蒸饅頭、擀面——這一系列的家常便飯她都在這漫長的暑假學會了。當一絲涼意襲來的時候,九月一日就到了,我們上了初三,我去找釐米報名上學。一到她家,就只見她低頭不停地哭,我叫她她也不理,發榮叔、小米一個人也沒有,我急了,釐米才抽抽搭搭地說:“爸不讓我上學了,家裡沒有人做飯。”我一聽,無計可施,只好自己一個人先去學校了,當然九一二年的時候,中途輟學的不止釐米一個。第二天,老師就說:“釐米學習那麼好,將來一定有前途,怎麼會不上學呢?這是耽誤娃的前途。”老師派我們幾個去叫釐米,並且讓我們這樣說,我們倒是見了發榮叔,可是發榮叔黑著個臉,根本不聽我們的。只見他低著頭,不耐煩地說:“去去去,別再叫釐米。”就這樣,釐米走出了學校的大門。

初三了,學習任務加重了,我只有在星期天和釐米玩玩。後來,我上了衛校,一走就是半學期,釐米在家做飯,在農忙時節,也幫爸爸下地幹活,只是這絲毫不影響她的美麗。俗話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釐米就是這樣,她成了十裡八鄉的一朵花。十七八歲,說媒的就踏破門檻,發榮叔要給釐米找個上門女婿。還好,這次發榮叔沒有糊塗,他徵求釐米的意見,細心挑選,找了一個帶手藝的小夥,小夥子是木匠,我記得放假回家,釐米讓我偷偷見過小夥,高高大大,結結實實,在農村幹活,是需要這樣的小夥,再加上人家有手藝,不錯。說實話,上門女婿很難找如意的,因為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認為都是那些找不到媳婦的人才當上門女婿,一般利索帶手藝的小夥在自己家能找到媳婦,釐米找到這個確實不錯。

當南飛的大雁排成一字離去的時候,鄉親們就收完了地裡最後一粒莊稼,寒風凜冽的冬日就劈頭蓋臉而來。炕頭上,火爐邊,鄉親們開始了迎親娶妻的計畫,不是嗎?忙碌了一年,地裡的收成顆粒歸倉,大夥的腰包都鼓囊囊的,在這天寒地凍不適合勞動的時候,鄉親都安排人生大事,發榮叔也張羅著給釐米辦事。我在衛校聽了這事,覺得釐米結婚太早了吧,但我沒有說出口,只托媽媽行個像樣的門戶,好像媽媽買了一個電熱毯,這在當時也挺體面的。釐米在虛歲二十的時候,就為人妻了。

(三)

時間的腳步匆匆向前,我畢業分配到鎮政府工作。釐米也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婚後的釐米溫柔善良,特別是有了女兒囡囡,她身上的母性光輝更映得她好似一朵出水芙蓉。丈夫小劉本分樸實,勤勞肯幹,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正如媽媽所說:“釐米雖然沒能上學,但早早成家,女婿知冷知熱,日子過得挺好。”

我在回家時,總抽空到釐米家去,雖然不像兒時有那麼多悄悄話說,但看到她,我有一句沒一句的說單位的事,她也給我說說村裡的事,我們說上那麼幾句,就感到心裡踏實了許多。她很少到單位找我,我一再讓她趕集時來鎮政府找我玩玩,她說行行行,可就是不來。我畢業三年了,爸媽為我的婚事著急了,我嫌爸媽不停地嘮叨,回家的次數就越來越少了。

記得好像是一個秋日的午後,我剛剛下鄉回來,從灶上領了一個杠子饃要吃,鎮政府的小王氣喘吁吁地跑進大院說:“不好了,不好了,白板村死人了。”我一聽,忙跑到跟前問:“誰死了,白板村誰死了?”我可是白板村的呀,“小劉木匠,就那個上門女婿。”我傻眼了,小劉木匠,這是釐米的丈夫呀?我不信,走上前又問:“你聽誰說的,可靠嗎?”“姐呀,你還不信,這事我能亂說嗎?我才從白板下鄉回來,村裡現在是沸騰一片。小劉給肖叔家蓋房子,今天抬房,土工建娃有恐高症,在房上面搖搖晃晃,小劉去拉建娃,沒想到自己掉下去了——”我一聽,顧不上吃了,騎了自行車飛速跑回家,屋裡大小沒有一個人,我連忙趕到肖叔家,鄉親們議論紛紛,又是裡三層外三層的圍著,釐米、發榮叔一個人也不見,原來他們還抱著一線希望,把小劉送到市醫院去了。

秋日的天氣漸漸有了涼意,可那個下午,好好的陽光莫名其妙的不見了,陰沉晦暗的天氣讓人抓狂。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沒有釐米家的絲毫動靜。那晚,出人意料的刮起了狂風,好似冬天提早來到了人間。呼呼的大風一陣接一陣,鄉親們沒有幾個人能睡著,大家都靜靜的想著等著,第二天十點多,釐米他們回來了,小劉卻永遠地走了。釐米竟然癡癡地沒有嚎啕大哭,沒有聲嘶竭力,她像一個木偶任人擺佈,小劉下葬了,人們紛紛回家了。釐米依然一動不動,我讓囡囡去叫她,釐米摟著女兒淚如泉湧,可是仍然不出聲,我流著淚勸她:“釐米,哭吧,大聲哭呀,小劉走了。”可淚流滿面的釐米就是咬著嘴唇不出聲,鎮政府通知我開會,我擦乾淚水,讓小米照顧姐姐,叮囑她一定看好姐姐,自己急匆匆走了。

接下來的日子,我沒事就去釐米家看一眼,只見釐米每天不出聲的做飯、洗衣、喂豬、掃院,我感到陣陣揪心,可釐米就是沒有大聲地哭,雖然最後肖叔家也過意不去出了不少錢,但這一切釐米絲毫不管。鄉親們議論紛紛,說釐米要走她媽的老路,這樣下去會嘔死的。時間不會因人們的悲傷或歡喜而會慢會快,一百天到了,小劉去世一百天了。燒紙時,發榮叔故意讓親戚把釐米叫到墳前,釐米還是死死的板著臉,但當她聽到小劉姐姐撕心裂肺的哭聲,再也繃不住了,放聲大哭,哭聲響徹雲霄,嚇飛了樹上的小鳥,嚇壞了剛探頭的小草,眾人熱淚盈眶,“哭吧哭吧……”所有人在心裡暗暗地說,“多麼恩愛的一對孩子,兩人還沒有愛夠,小劉就散手而去。”釐米哭得聲音嘶啞,死去活來。大家把她拉回家後釐米睡了兩天,不吃不喝,發榮叔等她再起床時就說:“家裡的活你不用管了,小米長大了,會幫我,我也會做飯,你跟著白坡的表姐到南方打工去吧,囡囡讓她奶奶小劉媽媽帶一段時間吧。”

於是,釐米走了,走得遠遠的,去了南方。發榮叔懸著的心放下了,不管怎樣,可不能讓釐米走了她媽的路……

(四)

發榮叔很少說話了,村上改選,他自己主動讓賢,說自己年紀大了,要大家另選隊長。他半天勞動,半天做飯,小米繼續上學。一天天一年年,小米長大了,她長得特別像大米,高挑的個兒,忽閃的圓眼,只是她不再紮馬尾辮了,她留了披肩髮,柔滑順溜的長髮更讓她出落得沉魚落雁,小米在省城上了一個什麼大學,走在校園,她根本不像一個農村走出的姑娘。

小米在寒暑假回家時,幫助發榮叔收拾屋子,做飯洗衣,儼然屋裡的一把好手,也只有在此時,發榮叔才精神抖擻,在人前說上幾句話。小米一收假,發榮叔就又變成老樣子了。他很少說話,一個人進進出出,幹著自己的活。我回家時,再也不到發榮叔家去了,釐米不在,我也結婚生子了,工作調到了縣城,孩子又要上學,回家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

那天,媽媽生日我回家時,在村小學門口碰到小米,她穿件天藍色的風衣,一頭秀髮瀑布般柔滑漂亮,略顯清瘦的臉上似乎有點點愁緒,見了我,她臉上露出驚喜高興的神情:“娥子姐,你——你回來了。”打了聲招呼,小米欲言又止,我看看時間不早了,急匆匆回家了。過了一會兒,媽媽對我說:“你可知道,小米在省城犯了啥事,咱們村的人這幾天都在議論她的事。”我一愣,小米犯事了,不可能,那麼懂事的一孩子。

我就問媽媽:“村裡人咋說的?”

“村裡人說,小米好上了一個教授,那個教授幫助她留校了,教授的妻子大吵大鬧揭穿了這件事,小米失去了工作……”媽媽還在絮絮叨叨地說著。

我卻陷入了沉思,小米好上了教授,不可能,那麼漂亮善良的一女孩,肯定是那個有老婆的男人動了歪心思,他騙了單純的小米,又害怕自己前程受損,加上又是個妻管嚴,小米就難以安身了。怪不得我剛才碰見小米,看到她臉上有些許愁緒,我有點心疼,為這個清純年輕的小米,一個好不容易走出農門的大學生,又這樣回來了。我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剛好在縣教育局工作,她能不能幫忙在學校給小米找個工作,學校的事相對來說單純,小米再不能受到傷害,不然這一家人就沒有辦法活了。想到這裡,我就下決心幫助小米,還好,剛好白坡村有個老師生病請假了,小米很快就到了學校,我也沒有吱聲,至於小米能否長期教下去,能否轉正,這都要看小米想清楚以後的決定,至少,她不再胡思亂想,她在上課之餘,有了思考的時間。於是,大學畢業的小米來到村小,成了孩子們心目中最漂亮的老師。

釐米三姐妹的故事還在繼續,我時常會想,這麼漂亮的三姐妹為什麼命運多劫,難道真應了古人所說的“自古紅顏多薄命”嗎?她們像花一樣開得燦爛多姿,善良懂事從不惹是生非,雖生活在農村,卻有著城裡人羡慕的氣質,具有中國婦女所有的優秀品質,勤勞樸實,多情能幹,不像那些長舌婦東家長西家短,可命運為什麼把不幸一次又一次降臨……

(圖片來自於網路)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釐米媽媽看到我,啜泣著說:“娥子,你去玩吧,今天別找釐米了。”我悻悻地走出來,只好找其他小夥伴玩。一直到天快黑了,村裡才傳出了消息:“大米喝藥死了。”我似乎才明白,自己早晨看到的大米已經死了。

我急忙跑回家給爸媽說了這件事,爸爸和媽媽說了一會兒,媽媽就擔心大米的亡魂會纏住我,爸說:“別說那沒有用的,有什麼亡魂。可憐的孩子,才十六七歲,發榮老婆可是得掉幾斤肉。”我似懂非懂,特別是最後一句,為什麼爸說發榮老婆得掉幾斤肉呢?以後的事確實印證了爸爸所說的話。大米死了,剛剛初中畢業的大米一下子離去了,村裡沒有了閒言碎語,發榮叔的臉更黑了,“賽西施”釐米媽很少到人群中來,我幾次去找釐米,都發現釐米媽一個人在偷偷流淚——果然,正如爸所說,釐米媽瘦了好多。

大米就這樣離開了人們的視野,那個高挑的少女,帶著一甩一甩的馬尾辮永遠離開了鄉親們的生活。時至今日,我偶爾會想,當時鄉親們為什麼那麼凶,大家現在會想起那個美麗的女孩大米嗎?大米怎麼那麼傻,她看到今日學校裡那些打打鬧鬧的少男少女會不會覺得自己冤呢?那個男孩呢,他娶妻生子的時候,他的心裡就沒有一點想法嗎……

(二)

大米走了,最難過的應數媽媽了,釐米媽媽日漸消瘦,開始大家都沒有在意,以為她是悲傷思念過度。日子在一如既往地前行,太陽下去,月亮上來,終於有一天,有人發現釐米媽媽失了人形。瘦削的軀體在衣服裡越發的消瘦,以至於衣袖褲腿空空蕩蕩,走起路來,輕手輕腳好似一個幽靈,而且她很少說話,說話時都是細聲細語,你不豎起耳朵根本聽不見她說什麼,她整個人都變得讓人不可思議。我們都覺得她有點可怕,誰都不知道她會什麼時候站在你的身後,嚇你一大跳,因而那段時間,小夥伴也很少到釐米家去了,我也是等釐米找我玩。

我們上初二了,釐米的學習成績越發的突出,再加上她開朗活潑的性格,她成了各科老師的寵兒。在我們小夥伴中,她是臉兒最白、笑得最多的一個。誰也沒有預料到,釐米媽媽會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深夜離開我們,大家也不知道她得了什麼病,發榮叔到底給她看病了沒有,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女人悄悄離開了人世。我只記得媽媽連聲歎氣:“哎,爭氣的人,太爭氣了。”

釐米的笑聲少了,早晨我們兩還是一起上學,中午就不一定了。我幾次吃完飯叫她上學時,她還在吃飯,原來發榮叔要到地裡勞動,我們放學回家,很多時候他還沒有回來,釐米放學回來才手忙腳亂地煮飯。因而,她讓我中午一個人先走。星期天,釐米找我玩的時間也有限,不知道她都在忙啥,發榮叔蒸好饅頭,自己就下地去了。釐米又是洗鍋,又是洗碗,再加上還有上小學的小米的衣服,我只好在她家看著她忙這忙那。

到了暑假,太陽像個大火球似的炙烤著大地,釐米儼然成了一個家庭主婦,熬飯、蒸饅頭、擀面——這一系列的家常便飯她都在這漫長的暑假學會了。當一絲涼意襲來的時候,九月一日就到了,我們上了初三,我去找釐米報名上學。一到她家,就只見她低頭不停地哭,我叫她她也不理,發榮叔、小米一個人也沒有,我急了,釐米才抽抽搭搭地說:“爸不讓我上學了,家裡沒有人做飯。”我一聽,無計可施,只好自己一個人先去學校了,當然九一二年的時候,中途輟學的不止釐米一個。第二天,老師就說:“釐米學習那麼好,將來一定有前途,怎麼會不上學呢?這是耽誤娃的前途。”老師派我們幾個去叫釐米,並且讓我們這樣說,我們倒是見了發榮叔,可是發榮叔黑著個臉,根本不聽我們的。只見他低著頭,不耐煩地說:“去去去,別再叫釐米。”就這樣,釐米走出了學校的大門。

初三了,學習任務加重了,我只有在星期天和釐米玩玩。後來,我上了衛校,一走就是半學期,釐米在家做飯,在農忙時節,也幫爸爸下地幹活,只是這絲毫不影響她的美麗。俗話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釐米就是這樣,她成了十裡八鄉的一朵花。十七八歲,說媒的就踏破門檻,發榮叔要給釐米找個上門女婿。還好,這次發榮叔沒有糊塗,他徵求釐米的意見,細心挑選,找了一個帶手藝的小夥,小夥子是木匠,我記得放假回家,釐米讓我偷偷見過小夥,高高大大,結結實實,在農村幹活,是需要這樣的小夥,再加上人家有手藝,不錯。說實話,上門女婿很難找如意的,因為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認為都是那些找不到媳婦的人才當上門女婿,一般利索帶手藝的小夥在自己家能找到媳婦,釐米找到這個確實不錯。

當南飛的大雁排成一字離去的時候,鄉親們就收完了地裡最後一粒莊稼,寒風凜冽的冬日就劈頭蓋臉而來。炕頭上,火爐邊,鄉親們開始了迎親娶妻的計畫,不是嗎?忙碌了一年,地裡的收成顆粒歸倉,大夥的腰包都鼓囊囊的,在這天寒地凍不適合勞動的時候,鄉親都安排人生大事,發榮叔也張羅著給釐米辦事。我在衛校聽了這事,覺得釐米結婚太早了吧,但我沒有說出口,只托媽媽行個像樣的門戶,好像媽媽買了一個電熱毯,這在當時也挺體面的。釐米在虛歲二十的時候,就為人妻了。

(三)

時間的腳步匆匆向前,我畢業分配到鎮政府工作。釐米也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婚後的釐米溫柔善良,特別是有了女兒囡囡,她身上的母性光輝更映得她好似一朵出水芙蓉。丈夫小劉本分樸實,勤勞肯幹,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正如媽媽所說:“釐米雖然沒能上學,但早早成家,女婿知冷知熱,日子過得挺好。”

我在回家時,總抽空到釐米家去,雖然不像兒時有那麼多悄悄話說,但看到她,我有一句沒一句的說單位的事,她也給我說說村裡的事,我們說上那麼幾句,就感到心裡踏實了許多。她很少到單位找我,我一再讓她趕集時來鎮政府找我玩玩,她說行行行,可就是不來。我畢業三年了,爸媽為我的婚事著急了,我嫌爸媽不停地嘮叨,回家的次數就越來越少了。

記得好像是一個秋日的午後,我剛剛下鄉回來,從灶上領了一個杠子饃要吃,鎮政府的小王氣喘吁吁地跑進大院說:“不好了,不好了,白板村死人了。”我一聽,忙跑到跟前問:“誰死了,白板村誰死了?”我可是白板村的呀,“小劉木匠,就那個上門女婿。”我傻眼了,小劉木匠,這是釐米的丈夫呀?我不信,走上前又問:“你聽誰說的,可靠嗎?”“姐呀,你還不信,這事我能亂說嗎?我才從白板下鄉回來,村裡現在是沸騰一片。小劉給肖叔家蓋房子,今天抬房,土工建娃有恐高症,在房上面搖搖晃晃,小劉去拉建娃,沒想到自己掉下去了——”我一聽,顧不上吃了,騎了自行車飛速跑回家,屋裡大小沒有一個人,我連忙趕到肖叔家,鄉親們議論紛紛,又是裡三層外三層的圍著,釐米、發榮叔一個人也不見,原來他們還抱著一線希望,把小劉送到市醫院去了。

秋日的天氣漸漸有了涼意,可那個下午,好好的陽光莫名其妙的不見了,陰沉晦暗的天氣讓人抓狂。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沒有釐米家的絲毫動靜。那晚,出人意料的刮起了狂風,好似冬天提早來到了人間。呼呼的大風一陣接一陣,鄉親們沒有幾個人能睡著,大家都靜靜的想著等著,第二天十點多,釐米他們回來了,小劉卻永遠地走了。釐米竟然癡癡地沒有嚎啕大哭,沒有聲嘶竭力,她像一個木偶任人擺佈,小劉下葬了,人們紛紛回家了。釐米依然一動不動,我讓囡囡去叫她,釐米摟著女兒淚如泉湧,可是仍然不出聲,我流著淚勸她:“釐米,哭吧,大聲哭呀,小劉走了。”可淚流滿面的釐米就是咬著嘴唇不出聲,鎮政府通知我開會,我擦乾淚水,讓小米照顧姐姐,叮囑她一定看好姐姐,自己急匆匆走了。

接下來的日子,我沒事就去釐米家看一眼,只見釐米每天不出聲的做飯、洗衣、喂豬、掃院,我感到陣陣揪心,可釐米就是沒有大聲地哭,雖然最後肖叔家也過意不去出了不少錢,但這一切釐米絲毫不管。鄉親們議論紛紛,說釐米要走她媽的老路,這樣下去會嘔死的。時間不會因人們的悲傷或歡喜而會慢會快,一百天到了,小劉去世一百天了。燒紙時,發榮叔故意讓親戚把釐米叫到墳前,釐米還是死死的板著臉,但當她聽到小劉姐姐撕心裂肺的哭聲,再也繃不住了,放聲大哭,哭聲響徹雲霄,嚇飛了樹上的小鳥,嚇壞了剛探頭的小草,眾人熱淚盈眶,“哭吧哭吧……”所有人在心裡暗暗地說,“多麼恩愛的一對孩子,兩人還沒有愛夠,小劉就散手而去。”釐米哭得聲音嘶啞,死去活來。大家把她拉回家後釐米睡了兩天,不吃不喝,發榮叔等她再起床時就說:“家裡的活你不用管了,小米長大了,會幫我,我也會做飯,你跟著白坡的表姐到南方打工去吧,囡囡讓她奶奶小劉媽媽帶一段時間吧。”

於是,釐米走了,走得遠遠的,去了南方。發榮叔懸著的心放下了,不管怎樣,可不能讓釐米走了她媽的路……

(四)

發榮叔很少說話了,村上改選,他自己主動讓賢,說自己年紀大了,要大家另選隊長。他半天勞動,半天做飯,小米繼續上學。一天天一年年,小米長大了,她長得特別像大米,高挑的個兒,忽閃的圓眼,只是她不再紮馬尾辮了,她留了披肩髮,柔滑順溜的長髮更讓她出落得沉魚落雁,小米在省城上了一個什麼大學,走在校園,她根本不像一個農村走出的姑娘。

小米在寒暑假回家時,幫助發榮叔收拾屋子,做飯洗衣,儼然屋裡的一把好手,也只有在此時,發榮叔才精神抖擻,在人前說上幾句話。小米一收假,發榮叔就又變成老樣子了。他很少說話,一個人進進出出,幹著自己的活。我回家時,再也不到發榮叔家去了,釐米不在,我也結婚生子了,工作調到了縣城,孩子又要上學,回家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

那天,媽媽生日我回家時,在村小學門口碰到小米,她穿件天藍色的風衣,一頭秀髮瀑布般柔滑漂亮,略顯清瘦的臉上似乎有點點愁緒,見了我,她臉上露出驚喜高興的神情:“娥子姐,你——你回來了。”打了聲招呼,小米欲言又止,我看看時間不早了,急匆匆回家了。過了一會兒,媽媽對我說:“你可知道,小米在省城犯了啥事,咱們村的人這幾天都在議論她的事。”我一愣,小米犯事了,不可能,那麼懂事的一孩子。

我就問媽媽:“村裡人咋說的?”

“村裡人說,小米好上了一個教授,那個教授幫助她留校了,教授的妻子大吵大鬧揭穿了這件事,小米失去了工作……”媽媽還在絮絮叨叨地說著。

我卻陷入了沉思,小米好上了教授,不可能,那麼漂亮善良的一女孩,肯定是那個有老婆的男人動了歪心思,他騙了單純的小米,又害怕自己前程受損,加上又是個妻管嚴,小米就難以安身了。怪不得我剛才碰見小米,看到她臉上有些許愁緒,我有點心疼,為這個清純年輕的小米,一個好不容易走出農門的大學生,又這樣回來了。我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剛好在縣教育局工作,她能不能幫忙在學校給小米找個工作,學校的事相對來說單純,小米再不能受到傷害,不然這一家人就沒有辦法活了。想到這裡,我就下決心幫助小米,還好,剛好白坡村有個老師生病請假了,小米很快就到了學校,我也沒有吱聲,至於小米能否長期教下去,能否轉正,這都要看小米想清楚以後的決定,至少,她不再胡思亂想,她在上課之餘,有了思考的時間。於是,大學畢業的小米來到村小,成了孩子們心目中最漂亮的老師。

釐米三姐妹的故事還在繼續,我時常會想,這麼漂亮的三姐妹為什麼命運多劫,難道真應了古人所說的“自古紅顏多薄命”嗎?她們像花一樣開得燦爛多姿,善良懂事從不惹是生非,雖生活在農村,卻有著城裡人羡慕的氣質,具有中國婦女所有的優秀品質,勤勞樸實,多情能幹,不像那些長舌婦東家長西家短,可命運為什麼把不幸一次又一次降臨……

(圖片來自於網路)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