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僧自恣日:僧眾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日子

今天是七月十五,道教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這一天也被佛教成為佛歡喜日、僧自恣日,這是佛教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日子。

根據盂蘭盆節的記載,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尊者(即目連)曾經在這一天供養十方眾僧,以此廣大功德,救拔其母脫離餓鬼道。在中國古代,梁武帝首倡盂蘭盆會,在七月十五僧自恣日,以飯食等供養十方眾僧,以超度七世父母,此後漸成風俗,最終演變成盂蘭盆節。

為什麼七月十五供僧的功德那麼大呢?因為按照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間,僧眾聚集一處安居,堅持戒律、皎潔其行,於最後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請僧眾舉出各自所犯之過失,於大眾中髮露懺悔而得清淨,自生喜悅,稱為自恣,故稱「僧自恣日」。又十方諸佛歡喜其安居圓滿之精進修行,

故亦稱「佛歡喜日」。

所以說,僧自恣日就是僧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日子。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党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無產階級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重要標誌,党強身治病、保持肌體健康的銳利武器,也是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雖然一個是宗教,一個無神論,但在如何保證自身和集體建設上,還是有相通之處的。

「僧自恣日」採取的是「髮露懺悔」的方法,即把自己的過失公開出來,讓大眾作證明,屬於「作法懺」。作法懺就是按照一定方法進行懺悔;此外,還有去「取相懺」,必須見到好相才算懺悔成功——如《梵網經》載:「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此外,還有「無生懺」,就是體悟罪性本空,無罪可懺。如二祖慧可參初祖達摩,

頓悟「覓罪了不可得」。其中作法懺和取相懺屬於「事懺」,無生懺屬於「理懺」。相關比較,詳見下表——

印度的分類

中國的分類

理論依據

作法懺

依戒而設

懺悔遮罪

事懺

依靠有關事相來達成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取相懺

依定而設

能懺惡業

無生懺

依慧而設

能懺性罪及罪根

理懺

由對道理的瞭解來達成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空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