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養蠶經歷——密集恐懼症患者審入

記得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同學把蠶帶來學校賣,

我記得5分錢一隻,我買了4只,用裝過藥水的小盒子裝起來,每天早上上學前摘好桑葉把水搽幹放在盒子裡,下午回來清潔拉的屎還有吃剩下的桑葉,一天天過去,蠶慢慢褪皮,最小的時候黑黑的,慢慢一次次的褪皮,經過三四次的褪皮變成白色的,最後結繭化蛹變飛蛾,最終三隻公的一支雌的。產卵後卵由白慢慢變黑,就這樣第一次養蠶經歷。

養過最多的一次是四年級的時候,

家裡的簸箕都裝了三四個,當蠶長到圖片那麼大的時候,蠶再慢慢長大也不用分出更多的簸箕了,家裡的蠶有時候會被老鼠吃掉,早上能看到被老鼠咬了一半的蠶。。。過了一段時間蠶只有兩個簸箕了,那天放學回到家我就問我媽媽,說怎麼蠶少了?我媽告訴我這個蠶家裡的雞太喜歡吃了,蠶都喂雞了,說雞都變聰明了,一見到拿出簸箕都跑過來了。那時候養好多蠶,
每天都要吃掉好多桑葉,又是雨季每天弄桑葉都得花很多時間,有時候自己家的桑葉摘的太多了不夠偷偷的摘別人家的。。。

這幾個蠶的照片是前幾年回家見到小外甥養的,想想自己養蠶也是差不多這麼大的時候就拍下來。那時候沒有數碼相機,

不然那個景象得多壯觀!

現在的小孩子童年是及其不快樂的,有時候說起小時候的事情,侄子說你們那時候太幸福!除了養蠶,小時候還養過喜鵲,好像是三年級暑假,大堂兄發現一窩喜鵲,就抓了一隻下來給我養,剛孵出的毛都還沒長,偷偷養了二十多天,怕爸媽知道了不給養,天天抓蝗蟲喂它,養了二十多天由於要去外婆家就放了,都會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