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外媒關注中國發掘張獻忠寶藏:有民謠稱其可買下成都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3月22日報導稱,幾百年來,一則民謠一直在撩撥著中國西南部四川省的人。要是找到一名幫助推翻明朝的起義軍首領當年沉入水中的財寶,足以把省會成都買下來。

這個傳說現在看上去有憑有據,考古學家說,他們從一直以來在疑為張獻忠隱藏戰利品地點的一段河床下挖掘出萬余件金銀文物,另外還有鐵劍、匕首和長矛。

當地有膽量的人早就靠自學潛水,在這片水下遺址摸寶發家致富了,遺址位於成都南面約30英里處。2015年警方突擊行動,端掉了一些走私團夥,這些團夥出售了價值超過3000萬英鎊的文物,按照中國法律,這些文物屬於國家財產。

今年1月,在枯水期開始時,有關部門決定封鎖河岸,啟動大規模考古發掘,隨後有了新發現,官方已經證實這批財寶屬於張獻忠。他們修建起臨時的堤壩,擋住剩水,在錦江與岷江交匯的地方進行發掘,發掘面積超過10000平方米,深度達到5米。

發掘出來的財寶包括金幣銀幣、雕刻有花朵、鳥、龍和其他花樣的精美首飾,還有展示張獻忠政令的金“冊”。去年警方追回的文物中包括一枚黃虎形狀的碩大金印,

一個團夥將其賣出了將近100萬英鎊。黃虎是張獻忠的綽號。

發掘工作將持續到4月,直到江水再度沒過遺址。官員們正在考慮在附近建一座博物館。

北京大學的考古學家李伯謙對新華社記者說:“出水文物……具有極高的科學、歷史、藝術價值;對研究明代的政治史、經濟史、軍事史和生活史等具有重要意義。”

華人考古學家王偉(音)說,1646年,張獻忠轉移財物,

遭到伏擊,可能損失了最多1000條船,這次發掘的文物“有助於揭示當時作戰的地方”。

現在北京的歷史學家傑雷米亞·延內說:“所有宮殿和墳墓數百年來都遭遇嚴重盜挖,因此現在能發掘出這麼多的文物確實讓人非常興奮。”

張獻忠因為面色發黃、下頜方正,故得綽號“黃虎”。(編譯/于曉華)

張獻忠“江口沉銀”處發掘出的部分文物 供圖/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