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七部委定性:非法融資,取締ICO!超級泡沫破裂,造富神話終幻滅?

比特幣和乙太幣等ICO誕生以來,遭到各種資本爆炒,比特幣價格最高已經漲到30000元一個。炒作者可謂殺到眼紅了,島君身邊就不乏靠“挖礦”身價大漲的人物,還剛剛換了一輛豪華寶馬!

然而,自誕生以來,這些虛擬貨幣炒作就備受質疑,監管部門官員也屢屢發聲。就在質疑和監管的不明晰之際,比特幣等的價格一路蒙眼狂奔。

昨天午飯,島君還跟朋友說,不確定性和風險太高了,退出的就賺到了,來不及退出就可能接盤,死得很慘了。

不料一語成讖!就在今天下午,監管部門終於出手!

編 輯 | 曾會生

來 源 | 正和島(ID:zhenghedao)

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資訊化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

定性代幣發行融資包括首次代幣發行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乙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非法公開融資,立即予以取締!

七部委聯手取締ICO

七部門的公告具體內容:

對ICO定性:非法融資

代幣發行融資是指融資主體通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乙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

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官方要求取締:立即停止

本公告發佈之日起,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

合理保護投資者權益,妥善處置風險。有關部門將依法嚴肅查處拒不停止的代幣發行融資活動以及已完成的代幣發行融資項目中的違法違規行為。

機構平臺不得提供服務

本公告發佈之日起,任何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臺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

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資訊仲介等服務。

對於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代幣融資交易平臺,金融管理部門將提請電信主管部門依法關閉其網站平臺及移動APP,提請網信部門對移動APP在應用商店做下架處置,並提請工商管理部門依法吊銷其營業執照。

包括金融機構和協力廠商支付機構都不得直接或間接為代幣發行融資和“虛擬貨幣”提供帳戶開立、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產品或服務,

不得承保與代幣和“虛擬貨幣”相關的保險業務或將代幣和“虛擬貨幣”納入保險責任範圍。

也就是說完全堵死了交易和兌現的平臺和方式。

投資者自擔風險

更重要的是,炒作投機客將要血本無歸、“死無葬身之地”了!因為官方監管部門說了,投資者自擔風險!

公告明確提出,代幣發行融資與交易存在多重風險,包括虛假資產風險、經營失敗風險、投資炒作風險等,投資者須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希望廣大投資者謹防上當受騙。

對各類使用“幣”的名稱開展的非法金融活動,社會公眾應當強化風險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及時舉報相關違法違規線索。

造富神話,一個超級泡沫

自今年4月以來,ICO呈現爆發式增長。無數的新“數字貨幣”被ICO出來,甚至出現了“馬勒戈幣”、“韭菜幣”和嫩☆禁☆模鏈等。

據官方發佈的《2017上半年國內ICO發展情況報告》,國內ICO相關平臺43家,完成的ICO項目共計65個,累計融資規模折合人民幣總計26.16億元,累計參與人次達10.5萬。

從ICO平臺經營主體所在地域看,廣東、上海和北京最多,三者合計占比近六成。從ICO支持的融資幣種來看,比特幣和乙太幣占比最高,二者合計占比達90%以上。

甚至有媒體報導,被稱為“比特幣首富”的李笑來沒有項目書就融資近2億美元。

各式各樣的ICO暴富神話滿天飛。據說,ICO隨便就能有100%的收益,甚至有20000%的超高回報。有玩家說:“ICO的暴利已經超過了某些犯罪收入。”這麼高的回報率,真的遠超過販毒了!

那些真真假假的故事,讓人血脈僨張。那些刀口舔血的投機者的口號是:“不喝泡沫,你根本喝不到啤酒。”

馬克思曾說:“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踐踏人間一切的法律”。

那麼如果是2000%的利潤呢?不敢想像。

監管重拳,其實早有預兆

上周以來,中國監管層就接連頻發警告:

據財新報導稱,ICO正在引發非法集資風險,監管不排除直接取締的可能。

消息人士稱證監會正就ICO徵詢意見,劍指傳銷詐騙類專案。互聯網金融協會警示ICO風險,稱其涉嫌詐騙、非法證券、非法集資。

央行主管的金融時報日前援引監管人士消息稱,ICO基本上就是非法集資,建議儘快取締。

國務院法制辦在其官網公佈了《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徵求意見稿)》,提到以“虛擬貨幣”名義籌集資金的將可能面臨非法集資行政調查。

幾乎同時,美國、俄羅斯和新加坡等國的監管部門也加強了對ICO的管控。

所有資訊預示著,監管的信號已經非常明確,但是,誰都沒料到,大棒這麼快就揮了出來!

一天蒸發1.6個億!10萬人一夜被套牢

2017年中國最瘋狂的這個資產泡沫,早在上個週末就開始出現破裂的跡象。

8月30日ICO項目平臺ICOINFO宣佈暫停所有ICO(首次代幣發行)業務。

之後,9月2日晚間,具有風向標性質的中國三大比特幣交易平臺之一——比特幣中國發佈公告稱,暫停ICOCOIN(下稱“ICO幣”)交易業務。當天,ICOCOIN暴跌近36%,總流通市值在24小時內蒸發約244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6億)。

9月3日下午,國內知名ICO平臺ICOAGE發佈《暫停服務公告》,宣佈將於2017年9月3日16:00起暫停提供除提幣之外的一切服務,並即刻停止接受充幣。

剛站上5000美元高位的比特幣再度崩跌。9月3日淩晨一度跌破4500美元,跌幅高達500美元。乙太幣同樣未能倖免,從390美元高位跌至340美元,跌幅達13%。

上帝要令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從“鬱金香泡沫”這個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開始,一次次的泡沫形成、膨脹再破裂,貫穿了一部金融史。

然而今天的我們,並不比當年炒鬱金香的荷蘭人高明多少,所以悲劇才會一幕幕重演!

無論是國產的泛亞、e租寶、中晉,還是國外傳來的什麼3m金融互助、WV夢幻之旅,最終的故事大同小異:當鼓聲停止之時,龐氏騙局的鏈條就突然崩裂,只剩一地雞毛,甚至連毛都不剩。

其實,這些龐氏騙局的畫皮並不那麼別致,只是太多的人利令智昏,被自己的欲望和高額的回報蒙住了眼睛,即使將信將疑,誘惑之下,還是心甘情願當了飛蛾,往火裡死撲。

泡沫破裂,造富神話終幻滅

監管部門調研後,早已發出過明確的警告:“90%的ICO項目涉嫌非法集資和主觀故意詐騙,真正募集資金用作項目投資的ICO,其實連1%都不到。”

9月2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99號文。檔中明確:CO本質上屬於未經批准的非法公開融資,涉嫌非法集資、非法發行證券、非法發售代幣募集,以及涉及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

在央行等七部門今天發佈公告後,各大代幣全線暴跌。超級現金Hshare(HSR)跌超50%;OmiseGo (OMG)跌20%;Lunyr(LUN)跌17%;VeChain(VEN)跌20%。比特幣20分鐘內跌去近2000元,乙太幣暴跌10%。

至此,我們終於聽到了泡沫被刺破的聲音,可以說,炒作者和投機客的一夜暴富夢徹底幻滅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樣的悲劇,時間也許很快就會給出答案。

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訓都在告誡我們: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要被蠅頭小利沖昏了腦袋!這個世界,能夠達到10%以上年化率的資產,其實是很少的。即使是“股神”巴菲特,他的投資年化率25%左右也就頂天了。

無論打著什麼美妙的旗號,什麼互聯網+、什麼AI+,投資高收益的背後一定是高風險、高波動。對那些承諾高收益而低風險的投資,一定要瞪大眼睛,千萬不要指望天上掉餡餅,因為掉下來的可能是巨石,把你砸得稀巴爛。

當你想著怎麼拿到高額回報率和利息時,人家盤算的是如何拿走你的本金,到時血本無歸的就是最後的接盤俠。

在夢想取得高額回報之前,首先看住你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本金。利令智昏,孤注一擲,最後的結果往往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人財兩空!

永遠不要以為你比別人高明,能夠逃過擊鼓傳花的最後一棒!金融不是誰都可以玩弄的遊戲,就算專業玩家也可能兵敗麥城,所以,島君奉勸各位,要對金融保持敬畏,尤其是遠離那些違法違規的暴富神話。

名詞解釋

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縮寫),首次幣發行,源自股票市場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概念,是區塊鏈專案首次發行代幣,募集比特幣、乙太坊等通用數位貨幣的行為。IPO發行的是公司自己的證券,但ICO的發行物是虛擬貨幣。

簡而言之,ICO是一種籌措資金的方式,公司通過發行自己的數位貨幣來吸引投資者,投資者從中獲得加密數字作為回報。

ICO最早出現於2013年,主要募集的是比特幣;隨著眾多類比特幣的虛擬貨幣的產生,ICO開始成為這一市場的主流融資管道。

(本文參考資料來自:華爾街見聞、央視財經、新京報、21財聞匯和財神經等。文中圖片來自東方IC,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投資者須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希望廣大投資者謹防上當受騙。

對各類使用“幣”的名稱開展的非法金融活動,社會公眾應當強化風險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及時舉報相關違法違規線索。

造富神話,一個超級泡沫

自今年4月以來,ICO呈現爆發式增長。無數的新“數字貨幣”被ICO出來,甚至出現了“馬勒戈幣”、“韭菜幣”和嫩☆禁☆模鏈等。

據官方發佈的《2017上半年國內ICO發展情況報告》,國內ICO相關平臺43家,完成的ICO項目共計65個,累計融資規模折合人民幣總計26.16億元,累計參與人次達10.5萬。

從ICO平臺經營主體所在地域看,廣東、上海和北京最多,三者合計占比近六成。從ICO支持的融資幣種來看,比特幣和乙太幣占比最高,二者合計占比達90%以上。

甚至有媒體報導,被稱為“比特幣首富”的李笑來沒有項目書就融資近2億美元。

各式各樣的ICO暴富神話滿天飛。據說,ICO隨便就能有100%的收益,甚至有20000%的超高回報。有玩家說:“ICO的暴利已經超過了某些犯罪收入。”這麼高的回報率,真的遠超過販毒了!

那些真真假假的故事,讓人血脈僨張。那些刀口舔血的投機者的口號是:“不喝泡沫,你根本喝不到啤酒。”

馬克思曾說:“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於踐踏人間一切的法律”。

那麼如果是2000%的利潤呢?不敢想像。

監管重拳,其實早有預兆

上周以來,中國監管層就接連頻發警告:

據財新報導稱,ICO正在引發非法集資風險,監管不排除直接取締的可能。

消息人士稱證監會正就ICO徵詢意見,劍指傳銷詐騙類專案。互聯網金融協會警示ICO風險,稱其涉嫌詐騙、非法證券、非法集資。

央行主管的金融時報日前援引監管人士消息稱,ICO基本上就是非法集資,建議儘快取締。

國務院法制辦在其官網公佈了《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徵求意見稿)》,提到以“虛擬貨幣”名義籌集資金的將可能面臨非法集資行政調查。

幾乎同時,美國、俄羅斯和新加坡等國的監管部門也加強了對ICO的管控。

所有資訊預示著,監管的信號已經非常明確,但是,誰都沒料到,大棒這麼快就揮了出來!

一天蒸發1.6個億!10萬人一夜被套牢

2017年中國最瘋狂的這個資產泡沫,早在上個週末就開始出現破裂的跡象。

8月30日ICO項目平臺ICOINFO宣佈暫停所有ICO(首次代幣發行)業務。

之後,9月2日晚間,具有風向標性質的中國三大比特幣交易平臺之一——比特幣中國發佈公告稱,暫停ICOCOIN(下稱“ICO幣”)交易業務。當天,ICOCOIN暴跌近36%,總流通市值在24小時內蒸發約244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6億)。

9月3日下午,國內知名ICO平臺ICOAGE發佈《暫停服務公告》,宣佈將於2017年9月3日16:00起暫停提供除提幣之外的一切服務,並即刻停止接受充幣。

剛站上5000美元高位的比特幣再度崩跌。9月3日淩晨一度跌破4500美元,跌幅高達500美元。乙太幣同樣未能倖免,從390美元高位跌至340美元,跌幅達13%。

上帝要令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從“鬱金香泡沫”這個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開始,一次次的泡沫形成、膨脹再破裂,貫穿了一部金融史。

然而今天的我們,並不比當年炒鬱金香的荷蘭人高明多少,所以悲劇才會一幕幕重演!

無論是國產的泛亞、e租寶、中晉,還是國外傳來的什麼3m金融互助、WV夢幻之旅,最終的故事大同小異:當鼓聲停止之時,龐氏騙局的鏈條就突然崩裂,只剩一地雞毛,甚至連毛都不剩。

其實,這些龐氏騙局的畫皮並不那麼別致,只是太多的人利令智昏,被自己的欲望和高額的回報蒙住了眼睛,即使將信將疑,誘惑之下,還是心甘情願當了飛蛾,往火裡死撲。

泡沫破裂,造富神話終幻滅

監管部門調研後,早已發出過明確的警告:“90%的ICO項目涉嫌非法集資和主觀故意詐騙,真正募集資金用作項目投資的ICO,其實連1%都不到。”

9月2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99號文。檔中明確:CO本質上屬於未經批准的非法公開融資,涉嫌非法集資、非法發行證券、非法發售代幣募集,以及涉及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

在央行等七部門今天發佈公告後,各大代幣全線暴跌。超級現金Hshare(HSR)跌超50%;OmiseGo (OMG)跌20%;Lunyr(LUN)跌17%;VeChain(VEN)跌20%。比特幣20分鐘內跌去近2000元,乙太幣暴跌10%。

至此,我們終於聽到了泡沫被刺破的聲音,可以說,炒作者和投機客的一夜暴富夢徹底幻滅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樣的悲劇,時間也許很快就會給出答案。

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訓都在告誡我們: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要被蠅頭小利沖昏了腦袋!這個世界,能夠達到10%以上年化率的資產,其實是很少的。即使是“股神”巴菲特,他的投資年化率25%左右也就頂天了。

無論打著什麼美妙的旗號,什麼互聯網+、什麼AI+,投資高收益的背後一定是高風險、高波動。對那些承諾高收益而低風險的投資,一定要瞪大眼睛,千萬不要指望天上掉餡餅,因為掉下來的可能是巨石,把你砸得稀巴爛。

當你想著怎麼拿到高額回報率和利息時,人家盤算的是如何拿走你的本金,到時血本無歸的就是最後的接盤俠。

在夢想取得高額回報之前,首先看住你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本金。利令智昏,孤注一擲,最後的結果往往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人財兩空!

永遠不要以為你比別人高明,能夠逃過擊鼓傳花的最後一棒!金融不是誰都可以玩弄的遊戲,就算專業玩家也可能兵敗麥城,所以,島君奉勸各位,要對金融保持敬畏,尤其是遠離那些違法違規的暴富神話。

名詞解釋

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縮寫),首次幣發行,源自股票市場的首次公開發行(IPO)概念,是區塊鏈專案首次發行代幣,募集比特幣、乙太坊等通用數位貨幣的行為。IPO發行的是公司自己的證券,但ICO的發行物是虛擬貨幣。

簡而言之,ICO是一種籌措資金的方式,公司通過發行自己的數位貨幣來吸引投資者,投資者從中獲得加密數字作為回報。

ICO最早出現於2013年,主要募集的是比特幣;隨著眾多類比特幣的虛擬貨幣的產生,ICO開始成為這一市場的主流融資管道。

(本文參考資料來自:華爾街見聞、央視財經、新京報、21財聞匯和財神經等。文中圖片來自東方IC,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