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車企辛苦半年攢了這些公告,其實背後還有這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電車匯消息:9月1日,工信部發佈2017年第8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簡稱“推薦目錄”)。

時至第三季度末月,第8批推薦目錄發佈的同時敲響了車市一年一度“金九銀十”的豐收季節。

根據中汽協相關資料,2017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21.2萬輛,同比增長19.7%,銷售19.5萬輛,同比增長14.4%。儘管乘聯會將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測調低至70萬台,

但相比去年,推薦目錄的持續跟進有利於車企迅速回應市場需求,創造更好的年度表現。

截止9月初,共計2538款新能源車型成功入列推薦目錄,具備獲補資格,其總量超過2016年全年水準。新能源乘用車、客車、專用車公告數量基本保持1:6:3的比例。

其中,純電動車型占比超過80%,插混車型則更多運用於新能源客車及乘用車。

在乘用車企業產品佈局情況中,吉利汽車以47款佔據第一,儘管目前市場上吉利汽車僅一款帝豪EV,但在第7/8批目錄中純電動SUV帝豪GS、遠景EV已經“蓄勢待發”。吉利汽車上半年在燃油車領域表現不俗,

新能源車型則相對單一,表現平平。

北汽乘用車與北汽新能源數量總和超過30款,2017年熱銷的EC180換代為EC200,後續市場表現值得期待,此外ACFOX品牌首款A00級車型有望近期上市。

比亞迪儘管車型總量並不突出,但純電動/插電式雙線發展使其長期佔據銷量榜首,插電式客車更是“獨霸”市場。

眾泰、東風汽車、江淮作為國內二線新能源車企,雙雙獲得外資車企合資青睞,

新能源產品也從純電動微型車拓展至SUV、轎車車型。

作為2017年“新晉”造車企業,雲度新能源進度之快為人稱道,首款車型π1也於日前正式下線,高端車型π3也有望年內上市。

長安汽車、奇瑞新能源、華泰汽車也在不斷推進新能源產品,為後續市場表現不斷加碼。

新能源客車是近幾年來客車行業增長的驅動力。作為客車界龍頭企業,鄭州宇通的新能源佈局自會一馬當先,其新能源客車銷量也一度佔據行業第一。作為競爭對手,中通客車、廈門金旅、北汽福田、珠海廣通等車型公告數量維持在百款上下。

但在2017年上半年,大中型客車市場受新能源客車市場萎縮影響全面下降。與此同時,受2016年年底補貼政策調整影響,上半年客車上市公司淨利潤普遍大幅下滑。

鄭州宇通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跌29.81%,淨利潤同比下跌34.83%。中通客車營業收入同比減少42.42%,淨利潤同比大幅下跌78.90%。安凱客車、亞星客車等也均有不同程度跌幅。

在新能源專用車領域,純電動廂式運輸車成為佈局“新星”車型,純電動物流車主要以物流車運營商為主,多採取租賃模式進行運營:從整車企業批量購車,然後以半年到三年對外出租的方式租賃給用車的客戶。目前新能源物流車租賃客戶多以企業客戶為主,個人購車、租車用戶較少。

儘管運營狀況不佳飽受質疑,但新能源專用車根據裝電量梯度補貼的標準依然引得車企大量佈局,東風汽車、成都大運、山東凱馬、南京金龍等申報車型數量可觀。

鄭州宇通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跌29.81%,淨利潤同比下跌34.83%。中通客車營業收入同比減少42.42%,淨利潤同比大幅下跌78.90%。安凱客車、亞星客車等也均有不同程度跌幅。

在新能源專用車領域,純電動廂式運輸車成為佈局“新星”車型,純電動物流車主要以物流車運營商為主,多採取租賃模式進行運營:從整車企業批量購車,然後以半年到三年對外出租的方式租賃給用車的客戶。目前新能源物流車租賃客戶多以企業客戶為主,個人購車、租車用戶較少。

儘管運營狀況不佳飽受質疑,但新能源專用車根據裝電量梯度補貼的標準依然引得車企大量佈局,東風汽車、成都大運、山東凱馬、南京金龍等申報車型數量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