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歷史上的大喬長啥樣?最後的結局讓人感歎她顏值與智商皆無雙

下邊來說江東二喬的故事,對於二喬似乎有很過可寫的,但又似乎沒什麼可寫的。因為二喬這兩個人物,像是只是別人光芒下的陰影,他們本身沒有什麼突出的事蹟,倒像是別人用來利用的噱頭。

先來說說大喬!大喬較之小喬而言好像更沒有什麼可說的了,大家知道的只是他是孫策的夫人,但是很遺憾,孫策娶大喬的那年是二十歲,大喬是十八。而他們兩人只過了三年的夫妻生活,孫策就去世了。

孫策和周瑜兩人恰好同齡都生於西元175年,

兩人又都是帥哥加才子,放在今天當個音樂組合那是肯定會紅的。二人一見如故,形同兄弟,經過短暫的在袁術手下的效力後,二人開始了創業的生活。

孫策在攻打荊州時,得到了橋玄的兩個女兒,大橋和小橋,請注意,我沒有寫錯,在史書中確實是這個“橋”字,但後來經過演義小說的演變,就變成了這個“喬”了。

二喬皆天姿國色。孫策得到兩位美女,也不忘想著兄弟,

自己納了大喬,而把小喬留給了周瑜。孫策得到二喬後頗為自喜,常常對周瑜說:“橋公二女雖處於亂世,但是可以招我二人為婿,也算是幸事了!”(《江表傳》:“喬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孫策一生太過自信,目中無人,這也是這位問題英雄最後悲劇的最大誘因。正是由於他拋下隨從,孤身一人深入叢林,遇到刺客後又不及時報警,而是與刺客們廝打,才招致後來的中箭而亡。

可是,說這些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關於大喬,在孫策死後已經沒有記載了,但大喬後邊的故事,其實並非不能推測。

高希希導演的《新三國》播出後,一直飽受詬病,因為很多故事偏離了原著小說《三國演義》的主線,讓人感到不太適應。

但其實,

高希希從來沒有說過,我翻拍的是《三國演義》,他想拍出一部比較靠近史實,又不缺乏趣味性的三國故事。

在《新三國》第三十四集《孫權掌江東》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到眼前一亮。

在老版的《三國演義》,由濮存希扮演的小霸王孫策雖然戲份不多,但從大戰太史慈到統一江東這一段,

出彩不少。但是老版中特意增加了孫策殺神仙于吉,而最終死於非命這段戲顯得有些生硬,這段戲最早來自於幹寶的《搜神記》,而《三國演義》吸收了這個故事,正史中其實並無此事。

新版《三國》刪掉了這個橋段,而把故事的重點放在了孫策死後江東權力移交的細節上。

這個細節,是正史、野史都很少涉及的,但是高希希導演卻敏銳的捕捉到了。

孫策死後,江東其實有兩個人有資格繼承孫策之位,首先是兒子孫紹,還有一個是孫策的弟弟孫權。

據《三國志》記載,孫策是有原配夫人的,但是這位夫人連個姓氏都沒有留下,而在孫策死時,孫紹只是個懷中的嬰兒,從孫策和大喬成婚的年齡上推測孫紹的母親就是大喬。

孫權有能力,有抱負,有雄心,唯一不足的是他年輕,他還沒有自己的勢力。而且中國傳統一向是子承父業,兄終弟及的做法早已過時。

江東不是歡樂家庭,而是家有兒女,家有兒女就會有矛盾,而在孫權死後,孫皓登基前,孫氏也經過了一場血腥紛爭,這些都說明孫氏集團內部也是有很強的政治派別的。

而孫權能夠得到江東統治權其實也是有異議的,《三國志》:“策臨卒,張昭等謂策當以兵屬儼,而策呼權,佩以印綬。”

孫權的權力,是在孫策力排眾議下獲得的,而孫策的死本就是場意外,孫策的決定會不會是衝動的,或是孫權轎詔,大臣們是有懷疑的,而且孫策有自己的親生兒子的,《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上記載:“權稱尊號,追諡策曰長沙桓王,封子紹為吳侯,後改封上虞侯。紹卒,子奉嗣。孫皓時,訛言謂奉當立,誅死。”可知孫策確實有個兒子叫孫紹。

而孫紹雖然幼小,但確是正宗的嫡長子。而孫權如何能把政權順利過渡,讓各派別能夠服從自己,就變成了這個故事的最大亮點。

在老三國中,周瑜在孫策死亡前後都未曾露面,而在新版中這個手握兵權的江東集團的核心人物,成為了孫權要爭取的關鍵。孫權一句:“周瑜帶了多少人馬?”體現了孫權此時坎特的心情。

新三國中,還增加了周瑜哭靈的情節,作為義氣男兒的周瑜此時卻還沉浸在孫策去世的悲痛之中,而無暇顧及江東權柄的歸屬。而當孫權和吳國太的一番言語後,周瑜顯示出了他對江東孫氏的忠心,依從孫策遺詔,不搞派別,以穩定江東為重,率領眾將宣誓效忠。

這種安排除了把這個情節成功過渡之外,也使周瑜的形象更加豐滿起來,周郎不只是赤壁那個周郎,也是江東孫氏的奠基人,更是一個性情中人。

而孫權是個十足的政治家,哥哥受傷他可以毫無激動之意,在回府的路上就已經安排好了江東的一切和後事的準備。把一個江東少年政治新星表演的淋漓盡致。

可以說這場戲基本上給周瑜和孫權兩個人定了位,一個是性情男兒,另一個是少年老成。這就給在老版三國中臉譜化的兩個人賦予了新的形象和人性的定位。

當然,東吳這場精彩大戲的亮點並不只在孫權和周瑜兩個人身上。而一個女人的表現也讓我們覺得新三國確實有新意。

大喬,她是孫策的妻子,她在《三國》中的戲份比起妹妹小喬來少了很多。而高希希把這個人物也做得豐滿了起來。本來只是配角的大喬,讓她和孫策之間產生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而大喬最後為了避開江東大臣的利用,讓江東穩定,毅然帶著年幼的孫紹遠走他鄉的情節,無疑詮釋了這個女人的價值觀。

她愛她的丈夫,更愛她的百姓,為了江東,她可以放棄即將到手的榮光和權力,把權力讓給更加適合的人選。高希希想借助這集故事告訴大家,大喬是一個懂得犧牲小我,顧全大我的女人。她尊重丈夫的選擇,離開了屬於她的舞臺,而江東日後五十多年的興盛由此而起。

也許你會說這個情節很可能是虛構的,但是我覺得這個情節虛構的有道理,而且有韻味,是這部戲的亮點。

數風流人物,三國中我最喜歡吳國的英雄,不只是因為江東自古出少年,還因為這裡的英雄有那份灑脫和真性情。

拿電視劇的情節來附和正史中的缺失,恐怕又會被很多歷史學者臭駡,但是我覺得,真相存在於人的真實性情中,如果沒有人性的真實,也就沒有戲劇的真實。符合這些真實的即便是戲劇,我想也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大鬍子二零

大鬍子二零,原名尹劍翔,著名歷史作家,出版作品有《稗官女史》系列、《青銅時代的妖嬈》、《他們曾經這樣狠》、《曹魏亂世智囊團》,長篇懸疑小說《鑒寶》、《絕望的密室》等。

江東其實有兩個人有資格繼承孫策之位,首先是兒子孫紹,還有一個是孫策的弟弟孫權。

據《三國志》記載,孫策是有原配夫人的,但是這位夫人連個姓氏都沒有留下,而在孫策死時,孫紹只是個懷中的嬰兒,從孫策和大喬成婚的年齡上推測孫紹的母親就是大喬。

孫權有能力,有抱負,有雄心,唯一不足的是他年輕,他還沒有自己的勢力。而且中國傳統一向是子承父業,兄終弟及的做法早已過時。

江東不是歡樂家庭,而是家有兒女,家有兒女就會有矛盾,而在孫權死後,孫皓登基前,孫氏也經過了一場血腥紛爭,這些都說明孫氏集團內部也是有很強的政治派別的。

而孫權能夠得到江東統治權其實也是有異議的,《三國志》:“策臨卒,張昭等謂策當以兵屬儼,而策呼權,佩以印綬。”

孫權的權力,是在孫策力排眾議下獲得的,而孫策的死本就是場意外,孫策的決定會不會是衝動的,或是孫權轎詔,大臣們是有懷疑的,而且孫策有自己的親生兒子的,《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上記載:“權稱尊號,追諡策曰長沙桓王,封子紹為吳侯,後改封上虞侯。紹卒,子奉嗣。孫皓時,訛言謂奉當立,誅死。”可知孫策確實有個兒子叫孫紹。

而孫紹雖然幼小,但確是正宗的嫡長子。而孫權如何能把政權順利過渡,讓各派別能夠服從自己,就變成了這個故事的最大亮點。

在老三國中,周瑜在孫策死亡前後都未曾露面,而在新版中這個手握兵權的江東集團的核心人物,成為了孫權要爭取的關鍵。孫權一句:“周瑜帶了多少人馬?”體現了孫權此時坎特的心情。

新三國中,還增加了周瑜哭靈的情節,作為義氣男兒的周瑜此時卻還沉浸在孫策去世的悲痛之中,而無暇顧及江東權柄的歸屬。而當孫權和吳國太的一番言語後,周瑜顯示出了他對江東孫氏的忠心,依從孫策遺詔,不搞派別,以穩定江東為重,率領眾將宣誓效忠。

這種安排除了把這個情節成功過渡之外,也使周瑜的形象更加豐滿起來,周郎不只是赤壁那個周郎,也是江東孫氏的奠基人,更是一個性情中人。

而孫權是個十足的政治家,哥哥受傷他可以毫無激動之意,在回府的路上就已經安排好了江東的一切和後事的準備。把一個江東少年政治新星表演的淋漓盡致。

可以說這場戲基本上給周瑜和孫權兩個人定了位,一個是性情男兒,另一個是少年老成。這就給在老版三國中臉譜化的兩個人賦予了新的形象和人性的定位。

當然,東吳這場精彩大戲的亮點並不只在孫權和周瑜兩個人身上。而一個女人的表現也讓我們覺得新三國確實有新意。

大喬,她是孫策的妻子,她在《三國》中的戲份比起妹妹小喬來少了很多。而高希希把這個人物也做得豐滿了起來。本來只是配角的大喬,讓她和孫策之間產生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而大喬最後為了避開江東大臣的利用,讓江東穩定,毅然帶著年幼的孫紹遠走他鄉的情節,無疑詮釋了這個女人的價值觀。

她愛她的丈夫,更愛她的百姓,為了江東,她可以放棄即將到手的榮光和權力,把權力讓給更加適合的人選。高希希想借助這集故事告訴大家,大喬是一個懂得犧牲小我,顧全大我的女人。她尊重丈夫的選擇,離開了屬於她的舞臺,而江東日後五十多年的興盛由此而起。

也許你會說這個情節很可能是虛構的,但是我覺得這個情節虛構的有道理,而且有韻味,是這部戲的亮點。

數風流人物,三國中我最喜歡吳國的英雄,不只是因為江東自古出少年,還因為這裡的英雄有那份灑脫和真性情。

拿電視劇的情節來附和正史中的缺失,恐怕又會被很多歷史學者臭駡,但是我覺得,真相存在於人的真實性情中,如果沒有人性的真實,也就沒有戲劇的真實。符合這些真實的即便是戲劇,我想也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大鬍子二零

大鬍子二零,原名尹劍翔,著名歷史作家,出版作品有《稗官女史》系列、《青銅時代的妖嬈》、《他們曾經這樣狠》、《曹魏亂世智囊團》,長篇懸疑小說《鑒寶》、《絕望的密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