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清末傳奇名妓賽金花:她辦到了慈禧辦不到的事

賽金花與八國聯軍軍官斡旋。

文/陳曉丹

上世紀三十年代,

劉半農在《賽金花本事》中說:中國有兩個“寶貝”,慈禧與賽金花,一個在朝,一個在野;一個賣國,一個賣身;一個可恨,一個可憐。

低到塵埃的娼妓,竟與權傾天下的太后相提並論,引起史學界、新聞界、文學界的爭鳴,足見賽金花的另類與傳奇。一張褪色的老照片,顯示了賽金花最輝煌的瞬間,她得以從卑微走向歷史的縱深。

那是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在東單牌樓被中國軍民打死,

八國聯軍借機入侵,慈禧太后倉惶出逃,整個北京城陷入燒殺、搶掠、姦☆禁☆淫之中。身在李鐵拐斜街的“金花班”班主賽金花憑著昔日與洋人的交情和幾句半生不熟的德語,踮著三寸金蓮走進聯軍總部。她身著男裝,頭戴禮帽,與德國軍官握手,眉宇間不卑不亢。看慣了清朝命官奴才嘴臉的聯軍軍官,乍一見從容不迫的賽氏,臉上也浮出敬意。

後來,賽金花求見聯軍總帥、德國人瓦德西,

瓦德西被她的風姿與膽識折服,答應了她的兩個請求:停止濫殺無辜、不破壞文化古城。八國聯軍在北京的暴行果然收斂了不少,賽、瓦兩人自此交好,賽金花時而身著男裝與瓦德西騎馬並轡行走,時而留宿軍營,暗中保護京城百姓。慈禧棄民而去,賽金花倒成了救命“活菩薩”,一時“九城芳譽騰人口,萬民爭傳賽金花”。

與此同時,克林德夫人一心復仇,

揚言把“妖後”碎屍萬段曬成肉乾,聯軍遂提出議和前提是“光緒賠罪,慈禧抵命”。這一招直接把慈禧置於火爐上,滿朝臣子無計可施,議和陷入僵局。賽金花拿出風月場上練就的情商和口才,竭盡全力勸服克林德夫人,消除了議和障礙,也保全了慈禧太后可憐的尊嚴。

太后的尊嚴居然由一位妓☆禁☆女挽回,簡直讓人笑掉大牙。有好事者賦詩一首:“千萬雄兵何處去,救駕全憑一女娃。

莫笑金花顏太厚,軍人大可賽過她。”

《辛丑合約》簽訂後,八國聯軍退兵,瓦德西離開北京,無限風光的“賽二爺”刹時失去利用價值。慈禧重登龍椅時曾說要見見這位護駕俠妓,此時早沒了興致。而滿朝文武大臣急著邀功請賞,誰又肯把功勞讓給一個青樓妓☆禁☆女呢?

禍不單行,賽金花因故吃官司,昔日舊好無一人問津。出獄後,她黯然回到上海重操舊業,各色男人懷著窺私目的,爭領“護國娘娘”風騷。

屬於賽金花最耀眼的庚子年光彩就這樣翻篇了。而她的傳奇不僅於此,她一生孽海浮沉,就是個大寫的“恨”字。晚年她在接受採訪時說:“人生原是如此,眼望天國,身居地獄,這樣苦苦掙扎,便是人的一生。”

1887年,她15歲,花名傅彩雲,是蘇州閶門一條花船上的清倌人。某天,她被猛烈的晃動嚇哭,原來有條畫船撞上她的花船。她倚門顧盼,卻見對面畫船上一位五旬老伯正呆呆看著她。這老伯竟是清朝狀元、外交官洪鈞,他對彩雲一見鍾情,不久納她為妾,改名趙夢鸞。她奇跡般地成為了“狀元夫人”。

第二年,夢鸞隨洪鈞回京,接著出訪俄、德、奧、荷四國,當她戴著鳳冠霞帔來到歐洲,又奇跡般地成了“大使夫人”。在柏林,她被德皇和皇后視為東方美人,出入上流社會。榮華富貴來得猝不及防,亦真亦幻。

洪鈞在歸國一年後病故,夢鸞被掃地出門,女兒德官也被奪走。她來到上海,第二次淪落煙花,以“曹夢蘭”之名納客,懸洪鈞之像做金字招牌。十裡洋場的獵豔者紛至遝來,一親“狀元夫人”芳澤。命運以大起大落宣示了它的淫威,狀元夫人與風塵玩物之間,只不過隔著薄薄一層窗戶紙。

1898年,她來到天津開設“金花班”書寓,自稱“賽金花”,從此以這個花名笑傲江湖。兩年後是賽金花攀上“護國娘娘”的巔峰時刻,奈何時過境遷,不久她從神壇墜入穀底,繼續賣笑。

1911年,賽金花39歲,遇到第二任丈夫曹瑞忠。此時她芳華漸老,精疲力盡,一把摺扇上寫著她的心聲:“昔日章台舞細柳,任君攀折嫩枝條。從今寫入丹青裡,不許東風再動搖。”她想好好過日子,不料婚後次年丈夫暴亡,女兒德官也去世。她萬念俱灰,年過四旬第三次墜入風塵。風塵中,一個叫魏斯耿的國民革命党人走近她,她用原名“趙靈飛”舉行婚禮,只想洗盡鉛華換取上蒼唯一一次厚待。然而幾年後,賽金花第三次目睹愛人的離去。

賽金花真的死心了。命途多舛,人心寡淡,即使有狀元夫人、大使夫人、護國娘娘的光環,即使她創造了連皇上、太后都做不到的奇跡,最終還是繁華落盡一地荒涼。

1936年冬,寒風凜冽,64歲的賽金花蜷縮著身體死去,她緊緊攥住破棉被的一角,不知是想抵禦窗外如刀割般的寒風,還是抵禦心中如刀割般的寂寞。

編輯:依依

這老伯竟是清朝狀元、外交官洪鈞,他對彩雲一見鍾情,不久納她為妾,改名趙夢鸞。她奇跡般地成為了“狀元夫人”。

第二年,夢鸞隨洪鈞回京,接著出訪俄、德、奧、荷四國,當她戴著鳳冠霞帔來到歐洲,又奇跡般地成了“大使夫人”。在柏林,她被德皇和皇后視為東方美人,出入上流社會。榮華富貴來得猝不及防,亦真亦幻。

洪鈞在歸國一年後病故,夢鸞被掃地出門,女兒德官也被奪走。她來到上海,第二次淪落煙花,以“曹夢蘭”之名納客,懸洪鈞之像做金字招牌。十裡洋場的獵豔者紛至遝來,一親“狀元夫人”芳澤。命運以大起大落宣示了它的淫威,狀元夫人與風塵玩物之間,只不過隔著薄薄一層窗戶紙。

1898年,她來到天津開設“金花班”書寓,自稱“賽金花”,從此以這個花名笑傲江湖。兩年後是賽金花攀上“護國娘娘”的巔峰時刻,奈何時過境遷,不久她從神壇墜入穀底,繼續賣笑。

1911年,賽金花39歲,遇到第二任丈夫曹瑞忠。此時她芳華漸老,精疲力盡,一把摺扇上寫著她的心聲:“昔日章台舞細柳,任君攀折嫩枝條。從今寫入丹青裡,不許東風再動搖。”她想好好過日子,不料婚後次年丈夫暴亡,女兒德官也去世。她萬念俱灰,年過四旬第三次墜入風塵。風塵中,一個叫魏斯耿的國民革命党人走近她,她用原名“趙靈飛”舉行婚禮,只想洗盡鉛華換取上蒼唯一一次厚待。然而幾年後,賽金花第三次目睹愛人的離去。

賽金花真的死心了。命途多舛,人心寡淡,即使有狀元夫人、大使夫人、護國娘娘的光環,即使她創造了連皇上、太后都做不到的奇跡,最終還是繁華落盡一地荒涼。

1936年冬,寒風凜冽,64歲的賽金花蜷縮著身體死去,她緊緊攥住破棉被的一角,不知是想抵禦窗外如刀割般的寒風,還是抵禦心中如刀割般的寂寞。

編輯: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