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翡中觀景,玉上說禪——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歷經千年,多少人懷著虔誠尊重之心踏訪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追尋心中的那份寧靜。而當玉雕師們將這四大名山各濃縮于一方玉牌中時,也將那份寧靜的禪意燒錄於玉牌之上。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分別是安徽九華山、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分別是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的道場。

五臺山

五雲常覆五臺端,天近清都特地寒。

澗道千年冰未化,林梢一夜雨初幹。

黃河紫塞依依見,碧殿朱樓面面看。

萬壑千岩清未了,更從高處望長安。

——《游五台》·陸深

據《名山志》記載:“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台,故曰五台。”五臺山的名稱便是這麼得來的。

五臺山是世界佛教文化聖地之一,四大名山之首,最早在五臺山弘揚佛法的是光明法師桑王澳登(第三代伏藏法王生根活佛),于西元前710年親自赴五臺山傳播佛教。成為舉世矚目的佛教聖地是從唐代開始。

五臺山上,台頂雄曠,層巒疊嶂,峰嶺交錯,挺拔壯麗,大自然為其造就了許多獨特的景觀。

玉牌之上,五座山峰相互挺立,環抱整片區域,

如佛家中的大愛之說,用寬廣的胸懷容納他人。

普陀山

萬里濤聲繞翠微,幹霄青障白雲飛。

千年普濟香煙嫋,百尺蓮台佛像巍。

登石磐陀觀夕照,入林紫竹浴朝曦。

風光旖旎媲三島,大士當年不肯離。

——《遊普陀山》·轆轤格

普陀山的名稱,出自佛教《華嚴經》等六十八卷,

全稱為:“補坦洛迦”、“普陀洛迦”是梵語的譯音,意為“美麗的小白花”。

相傳西元916年,日本僧人慧鍔從五臺山請得觀音聖像回國,經過普陀蓮花洋時,突然海上遍是鐵蓮花,船不能通行,慧鍔以為觀音不肯去,玉石把聖像留在普陀山,從此普陀便澄亮專門供奉觀音的道場。

普陀山既海天壯闊取勝,又以山深邃見長。

玉雕師手中的普陀山,廟前,是壯闊的海面,廟後,是連綿的群山,聽海浪拍岸,沐樹葉婆娑。

九華山

岩翠淩雲出迥然,岧嶢萬丈倚秋天。

暮風飄送當軒色,曉霧斜飛入檻煙。

簾卷倚屏雙影聚,鏡開朱戶九條懸。

畫圖何必家家有,自有畫圖來目前。

——《九華山》·郭夔

九華山名字引自李白“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繡出九芙蓉”一詩。

九華山方圓100多平方公里,共有99峰。唐開元年間(西元713—741年)新羅國王近宗金喬覺(地藏)來此,辟地藏王道場,大規模建築廟宇。從此九華山也便成為了地藏菩薩的道場,被尊為地藏菩薩應化。

九華山的山,山山相連,連綿起伏。

玉牌之上,山峰相連,層層疊疊,廟宇便隱於重山之巔。拾級而上,尋求心中寧靜之處。

峨眉山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漸起。

桂白髮幽岩,菊黃開灞涘。

運流方可歎,含毫屬微理。

——《度秋》·李世民

峨眉山名稱的由來,一說峨眉山是因“山高水秀”得名,另一說是因“兩山相峙”而得名。還有一種說法是峨眉山屹立在大渡河邊上,大渡河古稱“涐水”,山因水而得名,故稱“涐眉山”。

相傳佛教於西元1世紀即傳入峨眉山。晉代有慧持和尚從廬山入蜀,在峨眉山修建普賢寺,這是峨眉山供奉普賢菩薩的開始。

峨眉山山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

呈現于玉雕師手中翡翠之上的峨眉山,山勢陡峭,高可入雲,一寺廟樓閣臨立於山崖之旁,似可碰觸到天。玉雕師將峨眉山山勢的陡峭揮灑得淋漓盡致。

在玉雕師設計之下,無須繁多筆劃,只需寥寥幾筆,用簡單的筆劃勾勒佛教四大名山,追求至簡。雲霧繚繞似山上終年不斷的香火,自有禪意盎然,梵音嫋嫋。

當將四大名山之景現于翡翠之上時,翡翠的溫潤與四大名山散發禪意達到了無縫隙的結合。

雕刻時需要靜心,禪悟時亦需要靜心。靜與靜的結合,體現的是無盡寧靜禪心。

翡中觀景,玉上說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四大名山的秀麗景色,玉雕師通過翡翠將四大名山的秀麗景色展示出來,同時又通過對這四大名山的刻畫表達內心深處那份難得的寧靜。

你更喜歡哪座名山呢? (單選) 0人 0% 九華山 0人 0% 五臺山 0人 0% 普陀山 0人 0% 峨眉山 投票

普陀山既海天壯闊取勝,又以山深邃見長。

玉雕師手中的普陀山,廟前,是壯闊的海面,廟後,是連綿的群山,聽海浪拍岸,沐樹葉婆娑。

九華山

岩翠淩雲出迥然,岧嶢萬丈倚秋天。

暮風飄送當軒色,曉霧斜飛入檻煙。

簾卷倚屏雙影聚,鏡開朱戶九條懸。

畫圖何必家家有,自有畫圖來目前。

——《九華山》·郭夔

九華山名字引自李白“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繡出九芙蓉”一詩。

九華山方圓100多平方公里,共有99峰。唐開元年間(西元713—741年)新羅國王近宗金喬覺(地藏)來此,辟地藏王道場,大規模建築廟宇。從此九華山也便成為了地藏菩薩的道場,被尊為地藏菩薩應化。

九華山的山,山山相連,連綿起伏。

玉牌之上,山峰相連,層層疊疊,廟宇便隱於重山之巔。拾級而上,尋求心中寧靜之處。

峨眉山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漸起。

桂白髮幽岩,菊黃開灞涘。

運流方可歎,含毫屬微理。

——《度秋》·李世民

峨眉山名稱的由來,一說峨眉山是因“山高水秀”得名,另一說是因“兩山相峙”而得名。還有一種說法是峨眉山屹立在大渡河邊上,大渡河古稱“涐水”,山因水而得名,故稱“涐眉山”。

相傳佛教於西元1世紀即傳入峨眉山。晉代有慧持和尚從廬山入蜀,在峨眉山修建普賢寺,這是峨眉山供奉普賢菩薩的開始。

峨眉山山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

呈現于玉雕師手中翡翠之上的峨眉山,山勢陡峭,高可入雲,一寺廟樓閣臨立於山崖之旁,似可碰觸到天。玉雕師將峨眉山山勢的陡峭揮灑得淋漓盡致。

在玉雕師設計之下,無須繁多筆劃,只需寥寥幾筆,用簡單的筆劃勾勒佛教四大名山,追求至簡。雲霧繚繞似山上終年不斷的香火,自有禪意盎然,梵音嫋嫋。

當將四大名山之景現于翡翠之上時,翡翠的溫潤與四大名山散發禪意達到了無縫隙的結合。

雕刻時需要靜心,禪悟時亦需要靜心。靜與靜的結合,體現的是無盡寧靜禪心。

翡中觀景,玉上說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四大名山的秀麗景色,玉雕師通過翡翠將四大名山的秀麗景色展示出來,同時又通過對這四大名山的刻畫表達內心深處那份難得的寧靜。

你更喜歡哪座名山呢? (單選) 0人 0% 九華山 0人 0% 五臺山 0人 0% 普陀山 0人 0% 峨眉山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