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高考理科綜合全國卷(I)全面解讀出爐啦

2017年物理全國卷(I)

一、試卷整體特點概述

1、結構變動(選擇題)

今年全國卷8道選擇題,第19-21題為多項選擇題,2016年多選題為18-21題,2015年是第19-21題。雖然今年單選題難度不大,但是題型較新,多選題難度適中,

相對合理,均為常見題型,總體本次考試在選擇題中,題型變化較大。

2、考題類型有調整

(1)今年將選修3-5列為必考內容,直接出現在選擇題的第14題和第17題。

(2)往年常見的天體運動選擇題,今年移到計算題,但也只是借用了天體的模型考察功能關係,並沒有深入考察具體知識和公式。

(3)生活實例題增多,如第14題的火箭升空、第15題的乒乓球發球技術、第17題的偽科學工程“人造太陽”、第18題的掃描隧道顯微鏡、第24題的太空飛船等都結合了生活實例模型。

(4)實驗題還是繼續全國卷的老套路,器材創新,知識基礎。考察了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計算,題感資訊提取以及U-I圖像的定性分析,難度中上。

(5)計算題綜合度加強,最後一題計算量大,要求有較高的數學思想,需要分類討論。

3、綜合分析

今年考試題型結構和內容均有變革,但均為考綱要求考點,更加注重基礎知識的聯繫以及各個模組間的綜合應用,

更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強調學科間的互相滲透應用。

二、考點分佈表

三、2018複習建議

1、學科基礎知識要扎實,一輪複習最關鍵。

2、思維方式要適當發散,不能僅僅局限當前的方法和思想,也應該去關心當下的前沿技術,這些往往是出題的來源。

3、計算能力要加強,多動手算,少拿計算器。2017新課標1卷幾道題計算量較大,但題目本身難度卻不大,很多學生到此都望而卻步。

4、平時上課筆記一定要記,隱含很多高考考點與題型,譬如選擇題14題、16題、19題、20題在平時上課都曾出現過類似圖像或問題。

2017年化學全國卷(I)

一、整卷概覽

縱觀化學試題,全卷設計合理、題型新穎、知識點覆蓋廣、梯度適中,具有一定的區分度。命題在注重考察考生自主學習,整合資訊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聯繫實際能力的同時,也考察了學生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素養。總體上看,立足基礎,穩中有變,形式靈活,難度適中。本試題沒有出現偏、難、怪的試題,

體現了國家考試中心穩定的命題水準。

二、難度&區分度

與2016高考理綜化學試卷相比,考生做題容易上手,中間略有掙扎,整體難度基本持平,略有上調。在選做部分,【物構】和【有機】兩道選考題,整體難度略有差異,不過差異幅度收窄,體現的考試的公平性。

三、效度-知識覆蓋面

全卷,必考部分涵蓋必修模組“必修1”、“必修2”和“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等內容,選考從“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中二選一,細化各模組的分值分佈相對均衡、合理。能全面考察學生高中化學的綜合學習情況。

知識考點分佈表

模組分值分佈圖

教材分值分佈圖

此外,全卷有多個地方創設的新的情境,例如第11題的惰性輔助陽極、第26題的開始定氮法、第35題的電子躍遷光譜等,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資訊獲取和知識遷移能力,這也體現了高考選拔性考試的命題特點。

四、2018屆備考建議

一、依綱據本重基礎

依綱:

從全國歷年高考題看,每年的高考題絕大多數的題目都在考綱界定的和能力要求內,特別是在一輪複習的時候,一定要全面的覆蓋考綱要求的全部知識點,扎實的對照考綱進行複習從而做到有的放矢。

據本:

高考命題並非無跡可尋,研讀歷年試卷不難發現試題往往源自教材,熟悉教材上重要的知識點,以2017年高考選擇題為例,選擇題第7題的 “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纖維製造的是……”源自課本(魯科版必修二 P96)。在一輪複習的過程中,在老師的帶領下好好的回顧重溫教材,對有效的消除知識盲區有很大的幫助。

重基礎:

2017年,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的提出了“一體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是裡面最基礎的兩層,在今年和往後幾年的高考命題中都會有明顯的體現。所以抓住基礎就是抓住化學的命脈。

二、多練多想多總結:

多練:

高三全年的學習中,練習是複習的重要一個環節,練習是檢驗學習效果的最好的標準。一般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有針對性的練習,能有效地提升做題的準確率和速率。

多想:

通過近年的高考分析不難發現,高考對於記憶的要求逐漸淡化,更多的強調要求學生能夠在新情境下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處理複雜任務的能力,這就需要在思維的碰撞過程中,反思、理解、整理,進而內化為自身的學科素養。

多總結:

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把學習到的知識歸納總結好。特別是高考常見的考法、經典的題型,每一種類型的解題技巧,善於通過整理平時做錯的每一道題,形成錯題集,經常性的回看,減少再次出錯的概率。

三、注重核心能力的培養:

本次物構第一題考的是物理跟化學的知識的綜合應用,這其實是近年高考理綜卷的一個典型的特點。這種考查方式典型的反映了考綱中提到的對資訊的提取能力與資訊整合能力,注重知識的遷移及綜合應用。這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熟練度要求較高,需要有比較完善的學科知識體系。因此新高三同學應該逐步培養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第一、訓練掌握完整基礎知識的能力。在暑期或第一輪複習的時候充分複習高一高二的基礎內容,並適當提升相應內容的訓練難度,打造完善的個人知識體系。這個部分就是地基,非常重要,做的好,整個高三年的複習就事半功倍。記,然後提煉成體系。

第二、訓練資訊整合的能力。基礎知識體系搭建完善大概在寒假前後可以完成。在此基礎上進入第二輪複習。以專題的形式整合知識點的各種考法。適應知識體系上的各種變化方式。

第三、訓練知識遷移及綜合應用的能力。以接近高考題的模式充分訓練,熟練掌握高考理綜的各種新穎的考查方式。特別是難題模組的攻克。在全卷分析中可以看出,全卷涉及計算的部分占了23分的分值,分值比例高,體現了化學作為理科學科的學科特點,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2017年生物全國卷(I)

一、考試範圍

本次考試範圍包括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 ,必考內容為生物必修一《分子與細胞》、必修二《遺傳與進化》、必修三《穩態與環境》,選考內容為選修一《生物技術實踐》、選修三《現代生物科技專題》,其中選考內容為二選一。

二、試卷結構

本試卷為理綜綜合測試卷,生物分為兩部分,共11題,滿分90分。

第一部分:選擇題,共6題,每題6分,共36分。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5題,最後一題是選考題,共54分。

三、知識點分佈及分值

1、知識點分佈

2、考點在各教材中所占的分值

四、具體模組分析

1、選擇題

(1)第1題:考查細胞膜的功能——細胞間資訊交流的方式。要求考生理解細胞間資訊交流的幾種方式的區別,屬於基礎應用題,比較簡單。

(2)第2題:考查觀察類和鑒定類實驗,考生不僅要熟悉各常用染料的使用方法,而且要懂得使用原理。台盼藍這種染料比較陌生,可能對部分考生造成一定干擾。本題屬於比較簡單的。

(3)第3題:考查光合作用原理和實驗分析,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知識轉化和圖像資訊處理的能力。難度適中。

(4)第4題:考查免疫學原理,要求考生熟記過敏反應的原理和症狀,比較簡單。

(5)第5題:考查種群數量的增長規律和應用。對圖像分析能力、資訊獲取能力有一定要求。難度適中。

(6)第6題:考查遺傳規律的應用。要求考生能熟練應用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及減數分裂過程,難度適中。

小結:選擇題依然側重於考查主幹核心知識,對理解能力、資訊獲取能力、實驗探究能力要求較高。第1、2、4題難度較小,有對基礎知識的正確記憶即可正確作答。第3、5、6題除了需要扎實的基礎知識還要具備較高的理解能力、資訊獲取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及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特別突出的是加強了對實驗與探究能力的考查,在整張試卷中都有所體現。

2、非選擇題

(1)第29題:此題一方面考查學生對DNA和RNA組成成分的基礎知識記憶,另外需要學生理解“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原理。對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以及文字組織能力有比較高的要求。

(2)第30題:常規題型考查,學生需要理解題中所給的“CO2補償點”的定義,結合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過程及影響因素即可快速解答。

(3)第31題:常規題型考查,通過題目所給兩種滲透壓的定義,結合內環境之間的關係可以比較容易的得出答案,能力要求不高。

(4)第32題:常規題型考查,考查孟德爾遺傳定律,此題看似“大”,但是考的點相對簡單,設置的三個小題之間也沒有直接的關聯,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題目中所給的資訊,準確的將資訊轉移到設問中進行解答。

3、選考題

(1)第37題:考查選修一“生物技術實踐”,重點考查了土壤微生物的特點。

(2)第38題:考查選修三“現代生物科技技術”,重點對基因工程進行考查,題目預先給了一些資訊,要求考生讀懂資訊,並結合基因工程的步驟及基因表達的特點進行解題。

小結:非選擇題總體以主幹知識為依託,在相關核心知識的基礎上,又將小的知識點進行連結,需要考生具有扎實的知識掌握度,而且對資訊的分析能力和文字的規範性表述有較高的要求。

五、總體評價

總體來說,此次試卷難易度正常,簡單題和提升題的題量設置合理。近兩年的高考生物命題形式類似,往常“生態與環境”這道必考題逐漸淡出了命題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一道側重考查考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題,並且此題的命題方向也比較靈活。此次命題,不僅注重對考生主幹知識的考查而且對其側翼的知識連結也比較強,一如既往的要求考生要有較高的文字組織能力、資訊獲取及分析能力,因此也使得試卷對不同能力的考生有一定的區分度。

六、2018年備考建議

1、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

觀察近幾年的全國卷生物試題會發現,試題中涉及的知識點大多是教材的主幹知識。而考生的失分往往是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不深或“懂了”但不能正確地表達。因此,在複習時要夯實基礎,注意主幹知識的積累,理順知識脈絡,全方位覆蓋所有考點,在複習過程中,要做到:(1)明考綱讀教材,(2)突出主幹知識,構建知識體系。要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不要一味追求高難度。真正做到不僅“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同時在重視基礎知識的同時,應注意將某些問題進行適當的拓展深入,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重視能力的培養和生物學科思維的培養

生物學科的能力結構應以生物學科考試四項能力要求為基礎,在重視基礎知識和核心概念學習的同時,重視各種能力的培養,在平時複習時,尤其要加強表達能力、實驗能力、應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而上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僅僅在課堂中的學習是做不到的,因此在課後必須要花一定的時間進行訓練。

三、效度-知識覆蓋面

全卷,必考部分涵蓋必修模組“必修1”、“必修2”和“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等內容,選考從“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中二選一,細化各模組的分值分佈相對均衡、合理。能全面考察學生高中化學的綜合學習情況。

知識考點分佈表

模組分值分佈圖

教材分值分佈圖

此外,全卷有多個地方創設的新的情境,例如第11題的惰性輔助陽極、第26題的開始定氮法、第35題的電子躍遷光譜等,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資訊獲取和知識遷移能力,這也體現了高考選拔性考試的命題特點。

四、2018屆備考建議

一、依綱據本重基礎

依綱:

從全國歷年高考題看,每年的高考題絕大多數的題目都在考綱界定的和能力要求內,特別是在一輪複習的時候,一定要全面的覆蓋考綱要求的全部知識點,扎實的對照考綱進行複習從而做到有的放矢。

據本:

高考命題並非無跡可尋,研讀歷年試卷不難發現試題往往源自教材,熟悉教材上重要的知識點,以2017年高考選擇題為例,選擇題第7題的 “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纖維製造的是……”源自課本(魯科版必修二 P96)。在一輪複習的過程中,在老師的帶領下好好的回顧重溫教材,對有效的消除知識盲區有很大的幫助。

重基礎:

2017年,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的提出了“一體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是裡面最基礎的兩層,在今年和往後幾年的高考命題中都會有明顯的體現。所以抓住基礎就是抓住化學的命脈。

二、多練多想多總結:

多練:

高三全年的學習中,練習是複習的重要一個環節,練習是檢驗學習效果的最好的標準。一般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有針對性的練習,能有效地提升做題的準確率和速率。

多想:

通過近年的高考分析不難發現,高考對於記憶的要求逐漸淡化,更多的強調要求學生能夠在新情境下綜合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處理複雜任務的能力,這就需要在思維的碰撞過程中,反思、理解、整理,進而內化為自身的學科素養。

多總結:

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把學習到的知識歸納總結好。特別是高考常見的考法、經典的題型,每一種類型的解題技巧,善於通過整理平時做錯的每一道題,形成錯題集,經常性的回看,減少再次出錯的概率。

三、注重核心能力的培養:

本次物構第一題考的是物理跟化學的知識的綜合應用,這其實是近年高考理綜卷的一個典型的特點。這種考查方式典型的反映了考綱中提到的對資訊的提取能力與資訊整合能力,注重知識的遷移及綜合應用。這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熟練度要求較高,需要有比較完善的學科知識體系。因此新高三同學應該逐步培養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第一、訓練掌握完整基礎知識的能力。在暑期或第一輪複習的時候充分複習高一高二的基礎內容,並適當提升相應內容的訓練難度,打造完善的個人知識體系。這個部分就是地基,非常重要,做的好,整個高三年的複習就事半功倍。記,然後提煉成體系。

第二、訓練資訊整合的能力。基礎知識體系搭建完善大概在寒假前後可以完成。在此基礎上進入第二輪複習。以專題的形式整合知識點的各種考法。適應知識體系上的各種變化方式。

第三、訓練知識遷移及綜合應用的能力。以接近高考題的模式充分訓練,熟練掌握高考理綜的各種新穎的考查方式。特別是難題模組的攻克。在全卷分析中可以看出,全卷涉及計算的部分占了23分的分值,分值比例高,體現了化學作為理科學科的學科特點,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2017年生物全國卷(I)

一、考試範圍

本次考試範圍包括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 ,必考內容為生物必修一《分子與細胞》、必修二《遺傳與進化》、必修三《穩態與環境》,選考內容為選修一《生物技術實踐》、選修三《現代生物科技專題》,其中選考內容為二選一。

二、試卷結構

本試卷為理綜綜合測試卷,生物分為兩部分,共11題,滿分90分。

第一部分:選擇題,共6題,每題6分,共36分。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5題,最後一題是選考題,共54分。

三、知識點分佈及分值

1、知識點分佈

2、考點在各教材中所占的分值

四、具體模組分析

1、選擇題

(1)第1題:考查細胞膜的功能——細胞間資訊交流的方式。要求考生理解細胞間資訊交流的幾種方式的區別,屬於基礎應用題,比較簡單。

(2)第2題:考查觀察類和鑒定類實驗,考生不僅要熟悉各常用染料的使用方法,而且要懂得使用原理。台盼藍這種染料比較陌生,可能對部分考生造成一定干擾。本題屬於比較簡單的。

(3)第3題:考查光合作用原理和實驗分析,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知識轉化和圖像資訊處理的能力。難度適中。

(4)第4題:考查免疫學原理,要求考生熟記過敏反應的原理和症狀,比較簡單。

(5)第5題:考查種群數量的增長規律和應用。對圖像分析能力、資訊獲取能力有一定要求。難度適中。

(6)第6題:考查遺傳規律的應用。要求考生能熟練應用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及減數分裂過程,難度適中。

小結:選擇題依然側重於考查主幹核心知識,對理解能力、資訊獲取能力、實驗探究能力要求較高。第1、2、4題難度較小,有對基礎知識的正確記憶即可正確作答。第3、5、6題除了需要扎實的基礎知識還要具備較高的理解能力、資訊獲取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及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特別突出的是加強了對實驗與探究能力的考查,在整張試卷中都有所體現。

2、非選擇題

(1)第29題:此題一方面考查學生對DNA和RNA組成成分的基礎知識記憶,另外需要學生理解“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原理。對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以及文字組織能力有比較高的要求。

(2)第30題:常規題型考查,學生需要理解題中所給的“CO2補償點”的定義,結合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過程及影響因素即可快速解答。

(3)第31題:常規題型考查,通過題目所給兩種滲透壓的定義,結合內環境之間的關係可以比較容易的得出答案,能力要求不高。

(4)第32題:常規題型考查,考查孟德爾遺傳定律,此題看似“大”,但是考的點相對簡單,設置的三個小題之間也沒有直接的關聯,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題目中所給的資訊,準確的將資訊轉移到設問中進行解答。

3、選考題

(1)第37題:考查選修一“生物技術實踐”,重點考查了土壤微生物的特點。

(2)第38題:考查選修三“現代生物科技技術”,重點對基因工程進行考查,題目預先給了一些資訊,要求考生讀懂資訊,並結合基因工程的步驟及基因表達的特點進行解題。

小結:非選擇題總體以主幹知識為依託,在相關核心知識的基礎上,又將小的知識點進行連結,需要考生具有扎實的知識掌握度,而且對資訊的分析能力和文字的規範性表述有較高的要求。

五、總體評價

總體來說,此次試卷難易度正常,簡單題和提升題的題量設置合理。近兩年的高考生物命題形式類似,往常“生態與環境”這道必考題逐漸淡出了命題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一道側重考查考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題,並且此題的命題方向也比較靈活。此次命題,不僅注重對考生主幹知識的考查而且對其側翼的知識連結也比較強,一如既往的要求考生要有較高的文字組織能力、資訊獲取及分析能力,因此也使得試卷對不同能力的考生有一定的區分度。

六、2018年備考建議

1、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

觀察近幾年的全國卷生物試題會發現,試題中涉及的知識點大多是教材的主幹知識。而考生的失分往往是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不深或“懂了”但不能正確地表達。因此,在複習時要夯實基礎,注意主幹知識的積累,理順知識脈絡,全方位覆蓋所有考點,在複習過程中,要做到:(1)明考綱讀教材,(2)突出主幹知識,構建知識體系。要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不要一味追求高難度。真正做到不僅“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同時在重視基礎知識的同時,應注意將某些問題進行適當的拓展深入,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重視能力的培養和生物學科思維的培養

生物學科的能力結構應以生物學科考試四項能力要求為基礎,在重視基礎知識和核心概念學習的同時,重視各種能力的培養,在平時複習時,尤其要加強表達能力、實驗能力、應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而上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僅僅在課堂中的學習是做不到的,因此在課後必須要花一定的時間進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