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造船業躋身世界前列 上半年訂單量全球第一

世界最大水泥運輸船圓滿交船、亞洲最大改建半潛船順利交付、全球最大集裝箱船將在上海建造、世界最大LNG動力汽車運輸船建造與設計合同生效……近期,一系列世界之最、亞洲之最船舶的建成或訂單的落地讓中國造船業再次成為全球焦點。

據韓國《亞洲經濟》報導,近日,法國海運公司CMA-CGM與中國兩家造船公司簽署了建造意向書,訂單包括9艘2.2萬TEU級的超大型集裝箱船,每艘造價最高可達1.6億美元,9艘船隻的總訂單額達到了96億元人民幣左右。

目前,中國造船業的手持訂單量、新接訂單量和造船完工量等指標已位列世界首位。儘管在規模和總量上已經是世界第一,但在自主研發能力方面,我國還不是造船強國,特徵為“大而不強”;但正在加速從“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轉變,不斷縮小與日韓等造船強國的差距。中國造船業的整體水準是“追趕型”,局部接近世界先進水準。

據悉,儘管全球造船業的增長前景有所惡化,但Castrol Marine Trade Barometer預計,造船業年率化的五年增長率仍將達到較為合理的3%至5%水準,而在2017年之後,造船業表現將顯著回升。

Castrol指出,

推動造船業增長的絕大部分動力來自亞太地區,不過,拉美和中東地區造船業表現也較為理想;而在歐洲,除荷蘭外,其他所有歐洲國家造船業都將在2017年之前面臨下行趨勢。

Castrol首席運營官Mandhir Singh表示:“到2019年,造船業主要增長都將來自於亞太國家,這些地區的造船廠擅長建造超大型船。出於對燃料效率和規模經濟的追求,船東對超大型船的需求也不斷增加。相比之下,英國和德國等傳統造船國家必須提升自身實力,

才能與這些亞太船廠競爭。”

中國造船業的發展為新興造船國家提供了諸多可供借鑒的經驗,如充分發揮勞動力等價格低廉的成本比較優勢,政府加以引導,先建造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船舶,培養出大量熟練的技術工人,

然後再擴大規模,實現產業升級。

還有一個好消息:國產航母已正式下水 進入舾裝位將繼續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