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嶺南人物」“怪人”許地山

我們屋後有半畝隙地。母親說:“讓它荒蕪著怪可惜,既然你們那麼愛吃花生,就辟來做花生園罷。”

不知道讀者們是否還記得,在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語文教科書中,有一篇文章叫《落花生》,

作者名為落花生,這其實是 “默默無聞”的民國大家許地山的筆名。

青年時期的許地山

許地山

祖籍為廣東揭陽,1893年2月14日出生於臺灣。

3歲隨父親許南英定居福建漳州。後來許南英在廣東陽江等地做縣知事,許地山即隨他到廣東讀書,18歲畢業于隨宦中學。

1912年因家境衰落,不得不自立謀生,進入福建省漳州第二師範做教員。

1913年出國去緬甸仰光中學任教,在那裡工作三年。

1916年回國任漳州華英學校教員。

1917年赴北京至燕京大學學習。

向封建禮教開火的“怪人”許地山

初入燕京大學時,許地山被同學們視為怪人,看做傻子。

有人說他其怪有三:天天練習寫鐘鼎文(其實是寫梵文),此其一怪;每日總是穿著下緣毛邊的灰布大褂,不理髮,

頭髮留得很長,二怪也;三怪是吃窩頭(那時華北鬧旱災,學生每週吃三次窩頭)不吃菜而蘸糖。

在之後的集體生活中,同學才逐漸瞭解許地山,知曉他會說廈門話、廣州話、北京話,懂得英文、德文、梵文等多種外國文字;待人和藹,總是滿面春風樂呵呵的;並且很有文才。

“奇葩多才”的許地山,在1919年為了反對曹汝霖、章宗祥等的賣國行為,參加五四運動遊行示威的先鋒行列,和廣大青年一起猛烈地向傳統的舊禮教開火。

五四運動圖片

1920年,他和鄭振鐸、瞿秋白、瞿世英、耿濟之等合編了《新社會旬刊》,開始以社會變革為導向喚起人們對新生活的思考。

1921年1月,許地山與文學家葉聖陶、鄭振鐸、沈雁冰等12人在北平創辦《小說月報》。後來,這份期刊成為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新文學刊物。

《小說月報》

同年,許地山的第一篇小說《命命鳥》也在這裡發表。這篇描寫了一對被封建禮教桎梏束縛住的緬甸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共鳴。

在英留學,推動老舍作家之路

1924年,許地山進入牛津大學研究院研習宗教史、梵文和印度文等。當時老舍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任講師,兩人在這個時候已經是好朋友。

許地山對老舍說,“你看當今文壇,創作者人數雖不少,像是很熱鬧,可總是一種聲氣一種格調。要打破這種局面,你有這份才能。你的經歷、你的生活積累,好好利用,你是能成為一個大小說家的。”

聽了許地山的話,老舍便真的開始動筆嘗試寫長篇小說。剛開始沒什麼自信的老舍總是會給許地山朗讀一兩段寫的文章。許聽了,總是鼓勵笑說:“可以,往下寫吧!”

青年時期的老舍

一年後,老舍的首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誕生了。在許地山的推薦下,上海《小說月報》刊載了這篇處☆禁☆女作,老舍從此走上作家之路。

在港不休,文學教育與革命並重

1935年,許地山應胡適之邀舉家來港,出任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任和教授。

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任施仲謀在接受大公報採訪時說,許地山執掌港大文學院後,發文直斥殖民地教育的弊端,表明提高大學中文程度及普及中文的必要。又一掃晚清八股和四書五經之舊則,於院內分設文、史、哲三組。

“現在文學院都在延續許教授那時候傳承下來的體系。”

許地山在香港所做的遠不止如此。

彼時,除致力於教育改革和文學創作外,許地山還積極投身革命,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後,許地山更是義無反顧地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他奔波於香港、九龍等地,在群眾集會上發表演講,幫助流亡青年補習文化知識,還在報刊上發表了《七七感言》、《造成偉大民族底條件》等雜文,宣傳抗戰。

1938年3月,在漢口成立的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許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當選為理事。

1940年,他寫的抗日小說《鐵魚的鰓》,通過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表達了人民堅持抗戰的意志和堅強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文藝界的極大好評,被認為是“中國小說界不可多得的作品。

稚氣未脫,英年早逝

在外備受敬重的許地山,在家人面前卻還有讓人意想不到的一面。在小女兒許燕吉眼中,父親其實是頑皮又有趣的“孩子頭”。

他會跟家裡來的小客人們玩捉迷藏;逗不小心咽了兩個橘核的她說,“明天你肩膀上就會長出兩顆橘子樹了。”冬天時,一個三腳架和一張床單,他就可以用兩個拇指表演《武松打虎》《岳母刺字》《烏盆記》等劇碼,看得她和哥哥津津有味不肯睡覺。

許地山一家四口

郁達夫曾說:“許地山在那一個時候,還不脫一種孩稚的頑皮氣,後來才知道這一種天真的性格,他就一直保持著不曾改過。而集這麼多學問家於一身,在現代作家中也是罕見的。”

然而許地山卻在48歲時積勞成疾,患上了心臟病。1941年8月4日,許地山在家中溘然長逝。

有人曾為此感歎:“老年人失掉了快活的談話伴侶,中年人失掉了熱忱的同志,少年人失掉了開心的先生,孩子們失掉了淘氣的老伯。”

不羨靚果枝頭,甘為土中一顆小花生

許地山在《落花生》中所寫,“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他的一生也正是如此,不虛華,只默默奉獻。

人物之語

“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落花生》

“我願做調味的精鹽,滲入等等食品,把自己的形骸融散,且恢復當時在海裡的面目,使人得嘗鹹味,而不見鹽體。”——《空山靈雨》的《願》

“寫文的時候,每覺得筆尖有鬼。有時明知寫出來不合時宜,會挨譏受罵,筆還是不停地搖。有時明知寫出來人會歡迎,手卻顫動得厲害,一連在紙上杵成無數污點。”

編輯 沈曉娜

資料來源 鳳凰網、網易歷史、 書籍《我是落花生的女兒》等

我系發哥!專程為你發佈廣東地界內的大件事!記得戳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哦~

剛開始沒什麼自信的老舍總是會給許地山朗讀一兩段寫的文章。許聽了,總是鼓勵笑說:“可以,往下寫吧!”

青年時期的老舍

一年後,老舍的首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誕生了。在許地山的推薦下,上海《小說月報》刊載了這篇處☆禁☆女作,老舍從此走上作家之路。

在港不休,文學教育與革命並重

1935年,許地山應胡適之邀舉家來港,出任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任和教授。

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任施仲謀在接受大公報採訪時說,許地山執掌港大文學院後,發文直斥殖民地教育的弊端,表明提高大學中文程度及普及中文的必要。又一掃晚清八股和四書五經之舊則,於院內分設文、史、哲三組。

“現在文學院都在延續許教授那時候傳承下來的體系。”

許地山在香港所做的遠不止如此。

彼時,除致力於教育改革和文學創作外,許地山還積極投身革命,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後,許地山更是義無反顧地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他奔波於香港、九龍等地,在群眾集會上發表演講,幫助流亡青年補習文化知識,還在報刊上發表了《七七感言》、《造成偉大民族底條件》等雜文,宣傳抗戰。

1938年3月,在漢口成立的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許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當選為理事。

1940年,他寫的抗日小說《鐵魚的鰓》,通過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表達了人民堅持抗戰的意志和堅強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文藝界的極大好評,被認為是“中國小說界不可多得的作品。

稚氣未脫,英年早逝

在外備受敬重的許地山,在家人面前卻還有讓人意想不到的一面。在小女兒許燕吉眼中,父親其實是頑皮又有趣的“孩子頭”。

他會跟家裡來的小客人們玩捉迷藏;逗不小心咽了兩個橘核的她說,“明天你肩膀上就會長出兩顆橘子樹了。”冬天時,一個三腳架和一張床單,他就可以用兩個拇指表演《武松打虎》《岳母刺字》《烏盆記》等劇碼,看得她和哥哥津津有味不肯睡覺。

許地山一家四口

郁達夫曾說:“許地山在那一個時候,還不脫一種孩稚的頑皮氣,後來才知道這一種天真的性格,他就一直保持著不曾改過。而集這麼多學問家於一身,在現代作家中也是罕見的。”

然而許地山卻在48歲時積勞成疾,患上了心臟病。1941年8月4日,許地山在家中溘然長逝。

有人曾為此感歎:“老年人失掉了快活的談話伴侶,中年人失掉了熱忱的同志,少年人失掉了開心的先生,孩子們失掉了淘氣的老伯。”

不羨靚果枝頭,甘為土中一顆小花生

許地山在《落花生》中所寫,“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他的一生也正是如此,不虛華,只默默奉獻。

人物之語

“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落花生》

“我願做調味的精鹽,滲入等等食品,把自己的形骸融散,且恢復當時在海裡的面目,使人得嘗鹹味,而不見鹽體。”——《空山靈雨》的《願》

“寫文的時候,每覺得筆尖有鬼。有時明知寫出來不合時宜,會挨譏受罵,筆還是不停地搖。有時明知寫出來人會歡迎,手卻顫動得厲害,一連在紙上杵成無數污點。”

編輯 沈曉娜

資料來源 鳳凰網、網易歷史、 書籍《我是落花生的女兒》等

我系發哥!專程為你發佈廣東地界內的大件事!記得戳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