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70年前中國就已經會造直升機 還是雙旋翼的 比支奴幹早了13年

美國的CH-47“支奴幹”一直是直升機史上的一個傳奇,獨特的設計讓支奴幹擁有了比其他直升機更強大運載能力,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支奴幹至今仍在美軍中服役。

支奴幹引領了縱列式雙旋翼直升機的風騷,身為美國對手的蘇聯自然不甘示弱,以直系列共軸式雙旋翼直升機對抗,也成了一個傳奇。然而這兩款直升機並非縱列式和共軸式最早的版本,中國曾比他們更早研發過這兩種類型的雙旋翼直升機。

從民國時期開始,兵工廠的發展就得到了大力支持。兵工廠仿製了許多知名的槍械,最著名的就是仿照馬克沁重機槍設計的民-24式重機槍,因為數量稀少,還能在美國槍械市場上賣出高價。這些兵工廠不僅僅仿製槍械,他們還在大力研究飛機、坦克等武器裝備。

二戰結束之後,一支以設計師朱家仁為核心的團隊建成,他們的任務是設計出一款性能強大的國產直升機。在結合國外先進直升機設計的基礎上,朱家仁團隊于1948年成功研製出了“蜂鳥”乙型直升機,共軸式雙旋翼的設計在當時相當少見,比1961年才誕生的支奴幹早了13年。隨著解放戰爭的進行,國民黨開始向臺灣轉移大量資產、設備,朱家仁團隊和“蜂鳥”乙型直升機也在此時被送往臺灣。

到達臺灣之後,國民政府繼續調撥專款供朱家仁團隊研究新型直升機。1952年,朱家仁又設計出了CJC-3直升機,這一次是縱列式雙旋翼設計。因為直升機長得像香蕉,所以也被稱為“飛行香蕉”。

可惜CJC-3在研製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朱家仁團隊耗時數年也無法解決。1956年3月,“國防部”預定的研究時限結束,CJC-3還是沒能解決所有問題,於是“國防部”停止了專案經費支援,CJC-3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不得不宣告終止,再也沒了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