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很喜歡一句話,人生在世,愛與被愛,才是總和

“如果我和你媽同時掉水裡,你會先救誰?” 關於考驗與被考驗,

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曾經有個電視節目,主持人問嘉賓,愛情經得起金錢的考驗嗎?

嘉賓回答,我相信愛情能經受得起金錢的考驗,但我不會讓我的愛情受到金錢的考驗。

人生不需要那麼多考驗的意義也就在於此。

我相信我的愛人會陪我一輩子,

所以我要努力賺錢來給她好的生活;我相信我的朋友會支持我鼓勵我,所以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層次和水準,讓我們有更多共同的話題和價值觀;我相信我的下屬會忠誠我愛戴我,所以我要努力做好事業創造一個更好的平臺。 每個人來到這世界,本質上都是孤獨的靈魂,沒有誰可以陪我們從出生到離開,沒有誰是專門為了我們才存在的。

爸媽會早我們而去,

愛人也只是陪我們經歷了一部分的人生,朋友們也許在哪個岔路口就要離開我們走向自己的目標。

需要感謝的,只是一路上曾經同行與陪伴。

很喜歡一句話,人生在世,愛與被愛,才是總和。

從一本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講的是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一位臨床醫生芬森,晚年時候想尋找一個接班人。他的助手擔心他選中的徒弟會因為家境貧寒而容易被金錢誘惑,所以建議通過其他人以高新聘請的方式,

試探他能否把持住自己。

對此建議,芬森斷然拒絕了,理由是:這種考驗必定會讓被考驗者在現實與夢想面前做兩難選擇時,內心無比糾結,而且無論結果怎樣,都必定是兩敗俱傷。

所以,無論我們取得了怎樣的地位和權勢,

永遠也不要且不應該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俯瞰別人,也永遠不要去考驗人性。這毫無意義,且愚蠢至極。

於是哈利順利成為了芬森的接班人,並在若干年後功成名就,後來當他得知此事的時候,頓時老淚縱橫。如果當時老師芬森那樣做了,他坦言極有可能會被誘惑,甚至會因此而一生都碌碌無為。當然,如果真是這樣,世界上也會因此而少了一位著名的醫學家。

生活是何其相似,

每個人都渴望有一個幸福的人生,生活卻總會讓我們遭遇很多的考驗和被考驗。但無論如何請記住:千萬不要拿別人的軟肋作為籌碼去考驗人性,尤其是在他人深陷困境的時候。這樣的“考驗”本身就是荒誕且不道德的,有可能在摧毀別人的同時,也搭上自己一生的幸福。

一輩子的時光,能找到一群志趣相投的人,一些相濡以沫的人,幾個生死與共的人,一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