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暴雪藍色預警又來了!今晚,雨雪再襲大半個中國!農業嚴防“倒春寒”!

免費訂閱: 投稿:858053799@qq.com

閱讀提示:據中國氣象局預計,3月11日至14日,西北地方東部至長江中下游將有一次明顯雨雪天氣過程,其中西北地方東部以及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等地將出現雨夾雪或降雪天氣。

江漢大部、江淮、江南北部及西南地區東部等地將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中東部地區將先後出現4-6級偏北風,氣溫下降4-6℃、局地可達8-12℃。華北平原最低氣溫0℃左右,江淮至江南北部最低氣溫2-5℃。

目前全國陸續進入春管春播大忙季節,雨雪大風降溫天氣可能對農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農業部高度重視,緊急部署,要求各地切實做好防範工作,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強化組織領導。目前,冬小麥已全面返青、陸續進入起身拔節期,油菜正處於開花期,正值夏季糧油生產的關鍵時期。此次雨雪降溫大風天氣影響範圍廣、降溫幅度大,可能會對冬小麥、冬油菜、露地蔬菜和水果等作物生長以及溫室大棚等設施農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各級農業部門要立足抗災奪豐收,及早安排部署防禦工作,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強化措施,做到責任到人、措施到位,切實減輕災害影響,為奪取夏季糧油和全年農業豐收贏得主動。

加強監測預警。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應急值守,強化災情調度,認真做好災情核查、匯總、上報工作,確保資訊和資料及時、準確。利用電視、廣播、手機短信等媒體,及時發佈預警資訊,提早做好防範降溫和雨雪的技術、資金、物資等各項準備。

狠抓措施落實。北方冬麥區要及時採取措施增溫保墒,組織農民因地制宜追肥澆水,劃鋤鎮壓,提高抗寒防凍能力。墒情不足的麥田要及時澆水,並根據田間小麥葉色,追施氮肥或噴施葉麵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

促進受凍小麥恢復正常生長發育。強化病蟲監測防控,促進苗情轉化升級,增加分蘖成穗,促進穗花發育,搭好豐產架子。南方地區要及時清溝理墒、排澇降濕,加強油菜田間管理。加固溫室大棚,及時清除積雪,科學調控溫度,增強設施保溫抗寒能力,加強露地作物和設施蔬菜等作物田間管理,及時追肥,及時防控病蟲,確保蔬菜正常生長。

值得注意的是,當寒潮來臨時,

地表層溫度驟降到0℃以下,就會發生“倒春寒”凍害。

“倒春寒”是指小麥在過了“立春”季節進入返青拔節這段時期,因寒潮到來降溫,地表溫度降到0℃ 以下,發生的霜凍危害。發生“倒春寒”凍害的麥田,一般發生在兩個生長期:

一是返青後拔節前,此期主要是葉片受凍,受凍葉片似開水浸泡過,經太陽光照射後便逐漸乾枯。由於包在莖頂的幼穗其分生細胞(生長點)對低溫反應比葉細胞敏感,孤兒嚴重是地上部分全部枯萎、生長點被凍死;

二是拔節後麥苗處於小花分化階段,小花分化期或二棱期(起身期)的幼穗,受凍後仍呈透明晶體狀,輕者使小麥形成半邊穗、兩段穗等多種畸形穗,重者使小麥性細胞敗育,走啊稱穗部大量空殼,甚至整個幼穗手動死亡。

防禦措施

1.災前預防措施

分類管理:要結合苗情特點和天氣變化對麥田進行分類指導,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植株的抗寒性。對於生長過旺的麥田要以“控”為主,採取鎮壓、深鋤、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措施,抑制小麥過快生長發育,避免小麥過早拔節,提高抗寒性,同時還可提高小麥抗倒伏能力。對於旺長麥田春季的第一次肥水可以推遲到起身後期或拔節前後。

對於一般麥田應該“促控結合”,先鎮壓、後淺中耕,以達到提溫保墒的作用。起身期適量追肥澆水,促進分蘖生長,爭取多成穗。對於弱苗田要以“促”為主,儘量做到早劃鋤,提高地溫,增蘖發根,注意劃鋤要淺,避免傷根。返青後要結合墒情追施速效氮肥,弱苗田只要墒情尚可,應避免早春澆水,以免降低地溫。一般在返青後期或起身前期進行追肥澆水。

凍前澆水:凍前澆水是防禦倒春寒最有效措施之一。在有強倒春寒到來前,對有凍害危險的麥田,一定要及時澆水,調節近地面層小氣候,能顯著減輕凍害。

增施有機肥:在小麥起身拔節期,增施一些有機肥和磷肥、鉀肥,以促進根系發育,抑制麥苗地上部分旺長,增強抗寒能力。

噴施調節劑:倒春寒到來之前,葉面噴施植物營養劑,可提高植株免疫力和抗擊各種災害的能力,減輕危害。

2.災後補救措施

補肥與澆水:小麥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凍害的麥田不會將全部分蘖凍死,還有小的蘖芽可以長成分蘖成穗。只要加強管理,仍可獲得好的收成。受到早春凍害的小麥應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澆水,氮素和水分的協同作用會促進小麥早分蘖、小蘖趕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每畝穗數,從而減輕凍害的損失。一般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

中耕保墒:提高地溫,增加分蘖數,獲得好的收成。

噴施葉麵肥:小麥受凍後,及時葉面噴施植物細胞膜穩態劑,對小麥恢復生長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表現為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長和潛伏芽的快發。

搞好病蟲害防治:受凍麥田,更易遭受病蟲危害,應及時防治。防治小麥紋枯病、白粉病和銹病可用三唑酮或多菌靈噴霧。蚜蟲可用吡蟲啉噴霧防治,減輕損失。

孤兒嚴重是地上部分全部枯萎、生長點被凍死;

二是拔節後麥苗處於小花分化階段,小花分化期或二棱期(起身期)的幼穗,受凍後仍呈透明晶體狀,輕者使小麥形成半邊穗、兩段穗等多種畸形穗,重者使小麥性細胞敗育,走啊稱穗部大量空殼,甚至整個幼穗手動死亡。

防禦措施

1.災前預防措施

分類管理:要結合苗情特點和天氣變化對麥田進行分類指導,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植株的抗寒性。對於生長過旺的麥田要以“控”為主,採取鎮壓、深鋤、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等措施,抑制小麥過快生長發育,避免小麥過早拔節,提高抗寒性,同時還可提高小麥抗倒伏能力。對於旺長麥田春季的第一次肥水可以推遲到起身後期或拔節前後。

對於一般麥田應該“促控結合”,先鎮壓、後淺中耕,以達到提溫保墒的作用。起身期適量追肥澆水,促進分蘖生長,爭取多成穗。對於弱苗田要以“促”為主,儘量做到早劃鋤,提高地溫,增蘖發根,注意劃鋤要淺,避免傷根。返青後要結合墒情追施速效氮肥,弱苗田只要墒情尚可,應避免早春澆水,以免降低地溫。一般在返青後期或起身前期進行追肥澆水。

凍前澆水:凍前澆水是防禦倒春寒最有效措施之一。在有強倒春寒到來前,對有凍害危險的麥田,一定要及時澆水,調節近地面層小氣候,能顯著減輕凍害。

增施有機肥:在小麥起身拔節期,增施一些有機肥和磷肥、鉀肥,以促進根系發育,抑制麥苗地上部分旺長,增強抗寒能力。

噴施調節劑:倒春寒到來之前,葉面噴施植物營養劑,可提高植株免疫力和抗擊各種災害的能力,減輕危害。

2.災後補救措施

補肥與澆水:小麥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凍害的麥田不會將全部分蘖凍死,還有小的蘖芽可以長成分蘖成穗。只要加強管理,仍可獲得好的收成。受到早春凍害的小麥應立即施速效氮肥和澆水,氮素和水分的協同作用會促進小麥早分蘖、小蘖趕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每畝穗數,從而減輕凍害的損失。一般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

中耕保墒:提高地溫,增加分蘖數,獲得好的收成。

噴施葉麵肥:小麥受凍後,及時葉面噴施植物細胞膜穩態劑,對小麥恢復生長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表現為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長和潛伏芽的快發。

搞好病蟲害防治:受凍麥田,更易遭受病蟲危害,應及時防治。防治小麥紋枯病、白粉病和銹病可用三唑酮或多菌靈噴霧。蚜蟲可用吡蟲啉噴霧防治,減輕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