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互金情報局:北京網貸協會發佈管理系統 ST匹凸面臨退市風險

政策監管

央行收緊資金投放 連續兩日暫停逆回購

央行正在收緊資金投放。3月27日,央行發佈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稱,3月27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當日有8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呈現淨回籠狀態。事實上,央行已連續兩個交易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上週五,央行未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對於連續兩日暫停逆回購操作,央行給出的解釋均為,臨近月末財政持續支出,對沖央行逆回購到期後銀行體系流動性繼續處於較高水準。

網貸P2N模式確定被禁止 業內:打擊面非常大

在限額之後,網貸平臺的資產端進一步受限。上周,北京監管部門向轄區內網貸平臺下發整改要求,其中特別規定禁止網貸平臺資產端對接金融交易所產品、對接融資租賃公司產品、對接典當行、對接保理公司、對接小額貸款公司、對接擔保公司等其他形式。據悉,北京的整改細則是有關部門經過討論後確定的方向,特別是禁止P2N模式,

或將在北京試點後,向其他地區鋪開。多位業內人士認為,該試點的“打擊面非常大”,意味著合規資產將進一步受限,網貸行業的監管套利空間進一步被封死。

網貸從業人員約束力薄弱 北京網貸協會發佈管理系統

伴隨著網貸行業資訊化建設的不斷提高,網貸行業從業人員管理系統亟待建立。3月27日,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發佈網貸行業從業人員管理系統。據瞭解,

該系統涉及物件包括網貸協會、監管機構、P2P機構等。上述系統承辦機構技術部人士進一步介紹稱,建立這個系統的目標,有多個方面,包括一是建立網貸行業從業人員資訊管理共用平臺,二是為協會成員機構、監管部門提供協會內部各成員單位相關從業人員的登記、共用、信用及管理服務,三是促進網貸行業人員資訊的互聯互通等。

行業動態

2月上海網貸報告:問題平臺漲至309家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2月份上海地區平臺成交額為650.99億,環比下降2.54%,是同期的2.9倍,約占全國成交額的31.87%,占比相比上月有所上升,貸款餘額為1685.32億,環比上漲8.67%。累計平臺數量達567家,2月無新增平臺,新增問題平臺8家,累計問題平臺309家,在運營平臺數量258家。

匹凸匹少了一匹,更名*ST匹凸面臨退市風險,2016年巨虧4.6億

兩次推遲年報發佈日期,互聯網金融概念股匹凸匹還是沒能逃脫“少一匹”的命運。

2016年巨虧之下,連續兩年虧損讓匹凸匹面臨退市風險,更名“ST匹凸”。3月27日晚間,匹凸匹連發17份公告,其中還包括推遲兩次發佈的2016年年報和退市風險警示公告。匹凸匹2016財年虧損4.6億,上一年年虧損1.02億,按照規定連續兩年淨利潤為負值上海證券交易所將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此外,其啟用新網站公告顯示,價值10個億的P2P功能變數名稱也停止使用。

馬上消費金融征信違規遭罰39萬

監管開始整治消費金融領域的征信亂象。3月24日,央行重慶營業管理部發佈今年首張行政處罰決定書,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因違反征信業的相關條款,被罰款39萬元。資料顯示,馬上消費金融是由銀監會批准設立的持有消費金融牌照的全國性金融機構,是國內“註冊資本第三大”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據瞭解,這也是馬上消費金融第一次被監管公開處罰。

香港首次公佈發放支付牌照後統計資料:2016年Q4交易額約303億港元

3月2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週五首次發佈統計數字顯示,2016年第四季儲值支付交易總額大約303億港元,並以消費占絕大多數。統計顯示,包括支付寶、PayPal在內的15間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於去年第四季錄得交易總額297.24億港元,其中消費支付占比98.2%,個人對個人轉帳(P2P)占1.8%;消費金額之中,銷售點與網上分別占61%及39%。

熱門觀點

共用經濟的未來是免費

共用經濟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它實現了供需兩方利益的最大化,通過實現供求兩方的共贏最終促成了自身的發展。這是共用經濟的成功之道,更是共用經濟的軟肋。 國外的共用經濟平臺之所以會面臨當前的發展困境,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它們過度地相信共用經濟的力量,並沒有對整個市場形勢有充分的預估,過度地依賴技術的手段和科技的力量,對於市場發展缺少一個全面的認識。 其實,共用經濟的魅力遠比現在來得強大,借助共用經濟我們還能做很多工作,能夠讓更多的人因為共用獲得收益,因為共用獲得發展。其實,共用經濟的魅力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未來共用經濟或許還有更多的發展可能性,其中一個最大的發展可能性就是免費。

網貸未來:合規平臺必將崛起

恐怕沒有哪個行業能像網貸行業一樣如此快速的大起大落,如此獲得國家和地方的全面“重視”。目前,行業監管職能部門及法律法規的整體框架已趨於完整。銀監會、工商局、工信部、公安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地方監管部門……原有或新增網貸監管部門已明晰各自職責,並切實開展工作;同時,監管趨嚴也帶來了行業中的退出潮和降息潮;當前階段,實現資金銀行存管成為網貸平臺合規之路的重中之重。

儘管當下網貸行業依舊動盪,多數平臺生死難料。但是,隨著國家監管體系、征信體系等相關體系的建設以及互聯網金融的普及、網貸行業認知度提升,網貸行業必將回歸理性,資本捲土重來,合規平臺勢必崛起。

鄭惠敏金評媒責任編輯3月24日,央行重慶營業管理部發佈今年首張行政處罰決定書,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因違反征信業的相關條款,被罰款39萬元。資料顯示,馬上消費金融是由銀監會批准設立的持有消費金融牌照的全國性金融機構,是國內“註冊資本第三大”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據瞭解,這也是馬上消費金融第一次被監管公開處罰。

香港首次公佈發放支付牌照後統計資料:2016年Q4交易額約303億港元

3月2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週五首次發佈統計數字顯示,2016年第四季儲值支付交易總額大約303億港元,並以消費占絕大多數。統計顯示,包括支付寶、PayPal在內的15間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於去年第四季錄得交易總額297.24億港元,其中消費支付占比98.2%,個人對個人轉帳(P2P)占1.8%;消費金額之中,銷售點與網上分別占61%及39%。

熱門觀點

共用經濟的未來是免費

共用經濟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它實現了供需兩方利益的最大化,通過實現供求兩方的共贏最終促成了自身的發展。這是共用經濟的成功之道,更是共用經濟的軟肋。 國外的共用經濟平臺之所以會面臨當前的發展困境,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它們過度地相信共用經濟的力量,並沒有對整個市場形勢有充分的預估,過度地依賴技術的手段和科技的力量,對於市場發展缺少一個全面的認識。 其實,共用經濟的魅力遠比現在來得強大,借助共用經濟我們還能做很多工作,能夠讓更多的人因為共用獲得收益,因為共用獲得發展。其實,共用經濟的魅力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未來共用經濟或許還有更多的發展可能性,其中一個最大的發展可能性就是免費。

網貸未來:合規平臺必將崛起

恐怕沒有哪個行業能像網貸行業一樣如此快速的大起大落,如此獲得國家和地方的全面“重視”。目前,行業監管職能部門及法律法規的整體框架已趨於完整。銀監會、工商局、工信部、公安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地方監管部門……原有或新增網貸監管部門已明晰各自職責,並切實開展工作;同時,監管趨嚴也帶來了行業中的退出潮和降息潮;當前階段,實現資金銀行存管成為網貸平臺合規之路的重中之重。

儘管當下網貸行業依舊動盪,多數平臺生死難料。但是,隨著國家監管體系、征信體系等相關體系的建設以及互聯網金融的普及、網貸行業認知度提升,網貸行業必將回歸理性,資本捲土重來,合規平臺勢必崛起。

鄭惠敏金評媒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