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安徽宣城:垃圾中轉站“變廢為寶”守護綠色家園

頌祥村村民韓祥子分類傾倒垃圾

央廣網宣城9月3日消息一提起垃圾中轉站,

給人的印象往往都是“臭氣熏天、污水橫流”。然而,在宣城市廣德縣東亭鄉垃圾中轉站內,卻聞不到一絲異味。央廣網記者瞭解到,在農村專項整治“三大革命”中,廣德縣在安徽省率先開展農村源頭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使垃圾“變廢為寶”。

9月2日上午,央廣網記者來到東亭鄉垃圾中轉站。整個中轉站的面積並不大,沒有惡臭,更沒有污水,只有幾名環衛工正將幾桶垃圾倒入機器內。

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不久後一袋袋有機肥料便可轉化完成。

“我們這裡每天可以處理一噸的生活垃圾,轉化成200到300公斤的有機肥料。 ”東亭鄉黨委委員、副鄉長史賢偉向央廣網記者介紹道,他們為每家每戶均配發了統一採購的分類垃圾桶,並安排保潔員進行每日收集。

史賢偉說,包括餐廚垃圾、菜葉、剩飯剩湯等生活垃圾,在村民分類放置好後,

到了中轉站後會進行二次分類,“這些有機垃圾進入處理設備進行處理,即可轉化為無公害的有機肥料。”

中轉站內的環衛工正在處理垃圾

央廣網記者瞭解到,東亭鄉每天產生的垃圾量約六七噸,通過農戶和中轉站兩級分揀,一部分有機垃圾經過處理變成了肥料,

另一部分可回收的廢品被商販收購,剩下約有30%的垃圾進入縣垃圾處理場。中轉站會把有機肥免費發放給苗木種植大戶和當地農戶用於農業生產,實現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以前垃圾都是混著放在一,不僅浪費,而且污染環境。”東亭鄉頌祥村村民韓祥子是種苗大戶,家裡有30畝苗木。韓祥子算了一筆賬,“按照每畝400塊錢來算,一年光花費的前就高達1萬多元。

”據他推測,施行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後,每年可以節約不少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