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運動健身中容易導致受傷的5種情況,牢記它准沒錯

任何一項運動都是有風險的,即使是在看起來舒適的健身房也存在運動受傷的可能。運動受傷除了會打擊健身愛好者的健身熱情外,還會對已有的健身成果造成影響。所以先瞭解一些運動中容易受傷的場景,

能夠防患於未然。下邊為大家介紹5種容易受傷的情況。

第一種是忽略熱身。很多人以為自己年輕力壯,再加上以前從未出現過受傷的情況,覺得熱不熱身根本就無所謂。對於想把健身當做興趣愛好長期堅持下去的人,每次運動前請做好熱身運動。熱身顧名思義就是讓身子“熱起來”,降低肌肉的粘滯性,讓關節裡滑液增加,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例如,在未進行熱身的情況下,突然進行大重量的硬拉或者深蹲,很容易出現大腦眩暈的情況。反之,充分的熱身運動雖然不能阻止眩暈的發生,但是能夠稍微緩解這種眩暈。

眩暈

第二種是負重過大。交通上習慣使用十禍九快來形容車禍的特點,

在健身房裡的受傷往往是配重過大導致的。許多健身新手在沒有熟練掌握動作要領的情況下,貿然進行超出自己能力外的嘗試,結果往往以受傷結束。這絕非危言聳聽,健身房裡練臥推發生斷頭臺的事情還少嗎?不逞強硬上大重量,循序漸進的提高才是健身房長期生存下去的法則。

硬拉

第三種是動作的不標準。通常說的標準是指能夠指哪打哪,鍛煉到目標肌群的規範動作。這裡要說的標準更多的是指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因為前者犯錯,頂多只是運動損傷,而後者犯錯,很可能會搭上性命。例如,有一位朋友在健身房使用器械進行腿部訓練,在訓練過程中由於把膝關節鎖死,結果是直接壓斷了一條腿,

可謂是非常深刻的教訓。

運動意外

第四種是運動過量。即使是馬拉松運動員也知道自己的運動極限在哪裡,對於平時不怎麼運動的人突然盲目進行大負荷的訓練,非常容易出現運動過量的情況。從另一方面來說,突然間的高強度訓練並不能長出肌肉和減少脂肪,

增肌和減脂都需要長期的訓練才會有效。例如,近期網媒報導:

在西安讀研究生的25歲大學生小趙連續健身三天后,感到身體不適,“胳膊腫了,尿量很少,尿液的顏色呈現出醬油色”。本以為是簡單的肌肉拉傷,結果到醫院後竟被診斷為橫紋肌溶解,還被下了病危通知書。

運動過量

第五種是健身分心的。小心駛得萬年船,開車上路還需多留神,健身也是一樣的道理。有部分健身的意外就是因為心不在焉,糊裡糊塗引發的。例如在健身過程中走過來一個美女,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後悲劇就發生了。

跑步摔倒

以上就是在健身中容易導致受傷的5種場景,如果還有沒歸納進來的大家也可以補充。希望大家都可以健康擼鐵幾十年,成為健身路上的老司機。

健身老司機

運動過量

第五種是健身分心的。小心駛得萬年船,開車上路還需多留神,健身也是一樣的道理。有部分健身的意外就是因為心不在焉,糊裡糊塗引發的。例如在健身過程中走過來一個美女,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後悲劇就發生了。

跑步摔倒

以上就是在健身中容易導致受傷的5種場景,如果還有沒歸納進來的大家也可以補充。希望大家都可以健康擼鐵幾十年,成為健身路上的老司機。

健身老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