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生其實就是在不斷地做減法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很多人走著走著就會散了,即使有一天再碰面時,已經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

朋友有一天憂心忡忡地跑來說,你去勸勸我弟弟,他再這麼混下去,真一點都看不到希望。

朋友的弟弟今年18歲,念了一個極其普通的五年制專科,連正經的高中都沒上過。

由於這專科學校離家比較近,管理上也比較鬆散,他幾乎長時間待在家裡打遊戲,班主任對此也無可奈何。

去朋友家時,他弟弟正在玩著LOL。

在趁他一局結束的時候,我問他,看你手速這麼快,對電腦應該很熟悉吧?

小夥子靦腆一笑,不是很熟啊。

我謊稱家裡電腦壞了,讓他幫忙打開word,弄個東西,

他竟然連打字都不利索,對電腦上除了遊戲那個圖示比較熟悉,其他幾乎是一無所知。

是的,一點也沒誇張,一個整天趴在電腦上的人,連打字都不利索。

因為上小學的時候語文沒學好,拼音不怎麼熟悉。

我後來對朋友說,你弟弟這樣下去真的很有問題,

雖然不能這麼快就否定他的一生,但如果社會要淘汰一批人,他首當其中。

這個社會最現實、最本質的一面:就是在不斷地做減法,淘汰那些可有可無的弱者。

01

在我們求學的這十幾年之中,中考會對人做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分類,好的進重點名校,普通的進普通的高中,差的要麼輟學,要麼進一些三流都不上的學校。

就比如我朋友弟弟讀的那五年制專科,在學校裡玩三四年,

然後由學校統一送到對口合作的工廠裡去實習。

很多孩子吃不了那個苦,紛紛出來,然後就開始在社會上找事情做,正式一腳進入成年人的世界。

這是被減去的第一批人。

我並沒有任何的歧視與惡意,但這樣的一批人往往都從事著比較辛苦的工作,在底層掙扎,靠體力活掙錢的居多。

幾年後的高考,優秀的進名牌大學,中等的進普通大學,差的要麼複讀,要麼隨便找個學校,

混個文憑。

還有人會直接選擇輟學,走上社會,開始自力更生討生活。

這是被減去的第二批人。

某種程度上,這兩批人的命運差不多,靠體力活掙錢,頭腦靈活的會選擇做生意。

大學畢業後,工作、考研,在這個十字路口,很多人選擇前者,畢竟考研的入取率並不高。

從這以後,社會就在不斷地進行裁員,但並不像第一次、第二次那麼明顯,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被社會所淘汰了。

工作了好多年,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是,仍在迷茫之中掙扎,而曾經站在一起的人,早已不是一個層次。

其實人生最終都殊途同歸,不管是初中畢業、高中畢業、大學畢業、研究生畢業們甚至是博士畢業,最後都是要工作的。

不同地層次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倒不是說學歷高肯定混得好,學歷低肯定混得差,但高學歷普遍比低學歷混得好,卻是不爭的事實。

比如同時進一家公司,研究生畢業的起薪就可能比本科畢業生高,職位晉升也會優先,而高中學歷的人甚至連門都進不了。

這就是很多人抱怨社會現實的原因,太過勢利,只講規則,不近人情。

02

如果要說奮鬥的意義是什麼?

那就是改變命運,跳出現在的圈子,來到一個全新的階層和世界。

社會很現實,也正因為現實,才給了小人物翻身的機會,弱肉強食的遊戲規則下,你需要從弱者變成強者。

我身邊有很多學歷不高、起點不高的人混得都挺不錯,有私企老闆、企業高管、個人經營戶。

如今這些人成了朋友們眼中的成功人士,一年賺幾十萬甚至幾百萬,有車有房。

但請記住一句話,任何的風光背後,不是滄桑,就是骯髒。

認識一位元做燒烤的老兄,每天幾乎只睡四五個小時,早上很早就起來去採購,然後準備食材,預備好一天的量,晚上一直營業到淩晨兩三點是正常的。

就那麼一丁點小攤位,幾張油膩膩的桌椅,他一年能掙四五十萬,背後付出的辛勞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有一位讀者講過他的故事。

創業兩年,將工作十年的積蓄全部耗盡,幾乎是一夜白頭,賣了房子苦苦支撐兩年,那兩年他差點睡在了公司。

兩年後,峰迴路轉,久旱逢春,公司的業績開始好轉,在短時間迅速爆發,收益翻了好幾番。

這位讀者最後說道,有人認為我是暴發戶,其實他們不知道我為這爆發沉澱了多久。

這個現實的社會一直在做減法,把弱者從強者的隊伍中減去,趕到底層的行列中。

如果你想避免這種尷尬,那麼現在就要做兩件事:吃苦、學習。

最近我叔跟我講了這麼一句話“一個人基本都會吃回苦,年輕時不吃苦,老了肯定得吃苦;這頓苦早晚會吃,為何

不趁年輕時吃呢?”

我叔講這話完全是他一生的寫照,因為我叔他是小兒子,再加原先我爺爺奶奶在時,生活過得還可以,我爺爺非常

寵他,供他讀完高中沒考上大學就給他取了媳婦,天天在家遊手好閒。

十年後我奶奶和爺爺相繼去世,我叔要一人獨力承擔一家四口的家庭負擔,迫於生活的困境,我叔也想法去做點生

意,但因為以前從來都不關注,門路不熟盲目去做生意,結果生意做賠了,還欠一屁債,無奈之下只能出來打工。

將近四十歲才出來打工,再加上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在外面賣苦力掙錢。

這些年他為了還帳、養家和供小孩上學,吃了不少苦。而且是一擔接一擔(小子上完學,又緊進跟著要建房子給兒,

子取媳婦。),沒有停過,轉眼50好幾的人還在外面打工掙錢。這也就是他為什麼會跟我講這話的原因,其實也是

他自己在感慨吧!

現在不吃苦,老了的苦就不好吃了。年輕時有想法,就去實際操作,不實施想法就像一縷煙,風一吹就散了。

被淘汰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跟不上這時代的腳步了,如果你不知道與時俱進地適應和學習,不被淘汰那才奇怪。

這個社會很現實,不進則退,弱肉強食,為免尷尬,你必須努力。

倒不是說學歷高肯定混得好,學歷低肯定混得差,但高學歷普遍比低學歷混得好,卻是不爭的事實。

比如同時進一家公司,研究生畢業的起薪就可能比本科畢業生高,職位晉升也會優先,而高中學歷的人甚至連門都進不了。

這就是很多人抱怨社會現實的原因,太過勢利,只講規則,不近人情。

02

如果要說奮鬥的意義是什麼?

那就是改變命運,跳出現在的圈子,來到一個全新的階層和世界。

社會很現實,也正因為現實,才給了小人物翻身的機會,弱肉強食的遊戲規則下,你需要從弱者變成強者。

我身邊有很多學歷不高、起點不高的人混得都挺不錯,有私企老闆、企業高管、個人經營戶。

如今這些人成了朋友們眼中的成功人士,一年賺幾十萬甚至幾百萬,有車有房。

但請記住一句話,任何的風光背後,不是滄桑,就是骯髒。

認識一位元做燒烤的老兄,每天幾乎只睡四五個小時,早上很早就起來去採購,然後準備食材,預備好一天的量,晚上一直營業到淩晨兩三點是正常的。

就那麼一丁點小攤位,幾張油膩膩的桌椅,他一年能掙四五十萬,背後付出的辛勞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有一位讀者講過他的故事。

創業兩年,將工作十年的積蓄全部耗盡,幾乎是一夜白頭,賣了房子苦苦支撐兩年,那兩年他差點睡在了公司。

兩年後,峰迴路轉,久旱逢春,公司的業績開始好轉,在短時間迅速爆發,收益翻了好幾番。

這位讀者最後說道,有人認為我是暴發戶,其實他們不知道我為這爆發沉澱了多久。

這個現實的社會一直在做減法,把弱者從強者的隊伍中減去,趕到底層的行列中。

如果你想避免這種尷尬,那麼現在就要做兩件事:吃苦、學習。

最近我叔跟我講了這麼一句話“一個人基本都會吃回苦,年輕時不吃苦,老了肯定得吃苦;這頓苦早晚會吃,為何

不趁年輕時吃呢?”

我叔講這話完全是他一生的寫照,因為我叔他是小兒子,再加原先我爺爺奶奶在時,生活過得還可以,我爺爺非常

寵他,供他讀完高中沒考上大學就給他取了媳婦,天天在家遊手好閒。

十年後我奶奶和爺爺相繼去世,我叔要一人獨力承擔一家四口的家庭負擔,迫於生活的困境,我叔也想法去做點生

意,但因為以前從來都不關注,門路不熟盲目去做生意,結果生意做賠了,還欠一屁債,無奈之下只能出來打工。

將近四十歲才出來打工,再加上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在外面賣苦力掙錢。

這些年他為了還帳、養家和供小孩上學,吃了不少苦。而且是一擔接一擔(小子上完學,又緊進跟著要建房子給兒,

子取媳婦。),沒有停過,轉眼50好幾的人還在外面打工掙錢。這也就是他為什麼會跟我講這話的原因,其實也是

他自己在感慨吧!

現在不吃苦,老了的苦就不好吃了。年輕時有想法,就去實際操作,不實施想法就像一縷煙,風一吹就散了。

被淘汰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跟不上這時代的腳步了,如果你不知道與時俱進地適應和學習,不被淘汰那才奇怪。

這個社會很現實,不進則退,弱肉強食,為免尷尬,你必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