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醫者仁心治“窮根” 摘“窮帽” 硯山這位扶貧“女漢子”這樣扶貧……

——— 視聽文山 微信號:wstvmtkd

醫者仁心!

治病更治心

她是硯山縣衛生計生局的一名普通幹部,

也是一名普通醫生,從醫20多年來,

她默默地用醫者仁心治病救人,

她叫——雷紅梅

在以前,她的主要的工作就是幫助病患祛除身體上的病痛,

但從2015年11月開始,她以一名扶貧幹部的身份進駐了硯山縣江那鎮舍木那村,為駐村扶貧隊長、村黨總支第一書記,依然是在“治病”,用醫者仁心開出一個個“方子”,將群眾內生動力不足的“病根”治癒,為貧困農村治“窮根”。

舍木那行政村共12個村小組,由於地處偏遠,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結構單一,長期以來,這裡的貧困群眾“等、靠、要”的思想嚴重,一直難以實現脫貧。

硯山縣江那鎮舍木那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村黨總支第一書記 雷紅梅:“我們投入了50萬的產業扶持資金,

在365戶建檔立卡戶當中排查,排查出了100戶深度貧困的,難以脫貧的建檔立卡戶,進行文山高峰牛商品牛的養殖,跟鬥南錳業這邊協同發放了128頭豬仔。”

陸應聰是硯山縣江那鎮舍木那村的建檔立卡戶,上有90多歲的老母親,下有兩個孩子上學,丈夫也常年臥病在床,

一個女人苦苦支撐著這個家。雷紅梅到村裡後積極地為她家想辦法出主意,認真落實各項扶貧政策。如今,陸應聰家蓋起了新房,兩個孩子畢業後,在雷紅梅的幫助下也順利找到了工作。

硯山縣江那鎮舍木那村村民 陸應聰:“現在幫我把房子蓋起來了,

還拿了點錢給我,支持我去給合作社栽香菇,幫我入股,我的孩子畢業又去找工給打,我日子一天一天的好過了,我會領起老人好好地把這個家維持起來。”

大花園村村民鄭廷庚,因為文化水準不高,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生活一直沒有大的改善。

雷紅梅瞭解到這個情況後,多次找鄭廷庚談話,並手把手地引導他發展產業。

硯山縣江那鎮大花園村村民 鄭廷庚:“去年,政府補了一頭牛,扶貧了一頭給養,今年扶貧了五頭豬,接下來我準備出去打工,看能不能賺到一些錢,把房子整起來,能夠脫貧下來。”

近兩年來,舍木那村的基礎設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村民住進了新房,大家積極投入到經濟林業產業和養殖業的發展中,收入在一點一點增加。雷紅梅也被群眾稱為“扶貧女漢子”,治“窮根”的好醫生。

硯山縣江那鎮舍木那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 雷紅梅:“每當跟他們講起,我在這裡在兩年就要回去了,他們都會說,如果誰叫你回去,我們要去反映,不讓你回去。我覺得聽到這種話的時候,真的是很感動,我肯定不能在這裡多年,但是我認為,我在這裡兩年的期間,至少我對舍木那雖沒有驚天動地的貢獻,但是我力所能及地引導,引領在貧困線上掙扎的這些貧困戶,這些農戶已經站起來了。”

本台:盧朝學 硯山台:紀明濤

編輯:鄭澤婭 廖文

實習編輯:馮明蘭

近兩年來,舍木那村的基礎設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村民住進了新房,大家積極投入到經濟林業產業和養殖業的發展中,收入在一點一點增加。雷紅梅也被群眾稱為“扶貧女漢子”,治“窮根”的好醫生。

硯山縣江那鎮舍木那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 雷紅梅:“每當跟他們講起,我在這裡在兩年就要回去了,他們都會說,如果誰叫你回去,我們要去反映,不讓你回去。我覺得聽到這種話的時候,真的是很感動,我肯定不能在這裡多年,但是我認為,我在這裡兩年的期間,至少我對舍木那雖沒有驚天動地的貢獻,但是我力所能及地引導,引領在貧困線上掙扎的這些貧困戶,這些農戶已經站起來了。”

本台:盧朝學 硯山台:紀明濤

編輯:鄭澤婭 廖文

實習編輯:馮明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