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層要懂,中層管理幹部的大忌:在應該方正的位置卻太圓滑!

(本文為乾貨分享,歡迎注明出處後收藏或轉發,讓更多人受益)

最近,和幾個MBA的同學閒聊,大家談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如何培養自己企業的中層幹部。這裡面涉及很多方面,

大家最後對中層幹部的方正與圓滑一事進行了交流。方正,就是懂規矩,講規則,同時具有極強的執行力;圓滑,就是處事靈活,講求藝術,少得罪人,但是也有老好人的嫌疑!

對方正與圓滑,我發現身為投資人的老闆們更喜歡方正的中層,主要是放心!而有的身為職業經理人的高層,
反而會覺得有一個相對圓滑的中層幹部做下屬,處理事情更省心,但是他們也強調這個圓滑必須控制在一定層面,否則也是不想用的!其實方正與圓滑本無毛病,只不過要看誰更符合環境的需要。那麼,問題來了,作為中層管理幹部,你該如何處理方正與圓滑這一問題呢?

學過管理的朋友都知道,管理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在學習管理知識,但是能夠把科學性和藝術性處理好的人少之又少,反而變的越學習越迷茫了!說管理是一門科學,因為他是系統化的知識,通過事物的表像分析作出對事物的本質判斷,並不斷的進行檢驗,對就是,錯就是錯,就是我們常說的方正問題。

說管理是一門藝術,因為管理的參與者中要素眾多,時刻在發生著變化,你必須根據環境的變化去靈活的應對,不能講死規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要圓滑一些!

講到這裡,是不是感覺很矛盾?是的,事物就是在矛盾中不斷發展變化的。為了更好的理解方正與圓滑的問題,
下面我們選取其中的一個常見話題“中層管理幹部在企業中的黑白臉角色定位”來進行深入的分析,看一下中層幹部該如何定位。

有些人對“黑白臉”行為其實是不屑一顧的,因為在有些人的腦海中,玩“黑白臉”就是在玩弄權數和政治,就是世故和圓滑!其實講這句話的人恰恰忽略了管理的藝術性,企業管理中玩“黑白臉”正是講“規則”的表現。

在管理者的管理實踐中,既要運用管理科學和知識,又要發揮其創造性,運用藝術的思維整合出一種有用的解決辦法來實現高效目標。

作家海岩有一句說的非常好:“一個幹部必須明白這樣一個帶有普遍性的道理,上級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你怕得罪你的下屬,你不得罪就要他得罪,要你何用?一旦他知道你不敢得罪人,你的仕途也就差不多到頭了。”對於年輕的中層或者底層領導來說,直白、有想法、不怕得罪人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品質,如果年紀輕輕就變得“圓滑”起來,是很難得到賞識的,很多企業在管理過程中需要做到“高層做好人,中層做壞人”恰恰是管理最有意思的地方,也是很多人所不能悟道的所在。

首先,要正確認識“黑白臉”的意義,其實這是一種管理哲學。

哲學是一件很玄的學問,管理哲學是將玄妙的內容融入到管理實踐中去。樊小甯老師曾講過這樣一段話:“中層領導的一大職責,就是配合老闆管理員工。所以要懂得將‘黑白臉’管理哲學用到工作上,老闆要唱‘白臉’,而自己則要扮‘黑臉’。”這就是我們要提到的領導力法則:上司做好人,自己做壞人。為什麼?因為高層是公司的核心代表,是一個企業靈魂的所在,更是一線員工內在的最大的依靠。說的再直白點,高層就是企業內規則的最後決策者,如果高層老做壞人,這個企業將會沒有安全感!

“黑白臉”也是管理上的哲學,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個蘿蔔一個棒子,企業管理也是一樣的,要有人做壞人,也要有人來做好人。沒有人來做壞人,企業的秩序和效率都無法得到保證,中層不做壞人,就必然缺乏執行力,導致企業政令不通,願景變形,這是老闆不願意看到的現象。這個壞人誰來做呢?最恰當的角色就是中層。

例如,企業裡面的一個員工因瑣事請了五天假,按照企業的規定,除了正常休班外請事假超過三天的要停發當月的獎金。為了不扣獎金,這位員工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加班把工作任務補了回來,但是到了月底他的頂頭上司經理依舊把他的獎金扣除了。這位員工自然不服氣,找領導理論,但是領導不為所動,最後這件事鬧到大老闆哪裡去了,大老闆肯定了中層管理者的做法,並補發了這個員工的獎金,還嘉獎了這個員工積極工作的態度。

這就是高層出面做好人,中層做壞人的典型案例。一般企業出了問題高層領導最好不要直接干涉,通過行政行駛職權或按制度辦事,如果中層幹部激起民憤,可能會導致員工積極性不高,這時高層領導才出面安撫。讓幹部在前面做壞人,自己在後面做好人。因為好人難做,壞人比較容易做。

但是在實踐中,我們會很遺憾的經常發現這樣的一個怪現象:企業的處罰很多都是來自於高層的簽發、調度或檢查,而中層崗位很少作出處罰,甚至部分中層會和員工稱兄道弟,公私不分,共同應付高層的要求!其實這樣的中層是非常不明智和不稱職的!企業高層的經驗、學識、圈子以及資訊是普遍高於中層的,中層的心思以及團隊的動向其實早就被高層所洞察,只不過未給你點破而已!

這裡有一個很好的中層評價原則分享給大家:如果企業裡的制度和基礎管理推進不力或阻力重重,問題大部分出在了中層不作為;如果跨部門的協調性工作常出矛盾,根源也一定大部分出在中層!如果中層的業務和管理能力沒問題的話,中層的本位主義過重、不想跳出已有的舒適區域、不願意接受改變以及不願意直面困難和挑戰而推動變革等是本源。

其次,要明白其實好人難做,好人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正如上面所言,高層是方向和政策的制定者,中層只是政策和制度的執行者,所以高層有靈活處置的權利,他們能夠有做好人的權利,但是中層沒有。他們只有在制度範圍內的權利,一起都需要按制度辦事,如果他們不按制度靈活處置了,那麼員工就有了犯錯誤的機會和理由,就會無視組織的紀律,自然員工所犯的錯誤就需要中層對此來負責。

比如在一個企業裡總經理跟另一個企業談合作,但是對面加了一些附加條件,這時候聰明的老闆就會一口答應,先把生意合同先簽下來,因為他心裡很清楚,到了中層銷售總監或經理那邊,一切都要按公司制度和程式來辦,這時候中層只有得到老闆的命令才會同意,否則不管對方說什麼都不會應允,老闆裝作什麼都不知道。這樣表面上老闆做了好人,其實他什麼都沒做,只是把壞人這個角色推給了下屬。但是在這個環節中,如果中層幹部無視制度,自以為合同都簽了,一切從簡的話,結果就會和高層的本意背道而馳!

其實,企業就像一顆樹,高層在樹枝和頂部,它決定這企業往那個方向發展,並且可以隨風擺動,但是中層就像一個樹的樹幹,樹幹一旦動起來了,整個大樹就會倒掉。這就是高層和中層的區別。這樣說並不是說高層有多麼了不起,只是雙方的職責不同罷了。中層管理要硬,高層管理要活,不同的職責做不同的事,這樣才是領導。

另外,高層的好人難做,除了需要高層的人格魅力及素養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層的壞人沒做好!沒有強大的中層能力支撐,高層只能對很多工作一抓到底,否則企業就會受損!

第三,對中層而言,做壞人會有更好的發展。

管理企業的時候,普通中層領導的常規思維中也是不願意做壞人的,沒人願意做壞人,因為壞人會得罪人,感覺會喪失“群眾基礎”(1、有的企業會有民主評議,對於這個工具其實高層是會客觀對待的。2、對於中層的提拔,決策權在高層,那些通過無原則而達到所謂群眾基礎好的老好人其實在高層眼裡只能是打醬油。3、真正的群眾基礎是基於你的管理和業績,為員工帶來成長和收益後形成的),惡化人際關係,招致員工的敵意。但事實上,“得罪人”可以為你累積人力和政治資本。

一方面,在你的上司來看,你敢得罪人是真正的為公司著想,有能力的表現;另一方面,在下屬看來,敢於得罪人的人是一個有魄力,有原則,有能力,跟著他自己也會有更好的工作風格和態度的。但是,有一點中層幹部必須牢記:這裡講的壞人往往只是針對工作和制度上的嚴格,而不是生活中為人偷奸耍滑,做壞人也要講技巧和藝術。一般員工覺得是壞人的領導都是有著自己過人之處。

中層管理在做“壞人”的時候幫助老闆消除了阻礙企業發展的“頑疾”,為企業贏得了利益,這就為企業積累了重要的人力資本和政治資本,職業前景也會頓時開闊起來。很多企業內部出了問題卻沒有人願意做這個“壞人”來改革,於是請了諮詢公司來梳理企業架構和重新定制方案。難道真的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嗎?其實不是,但是外來的人卻更容易發現企業的問題,針對問題可以毫不顧忌的提出整改方案,並給出一個整頓改革的理由而已!

因此,對於一些年輕的中層領導來說,不怕得罪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品質,如果年紀輕輕就學的“圓滑”,那就很難得到上面的賞識。作為一個下屬一定要積極承擔企業的管理責任,要制度落實到位。當你扛不起來的時候,才是你領導抗的時候,有時候千萬不能充當“濫好人”。

最後,黑白臉是團隊穩固的所在。

企業的組織結構形式很多,有事業部制,有的是職能制,有的強調扁平化。但是不管哪種結構,從許可權的分佈、人數的多寡、事務的輕重來看,中層都處於企業的中間環節,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做黑臉的中層幹部一定是原則性強、執行力棒、為人正直正氣、方正有型的,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團隊的穩定和發展。作為中層,一定要理解這一道理,千萬不要做出了正好相反的行為。

綜述:中層管理幹部是團隊中的中流砥柱,崗位關鍵性有目共睹!作為中層管理者,要多加學習,真正掌握並理解管理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給自己合理的定位。但是,管理的最大難度就在於藝術與科學的有機結合,這個度的把握是要建立在一定管理實踐基礎之上的。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組織結構、不同的外部環境下,中層管理的重點又是變化的,可能這也是困擾大家的原因所在!在我們進行理論與實踐研究時,有些基礎條件又是建立在一定的客觀基礎之上,這個基礎在實踐中也會千差萬別,更需要大家善於觀察和研究,找到理想的成長之徑!

編後話:在給本文起名字時,作者也多易其稿!最後定名為《高層要懂,中層管理幹部的大忌:在應該方正的位置卻太圓滑》,一是提醒大家要知道中層該怎麼幹,同時高層要給中層哪些指導和評價,二是幫助中層管理者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其實不同的人管理風格不同,高層與中層的信任與定位是工作有效有序開展的基礎。方而有智,圓而有責,實為方圓!

加關注,看不一樣的智慧世界!你不得罪就要他得罪,要你何用?一旦他知道你不敢得罪人,你的仕途也就差不多到頭了。”對於年輕的中層或者底層領導來說,直白、有想法、不怕得罪人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品質,如果年紀輕輕就變得“圓滑”起來,是很難得到賞識的,很多企業在管理過程中需要做到“高層做好人,中層做壞人”恰恰是管理最有意思的地方,也是很多人所不能悟道的所在。

首先,要正確認識“黑白臉”的意義,其實這是一種管理哲學。

哲學是一件很玄的學問,管理哲學是將玄妙的內容融入到管理實踐中去。樊小甯老師曾講過這樣一段話:“中層領導的一大職責,就是配合老闆管理員工。所以要懂得將‘黑白臉’管理哲學用到工作上,老闆要唱‘白臉’,而自己則要扮‘黑臉’。”這就是我們要提到的領導力法則:上司做好人,自己做壞人。為什麼?因為高層是公司的核心代表,是一個企業靈魂的所在,更是一線員工內在的最大的依靠。說的再直白點,高層就是企業內規則的最後決策者,如果高層老做壞人,這個企業將會沒有安全感!

“黑白臉”也是管理上的哲學,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個蘿蔔一個棒子,企業管理也是一樣的,要有人做壞人,也要有人來做好人。沒有人來做壞人,企業的秩序和效率都無法得到保證,中層不做壞人,就必然缺乏執行力,導致企業政令不通,願景變形,這是老闆不願意看到的現象。這個壞人誰來做呢?最恰當的角色就是中層。

例如,企業裡面的一個員工因瑣事請了五天假,按照企業的規定,除了正常休班外請事假超過三天的要停發當月的獎金。為了不扣獎金,這位員工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加班把工作任務補了回來,但是到了月底他的頂頭上司經理依舊把他的獎金扣除了。這位員工自然不服氣,找領導理論,但是領導不為所動,最後這件事鬧到大老闆哪裡去了,大老闆肯定了中層管理者的做法,並補發了這個員工的獎金,還嘉獎了這個員工積極工作的態度。

這就是高層出面做好人,中層做壞人的典型案例。一般企業出了問題高層領導最好不要直接干涉,通過行政行駛職權或按制度辦事,如果中層幹部激起民憤,可能會導致員工積極性不高,這時高層領導才出面安撫。讓幹部在前面做壞人,自己在後面做好人。因為好人難做,壞人比較容易做。

但是在實踐中,我們會很遺憾的經常發現這樣的一個怪現象:企業的處罰很多都是來自於高層的簽發、調度或檢查,而中層崗位很少作出處罰,甚至部分中層會和員工稱兄道弟,公私不分,共同應付高層的要求!其實這樣的中層是非常不明智和不稱職的!企業高層的經驗、學識、圈子以及資訊是普遍高於中層的,中層的心思以及團隊的動向其實早就被高層所洞察,只不過未給你點破而已!

這裡有一個很好的中層評價原則分享給大家:如果企業裡的制度和基礎管理推進不力或阻力重重,問題大部分出在了中層不作為;如果跨部門的協調性工作常出矛盾,根源也一定大部分出在中層!如果中層的業務和管理能力沒問題的話,中層的本位主義過重、不想跳出已有的舒適區域、不願意接受改變以及不願意直面困難和挑戰而推動變革等是本源。

其次,要明白其實好人難做,好人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正如上面所言,高層是方向和政策的制定者,中層只是政策和制度的執行者,所以高層有靈活處置的權利,他們能夠有做好人的權利,但是中層沒有。他們只有在制度範圍內的權利,一起都需要按制度辦事,如果他們不按制度靈活處置了,那麼員工就有了犯錯誤的機會和理由,就會無視組織的紀律,自然員工所犯的錯誤就需要中層對此來負責。

比如在一個企業裡總經理跟另一個企業談合作,但是對面加了一些附加條件,這時候聰明的老闆就會一口答應,先把生意合同先簽下來,因為他心裡很清楚,到了中層銷售總監或經理那邊,一切都要按公司制度和程式來辦,這時候中層只有得到老闆的命令才會同意,否則不管對方說什麼都不會應允,老闆裝作什麼都不知道。這樣表面上老闆做了好人,其實他什麼都沒做,只是把壞人這個角色推給了下屬。但是在這個環節中,如果中層幹部無視制度,自以為合同都簽了,一切從簡的話,結果就會和高層的本意背道而馳!

其實,企業就像一顆樹,高層在樹枝和頂部,它決定這企業往那個方向發展,並且可以隨風擺動,但是中層就像一個樹的樹幹,樹幹一旦動起來了,整個大樹就會倒掉。這就是高層和中層的區別。這樣說並不是說高層有多麼了不起,只是雙方的職責不同罷了。中層管理要硬,高層管理要活,不同的職責做不同的事,這樣才是領導。

另外,高層的好人難做,除了需要高層的人格魅力及素養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層的壞人沒做好!沒有強大的中層能力支撐,高層只能對很多工作一抓到底,否則企業就會受損!

第三,對中層而言,做壞人會有更好的發展。

管理企業的時候,普通中層領導的常規思維中也是不願意做壞人的,沒人願意做壞人,因為壞人會得罪人,感覺會喪失“群眾基礎”(1、有的企業會有民主評議,對於這個工具其實高層是會客觀對待的。2、對於中層的提拔,決策權在高層,那些通過無原則而達到所謂群眾基礎好的老好人其實在高層眼裡只能是打醬油。3、真正的群眾基礎是基於你的管理和業績,為員工帶來成長和收益後形成的),惡化人際關係,招致員工的敵意。但事實上,“得罪人”可以為你累積人力和政治資本。

一方面,在你的上司來看,你敢得罪人是真正的為公司著想,有能力的表現;另一方面,在下屬看來,敢於得罪人的人是一個有魄力,有原則,有能力,跟著他自己也會有更好的工作風格和態度的。但是,有一點中層幹部必須牢記:這裡講的壞人往往只是針對工作和制度上的嚴格,而不是生活中為人偷奸耍滑,做壞人也要講技巧和藝術。一般員工覺得是壞人的領導都是有著自己過人之處。

中層管理在做“壞人”的時候幫助老闆消除了阻礙企業發展的“頑疾”,為企業贏得了利益,這就為企業積累了重要的人力資本和政治資本,職業前景也會頓時開闊起來。很多企業內部出了問題卻沒有人願意做這個“壞人”來改革,於是請了諮詢公司來梳理企業架構和重新定制方案。難道真的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嗎?其實不是,但是外來的人卻更容易發現企業的問題,針對問題可以毫不顧忌的提出整改方案,並給出一個整頓改革的理由而已!

因此,對於一些年輕的中層領導來說,不怕得罪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品質,如果年紀輕輕就學的“圓滑”,那就很難得到上面的賞識。作為一個下屬一定要積極承擔企業的管理責任,要制度落實到位。當你扛不起來的時候,才是你領導抗的時候,有時候千萬不能充當“濫好人”。

最後,黑白臉是團隊穩固的所在。

企業的組織結構形式很多,有事業部制,有的是職能制,有的強調扁平化。但是不管哪種結構,從許可權的分佈、人數的多寡、事務的輕重來看,中層都處於企業的中間環節,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做黑臉的中層幹部一定是原則性強、執行力棒、為人正直正氣、方正有型的,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團隊的穩定和發展。作為中層,一定要理解這一道理,千萬不要做出了正好相反的行為。

綜述:中層管理幹部是團隊中的中流砥柱,崗位關鍵性有目共睹!作為中層管理者,要多加學習,真正掌握並理解管理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給自己合理的定位。但是,管理的最大難度就在於藝術與科學的有機結合,這個度的把握是要建立在一定管理實踐基礎之上的。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組織結構、不同的外部環境下,中層管理的重點又是變化的,可能這也是困擾大家的原因所在!在我們進行理論與實踐研究時,有些基礎條件又是建立在一定的客觀基礎之上,這個基礎在實踐中也會千差萬別,更需要大家善於觀察和研究,找到理想的成長之徑!

編後話:在給本文起名字時,作者也多易其稿!最後定名為《高層要懂,中層管理幹部的大忌:在應該方正的位置卻太圓滑》,一是提醒大家要知道中層該怎麼幹,同時高層要給中層哪些指導和評價,二是幫助中層管理者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其實不同的人管理風格不同,高層與中層的信任與定位是工作有效有序開展的基礎。方而有智,圓而有責,實為方圓!

加關注,看不一樣的智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