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洪銘鏵:電影節得獎外一章

新加坡女導演莊米雪憑去年的賣座片《露露的電影》獲得加拿大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卻被線民指出該電影節“可疑”。

這名網友在某新聞網站中發表長文,說《露》的幽默是針對本地觀眾卻被洋人所理解引他好奇,

於是上網瞭解有關詳情,才發現其網站上的聯繫資訊只有電郵和社交媒體頁面,沒有電話和位址,也沒提供評審團的資料,今年辦到第11屆不再對外放映參展電影,種種跡象顯示它很可疑。

這名線民把電影節分成四個等級,A級電影節包括康城、威尼斯等,是電影工作者夢想步入的殿堂。B級包括預算健康,觀眾熱烈的專業電影節,雖然歷史不長或名氣稍遜,

如新加坡國際電影節。C級特點是後起、小型、業餘,或以小眾為對象者,觀眾不多。D級則包括網上比賽,剛入行想快速名成利就的電影工作者,繳費參加,可以讓這些電影節快速撈錢,很可惜加拿大國際電影節就屬於這個類別。

線民覺得莊米雪和她的團隊可能一時不察報名參加了一個不入流的比賽,而她獲獎的消息在網上熱傳,讓國人的愛國情緒膨脹,

令他呼籲大家客觀看待事實,不要因為有外地影展加持就過度興奮,畢竟不是所有電影節地位都相等。

電影節何其多

我請教了資深影評人黃龍翔,他聽過加拿大的多倫多電影節、蒙特利爾電影節等,沒聽過加拿大國際電影節,但他覺得,任何得獎反應只要不是自吹自擂得太過分,都可接受。

莊米雪說其電影製片人是通過一個專業電影節網站“FilmFreeway”的連結報名多個電影節。

她說:“即使是在較次要的電影節,能從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我還是覺得與有榮焉。”

遠在得獎之前,《露》已經取得好票房並下畫,電影的有線電視播映權和網上播映權也已經以六位數銷售到亞洲10個國家與地區,得獎其實幫不了她,只是錦上添花。

莊米雪指出:“網上可以找到超過5000個多數人都沒聽過的電影節。有名的電影節有錢有贊助商,可以請到大明星出席,但基本上電影節是為什麼而辦的呢?是為了肯定來自全世界的非好萊塢非主流非商業性的獨立電影工作人。

電影節無論大小,都不必頒獎給一個新加坡電影人。”

爭議推動她去瞭解這個電影節,發現前年贏得加拿大國際電影節大獎的,是得獎名片《社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女演員Cayman Grant(卡曼格蘭特》自編自製的獨立片《蝴蝶》(Butterflies),她還把它列在自己的網站上。莊米雪說:“如果這個獎對她來說夠重要,那麼對我也夠重要。

她因為得獎開心了幾天,直到電影節被指可疑,頓時有受挫感。

“小奇跡”莊米雪

我跟她分享看法:這是樹大招風的結果。“網上熱傳表示很多人為你高興,才引起某個冷靜的人追查獎項的背景,你沒有大吹大擂,他也不是針對你,其實這個線民也愛你,否則他不必在長文中重申自己是你的支持者,還稱你永遠是新加坡的珍寶,等不及你再推出作品,並受到更多(更好)的國際電影節的肯定。他甚至明白,能在新加坡拍電影本身就是個小奇跡了,更別說要自製自導自演。”

所以說,身為大樹,風要吹來,你是避無可避的。跟娛樂圈裡的“大樹”們共勉。

(檔案照)

他甚至明白,能在新加坡拍電影本身就是個小奇跡了,更別說要自製自導自演。”

所以說,身為大樹,風要吹來,你是避無可避的。跟娛樂圈裡的“大樹”們共勉。

(檔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