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洪湖戴家場鎮特色教育小鎮座談會變集思廣益“脫貧攻堅會”

9月8日上午10點,洪湖市各界人士濟濟一堂,聚集在洪湖戴家場鎮教育園區國創樓教學樓音樂教室,隆重召開戴家場鎮促進教育發展座談會。

參加座談會的人士主要有:以國創集團懂事長高慶壽先生為首的洪湖戴家場籍經商成功人士,

捐資助學“急先鋒”;在教育界深耕多年名聲顯赫關心戴家場教育發展的業界翅楚和教育行家;認同“發展經濟首先必優先發展教育”的鄉鎮幹部和部分基層幹部。

國創集團懂事長高慶壽先生說:很高興能夠參加今天的座談會,戴家場鎮中心學校能夠順利開學離不開學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為了學校以後能夠更好的發展,

後期我會主動幫助將戴家場鎮中學與省內的名校對接,共用教育資源,把名校的校長、老師請過來進行經驗交流,同時也要加強學校資訊化建設,推動省教育廳資訊化建設在戴家場鎮中學試點,教育廳投入多少,我就捐贈多少,為提高教育教學品質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助力。我為什麼這麼傾心支持家鄉教育?是因為我認為家鄉表面上是“窮經濟”,而父老鄉親們從根子上說是“窮文化”。
發展家鄉教育就是幫父老鄉親挖去“文化窮根”,以挖“文化窮根”助力父老鄉親脫貧攻堅,以此來彰顯我們國創集團的全體員工的社會責任心。

洪湖市委常委、市委辦公室主任劉同民說:“美酒釀成緣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培養和教育下一代,涵養人才資源,是一個地方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竭盡全力爭取薄改項目,改善辦學條件,最大限度地保證教育投入,提高教師待遇,我市教育教學水準有了質的提高。儘管如此,距離全市人民的期待,特別是與廣大一線教師的願望,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值得向大家彙報的是,以張遠梅書記為班長的帶領下,新一屆市委確立了建設“三色洪湖”的主色調,打造洪湖經濟社會發展的極速版,“植得梧桐樹,迎來鳳凰棲”,招商引資、城市建設等各項事業成績喜人,深受全市各界的一致讚賞,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的美譽度。這些成績凝聚了包括在座各位在內的社會名流的辛勤汗水和貢獻。作為洪湖的當家人,我們只有夙夜在公,取得更加驕人的業績,才能無愧於人民的信任,無愧於在座各位的厚望。這裡,懇請大家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洪湖市教育體育局局長邱正東說:眾所周知,國家為發展教育事業,採取國家投資為主、地方配套投資為輔的方針。洪湖工業發展相對滯後,自身造血功能相對不足,在配套發展教育事業的時候面臨諸多困難。因此,戴家場鎮教育園區建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資金短缺的嚴重困難。值得慶倖的是,戴家場人歷來就有興教助學的光榮傳統,那些奮戰在全國各地的成功人士,積極回應鎮黨委、政府的倡議,紛紛慷慨解囊,真是振臂一呼、應者雲集。我願借此機會,對所有傾情關注戴家場鎮乃至洪湖市教育發展的愛心人士表示真誠的感謝!“為什麼我的眼裡含著淚水,只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為支持戴家場鎮教育園區建設,高慶壽先生的國創集團捐資一千萬元, 肖元良先生的文泉公司捐資200萬元,為教學樓和公寓樓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為感謝國創集團和文泉公司的卓越貢獻,戴家場鎮黨委、政府將初中部主題教學樓命名為國創樓,將公寓樓命名為文泉樓。褒揚先進、彰顯美德,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是學校作為首善之區的必然要求。我們作為傳道之人,就是要充分發掘仗義疏財、力行公義的好人好事,就是要積極頌揚尊師重教、興教助學的善行善舉。我們要抓住國家賦予我們編輯地方課程的時機,將這些事蹟編入教材,讓各位先進的道德故事走進課堂,成為水鄉孩子砥礪品行、滋養心志的精神營養,為洪湖兒女世代傳唱!

戴家場鎮黨委書記、鎮人大主席趙斌說:今天的座談會,既是一個答謝會、褒揚會,答謝大家對於我鎮教育的一往情深,褒揚大家給予園區建設的無私援建;也是一個報告會、交流會,報告愛心人士的慈善故事,交流謀劃發展的宏韜大略;還是一個動員會、鼓勁會,動員大家大家再上愛心平臺,繼續為家鄉爭光,為人生添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市委、市政府的親切關懷,是在座各位的鼎力支持,我們才有機會濟濟一堂,和全鎮人民一起,共用這座戴家場鎮地標性建築披掛的榮光!特別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為主要設施建成做出了歷史性貢獻的兩位尊貴的先生,一位是國創集團高慶壽先生,率先捐出一千萬元,促成了工程儘快上馬;一位是文泉集團老總肖元良先生,跟進慷慨捐資200萬元!為褒揚二位的卓越貢獻,今天,我們將教學樓命名為“國創樓”,將公寓樓命名為“文泉樓”。我們要以感恩之心,銘記他們的拳拳之心,將國創人和文泉人鼎力興教的事蹟,作為教材傳唱至地老天荒。

參加座談會議人員,從自身發展的體會說明了教育在個人發展創業方面的極端重要性,他們表示,以鄉賢高慶壽先生、肖元良先生為榜樣,致富不忘鄉鄰,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按照洪湖市委張遠梅書記、沈先武市長之要求,以助推家鄉教育發展為契機,有一份熱發一份光,極積捐贈並幫助貧困家庭學生完成學業,切實幫助鎮委把戴家場鎮脫貧攻堅的戰役打成漂亮仗,以此回報改革開好的好政策、民風淳樸的好鄉親、拼搏奮進的新一屆戴家場鎮好班子。(萬沙 趙波 汪愛蓮)

最大限度地保證教育投入,提高教師待遇,我市教育教學水準有了質的提高。儘管如此,距離全市人民的期待,特別是與廣大一線教師的願望,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值得向大家彙報的是,以張遠梅書記為班長的帶領下,新一屆市委確立了建設“三色洪湖”的主色調,打造洪湖經濟社會發展的極速版,“植得梧桐樹,迎來鳳凰棲”,招商引資、城市建設等各項事業成績喜人,深受全市各界的一致讚賞,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的美譽度。這些成績凝聚了包括在座各位在內的社會名流的辛勤汗水和貢獻。作為洪湖的當家人,我們只有夙夜在公,取得更加驕人的業績,才能無愧於人民的信任,無愧於在座各位的厚望。這裡,懇請大家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洪湖市教育體育局局長邱正東說:眾所周知,國家為發展教育事業,採取國家投資為主、地方配套投資為輔的方針。洪湖工業發展相對滯後,自身造血功能相對不足,在配套發展教育事業的時候面臨諸多困難。因此,戴家場鎮教育園區建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資金短缺的嚴重困難。值得慶倖的是,戴家場人歷來就有興教助學的光榮傳統,那些奮戰在全國各地的成功人士,積極回應鎮黨委、政府的倡議,紛紛慷慨解囊,真是振臂一呼、應者雲集。我願借此機會,對所有傾情關注戴家場鎮乃至洪湖市教育發展的愛心人士表示真誠的感謝!“為什麼我的眼裡含著淚水,只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為支持戴家場鎮教育園區建設,高慶壽先生的國創集團捐資一千萬元, 肖元良先生的文泉公司捐資200萬元,為教學樓和公寓樓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為感謝國創集團和文泉公司的卓越貢獻,戴家場鎮黨委、政府將初中部主題教學樓命名為國創樓,將公寓樓命名為文泉樓。褒揚先進、彰顯美德,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是學校作為首善之區的必然要求。我們作為傳道之人,就是要充分發掘仗義疏財、力行公義的好人好事,就是要積極頌揚尊師重教、興教助學的善行善舉。我們要抓住國家賦予我們編輯地方課程的時機,將這些事蹟編入教材,讓各位先進的道德故事走進課堂,成為水鄉孩子砥礪品行、滋養心志的精神營養,為洪湖兒女世代傳唱!

戴家場鎮黨委書記、鎮人大主席趙斌說:今天的座談會,既是一個答謝會、褒揚會,答謝大家對於我鎮教育的一往情深,褒揚大家給予園區建設的無私援建;也是一個報告會、交流會,報告愛心人士的慈善故事,交流謀劃發展的宏韜大略;還是一個動員會、鼓勁會,動員大家大家再上愛心平臺,繼續為家鄉爭光,為人生添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市委、市政府的親切關懷,是在座各位的鼎力支持,我們才有機會濟濟一堂,和全鎮人民一起,共用這座戴家場鎮地標性建築披掛的榮光!特別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為主要設施建成做出了歷史性貢獻的兩位尊貴的先生,一位是國創集團高慶壽先生,率先捐出一千萬元,促成了工程儘快上馬;一位是文泉集團老總肖元良先生,跟進慷慨捐資200萬元!為褒揚二位的卓越貢獻,今天,我們將教學樓命名為“國創樓”,將公寓樓命名為“文泉樓”。我們要以感恩之心,銘記他們的拳拳之心,將國創人和文泉人鼎力興教的事蹟,作為教材傳唱至地老天荒。

參加座談會議人員,從自身發展的體會說明了教育在個人發展創業方面的極端重要性,他們表示,以鄉賢高慶壽先生、肖元良先生為榜樣,致富不忘鄉鄰,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按照洪湖市委張遠梅書記、沈先武市長之要求,以助推家鄉教育發展為契機,有一份熱發一份光,極積捐贈並幫助貧困家庭學生完成學業,切實幫助鎮委把戴家場鎮脫貧攻堅的戰役打成漂亮仗,以此回報改革開好的好政策、民風淳樸的好鄉親、拼搏奮進的新一屆戴家場鎮好班子。(萬沙 趙波 汪愛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