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四川電影喜迎十九大《家園》《十八洞村》看農村新氣象

四川線上消息9月7日晚,峨眉電影製片廠國家一級導演苗月還在位於北京的機房裡忙著電影《十八洞村》的後期製作,只有晚上10點以後才有時間接受記者的採訪。沒日沒夜,是她的工作常態,

從2016年以來,峨影集團出品了《家園》和《十八洞村》兩部十九大獻禮片,這兩部影片都是由苗月編劇、執導。

四川電影人通過扎實的採訪、考察,將基層老百姓最真實的生活現狀搬上大銀幕,用鏡頭展現在國家政策領導下,近年來新農村建設和精准扶貧為農村老百姓帶來的新氣象。據瞭解,這兩部影片預計在10月上映,喜迎黨的十九大到來。

《家園》劇照。

最溫暖

《家園》:蒲江新農村生活有詩意

從2016年年初到6月,為了影片《家園》(曾用名《好鄉好土》)的劇本創作,苗月這半年的時間都泡在浦江縣,她的腳步遍佈蒲江各個鄉鎮。

《家園》是一部川味十足的喜劇電影,聚焦了新農村的基層幹部、回歸鄉村的年輕人等之間溫暖而有趣的故事,村民們修房子、修果園,過著幸福的生活,展現了在全面實現小康的大背景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和新農村建設成就。除了蒲江,影片還有部分情節在街子古鎮取景。

"我驚喜地看到農村生活這麼的有魅力,成都郊區的農村特別有詩意,蒲江特別美,

這裡的老百姓創造出來的是熱氣騰騰的農村生活,為我的創作提供了非常多的靈感,很多村民都是影片的原型。"苗月告訴記者,這是她去年采風時最大的感受。所以《家園》實際上拍的是新農村建設下的群像,"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角,每個人都有生命中精彩的故事,甚至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一些矛盾、衝突,都是非常好的創作素材。"

演員陣容也是該片的一大亮點,據苗月介紹,

《家園》全部採用四川籍演員,包括巴登、嶽紅,片中的對白全是四川方言,"用四川話更生動自然。"

由於《家園》即將在全國上映,苗月認為,對於在外打拼的四川人來說,會更感親切,"他們很久沒聽到鄉音了,很長時間看不到親人,看不到小時候生活的場景,在這部電影裡,能夠滿足他們的思鄉之情。"

王學圻

陳瑾 《十八洞村》劇照。受訪者供圖。

最動人

《十八洞村》:通過電影看貧困山區變化

十八洞村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早在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此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貧"。時隔四年,由瀟湘電影集團和峨眉電影集團聯合出品一部反映精准扶貧題材的電影《十八洞村》。在電影《十八洞村》中,退伍老兵楊英俊和幾個堂兄弟家均為精准識別的貧困戶,在年輕的扶貧工作隊隊員小王的幫扶下,楊門兄弟侄兒們打了一場脫貧攻堅戰,不僅完成了生活上的脫貧,更是完成了精神上的脫貧。據悉,該片由王學圻、陳瑾等著名演員領銜主演。

與喜劇電影《家園》不同的是,《十八洞村》是一部正能量主旋律電影,劇組在湘西多個村寨取景,這些地方具有原生態的美,但山高地遠,也加大了影片創作的難度。雖然條件艱苦,但苗月跟記者說得最多的是感動。苗月的微信,加了很多村幹部,"我跟他們感情很深,都成為好朋友,拍完電影后,我依然在朋友圈裡關注村子的近況,看到他們每一天的變化,變化不僅在於環境的變化,還有村民內心的變化。"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十八洞村》是一個瞭解精准扶貧如何改變貧困地區老百姓生活的視窗。"我是因為要創作,要走訪鄉鎮,但是我們有太多太多的觀眾,可能沒有時間和機會去實地體驗,我希望這部電影作為一個載體,讓觀眾間接看到偏遠貧困地區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十八洞村》裡有很多動人的故事,我自己是被感動了,相信也一定會感動觀眾,所以也建議觀眾去電影院的時候帶上紙巾。"

不僅完成了生活上的脫貧,更是完成了精神上的脫貧。據悉,該片由王學圻、陳瑾等著名演員領銜主演。

與喜劇電影《家園》不同的是,《十八洞村》是一部正能量主旋律電影,劇組在湘西多個村寨取景,這些地方具有原生態的美,但山高地遠,也加大了影片創作的難度。雖然條件艱苦,但苗月跟記者說得最多的是感動。苗月的微信,加了很多村幹部,"我跟他們感情很深,都成為好朋友,拍完電影后,我依然在朋友圈裡關注村子的近況,看到他們每一天的變化,變化不僅在於環境的變化,還有村民內心的變化。"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十八洞村》是一個瞭解精准扶貧如何改變貧困地區老百姓生活的視窗。"我是因為要創作,要走訪鄉鎮,但是我們有太多太多的觀眾,可能沒有時間和機會去實地體驗,我希望這部電影作為一個載體,讓觀眾間接看到偏遠貧困地區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十八洞村》裡有很多動人的故事,我自己是被感動了,相信也一定會感動觀眾,所以也建議觀眾去電影院的時候帶上紙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