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果然是謀聖,劉邦欲廢掉太子,此人只出一計,劉邦再無另立的打算

歷史上廢立儲君,兄弟相殘的戲碼上演了不止一回兩回,似乎每個朝代無論明裡暗裡都會有著關於爭奪太子之位的風波。甚至有的為了爭奪儲君之位,兄弟間兵戎相見,例如唐朝的玄武門事變。

這無疑是歷代帝王最為頭疼的問題,就連漢高祖劉邦也為此事頭疼不已。

與朱元璋一樣,劉邦在還沒做皇帝之前就有自己的原配老婆呂雉,就連他倆的兒子劉盈也是在劉邦起義前出生的。按理說,劉邦當皇帝以後,劉盈作為嫡長子的身份封為太子,

繼而成為漢朝第二任皇帝的事情已是板上釘釘,可偏偏其中又波折不斷。

事情是這樣的,西元前209年,劉邦起義造反,在隨後的四處征戰上逐漸壯大了自己的勢力,在一次行軍途中,劉邦遇見了一位絕色佳人,此人便是日後影響漢朝儲君廢立的戚夫人。

不過其實這事也怨不得戚夫人,經過歲月多年的打磨,呂後早已經年老色衰,而此時的戚夫人正當妙齡,劉邦自然從心中更偏愛著戚夫人。不久後兩人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名叫劉如意。

據說劉如意長的與劉邦十分相像,就連舉止神態也與劉邦相仿,

這讓劉邦非常高興,再加上其母親戚夫人又正得寵,劉邦更是毫不掩飾對劉如意的疼愛。於是,戚夫人眼見劉邦如此喜歡他倆的孩子,便時不時的吹著枕邊風,要求劉邦廢長立幼,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時間一久,劉邦還真的被戚夫人給說動了,逐漸有了廢掉劉盈的想法。俗話說“母憑子貴”,原本年老色衰的呂後還能靠著自己將來是儲君的兒子,
假如劉盈一旦被廢,倆母子的日子可就苦了。

果然,劉邦還真表露出了要廢掉太子的意思,這件事首先被朝堂上的大臣所反對。可畢竟是帝王的家事,萬一哪天劉邦一意孤行的要廢掉太子,哪可怎麼辦?此時的呂雉早已經心急如焚,她找到了開國功勳張良,

要其幫忙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可張良卻避而不見,認為劉邦打天下時對他可以說是百依百順,可如今天下已定,自己的話劉邦不一定會聽,更何況是帝王的家事。事實上,張良說的也對,劉邦不聽是其一,其二是參合皇帝的家事是大忌,張良號稱“謀聖”怎會不懂這些。

說是這麼說,可張良對於太子劉盈也沒有袖手旁觀,他只出了一計,讓呂雉去請四個老儒生,這四人被稱作為“商山四皓”,劉邦起義之時就是這四人的粉絲,想要召這四人為自己所用,可惜這四人認為劉邦輕視儒生不願意為其賣命。如今太子有難,可以請這四人在背後支援,或許管用。呂雉眼看是張良出的計謀,馬不停蹄地找人請來了“商山四皓”。

到了一次宴會上,太子劉盈帶著商山四皓前來赴宴,劉邦眼瞅著這四個老傢伙怎那麼眼熟?定睛一看,這不是當年那四個老儒生嗎?怎麼跟著自己兒子了?驚訝之余,劉邦心想:自己都請不動的人,居然能跟著自己的兒子,看來太子劉盈備受擁戴,廢黜之舉實則不妥。宴會結束後,劉邦與戚夫人說道:“本來想要廢掉太子,可是連我自己都請不動的商山四皓這幾個老儒生都願意跟隨他,想必羽翼已經豐滿了,強行廢黜怕是會引起大亂。”此後,劉邦再也沒有動過要廢太子的念頭,甚至連提都不再提過。

說是這麼說,可張良對於太子劉盈也沒有袖手旁觀,他只出了一計,讓呂雉去請四個老儒生,這四人被稱作為“商山四皓”,劉邦起義之時就是這四人的粉絲,想要召這四人為自己所用,可惜這四人認為劉邦輕視儒生不願意為其賣命。如今太子有難,可以請這四人在背後支援,或許管用。呂雉眼看是張良出的計謀,馬不停蹄地找人請來了“商山四皓”。

到了一次宴會上,太子劉盈帶著商山四皓前來赴宴,劉邦眼瞅著這四個老傢伙怎那麼眼熟?定睛一看,這不是當年那四個老儒生嗎?怎麼跟著自己兒子了?驚訝之余,劉邦心想:自己都請不動的人,居然能跟著自己的兒子,看來太子劉盈備受擁戴,廢黜之舉實則不妥。宴會結束後,劉邦與戚夫人說道:“本來想要廢掉太子,可是連我自己都請不動的商山四皓這幾個老儒生都願意跟隨他,想必羽翼已經豐滿了,強行廢黜怕是會引起大亂。”此後,劉邦再也沒有動過要廢太子的念頭,甚至連提都不再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