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聚焦浙江基層党建」魯家村:“兩山”党建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2017年8月29日至31日,由中國期刊協會黨刊分會和全國黨刊研究會主辦,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浙江共產黨員雜誌社承辦的“全國地方黨刊2017年交流研討會暨‘迎接十九大 聚焦浙江基層黨建’調研採訪活動”在浙江召開。

來自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期刊協會的有關負責人和全國40餘家黨刊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商黨刊媒體融合大計。同時圍繞浙江基層黨建工作的特色和亮點,全國黨刊社代表還前往湖州市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等科學發展示範點,從構建統籌城鄉基層黨建格局等方面進行採訪,深入瞭解、挖掘、宣傳浙江基層黨建工作的好做法。

魯家村:“兩山”生態党建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2017年8月30日,參加全國地方黨刊2017年交流研討會的黨刊社代表來到湖州市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從黨員幹部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瞭解該村在基層黨建的好經驗好做法。記者 周劍峰 攝

魯家村打造的特色火車旅遊項目。記者 周劍峰 攝

浙江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的美麗景色。記者 周劍峰 攝

當代廣西網訊一個低丘緩坡占九成的村莊,

開出了18個家庭農場;溪水變清了,文化禮堂新建了,湖水水系疏浚了,還修了10公里長的綠道和4.5公里長的鐵軌;2015年村集體收入超過150萬元,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這就是浙江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如今的模樣。

魯家村占地16.7平方公里,現有人口2200人,其中有610戶農戶。當年的魯家村,樹不夠茂,水不夠清,景色不夠美。唯一的優勢,就是距縣城中心僅20分鐘車程。

在安吉,山清水秀的地方太多了,像魯家村這樣的地方,實在有些平凡。

五六年前,該村的情況有了轉變。“魯家村再不變,無法向後人交代。”2011年,新上任的村兩委班子下定決心,要拋開過去的老觀念,努力追趕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大時代。

這一年,魯家村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工程。起初,村集體帳戶上只有6000元,背負貸款高達150萬元。村班子通過鄉賢捐款及各類專案資金湊齊了1700萬元,

用於村莊綠化與環保,以及修建道路、廣場等惠民工程。

隨後的兩年裡,魯家村完全變了模樣。泥濘不堪的土路和寸草不生的荒地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乾淨整潔的柏油馬路和一排排精緻的小洋樓。

魯家村的景變得更美了,但村集體經濟如何發展,農民收入怎麼增加?魯家村遇到了新的難題。

“通過推行‘兩山’生態黨建模式,大力開展土地置換、專案資金整合等,努力突破農業農村發展中的瓶頸制約和制度障礙,有效解決了集體經濟如何發展、農民收入如何增加等問題,使得魯家村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該村黨支部書記朱仁斌道出解決問題的“玄機”。

2013年,魯家村開始推行集體土地流轉,因地制宜打造了18個各具特色的家庭農場,鼓勵本村現有農戶擴大產業,比如種植白茶、鐵皮石斛,飼養野豬、野山羊等。

同時引進社會資本,打造花海世界、百畝竹園等景觀。農場建設起來之後,2015年1月,魯家村引進了專業的旅遊公司負責經營。村集體以股份經濟合作社的形勢占股49%,股份分紅便成為村民的一部分收入。

此外,在外部資本的帶動下,魯家村採取因人設崗的方式,為不同年齡層次的村民創造了家門口的工作機會。目前,魯家村的景區建設已經解決近300人的就業問題,村民的工資收入大大增加。

記者瞭解到,截至目前,魯家村已流轉田地3000畝左右,近10戶家庭農場投入運營。除了觀光小火車,旅遊集散中心、停車場、電瓶車等旅遊配套服務體系也都在建設當中。

環境變美了,村民的錢包也鼓了起來。2011年到2016年,魯家村村集體經常性穩定收入從不足3萬元增加到175萬元,村集體資產從不足30萬元增加到目前的1億元左右,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從19500元增加到32850元。

有效解決了集體經濟如何發展、農民收入如何增加等問題,使得魯家村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該村黨支部書記朱仁斌道出解決問題的“玄機”。

2013年,魯家村開始推行集體土地流轉,因地制宜打造了18個各具特色的家庭農場,鼓勵本村現有農戶擴大產業,比如種植白茶、鐵皮石斛,飼養野豬、野山羊等。

同時引進社會資本,打造花海世界、百畝竹園等景觀。農場建設起來之後,2015年1月,魯家村引進了專業的旅遊公司負責經營。村集體以股份經濟合作社的形勢占股49%,股份分紅便成為村民的一部分收入。

此外,在外部資本的帶動下,魯家村採取因人設崗的方式,為不同年齡層次的村民創造了家門口的工作機會。目前,魯家村的景區建設已經解決近300人的就業問題,村民的工資收入大大增加。

記者瞭解到,截至目前,魯家村已流轉田地3000畝左右,近10戶家庭農場投入運營。除了觀光小火車,旅遊集散中心、停車場、電瓶車等旅遊配套服務體系也都在建設當中。

環境變美了,村民的錢包也鼓了起來。2011年到2016年,魯家村村集體經常性穩定收入從不足3萬元增加到175萬元,村集體資產從不足30萬元增加到目前的1億元左右,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從19500元增加到328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