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比肩《你的名字。》,溫暖了整個日本,又一部現象級動畫片引進!

去年日本有兩部現象級的動畫,一部大家都看過——《你的名字。》,而另一部,就是明天在國內院線公映的《聲之形》。

《聲之形》在日本得了許多的獎,這裡只列舉幾個:它的原著漫畫獲得「手塚治蟲文化獎」新生獎;在日本電影學院獎評選中,

被提名最佳動畫片;在三大獎項之一的「東京動畫獎」評選中,擊敗《你的名字。》獲最佳動畫和最佳編劇兩項大獎。

《聲之形》

它在IMDb的評分是8.3,爛番茄新鮮度則高達94%,和最近上映的《敦克爾克》差不多。

《聲之形》還突破了京都動畫的票房紀錄,

連新海誠都發了推文盛讚這部作品:

翻譯:「我看了《聲之形》的試映。這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充滿了認真細緻的構思,畫風、色彩和情緒都展現的很唯美。如此高雅端正的呈現方式,是別人想模仿也模仿不來的。每一位聲優都很棒,

尤其是入野自由的演繹令我大吃一驚。太棒了!」

《聲之形》是一個聚焦校園霸淩的故事,但最終仍然是關於友愛與和解。影片講一個善良、可愛,又有聽覺障礙的少女西宮硝子,在小學時受到班級「惡霸」石田將也和其他同學的欺淩,後來被迫轉學。

小時候的西宮和石田

而「惡霸」石田被點名批評之後,他替代了西宮成為被集體孤立欺壓的角色。他心懷深重的歉意和愧疚,也慢慢地理解了西宮的感受和處境。

上了高中後,石田試圖跟西宮做朋友,請求她的原諒。在一系列事件和情感的累積中,他們終於實現了和解。

自閉的石田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由全日本聾啞聯盟監修,文部科學省負責在全日本校園宣傳推廣,片中融入了很多手語元素,把對殘障人士的人文關懷落實到了細處。

當然,對於動漫宅來說,入野自由和早見沙織這兩大國民級聲優的加盟也是本片的最大亮點之一。

除了新海誠盛讚的入野自由,早見沙織配音聽障人士也非常出色。她這次的配音創作和平日大不相同,因為角色的特殊性,她需要觀察和學習聽障人士的發聲方式,相當有技術挑戰。

顧名思義,《聲之形》最核心的風格精神就是它的片名——「聲音的形狀」。

因此影片表達得相當含蓄而內斂,很多地方僅靠人物一組細微的表情就把故事講清楚了,不愧為一部關懷聽障人士命運的「無聲」動畫。

說到「無聲」,它的第一層涵義是,西宮聽不見聲音,也無法用正常人的方式表達,她用筆記本跟人交流——霸淩正是由此開始。

一次,試圖融入新同學的轉校生西宮用筆記本問幾個女生她們在說什麼,「黑長直」的女生植野並不願意用西宮的方式進行交流,嫌她麻煩,於是打發她走了。

植野

植野多次強調西宮是個闖入者,是她打破了他們原來融洽的同學關係,她希望西宮跟他們井水不犯河水,她討厭西宮總是道歉,因為道歉也是一種融入的姿態,她想把這個「異類」徹底排除在外。

於是這裡就引申出「無聲」的第二層意味——一套被排擠的少數人的話語。西宮的聽說障礙不僅是事實性的,同時也是隱喻性的,她並不是無法發出自己的聲音,而是主流人群並不願意接受她的發聲方式,所以她的聲音就被自動淹埋了。

後來,曾經的「熊孩子」石田成為被欺淩的對象後,他的眼前,所有人的臉都變成了「X」。他既看不見,也聽不見,整天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他也一樣變得「無聲」,從此封閉了自己的心靈。

只有進入石田心靈的人,ta臉上的「X」才會在他視野中飄落,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人。第一個進入他視野的,便是可愛的小胖子永束,他也是一個被欺負的人。

石田第一次見到永束時,永束正遭遇麻煩,一個高個同學逼永束把自行車交給他,石田見到這一幕,猶豫了一下,把自己的自行車交給了那個高個子,幫永束解了圍。

從此,永束成了石田第一個好朋友,終於開了一扇通向世界的視窗。

故事中的角色可以分為兩撥人,左邊是被欺壓的四個人,西宮和妹妹,以及石田和永束;右邊是沉默施暴的欺壓者,其他同學。

永束和西宮妹妹

被欺壓的四個人有個共同特點——異類。西宮是聽障人士,妹妹個子瘦小像個男孩子,永束是個超重的小胖墩,而外表最正常的石田,是如何成為異類的呢?

很多人心想,同樣是霸淩者,為何只有石田受到懲罰?

石田跟其他施暴者有一個根本意義上的不同。其他施暴者的施暴方式是孤立和抗拒,這是一套典型的秩序暴力:通過排擠不一樣的人,「我們」聯繫在一起;而石田呢,小時候他欺負西宮,純粹是搞著玩,只能算是非秩序的暴力。

非秩序暴力是刺眼的,需要消滅的,而秩序暴力往往卻被有意忽略掉,成為一種「多數人的惡」。

當更高一層的權力(班主任)介入,「混亂邪惡」陣營的石田就瞬間被打入秩序世界之外,被排擠也成了必然。

這就是為何石田和西宮都成為了邊緣人,而正是相似的被排擠經歷讓石田逐漸理解了西宮的感受,理解了霸淩之惡。

學習手語這個舉動,正是同為邊緣人的石田主動進入西宮語境的表現——「儘管我們不一樣,但我願意學習你的語言」。

愛是進入他者語境的唯一途徑,這也是動畫想要表達的意涵,溝通需要打破話語的壁壘,彼此坦誠相待,才能融化堅冰。

影片出現了兩次反復。第一次是石田為了彌合兩人的裂隙,主動找到了西宮小學時的朋友佐原,試圖讓大家聯繫在一起。第二次是西宮主動鼓起勇氣一個個地找到之前跟石田鬧僵的朋友們,希望大家能重修舊好。

這兩次都是身處邊緣的兩人互相給予勇氣,試圖用自己的力量黏合自我與外部世界,與他人達成和解。

在聲畫方面,《聲之形》是部漫改動畫,它抹除了漫畫中灰暗的色調,刪減了一些黑暗的細節,動畫版的故事既有青春年少的殘酷,又有成長互助的溫情,影片的光影亦是處理得柔和浪漫,甚至有些許迷幻色彩。

導演山田尚子將不少電影元素融入了這部動畫,比如模仿手持攝影,注重景深,多次出現失焦,光影之間也頗有膠片影像的質感,這些都沿襲了京都動畫唯美清新的特徵。

前天,《聲之形》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心聲駕到」彈幕場首映禮,電影推廣曲演唱者竇靖童出席活動,現場暢談了自己對電影的理解和感悟,和觀眾大玩彈幕互動,更分享了自己對「校園霸淩」的見聞。她說,如果現實中和曾經傷害自己的人重逢,對方像將也那樣希望彌補過錯,「我可能會跟電影裡一樣,選擇原諒對方。但……也要視傷害的程度而定」。

竇靖童從電影中學會了一些手語,並根據「再見」的手語寫了《See You Again》這首歌。有一句歌詞是「We’re just all a little sorry/ No worries/ ‘Cuz you are the same as me」( 我們都只是有點抱歉,但別擔心,因為我們都一樣)……表達了片中男女主角彼此感到抱歉,卻無法把自己的心聲傳達給對方的感受。

年底即將到來,你知道,最後的一兩個月又將成為國產片的專屬舞臺,因此我們能在大銀幕上看到日本動畫的機會,估計也屈指可數了。據說,此片引進過程極為艱難,從審片到定檔,都經歷重重波折。

因此影片表達得相當含蓄而內斂,很多地方僅靠人物一組細微的表情就把故事講清楚了,不愧為一部關懷聽障人士命運的「無聲」動畫。

說到「無聲」,它的第一層涵義是,西宮聽不見聲音,也無法用正常人的方式表達,她用筆記本跟人交流——霸淩正是由此開始。

一次,試圖融入新同學的轉校生西宮用筆記本問幾個女生她們在說什麼,「黑長直」的女生植野並不願意用西宮的方式進行交流,嫌她麻煩,於是打發她走了。

植野

植野多次強調西宮是個闖入者,是她打破了他們原來融洽的同學關係,她希望西宮跟他們井水不犯河水,她討厭西宮總是道歉,因為道歉也是一種融入的姿態,她想把這個「異類」徹底排除在外。

於是這裡就引申出「無聲」的第二層意味——一套被排擠的少數人的話語。西宮的聽說障礙不僅是事實性的,同時也是隱喻性的,她並不是無法發出自己的聲音,而是主流人群並不願意接受她的發聲方式,所以她的聲音就被自動淹埋了。

後來,曾經的「熊孩子」石田成為被欺淩的對象後,他的眼前,所有人的臉都變成了「X」。他既看不見,也聽不見,整天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他也一樣變得「無聲」,從此封閉了自己的心靈。

只有進入石田心靈的人,ta臉上的「X」才會在他視野中飄落,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人。第一個進入他視野的,便是可愛的小胖子永束,他也是一個被欺負的人。

石田第一次見到永束時,永束正遭遇麻煩,一個高個同學逼永束把自行車交給他,石田見到這一幕,猶豫了一下,把自己的自行車交給了那個高個子,幫永束解了圍。

從此,永束成了石田第一個好朋友,終於開了一扇通向世界的視窗。

故事中的角色可以分為兩撥人,左邊是被欺壓的四個人,西宮和妹妹,以及石田和永束;右邊是沉默施暴的欺壓者,其他同學。

永束和西宮妹妹

被欺壓的四個人有個共同特點——異類。西宮是聽障人士,妹妹個子瘦小像個男孩子,永束是個超重的小胖墩,而外表最正常的石田,是如何成為異類的呢?

很多人心想,同樣是霸淩者,為何只有石田受到懲罰?

石田跟其他施暴者有一個根本意義上的不同。其他施暴者的施暴方式是孤立和抗拒,這是一套典型的秩序暴力:通過排擠不一樣的人,「我們」聯繫在一起;而石田呢,小時候他欺負西宮,純粹是搞著玩,只能算是非秩序的暴力。

非秩序暴力是刺眼的,需要消滅的,而秩序暴力往往卻被有意忽略掉,成為一種「多數人的惡」。

當更高一層的權力(班主任)介入,「混亂邪惡」陣營的石田就瞬間被打入秩序世界之外,被排擠也成了必然。

這就是為何石田和西宮都成為了邊緣人,而正是相似的被排擠經歷讓石田逐漸理解了西宮的感受,理解了霸淩之惡。

學習手語這個舉動,正是同為邊緣人的石田主動進入西宮語境的表現——「儘管我們不一樣,但我願意學習你的語言」。

愛是進入他者語境的唯一途徑,這也是動畫想要表達的意涵,溝通需要打破話語的壁壘,彼此坦誠相待,才能融化堅冰。

影片出現了兩次反復。第一次是石田為了彌合兩人的裂隙,主動找到了西宮小學時的朋友佐原,試圖讓大家聯繫在一起。第二次是西宮主動鼓起勇氣一個個地找到之前跟石田鬧僵的朋友們,希望大家能重修舊好。

這兩次都是身處邊緣的兩人互相給予勇氣,試圖用自己的力量黏合自我與外部世界,與他人達成和解。

在聲畫方面,《聲之形》是部漫改動畫,它抹除了漫畫中灰暗的色調,刪減了一些黑暗的細節,動畫版的故事既有青春年少的殘酷,又有成長互助的溫情,影片的光影亦是處理得柔和浪漫,甚至有些許迷幻色彩。

導演山田尚子將不少電影元素融入了這部動畫,比如模仿手持攝影,注重景深,多次出現失焦,光影之間也頗有膠片影像的質感,這些都沿襲了京都動畫唯美清新的特徵。

前天,《聲之形》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心聲駕到」彈幕場首映禮,電影推廣曲演唱者竇靖童出席活動,現場暢談了自己對電影的理解和感悟,和觀眾大玩彈幕互動,更分享了自己對「校園霸淩」的見聞。她說,如果現實中和曾經傷害自己的人重逢,對方像將也那樣希望彌補過錯,「我可能會跟電影裡一樣,選擇原諒對方。但……也要視傷害的程度而定」。

竇靖童從電影中學會了一些手語,並根據「再見」的手語寫了《See You Again》這首歌。有一句歌詞是「We’re just all a little sorry/ No worries/ ‘Cuz you are the same as me」( 我們都只是有點抱歉,但別擔心,因為我們都一樣)……表達了片中男女主角彼此感到抱歉,卻無法把自己的心聲傳達給對方的感受。

年底即將到來,你知道,最後的一兩個月又將成為國產片的專屬舞臺,因此我們能在大銀幕上看到日本動畫的機會,估計也屈指可數了。據說,此片引進過程極為艱難,從審片到定檔,都經歷重重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