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若安好,我便幸福

8月28日,星期一。位於市第四人民醫院外科大院四樓的婦科住院部。這一天,婦科主任張攀主任醫師照例看門診,幾乎一整天忙著替患者看病。直到傍晚6時許,一臉倦容的她才匆匆接受採訪。

真是年年花相似,歲歲情更濃。一談起那位年輕媽媽帶著女兒專程感恩的虔誠舉動,張攀疲憊的臉龐已溢滿幸福。

迄今,張攀仍清晰記得,2010年8月24日,市一中的黃麗芳老師因生頭胎,產程不順,分娩困難。當時,她一直守護在產房,竭力幫助黃老師順利分娩。之後,黃老師一直很感謝她,每年女兒過生日時都會給她送來鮮花。

而這一次黃老師帶著女兒來是8月23日,星期三,

張攀正在看門診。這些年來,黃老師知道她星期三看門診,擔心8月24日女兒生日這天來她要做手術而找不到人,便提前一天趕來了。於是,這天下午3時許,就在醫院婦科門診走廊大廳,眾目睽睽之下,呈現出了感人的一幕:7歲女孩龍以墨在媽媽的陪伴下,特地向恩人阿姨張攀贈送鮮花和手工畫卡,並欣喜地合影留念。

感慨之余,筆者與黃老師在電話中有一番對話。

“黃老師,當前郴州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你帶著女兒來感恩的舉動確實感人,堪稱郴州創文進程中的一則文明佳話,彰顯的是感恩這一傳統美德,也是當今彌足珍貴的社會正能量……”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我一直很感激張攀主任。我帶著孩子這麼做,完全是出於內心的感恩,同時對孩子也是一種教育,讓孩子從小學會感恩……”

“教育孩子從小學會感恩,說得好!你帶著女兒已堅持了七年了,

今後還會堅持下去嗎?”

“感恩是一種美德,也是人的品格。我每年都會帶著女兒繼續做下去,只要女兒在郴州,就會一直堅持下去……”

黃麗芳老師的殷切話語雖質樸,卻已在筆者心內掀起波瀾,讓筆者真切地感悟到了張攀主任竭誠演繹“醫患一家親”的醫者仁心。

而誠如張攀所坦述,不忘初心的她始終“感謝病人”。1995年7月,張攀從南華大學畢業,時年23歲的她即將奔赴醫療一線,暗暗在心內立下了一個白衣天使的座右銘——“你若安好,

我便幸福!”

這之後,懷著美好憧憬的她如願做了一名婦產科醫生,且一直堅守在臨床一線。而隨著時光的流逝,始終視患者安好為幸福的她不但醫術精湛,而且成了備受患者信賴的天使。

張攀甚為感激地說:“這麼多年了,像黃老師這樣的患者朋友,我有很多。我們之間這麼親如朋友的醫患關係,讓我感到很幸福,同時也是我從醫路上最大的鼓勵……”

而談起張攀主任的表率作用,護士長左玉蘭激動之餘,道出了一樁最難忘的往事。

2008年1月,一場歷史罕見的冰雪災害肆虐突襲湘南。這一天,隨著醫院救護車的緊急出動,張攀一行沿著堅冰覆蓋的道路趕往廖家灣鄉衛生院去接一位孕產婦。而快到衛生院時,無奈堅冰路滑,車上開不上去。這時,一直情牽孕產婦的張攀跳下車,徑走往前趕,不慎摔倒了,爬起來又趕路。終於接到孕產婦時,幾個人趕緊抬著她送上車。而在車內,產婦腹部痛得厲害,快生了。醫術精湛的她便跪在車上,一直用手保護著產婦的會陰。整整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她像一尊雕塑,一直保持著如此姿勢。

當救護車開回醫院,她又忙著在燭光下開展接生救治。當產婦平安分娩,享受初為人母的喜悅時,已晚上8時許了。直到此時,張攀才發現手錶丟了,不知道丟在哪兒去了。

左玉蘭說,當時,大家都為她感到惋惜,因為這塊表是她愛人在結婚紀念日送的情侶表。

然而張攀說:“當時,看到產婦母子平安,我還是感到了幸福……”

繼而,張攀十分虔誠地說:“其實,這些年來,我一直持如此想法,我獲得成功的真諦是,醫生與病人的心是相通的,我得到了每一位病人很好的支持與配合,我得真誠地感謝病人……”

此話令人動容。醫生感謝病人,如今有幾人如此說?張攀,臨床行醫二十二載,始終不忘初心,確實令人感動。

最後,張攀由衷地說:“一個醫生,每天都要看病人,但是本色一定是視病人如親人。因此對患者,我始終把她們當親人。不管是什麼人找我看病,我都認真對待,因為患者安好,我才會感到幸福……”

此話在筆者內心引起共鳴。此話分明闡述了她的人生座右銘——“你若安好,我便幸福”。

瞧,張攀與7歲女孩龍以墨內心的幸福多得溢出來了。

終於接到孕產婦時,幾個人趕緊抬著她送上車。而在車內,產婦腹部痛得厲害,快生了。醫術精湛的她便跪在車上,一直用手保護著產婦的會陰。整整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她像一尊雕塑,一直保持著如此姿勢。

當救護車開回醫院,她又忙著在燭光下開展接生救治。當產婦平安分娩,享受初為人母的喜悅時,已晚上8時許了。直到此時,張攀才發現手錶丟了,不知道丟在哪兒去了。

左玉蘭說,當時,大家都為她感到惋惜,因為這塊表是她愛人在結婚紀念日送的情侶表。

然而張攀說:“當時,看到產婦母子平安,我還是感到了幸福……”

繼而,張攀十分虔誠地說:“其實,這些年來,我一直持如此想法,我獲得成功的真諦是,醫生與病人的心是相通的,我得到了每一位病人很好的支持與配合,我得真誠地感謝病人……”

此話令人動容。醫生感謝病人,如今有幾人如此說?張攀,臨床行醫二十二載,始終不忘初心,確實令人感動。

最後,張攀由衷地說:“一個醫生,每天都要看病人,但是本色一定是視病人如親人。因此對患者,我始終把她們當親人。不管是什麼人找我看病,我都認真對待,因為患者安好,我才會感到幸福……”

此話在筆者內心引起共鳴。此話分明闡述了她的人生座右銘——“你若安好,我便幸福”。

瞧,張攀與7歲女孩龍以墨內心的幸福多得溢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