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記錄,澳大利亞華人的平凡故事(三)

澳洲的悉尼、墨爾本兩大城市

50位華人

上百張照片為你講述當代澳洲華人的故事

“華為影像館”

發現你身邊的平凡英雄

用鏡頭記錄下他們的人生一隅

梁柏源

中國文化的推行者

HW

▲移居澳洲44載,其中有30多年是在澳洲推動中國不同方面的文化。梁柏源是第一屆龍舟比賽的發起人,同時也是悉尼第一屆花燈會的設計者。他愛好武術,曾獲新州柔道公開賽第二名,也是悉尼“黃飛鴻”武林大會的發起人和策劃人之一。

1973年梁柏源來到澳洲念書,

那個時候華人並不多。他說,希望用自己的背景從運動、飲食、藝術這三個方面來推動中國的文化。

事實上,他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1984年,梁柏源組織策劃了第一屆龍舟比賽。在克服了經費、設計等各種各樣的困難之後,中國的龍舟第一次馳騁在悉尼歌劇院前。

每支龍舟隊伍由華人和澳洲人共同組成,梁柏源說,“龍舟是真真正正的multicultural,西人和中國人團隊協作,我希望以後可以有更多人加入到這項運動中來。”

不止龍舟比賽,梁柏源也曾應悉尼市政府的邀請裝飾唐人街、為2000年奧運會開幕式設計策劃海上花燈展。

14年前,梁柏源又開了一間茶樓,身體力行的宣傳中國的茶文化。

他說,“中華文化是我的根,我想跟澳洲人分享我的文化。”

中國的文化是人的文化,梁柏源認為應該用人的文化來推動中國文化的精髓,從飲食到武術等不同方面。

“我覺得我有這個責任,

讓澳洲人慢慢瞭解中國,瞭解到中國原來有那麼多不同方面的文化。”

Ivy

家庭暴力服務中心的社工

HW

▲Ivy是家庭暴服務中心工作的一名社工,她的服務物件是正在經歷家暴或者有過家暴經歷的婦女以及他們的兒童。 服務的內容是説明婦女及兒童更好的預防及應對家暴經歷,

提供相關協助;例如評測風險,法律援助,找尋庇護所,心理諮詢,個案管理等。

Ivy最開始從事的工作是社區精神健康服務中心的服務統籌,“當時我們面對的社會群體主要是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他們通常有比較複雜的需求,所以我們就幫助他們連接到相關的部門,然後統籌所有的服務內容。”

“我們每天的工作你都想像不到有多drama”,Ivy苦笑道:“有一次我負責幫助一位有長期酗酒習慣的精神病患者,那天我給他打電話約他見面瞭解情況,其實當時他已經喝醉了,但我因為經驗不足並沒有注意。結果約他出來時,發現我顧客當時的情況是很不安全的;無奈之下,我的上司選擇了報警,但這激怒了他,導致我和我上司在員警來之前被他在馬路上追跑長達20分鐘,當時真的非常驚險!”

因為對家暴行為的關注,Ivy之後在家暴服務中心做社工。而且隨著華人居民的增多,華人社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出於經濟和效率的考慮,翻譯不是很理想的選擇,所以Ivy經常會被分配去解決華人家庭的困難,“我們一般會先對受暴人進行採訪,瞭解她的需求。再根據需求提供相應的服務,例如法律援助,出庭需要哪些説明,還有心理輔導和兒童相關的服務”。

除此之外對於華人的社會服務還存在很多困難,“很多的華人還不是非常瞭解我們的工作,他們不知道我們會提供什麼樣的幫助,也不是很信任我們。不過現在這些情況相比我三年前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已經好了很多,我們開始慢慢得到理解。”

很多人會好奇到底什麼是家暴,什麼樣的行為才算構成了家暴,Ivy是這麼告訴我們的,“家暴分為很多種,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暴力行為,還有精神上的,例如跟蹤和限制人身自由,還有經濟上的限制,總體來說構成家暴需要兩個因素,‘恐懼’和‘控制’。”

“其實家暴通常是發生在關係親密的人之間,也許有一些人迫於社會壓力或是其他的包袱,沒有辦法讓大知道自己正在遭受家暴,所以我覺得遭受家暴的人相比其他弱勢群體是更需要關注的。”

“在澳洲每四個女性就有一位正在遭受家暴,所以如果您正在受到各種形式的家暴,請不要再沉默,一定要積極地尋求幫助。”

“不要對家暴沉默!

肖建國

川劇變臉藝術家

HW

▲氣功大師,曾在澳洲七號電視節目Australia’s Got Talent表演中國絕技,並殺進半決賽。

自幼在北京長大的肖建國,精靈好動總是叫父親帶他到老天橋,去看老藝人們的功夫表演。沒想到,從翻第一個跟頭開始,他對傳統功夫的熱愛就持續了60年。

“當時不像現在想著弘揚中國文化,只是感興趣,好動好練。就覺得一個男孩子應該像個男人一樣,練些功夫和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

10年前一次回國,讓肖建國接觸到川劇變臉藝術,一下子又打開了新藝術的大門。

他說,30年前剛來到異國他鄉的時候,靠著表演雜技、氣功賺到了生活費,也交到了朋友。但是現在的鑽研和表演,雖然會有經濟因素的考慮,但更多的是因為熱愛和保留傳播中華民族藝術。

川劇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神秘,對外國觀眾來說尤其新奇,但是需要演員有純熟的技巧、颱風和精氣神兒。

“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雖然現在演出並不頻繁,但肖建國說他每隔一兩天,就會到公園裡的舞臺上練習走台。

“在臺上的時候,表演的好不好,觀眾看得清楚,所以不能懈怠。”

讓外國人瞭解中國的藝術,知道如此神奇的表演來自東方,這讓肖建國感到很自豪。

“除非哪天我練不動了,我才會停下來。我會愛好它一輩子,如果有人真心想學,我也都會傳授他。”

肖建國即興表演吞鐵球

婁贇

墨爾本潛水釣魚達人

HW

▲Nemo是澳洲遊槍釣俱樂部潛水組組長,經常致力於豐富澳洲華人社區業餘生活,帶大家潛水釣魚,給大家分享魚獲,還組織釣魚比賽,開學習班教導新移民釣魚,幫助大家更好地融入澳洲生活。

Nemo告訴我們他所在的遊槍釣俱樂部每年都會組織很多海釣相關活動,比如上周組織了一次凱恩斯海釣活動,還有之前的金槍魚釣魚比賽等等。

“我們活動大都是公益的,初衷就是豐富華人的生活,大家都說出國就像‘坐牢’,我完全不同意,我們組織大家出海潛水釣魚,還豐富了大家的餐桌。”

不僅如此,Nemo和朋友們每次出海得到的魚獲都會分給專欄的讀者或者網友,他笑著說:“因為有些朋友暈船或者不會釣魚很是遺憾,我們分享魚獲給他,也算是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到活動中來,感受大海的饋贈。”

潛水也是Nemo的強項,海底的世界令他著迷,“有一次我去潛水的時候發現了一條海溝,我潛下去一看,那個岩石就像超市貨架一樣,整整齊齊三四排龍蝦就那樣看著我。那種狂喜,真的什麼都比不上”!

Nemo對於墨爾本的海釣很有發言權,他知道哪一種魚,多大的魚可以捕,也知道哪一片海域有最多的龍蝦鮑魚,所以他開設專欄為大家普及這些知識,希望在澳華人可以遵守海釣的所有規則,並且愛上這樣一個活動,融入澳洲這片美麗的土地。

“華人在海外最重要是要團結,那團結最容易的構成方式就是一起玩,釣一場魚就能成為朋友,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來關注和支持華人,華人在澳洲的地位,影響力和形象都會有很大改變。”

戴小農

墨爾本大學農業科學碩士

HW

▲作為教育學大師約翰杜威的信徒,戴小農⼀直都在努力踐行大師“從實踐中學習”的理念。所以無論是在維州人跡罕至的藍橋鎮,還是新州山川阻隔的庫拉鎮。他⼀直都在農業生產的第一線中,理解與學習現代農業的核心。

在農場中的戴小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同事在嬉笑怒駡之間管理著一萬五千英畝的牧場。以天為蓋,地為廬,惜惜相伴在他身邊的,是農場的數以千計的牛羊以及棲息在農場的野生動物。

當大多數人選擇城市生活時,戴小農卻選擇了不同的道路。

他說,城市的生活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卻隔絕了⼈類與自然界應有的互動。但農業這一行業的魅力就在於它是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交界處。而在這裡可以同時感受到個體、農業以及自然三者之間的相互影響。

戴小農認為現代化農業帶來了生產力,同時也給自然界帶來了諸多問題。但在未來,新技術能有效的逆轉這⼀趨勢。如大資料和人工智慧在農業中的嵌入將能夠大大減少化肥、農藥及灌溉水的使用,從而突破農業發展的瓶頸。

而在未來,戴小農期望在將來獲得管理生態農場的機會,為每個來訪的芸芸眾生,講解農場裡的一花一世界。

高原

澳洲WSET認證四級品酒師

HW

▲英國葡萄酒和烈酒教育基金會(WSET)認證四級品酒師,WSET閱卷官和講師,多項葡萄酒與烈酒大賽評委, 葡萄酒買手。

“我2006年來墨爾本留學的時候在Bottle shop打工,每天都要接觸葡萄酒,久而久之,最後我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它。” 後來,Nick高原考取了英國葡萄酒和烈酒教育基金會「WSET」的三級認證和四級認證。

“其實考到三級就已經可以成為一名很好的葡萄酒講師了,當時我的經理也是三級認證,我之後考四級完全是自己的興趣愛好,但是當時我還做著全職的工作,所以為了複習考試必須犧牲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甚至是睡覺的時間。”

功夫不負有心人,Nick成為了WSET在澳洲唯一的華人閱卷官。也在後來陸續受邀成為多個國際知名葡萄酒賽事的評委。談到葡萄酒的評判標準,Nick表示,最需要看的就是“性價比”。如果一瓶零售$5的葡萄酒和$35的葡萄酒,兩瓶酒的表現差不多的話,$5的葡萄酒就會評分高一些。

Nick還曾做過5年DAN MURPHYS的精品葡萄酒經理,“作為葡萄酒買手,挑選葡萄酒要最優先考慮顧客的喜好,而不是自己的喜好。還有這款酒是不是具有代表性,包括他的品牌認知度、年份和葡萄種類,一定要買到大家能夠接受的酒,這也是作為買手給公司買酒和自己收藏酒的最大區別。”

“當大家去Bottle shop挑選葡萄酒時,一定要告訴售貨員你的需求。喜歡酸一點優雅一點的酒,或者是喜歡甜美一些渾厚一些的酒等等,一個好的銷售都會為你推薦適合的葡萄酒。我建議剛接觸葡萄酒的朋友,不要一味的聽從大師們的打分,他們的舌頭是經過長期品酒的鍛煉,口味和一般顧客是不一樣的,選酒的時候更重要的是迎合自己的喜好。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葡萄酒”。

金杏

悉尼大學孔子學院院長、教育家

HW

▲金杏,悉尼大學孔子學院院長、跨文化傳播管理家,致力於提高中國文化和華裔藝術家在澳洲的認知度,過去十多年來先後將國際著名作曲家譚盾、鋼琴表演家郎朗、琵琶大師吳蠻介紹給澳大利亞。

金杏出國前,用她自己的話說是個酷愛文學、耽於幻想、中文系畢業的文藝青年,以為自己的一輩子都會和文學緊緊聯繫在一起。

但是現實總是和理想充滿差距。她坦言,當她剛移民到悉尼時,聽不懂一句英文,舉目無親,沒有工作的她十分迷茫。文學一度在她的生活中根本不重要,生活的壓力讓她根本無暇耽於幻想。

她試著融入澳洲社會,努力學習英文,到新聞公司實習,她樂觀堅強的性格,令她不想放棄。

2008年,悉尼大學孔子學院成立,給剛剛離開悉尼交響樂團多元文化市場推廣主任職位的金杏,一個重新回到中國文化語言領域工作的機會。

她說:“中國有很多好故事,但是怎麼介紹給西方觀眾,怎麼講好中國故事,就是孔子學院的責任。”

在她領導下,現在的悉尼大學孔子學院建立了頗具規模的漢語教學課程,學院還走進澳洲社區,定期舉辦講座和文化活動。同時,籌備一年一度的中國經典音樂會也是金杏工作的重頭戲之一。今年金杏邀請琵琶大師吳蠻和古箏新秀白洋于9月24日在悉尼音樂學院舉辦一場古箏琵琶音樂會。

她說,“中國藝術和西方藝術有很多共通性,都是展現人性、對自然的熱愛、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思考。形式不同,也各有長短,世界因文化的多樣性變得更有意思,我們應該更包容更開闊去接納不同的文化。”

Adam Luo

澳洲高爾夫球第一人

HW

▲澳洲墨爾本第一所中英文教學的國際高爾夫學院——IGAA創始人。紐西蘭職業高爾夫教練,Canterbuty Golfers Cups 2014紐西蘭冠軍;2016 澳洲華龍隊、鷹隊聯合比賽總杆冠軍,2016狼隊總杆比賽冠軍。

Adam曾經是一名國家隊棒球運動員,8歲進入專業隊訓練,從小世界各地參加比賽,培養了他堅持、獨立、不服輸的性格。

然而在17歲時,Adam在棒球訓練中負傷,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生涯。

“當時我在想,有哪一項運動是可以做一輩子的?然後我發現高爾夫球是一項年輕時可靠天賦、壯年時能憑基礎、老年時將依經驗就有機會上手的一項運動。這項運動沒有性別、年齡、身材限制,不需要組織一個團隊就能進行,這項運動屬於自我突破的終身學習,沒有滿分及完美,只有更好以及精益求精。我就知道了自己未來的方向了!”

Adam在後來去了紐西蘭學習高爾夫。他每天從早上六點練習到晚上八點,無論颳風下雨,從來沒有間斷過,不到三年的時間,他從一個完全不懂高爾夫的學員變成了零差點的職業教練。

因為這段求學經歷,怎麼樣讓學員在最短的時間學到最佳的高爾夫技巧,以及如何把高爾夫這項在中國看似貴族的運動普及開來,讓更多的中國人去接觸和學習高爾夫,成為了他的夢想。所以他再後來聘請了澳洲本地有名的西人教練,創辦了第一所中英文教學的國際高爾夫球學校。

Adam說自己未來的目標就是:“做教育,做好教育,打好球,過好人生。做一個認真的golfer!”

徐嫻

戲劇表演培訓老師、戲劇導演

HW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戲劇治療師,OZMX劇團創始人,在高校執教導演、表演課程十多年。

第一次接觸戲劇治療的概念,是接受德國戲劇治療師培訓的時候。這讓徐嫻大受啟發,她開始思考戲劇和心理之間的聯繫。

徐嫻在國內大學教書的那些年,收到過很多學生的回饋。他們都反映,戲劇表演是大學生涯中受影響最深的一門課,他們可以在課堂裡盡情地表達自我、釋放天性,而不用擔心他人的評判。

她說,在現代社會人們更習慣於隱藏和忽略自己潛意識裡的情緒,因為那些情緒可能是憤怒、憂傷、恐懼,是一切“消極”的代名詞。

但是總需要有一個出口,來緩解和疏導這些堆積的情緒。

戲劇治療的意義就是在一個足夠安全的環境裡,讓人坦然接受各種不確定性,在想像的世界自由馳騁,幫助更多人相信自己,來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每一個人都參與其中的創作方式,讓演員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和角色的關係,把很多平時看不到的潛能發揮出來,這個人變得很豐富很立體,其實就是一個療愈的過程”,徐嫻說。

方志強

太極摩登舞的創始人

HW

▲方至強老師現任澳洲表演藝術交友協會會長,是舞蹈教師協會的教師以及裁判,同時任教於老子學院、老舍茶館,作為特約太極拳講師。

“最開始學太極是因為小時候長得比較胖,我不喜歡大家都叫我小肥仔,但是那時候其他同學們都喜歡跳國標摩登舞,所以我就同時接觸到了太極和摩登舞。結果後面我成功瘦身,也愛上了這兩項運動。”

太極和摩登舞的跨界結合最初是因為方老師的一個發現,“我覺得太極氣功和摩登舞都很有節奏,都是通過調息來帶動的。而且他們兩個都有陰陽兩個方面,快的時候很乾脆,慢的時候又很穩定,而且對於接受過西方教育的華人來說比較容易接受。”

現在方教練的學生中有40%都是西人,早期的時候政府和工會會免費提供場地為方教練招收學生,“我們最開始舉辦的太極摩登舞學習活動人數最多的時候有50人,不僅有華人、西人、還有印度人,可以說得上是中西結合。”

當我們談及華人和西人學習太極摩登舞的區別時,方教練為我們介紹道:“華人因為對太極有所瞭解,所以學習起來是很快的,但是摩登舞的部分就沒有西人學習的快。而西人最開始的時候很難理解太極裡面的陰陽,氣息這些概念,所以學習比較慢,但是他們學習摩登舞都很有天賦,西人學習了太極摩登舞之後,也開始對中國傳統的五行、周易、易經感興趣。”

方老師在最後告訴我們,“希望大家可以通過學習太極摩登舞,和主流社會有一個溝通,還可以使我們身心快樂,與社會有良好的互動。”

湛毅鋒

華人直升機飛行員

HW

▲常駐悉尼地區的唯一的華人直升機飛行員。湛毅鋒說,他熱愛飛行並且享受在空中飛行的感覺,最大的快樂是看到飛行帶給乘客們快樂。

十二年前,湛毅鋒來到悉尼讀書,他和所有的留學生一樣,按部就班的完成了父母規劃好的人生路線,大學後回到國內工作。但是畢業後的工作經歷讓他發現,繁忙的工作和生意場上無休止的應酬並不適合自己。

時間的流逝和個人閱歷的增長也使他逐漸領悟到,如果對一項工作沒有熱情,他是無法在這個行業裡成功的。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下定決心回到悉尼實現飛行的夢想。

經歷兩年時間,學習理論考試和飛行訓練,從悉尼到昆士蘭再回到悉尼,他終於取的了直升機商業執照。回想起這一路走來的經歷,個中的艱辛大概所有的飛行員都會有共鳴,但在拿到商照執照的那一刻,證明了所有的磨練都是值得的。

Ethan說,在悉尼的通航產業就是一個充滿愛的大家庭,這個圈子很小,幾乎所有的飛行員都互相或者間接認識,因為不少飛行員都是師出同門或者來自同一個飛行學院。而也在真正進入這個行業後,他才發現在華人飛行員實在屈指可數。

他希望鼓勵更多的年輕華人學生能夠瞭解飛行,並加入到飛行這個大家庭中來。隨著中國近年對低空空域的逐漸開放,中國國內對直升機飛行員的需求正在急劇增長。他認為飛行在很多國家都是不錯的行業,而且澳洲的商業執照被很多國家認可,所以廣大在澳留學生也可以抽空瞭解一下這個行業。

很多人由於對這個行業的不瞭解,會誤認為認為飛行員的門檻高,但其實並非如此。只要英文水準過關,身體條件正常,所有人都可以成為飛行員。他認為對於經歷過澳洲大學學習的年輕人,七門飛行理論考試並不會比大學課程難, 如果全職學習飛行,一年之內足以考取飛行商照。

澳洲每個地方都有很多航校可以學習飛行,他說,“就算以後你未必會選擇飛行作為你的終身事業,趁著年輕也可以當作多學一門技能。而且,飛行的夢想是你欠你自己的。”

Ivy苦笑道:“有一次我負責幫助一位有長期酗酒習慣的精神病患者,那天我給他打電話約他見面瞭解情況,其實當時他已經喝醉了,但我因為經驗不足並沒有注意。結果約他出來時,發現我顧客當時的情況是很不安全的;無奈之下,我的上司選擇了報警,但這激怒了他,導致我和我上司在員警來之前被他在馬路上追跑長達20分鐘,當時真的非常驚險!”

因為對家暴行為的關注,Ivy之後在家暴服務中心做社工。而且隨著華人居民的增多,華人社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出於經濟和效率的考慮,翻譯不是很理想的選擇,所以Ivy經常會被分配去解決華人家庭的困難,“我們一般會先對受暴人進行採訪,瞭解她的需求。再根據需求提供相應的服務,例如法律援助,出庭需要哪些説明,還有心理輔導和兒童相關的服務”。

除此之外對於華人的社會服務還存在很多困難,“很多的華人還不是非常瞭解我們的工作,他們不知道我們會提供什麼樣的幫助,也不是很信任我們。不過現在這些情況相比我三年前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已經好了很多,我們開始慢慢得到理解。”

很多人會好奇到底什麼是家暴,什麼樣的行為才算構成了家暴,Ivy是這麼告訴我們的,“家暴分為很多種,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暴力行為,還有精神上的,例如跟蹤和限制人身自由,還有經濟上的限制,總體來說構成家暴需要兩個因素,‘恐懼’和‘控制’。”

“其實家暴通常是發生在關係親密的人之間,也許有一些人迫於社會壓力或是其他的包袱,沒有辦法讓大知道自己正在遭受家暴,所以我覺得遭受家暴的人相比其他弱勢群體是更需要關注的。”

“在澳洲每四個女性就有一位正在遭受家暴,所以如果您正在受到各種形式的家暴,請不要再沉默,一定要積極地尋求幫助。”

“不要對家暴沉默!

肖建國

川劇變臉藝術家

HW

▲氣功大師,曾在澳洲七號電視節目Australia’s Got Talent表演中國絕技,並殺進半決賽。

自幼在北京長大的肖建國,精靈好動總是叫父親帶他到老天橋,去看老藝人們的功夫表演。沒想到,從翻第一個跟頭開始,他對傳統功夫的熱愛就持續了60年。

“當時不像現在想著弘揚中國文化,只是感興趣,好動好練。就覺得一個男孩子應該像個男人一樣,練些功夫和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

10年前一次回國,讓肖建國接觸到川劇變臉藝術,一下子又打開了新藝術的大門。

他說,30年前剛來到異國他鄉的時候,靠著表演雜技、氣功賺到了生活費,也交到了朋友。但是現在的鑽研和表演,雖然會有經濟因素的考慮,但更多的是因為熱愛和保留傳播中華民族藝術。

川劇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神秘,對外國觀眾來說尤其新奇,但是需要演員有純熟的技巧、颱風和精氣神兒。

“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雖然現在演出並不頻繁,但肖建國說他每隔一兩天,就會到公園裡的舞臺上練習走台。

“在臺上的時候,表演的好不好,觀眾看得清楚,所以不能懈怠。”

讓外國人瞭解中國的藝術,知道如此神奇的表演來自東方,這讓肖建國感到很自豪。

“除非哪天我練不動了,我才會停下來。我會愛好它一輩子,如果有人真心想學,我也都會傳授他。”

肖建國即興表演吞鐵球

婁贇

墨爾本潛水釣魚達人

HW

▲Nemo是澳洲遊槍釣俱樂部潛水組組長,經常致力於豐富澳洲華人社區業餘生活,帶大家潛水釣魚,給大家分享魚獲,還組織釣魚比賽,開學習班教導新移民釣魚,幫助大家更好地融入澳洲生活。

Nemo告訴我們他所在的遊槍釣俱樂部每年都會組織很多海釣相關活動,比如上周組織了一次凱恩斯海釣活動,還有之前的金槍魚釣魚比賽等等。

“我們活動大都是公益的,初衷就是豐富華人的生活,大家都說出國就像‘坐牢’,我完全不同意,我們組織大家出海潛水釣魚,還豐富了大家的餐桌。”

不僅如此,Nemo和朋友們每次出海得到的魚獲都會分給專欄的讀者或者網友,他笑著說:“因為有些朋友暈船或者不會釣魚很是遺憾,我們分享魚獲給他,也算是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到活動中來,感受大海的饋贈。”

潛水也是Nemo的強項,海底的世界令他著迷,“有一次我去潛水的時候發現了一條海溝,我潛下去一看,那個岩石就像超市貨架一樣,整整齊齊三四排龍蝦就那樣看著我。那種狂喜,真的什麼都比不上”!

Nemo對於墨爾本的海釣很有發言權,他知道哪一種魚,多大的魚可以捕,也知道哪一片海域有最多的龍蝦鮑魚,所以他開設專欄為大家普及這些知識,希望在澳華人可以遵守海釣的所有規則,並且愛上這樣一個活動,融入澳洲這片美麗的土地。

“華人在海外最重要是要團結,那團結最容易的構成方式就是一起玩,釣一場魚就能成為朋友,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來關注和支持華人,華人在澳洲的地位,影響力和形象都會有很大改變。”

戴小農

墨爾本大學農業科學碩士

HW

▲作為教育學大師約翰杜威的信徒,戴小農⼀直都在努力踐行大師“從實踐中學習”的理念。所以無論是在維州人跡罕至的藍橋鎮,還是新州山川阻隔的庫拉鎮。他⼀直都在農業生產的第一線中,理解與學習現代農業的核心。

在農場中的戴小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同事在嬉笑怒駡之間管理著一萬五千英畝的牧場。以天為蓋,地為廬,惜惜相伴在他身邊的,是農場的數以千計的牛羊以及棲息在農場的野生動物。

當大多數人選擇城市生活時,戴小農卻選擇了不同的道路。

他說,城市的生活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卻隔絕了⼈類與自然界應有的互動。但農業這一行業的魅力就在於它是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交界處。而在這裡可以同時感受到個體、農業以及自然三者之間的相互影響。

戴小農認為現代化農業帶來了生產力,同時也給自然界帶來了諸多問題。但在未來,新技術能有效的逆轉這⼀趨勢。如大資料和人工智慧在農業中的嵌入將能夠大大減少化肥、農藥及灌溉水的使用,從而突破農業發展的瓶頸。

而在未來,戴小農期望在將來獲得管理生態農場的機會,為每個來訪的芸芸眾生,講解農場裡的一花一世界。

高原

澳洲WSET認證四級品酒師

HW

▲英國葡萄酒和烈酒教育基金會(WSET)認證四級品酒師,WSET閱卷官和講師,多項葡萄酒與烈酒大賽評委, 葡萄酒買手。

“我2006年來墨爾本留學的時候在Bottle shop打工,每天都要接觸葡萄酒,久而久之,最後我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它。” 後來,Nick高原考取了英國葡萄酒和烈酒教育基金會「WSET」的三級認證和四級認證。

“其實考到三級就已經可以成為一名很好的葡萄酒講師了,當時我的經理也是三級認證,我之後考四級完全是自己的興趣愛好,但是當時我還做著全職的工作,所以為了複習考試必須犧牲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甚至是睡覺的時間。”

功夫不負有心人,Nick成為了WSET在澳洲唯一的華人閱卷官。也在後來陸續受邀成為多個國際知名葡萄酒賽事的評委。談到葡萄酒的評判標準,Nick表示,最需要看的就是“性價比”。如果一瓶零售$5的葡萄酒和$35的葡萄酒,兩瓶酒的表現差不多的話,$5的葡萄酒就會評分高一些。

Nick還曾做過5年DAN MURPHYS的精品葡萄酒經理,“作為葡萄酒買手,挑選葡萄酒要最優先考慮顧客的喜好,而不是自己的喜好。還有這款酒是不是具有代表性,包括他的品牌認知度、年份和葡萄種類,一定要買到大家能夠接受的酒,這也是作為買手給公司買酒和自己收藏酒的最大區別。”

“當大家去Bottle shop挑選葡萄酒時,一定要告訴售貨員你的需求。喜歡酸一點優雅一點的酒,或者是喜歡甜美一些渾厚一些的酒等等,一個好的銷售都會為你推薦適合的葡萄酒。我建議剛接觸葡萄酒的朋友,不要一味的聽從大師們的打分,他們的舌頭是經過長期品酒的鍛煉,口味和一般顧客是不一樣的,選酒的時候更重要的是迎合自己的喜好。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葡萄酒”。

金杏

悉尼大學孔子學院院長、教育家

HW

▲金杏,悉尼大學孔子學院院長、跨文化傳播管理家,致力於提高中國文化和華裔藝術家在澳洲的認知度,過去十多年來先後將國際著名作曲家譚盾、鋼琴表演家郎朗、琵琶大師吳蠻介紹給澳大利亞。

金杏出國前,用她自己的話說是個酷愛文學、耽於幻想、中文系畢業的文藝青年,以為自己的一輩子都會和文學緊緊聯繫在一起。

但是現實總是和理想充滿差距。她坦言,當她剛移民到悉尼時,聽不懂一句英文,舉目無親,沒有工作的她十分迷茫。文學一度在她的生活中根本不重要,生活的壓力讓她根本無暇耽於幻想。

她試著融入澳洲社會,努力學習英文,到新聞公司實習,她樂觀堅強的性格,令她不想放棄。

2008年,悉尼大學孔子學院成立,給剛剛離開悉尼交響樂團多元文化市場推廣主任職位的金杏,一個重新回到中國文化語言領域工作的機會。

她說:“中國有很多好故事,但是怎麼介紹給西方觀眾,怎麼講好中國故事,就是孔子學院的責任。”

在她領導下,現在的悉尼大學孔子學院建立了頗具規模的漢語教學課程,學院還走進澳洲社區,定期舉辦講座和文化活動。同時,籌備一年一度的中國經典音樂會也是金杏工作的重頭戲之一。今年金杏邀請琵琶大師吳蠻和古箏新秀白洋于9月24日在悉尼音樂學院舉辦一場古箏琵琶音樂會。

她說,“中國藝術和西方藝術有很多共通性,都是展現人性、對自然的熱愛、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思考。形式不同,也各有長短,世界因文化的多樣性變得更有意思,我們應該更包容更開闊去接納不同的文化。”

Adam Luo

澳洲高爾夫球第一人

HW

▲澳洲墨爾本第一所中英文教學的國際高爾夫學院——IGAA創始人。紐西蘭職業高爾夫教練,Canterbuty Golfers Cups 2014紐西蘭冠軍;2016 澳洲華龍隊、鷹隊聯合比賽總杆冠軍,2016狼隊總杆比賽冠軍。

Adam曾經是一名國家隊棒球運動員,8歲進入專業隊訓練,從小世界各地參加比賽,培養了他堅持、獨立、不服輸的性格。

然而在17歲時,Adam在棒球訓練中負傷,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生涯。

“當時我在想,有哪一項運動是可以做一輩子的?然後我發現高爾夫球是一項年輕時可靠天賦、壯年時能憑基礎、老年時將依經驗就有機會上手的一項運動。這項運動沒有性別、年齡、身材限制,不需要組織一個團隊就能進行,這項運動屬於自我突破的終身學習,沒有滿分及完美,只有更好以及精益求精。我就知道了自己未來的方向了!”

Adam在後來去了紐西蘭學習高爾夫。他每天從早上六點練習到晚上八點,無論颳風下雨,從來沒有間斷過,不到三年的時間,他從一個完全不懂高爾夫的學員變成了零差點的職業教練。

因為這段求學經歷,怎麼樣讓學員在最短的時間學到最佳的高爾夫技巧,以及如何把高爾夫這項在中國看似貴族的運動普及開來,讓更多的中國人去接觸和學習高爾夫,成為了他的夢想。所以他再後來聘請了澳洲本地有名的西人教練,創辦了第一所中英文教學的國際高爾夫球學校。

Adam說自己未來的目標就是:“做教育,做好教育,打好球,過好人生。做一個認真的golfer!”

徐嫻

戲劇表演培訓老師、戲劇導演

HW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戲劇治療師,OZMX劇團創始人,在高校執教導演、表演課程十多年。

第一次接觸戲劇治療的概念,是接受德國戲劇治療師培訓的時候。這讓徐嫻大受啟發,她開始思考戲劇和心理之間的聯繫。

徐嫻在國內大學教書的那些年,收到過很多學生的回饋。他們都反映,戲劇表演是大學生涯中受影響最深的一門課,他們可以在課堂裡盡情地表達自我、釋放天性,而不用擔心他人的評判。

她說,在現代社會人們更習慣於隱藏和忽略自己潛意識裡的情緒,因為那些情緒可能是憤怒、憂傷、恐懼,是一切“消極”的代名詞。

但是總需要有一個出口,來緩解和疏導這些堆積的情緒。

戲劇治療的意義就是在一個足夠安全的環境裡,讓人坦然接受各種不確定性,在想像的世界自由馳騁,幫助更多人相信自己,來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每一個人都參與其中的創作方式,讓演員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和角色的關係,把很多平時看不到的潛能發揮出來,這個人變得很豐富很立體,其實就是一個療愈的過程”,徐嫻說。

方志強

太極摩登舞的創始人

HW

▲方至強老師現任澳洲表演藝術交友協會會長,是舞蹈教師協會的教師以及裁判,同時任教於老子學院、老舍茶館,作為特約太極拳講師。

“最開始學太極是因為小時候長得比較胖,我不喜歡大家都叫我小肥仔,但是那時候其他同學們都喜歡跳國標摩登舞,所以我就同時接觸到了太極和摩登舞。結果後面我成功瘦身,也愛上了這兩項運動。”

太極和摩登舞的跨界結合最初是因為方老師的一個發現,“我覺得太極氣功和摩登舞都很有節奏,都是通過調息來帶動的。而且他們兩個都有陰陽兩個方面,快的時候很乾脆,慢的時候又很穩定,而且對於接受過西方教育的華人來說比較容易接受。”

現在方教練的學生中有40%都是西人,早期的時候政府和工會會免費提供場地為方教練招收學生,“我們最開始舉辦的太極摩登舞學習活動人數最多的時候有50人,不僅有華人、西人、還有印度人,可以說得上是中西結合。”

當我們談及華人和西人學習太極摩登舞的區別時,方教練為我們介紹道:“華人因為對太極有所瞭解,所以學習起來是很快的,但是摩登舞的部分就沒有西人學習的快。而西人最開始的時候很難理解太極裡面的陰陽,氣息這些概念,所以學習比較慢,但是他們學習摩登舞都很有天賦,西人學習了太極摩登舞之後,也開始對中國傳統的五行、周易、易經感興趣。”

方老師在最後告訴我們,“希望大家可以通過學習太極摩登舞,和主流社會有一個溝通,還可以使我們身心快樂,與社會有良好的互動。”

湛毅鋒

華人直升機飛行員

HW

▲常駐悉尼地區的唯一的華人直升機飛行員。湛毅鋒說,他熱愛飛行並且享受在空中飛行的感覺,最大的快樂是看到飛行帶給乘客們快樂。

十二年前,湛毅鋒來到悉尼讀書,他和所有的留學生一樣,按部就班的完成了父母規劃好的人生路線,大學後回到國內工作。但是畢業後的工作經歷讓他發現,繁忙的工作和生意場上無休止的應酬並不適合自己。

時間的流逝和個人閱歷的增長也使他逐漸領悟到,如果對一項工作沒有熱情,他是無法在這個行業裡成功的。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下定決心回到悉尼實現飛行的夢想。

經歷兩年時間,學習理論考試和飛行訓練,從悉尼到昆士蘭再回到悉尼,他終於取的了直升機商業執照。回想起這一路走來的經歷,個中的艱辛大概所有的飛行員都會有共鳴,但在拿到商照執照的那一刻,證明了所有的磨練都是值得的。

Ethan說,在悉尼的通航產業就是一個充滿愛的大家庭,這個圈子很小,幾乎所有的飛行員都互相或者間接認識,因為不少飛行員都是師出同門或者來自同一個飛行學院。而也在真正進入這個行業後,他才發現在華人飛行員實在屈指可數。

他希望鼓勵更多的年輕華人學生能夠瞭解飛行,並加入到飛行這個大家庭中來。隨著中國近年對低空空域的逐漸開放,中國國內對直升機飛行員的需求正在急劇增長。他認為飛行在很多國家都是不錯的行業,而且澳洲的商業執照被很多國家認可,所以廣大在澳留學生也可以抽空瞭解一下這個行業。

很多人由於對這個行業的不瞭解,會誤認為認為飛行員的門檻高,但其實並非如此。只要英文水準過關,身體條件正常,所有人都可以成為飛行員。他認為對於經歷過澳洲大學學習的年輕人,七門飛行理論考試並不會比大學課程難, 如果全職學習飛行,一年之內足以考取飛行商照。

澳洲每個地方都有很多航校可以學習飛行,他說,“就算以後你未必會選擇飛行作為你的終身事業,趁著年輕也可以當作多學一門技能。而且,飛行的夢想是你欠你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