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世界歷史上死傷最重的戰役,100天損了200多萬人,摧毀了3大帝國

一戰期間,俄國軍隊在東線戰場上的表現往往不盡人意,令西線的英法協約國盟友大失所望。但1916年夏的“布魯西洛夫攻勢”卻是整個大戰中俄軍最精彩的“演出”,此役幾乎打垮了同盟國陣營“最薄弱的一環”奧匈帝國,

俄軍以極小代價獲得巨大的戰果。這次攻襲堪稱毀人不倦,不但把德奧兩國的軍隊總指揮(即總參謀長)給毀了,還把德奧兩國的皇帝甚至國家都毀了,當然順帶著也把自家的帝國和皇帝也毀了。真是天雷地火舉世無敵!僅憑這一戰,戰役指揮者、俄國陸軍上將布魯西洛夫就足以躋身世界名將行列。

整個一戰前期,俄軍的情形是非常非常衰,沒有打出一個有名的戰役,也沒有比較有名的名將,跟二戰的蘇聯對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啊。戰爭進行到1916年時,作為協約國東線主力的俄國已經筋疲力盡,在同盟國的輪番打擊下,俄國損失大量兵力和大片國土,只是仗著人口眾多、土地遼闊勉力維持。

鑒於無法在短期內擊敗俄國,同盟國盟主德國決定把兵力集中到西線,企圖先打敗法國,再來收拾孤零零的俄國。於是在同年2月,德軍發動著名的凡爾登戰役,令法軍損失慘重。

命懸一線的法國請求俄國在東線發動進攻,迫使德國分兵。由於法國是俄國最大的資金和軍火提供者,沙皇尼古拉二世同意了對方的請求,但俄國將軍們卻極力反對,因為俄軍戰鬥力低下,

主動進攻總是“損失很大,收穫很小”,俄德兩軍的傷亡比基本處在5:1的水準。

為了鎮住持反對意見的將領,尼古拉二世把總參謀長布魯西洛夫派到前線,兼任實力最強的俄國西南方面軍的司令。

這布魯西洛夫是沙皇麾下的一名比較能打的馬上英雄。

說到這兒咱順便多扯一句,這沙皇俄國絕對是個狂熱的“騎兵控”,一戰期間,沙俄是騎兵人數最多的國家,共有36個師20萬人,比英法德三國騎兵加起來還多!不過悲催的是,大戰中機槍大炮和飛機的廣泛使用讓拉風的騎兵迅速走向過時……

騎兵猛男布魯希洛夫生於1853年,逝於1926年,獅子座,出身貴族軍人世家,他爺爺光榮參加過沙俄史上最偉大的抗戰——抗擊拿破崙。繼承家族優良傳統的小布少年從軍,

精忠報國,先後畢業于貴胄軍官學校和騎兵軍官學校,當過多年騎兵軍校校長之職,1912年被沙皇授予騎兵上將軍銜。一戰爆發時,他已經62歲了,是一位廉頗、黃忠型的武將。1916年春,老布將軍被沙皇任命為西南方面軍司令,一下子成為俄軍50多個師的兵馬總指揮。

1916年6月,老布將軍指揮缺武器、少支援的俄國大兵們對德奧軍隊發動迅猛奇襲,由於老布行動突然,又極富創意地在20多個地段同時開打,敵軍怎麼也搞不清俄軍的主攻方向到底在哪個部位,迷迷糊糊地就中招了!

此戰從6月4日一直幹到9月20日,108天,老布的軍隊像瘋了似的和德奧軍玩命,直到筋疲力盡才停止了攻勢。在這場規模宏大的“布魯西洛夫攻勢”中,俄軍傷亡約50萬人,奧軍前後損失150萬人(其中40萬人被俘),德軍損失35萬人,此戰也被稱為世界上死傷最重的戰役。

法國和義大利樂了,德國和奧匈哭了,羅馬尼亞則瘋了——這個本來中立的小國看到奧匈被揍得如此之慘,便做起了搶走奧匈地盤的美夢,它毅然投入了協約國的懷抱,意欲趁火打劫。

此戰引發的連鎖反應還不止這些,那些主宰一戰的同盟國軍政巨頭們幾乎全“抽了”。

在德國,德軍總參謀長法金漢上將由於前線失利(調兵援助奧軍導致沒有更多的兵力在西線進攻法國凡爾登要塞),被德皇炒了魷魚。隨後興登堡和魯登道夫上臺,他們很快就架空了德皇,威廉二世成了漢獻帝。

在奧匈帝國,奧軍由於慘遭重創,帝國一片悲哀,奧皇約瑟夫.弗蘭茨一世難受過度,蹬腿了。“玩雜耍”的奧軍總參謀長康拉德元帥被新任奧皇炒了魷魚。

德奧兩國的皇帝和軍事統帥都倒楣了,按說這尼古拉應該歡喜才是,然而最倒楣的就是他!因為就在短短的幾個月後,他就不再是皇帝了,更悲哀的是,他還得到了比德皇和奧皇慘上百倍的人生結局。因為此前的俄軍已經損失了500萬有生力量,俄國君主制已千瘡百孔。1917年,俄國爆發革命,沙皇統治被推翻了。

這三大帝國都跨了,三位皇帝隨著帝國的垮臺皇位都丟了後走向了不同的結局。

又極富創意地在20多個地段同時開打,敵軍怎麼也搞不清俄軍的主攻方向到底在哪個部位,迷迷糊糊地就中招了!

此戰從6月4日一直幹到9月20日,108天,老布的軍隊像瘋了似的和德奧軍玩命,直到筋疲力盡才停止了攻勢。在這場規模宏大的“布魯西洛夫攻勢”中,俄軍傷亡約50萬人,奧軍前後損失150萬人(其中40萬人被俘),德軍損失35萬人,此戰也被稱為世界上死傷最重的戰役。

法國和義大利樂了,德國和奧匈哭了,羅馬尼亞則瘋了——這個本來中立的小國看到奧匈被揍得如此之慘,便做起了搶走奧匈地盤的美夢,它毅然投入了協約國的懷抱,意欲趁火打劫。

此戰引發的連鎖反應還不止這些,那些主宰一戰的同盟國軍政巨頭們幾乎全“抽了”。

在德國,德軍總參謀長法金漢上將由於前線失利(調兵援助奧軍導致沒有更多的兵力在西線進攻法國凡爾登要塞),被德皇炒了魷魚。隨後興登堡和魯登道夫上臺,他們很快就架空了德皇,威廉二世成了漢獻帝。

在奧匈帝國,奧軍由於慘遭重創,帝國一片悲哀,奧皇約瑟夫.弗蘭茨一世難受過度,蹬腿了。“玩雜耍”的奧軍總參謀長康拉德元帥被新任奧皇炒了魷魚。

德奧兩國的皇帝和軍事統帥都倒楣了,按說這尼古拉應該歡喜才是,然而最倒楣的就是他!因為就在短短的幾個月後,他就不再是皇帝了,更悲哀的是,他還得到了比德皇和奧皇慘上百倍的人生結局。因為此前的俄軍已經損失了500萬有生力量,俄國君主制已千瘡百孔。1917年,俄國爆發革命,沙皇統治被推翻了。

這三大帝國都跨了,三位皇帝隨著帝國的垮臺皇位都丟了後走向了不同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