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是歷史上的明君,還是造詣深厚的書法家、書法理論家

李世民是誰?當然就是大唐王朝的那個赫赫有名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啦。

在這兒,我只想說說作為書法家的李世民。

歷朝歷代的皇帝中,文采風流、多才多藝的皇帝也頗不少,像在經、史、佛學、書法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和豐富著述的南朝梁武帝蕭衍,像寫得一手好詩詞的南唐後主李煜,像癡迷於書畫藝術並寫得一手好字畫得一手好畫的宋徽宗皇帝趙佶,等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李世民屬於文治武功都非常卓越的有為皇帝,

他跟隨父親——高祖李淵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後來,他在坐上皇帝的寶座後,勵精圖治,從善如流,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同時,他也留下了不少政壇佳話。後世的司馬光曾如此評說他:“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司馬光的評價還是比較中肯的。

李世民當然是真心愛書法,不然他不會大力提倡書法藝術,置書學博士,以書取士;設弘文館,專門培養書法人材。不然他不會想方設法搜羅王羲之等人的法書,也不會把那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做為自己的陪葬品。李世民也堪稱得上是王羲之的知己,王羲之的書法廣為傳播,王羲之本人被尊崇為書聖,王羲之在書法史上的“老大”地位,

應該說和李世民的大力推崇也不無關係。他還親自撰寫了《晉書·王羲之傳贊》,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當然,作為一代明君,李世民愛書法愛得比較理性、理智、清醒,沒有像宋徽宗趙佶那樣不理朝政,也沒有亂用小人、庸人,以至於讓皇權旁落。

五代人王仁裕撰寫的《開元天寶遺事》記述了不少唐朝開元、天寶年間的逸聞遺事,遺憾沒有看到有人記述唐朝貞觀年間的逸聞遺事的書籍,

我也搜查了網路,也沒有看到更多關於李世民苦練書法的有關文字,想來也是勤勉有加吧。

李世民的書法可以說是遠學王羲之,近學虞世南。虞世南是智永的弟子,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孫,而智永在書法上又以傳承二王家法為己任。

虞世南去世後,丞相魏征又向李世民推薦了“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體”的褚遂良,君臣二人經常切磋書法,由此,李世民的書法頗得到王羲之書法的正傳的。李世民的書法水準怎麼樣?張懷瓘的《書斷》裡面這樣記述他:“工隸書飛白,行草得二王法。尤善臨古帖,殆於逼真。”李世民的傳世書法有《晉祠銘》、《溫泉銘》、《屏風帖》等,確實得王羲之書法的一瓣心香,遒勁俊逸,氣勢飛動,雍容和雅,骨力不凡。李世民不僅在治理國家上有創新精神,在書法碑刻上也富有創新精神,以行書刻碑就是他的首創,這也是碑刻史上的里程碑、大手筆。宋朱長文在《續書斷》中把李世民列妙品之首,他說:“(李世民)既即位,購求天下名書以充禦府,銳精臨寫,特愛羲之,首與虞世南,褚遂良書法,二人皆賢者也,因其論書,可以及政矣。翰墨所揮,遒動妍逸,鸞鳳飛翥,虯龍騰躍,妙之最者也”。

虞世南孔子廟碑

李世民還是高水準的書法鑒賞家、評論家,他親自撰寫《晉書·王羲之傳論》,他也不枉是王羲之的知己,正是因為他的推崇,王羲之書聖的地位日隆,被尊為“書聖”,書法地位至今無人撼動。李世民在《論書》中說:“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唐太宗所言是切實之論,也是他學書的經驗之談。他在《筆法訣》中說道:“夫點要作棱角,忌于圓平,貫於通變。”他強調書法的骨力,講究書法的“沖和之美”,李世民的這些書法觀點是有著較高的理論價值和書法審美價值的。

李世民也愛鑽研書法理論,還頗有真知灼見,稱得上識見高妙、格局闊大。他在《指意》中寫道:“夫字以神為精魄,神若不和,則字無態度也。”他在《王羲之傳論》裡寫道:“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靠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他還曾說:“心正氣和,則契於玄妙,心神不正,字則欹斜,志氣不和,書心顛覆。其道同魯廟之器,虛則欹,滿則覆,中則正,正者,沖和之謂也。”對於書法,李世民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論認識,也有具體客觀的分析,切中肯綮。當然,這些走心的書法理論,是建立在李世民對書法藝術的朝夕揣摩、用心體悟的基礎上的。

褚遂良聖教序

說起來,在教育資源、文化資源都比較稀缺的時代,皇室子弟們有著先天的優勢,比如,可以請到當時朝代最高水準的老師,可以觀賞到最頂級水準的書畫藝術作品真跡,可以讀到各種珍貴的典籍,等等。李世民貴為天子,想研習書法自然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他重用的大臣裡,有不少就是書法高手,像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等,不僅僅是在唐代,即使是在中國幾千年的書法史上,也是一流的書法大家。想想,天天和高手過招,書法水準的提升還不是指日可待的事,再加上李世民的天賦不錯、硯邊用功也勤奮和善於體悟。

李世民在《筆法記》中說:“書學小道 ,初非急務,時或留心,猶勝棄日,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也,病在心務懈怠,不能專精耳。”我覺得李世民這麼說應該沒有輕視書法的意思,學習書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躁,要堅持不懈,要持之以恆,要勤勉精進。他這麼說是不是還有這一層意思:在古人,做人是大體。所謂立德、立言、立功,所謂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詩詞書畫都是餘事,是雕蟲小技而已。

雖然說詩書畫是餘事,這餘事卻又常常是美事、雅事、樂事。陶冶情操,澡雪精神,修身養性,不僅給人帶來身體上和心靈上的舒服、滿足與愉悅,還能帶來靈魂上的愉悅。

雍容和雅,骨力不凡。李世民不僅在治理國家上有創新精神,在書法碑刻上也富有創新精神,以行書刻碑就是他的首創,這也是碑刻史上的里程碑、大手筆。宋朱長文在《續書斷》中把李世民列妙品之首,他說:“(李世民)既即位,購求天下名書以充禦府,銳精臨寫,特愛羲之,首與虞世南,褚遂良書法,二人皆賢者也,因其論書,可以及政矣。翰墨所揮,遒動妍逸,鸞鳳飛翥,虯龍騰躍,妙之最者也”。

虞世南孔子廟碑

李世民還是高水準的書法鑒賞家、評論家,他親自撰寫《晉書·王羲之傳論》,他也不枉是王羲之的知己,正是因為他的推崇,王羲之書聖的地位日隆,被尊為“書聖”,書法地位至今無人撼動。李世民在《論書》中說:“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唐太宗所言是切實之論,也是他學書的經驗之談。他在《筆法訣》中說道:“夫點要作棱角,忌于圓平,貫於通變。”他強調書法的骨力,講究書法的“沖和之美”,李世民的這些書法觀點是有著較高的理論價值和書法審美價值的。

李世民也愛鑽研書法理論,還頗有真知灼見,稱得上識見高妙、格局闊大。他在《指意》中寫道:“夫字以神為精魄,神若不和,則字無態度也。”他在《王羲之傳論》裡寫道:“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靠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他還曾說:“心正氣和,則契於玄妙,心神不正,字則欹斜,志氣不和,書心顛覆。其道同魯廟之器,虛則欹,滿則覆,中則正,正者,沖和之謂也。”對於書法,李世民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論認識,也有具體客觀的分析,切中肯綮。當然,這些走心的書法理論,是建立在李世民對書法藝術的朝夕揣摩、用心體悟的基礎上的。

褚遂良聖教序

說起來,在教育資源、文化資源都比較稀缺的時代,皇室子弟們有著先天的優勢,比如,可以請到當時朝代最高水準的老師,可以觀賞到最頂級水準的書畫藝術作品真跡,可以讀到各種珍貴的典籍,等等。李世民貴為天子,想研習書法自然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他重用的大臣裡,有不少就是書法高手,像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等,不僅僅是在唐代,即使是在中國幾千年的書法史上,也是一流的書法大家。想想,天天和高手過招,書法水準的提升還不是指日可待的事,再加上李世民的天賦不錯、硯邊用功也勤奮和善於體悟。

李世民在《筆法記》中說:“書學小道 ,初非急務,時或留心,猶勝棄日,凡諸藝業,未有學而不得也,病在心務懈怠,不能專精耳。”我覺得李世民這麼說應該沒有輕視書法的意思,學習書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躁,要堅持不懈,要持之以恆,要勤勉精進。他這麼說是不是還有這一層意思:在古人,做人是大體。所謂立德、立言、立功,所謂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詩詞書畫都是餘事,是雕蟲小技而已。

雖然說詩書畫是餘事,這餘事卻又常常是美事、雅事、樂事。陶冶情操,澡雪精神,修身養性,不僅給人帶來身體上和心靈上的舒服、滿足與愉悅,還能帶來靈魂上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