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立2年,去年淨利近5億,映客是靠什麼賺錢的?

宣亞收購映客直播的消息還在行業中沸沸揚揚地傳遞著,所有人的眼睛都死死地盯著映客直播。而就在前幾日宣亞國際宣佈,以28.948億元人民幣收購映客直播約48.25%的股權。映客最終以60.59億元的整體估值登陸國內資本市場。

另外,隨公告同時發佈的檔裡,第一次清晰披露了映客這家公司的財務狀況。

令人咂舌的是,誰也料想不到區區成立兩年的映客利潤過億。在成立的第二年,映客就獨立獲得了43.38億營業收入,利潤4.8億,而比這更關鍵的是,

在2017年的第一個季度,這家直播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35億,淨利潤達到2.44億。

上億的近利潤這是傳統行業所望塵莫及的,這正是互聯網時代的魅力。站在風口中的映客正是那個幸運兒,恰好趕上直播的快車,狠狠地賺了一把。

那麼映客直播究竟是靠什麼賺錢的呢?

不難發現,映客的變現模式目前主要是兩種:用戶充值打賞和廣告。

簡單來說,就是觀眾付費充值,用以給主播贈送禮物。映客平臺上的虛擬禮物包括:汽車、飛機、遊艇、島嶼等。其中,映客平臺會根據一定比例將這些虛擬禮物的收益與主播用戶進行分配,也就是所謂的平臺抽成。

誰也想不到21世紀的現在,直播會成為暴利行業,而其中的一大部分收入主要還是來源於用戶對於主播的打賞。

我們經常聽到主播們動不動就月入上萬,月入十萬,或者更多,這就可想而知,平臺的抽成自然也不會少。

另一種變現形式——廣告,就很好理解了。這包括目標公司冠名網路節目的廣告收益分成。

當然除了以上說的,還有就是互聯網大環境下的順勢而為。

2016年引爆了中國的直播行業,大大小小的直播平臺有300多家。而到了2017年,直播市場相對閉塞,

再加上短視頻的衝擊,直播市場似乎沒有了之前的火候。然而即使這樣,直播平臺的用戶數量依然是有增無減。直播仍然是大勢所趨,這就造就了映客直播的成功。

直播未來仍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在於其通過對遊戲、音樂等內容進行二次創作滿足用戶個性需求。

而當下直播變現模式相對清晰,“虛擬打賞疊加會員、廣告、電商、遊戲聯運等形成綜合變現矩陣”。

而此時的映客直播越來越意識到內容創作的重要性,而不是單純的吸引眼球,無下限地作秀等。接下來對於直播內容的把控,將成為映客直播未來的著力點。

更多精彩文章:微信公眾號(春曉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