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年花開》周瑩真實身份竟是慈禧乾女兒,曾兩次大手筆解救慈禧

《那年花開月正圓》自從開播以來,就引發了無數熱議,孫儷飾演的女主角周瑩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17歲嫁入吳家,18歲丈夫吳聘因病去世,公公也因意外遇難,她臨危受命掌管吳家,

此後一生守寡只為完成丈夫的遺願——將家族的生意做大做強,做到全世界。

在接下來的劇情中,周瑩面對掌櫃們欲侵吞資產的野心以及家族內部的明爭暗鬥,她將以過人的智慧成功地化解危機,把一個行將倒塌的吳家東院建設成為商業帝國。

最終,周瑩不但為整個家族創下了巨額財富,完成了丈夫的遺願,還成為了陝西的女首富,創造了一部盪氣迴腸的秦商神話,因擁有過人的經商之道,她也被後人奉為“女商聖”。

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女商聖

而在歷史上,周瑩也是確有其人的,而且也不是沿街賣藝出身,

據吳家的後代介紹,周瑩是出身宦官之家,只因家道中落經濟拮据,被人介紹嫁給了吳家做兒媳。但卻有著相類似的坎坷經歷,周瑩嫁入吳家不久,丈夫吳聘病逝,公公吳蔚文也因意外去世,吳家的產業也因此沒了主心骨,重創之下迅速頹敗。

而周瑩卻沒有因自己是個寡婦就逆來順受,在清末那個動亂的社會裡,女人要抛頭露面立足商場需要很大的勇氣,她卻力排眾議,毅然決然地開始主持家政,承擔起這份責任和擔當。

面對來自家族內部的猜疑和商號經營的種種危機,周瑩重整旗鼓,

對吳家商業進行大刀闊斧的整頓改革,扛起了振興家業的擔子。她多謀善斷,對賢能人才加以任用,貫通中西方經營之道,各類生意都做的有聲有色。周瑩就這樣從閨閣少女華麗轉身成為陝西女首富,大陝西沒有第二個人敢跟她鬥富。

慈禧太后都認了她做義女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慈禧跑到西安來避難時,周瑩提供了10萬兩白銀幫助慈禧度過難關,慈禧高興不已,親手寫了“護國夫人”四個大字送給周瑩,還收她做為義女,從此周瑩更是名聲大震!

周瑩進獻白銀絕不是為了討好慈禧,而是出於家國大義的考慮。清末百業凋敝,那時候能拿得出手10萬兩銀子在當時可是能買到兩萬畝良田的,這也正是她得到慈禧青睞的原因。

1901年,《辛丑合約》簽訂,中國被敲詐9.8億兩白銀(賠償4.5億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9.8億兩)。這時候,周瑩又向朝廷進獻大量白銀,同赴國難。慈禧感于她的義舉,再次獎勵周瑩,封她為“一品誥命夫人”。

一個女商人,在那個動亂的時代,能做到這樣的地步,已然是十分了不起的。

然而,周瑩卻並不屑于鬥富,而是胸中有著一份家國情懷,因為她經歷了中國的歷史時刻,洋務運動、甲午戰爭、戊戌變法等歷史事件,她體會到了國家命運的沉浮,心中懷有男人都少有的大義。

她興水利、辦教育、建文廟、助軍餉,關中地區出現饑荒,周瑩命自家的多地糧店開倉放糧,並在受災的地方開設粥場,挽救了無數災民的生命,涇陽和三原兩縣的父老鄉親更是稱她為“活菩薩”。後來兩縣在寫縣誌時,她的這些善舉也被載入了史冊。

一生坎坷,挽救家族命運,卻未能入吳家墳,原因何在?

從18歲開始守寡到42歲去世,24個春秋的短暫時光裡,周瑩成功地扭轉了吳家商業衰落的趨勢,贏得了世人的尊重,讓自己留下了舉世無雙的名聲。可當她走完這坎坷而又傳奇的一生時,她的結局卻不禁讓人感到心酸,肅然起敬。

據說周瑩出殯當天,自發送葬的老百姓就達八萬餘人!即便如此備受愛戴,卻仍難逃那個封建社會的傳統約束。

縱然當時吳家擁有占地50畝的吳氏園陵,陵內柏樹林立,石馬、石碑、石坊盡顯莊嚴與氣勢,但卻容不下一個沒有子嗣的寡婦。她死後被埋在了距離吳家祖墳200米處東北方向的地下,默默地結束了她的輝煌一生。

現如今,她的墳墓也了無蹤跡。

周瑩死後,吳家的巨額家產最終去了哪兒?

清末一系列的社會動盪給秦商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周瑩死後,她的家族生意也未能逃脫時代的潮流,最終走向了衰落。而她生前所營建的商業帝國,也只能是秦商沒落道路上的一個最大亮點。

因為沒有生育兒女,周瑩生前過繼了吳家中院的侄子吳懷先為養子。吳懷先接手吳氏莊園後,將其捐贈給了共產黨。1937年洛川會議後,西北青年訓練班從延安遷到涇陽,1938年春訓練班將當時的吳氏莊園作為培訓基地,全國各地去往延安的熱血青年都需要先到此地參加政治、軍事培訓,現在已經成為了歷史博物館。

周瑩經商的過人之處,被後世稱讚

據說,周瑩天資聰穎,對數字的敏感非比常人,有著過目不忘的本事。不僅如此,她還有膽有識,很有商業頭腦,對家業進行重大改革,實行股份制改革,讓夥計參股,給夥計分紅。

此外,她重情重義,為保障夥計的生活,推行了陰俸和陽俸制度。夥計幹不動了,可以退休拿養老金,去世後他們的家人還可以繼續領,因為對夥計好,大家都願意跟著她幹。

她發揚家風,注重誠信,沒多久就讓吳家重拾鹽商生意,還把生意擴張到了蠶絲、棉花、藥材、茶葉等多個方面,勢力遍佈全國。

“成功,不只是將一個行將倒閉的商業大廈建成商業帝國,生意遍及全國,更是她在商人趨利的傳統概念裡,以自己的商業智慧為自己也為商人群體贏得了無與倫比的尊重”。——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先生這樣評價她

在清朝時一個女人就能懂得股份制經營,我想,周瑩如果活在現代社會,那她一定也會特別懂得如何理財,如何致富。為我們陝西有這樣的一名奇女子感到驕傲,小編要向她學習!

更多精彩內容,就讓我們一起期待接下來的劇情吧,追劇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奮發向上。

你的致富人生,完全可以從卡惠網開始哦,信用卡用的妙,絕對可以幫你攢下一筆不小的財富呢~

1901年,《辛丑合約》簽訂,中國被敲詐9.8億兩白銀(賠償4.5億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9.8億兩)。這時候,周瑩又向朝廷進獻大量白銀,同赴國難。慈禧感于她的義舉,再次獎勵周瑩,封她為“一品誥命夫人”。

一個女商人,在那個動亂的時代,能做到這樣的地步,已然是十分了不起的。

然而,周瑩卻並不屑于鬥富,而是胸中有著一份家國情懷,因為她經歷了中國的歷史時刻,洋務運動、甲午戰爭、戊戌變法等歷史事件,她體會到了國家命運的沉浮,心中懷有男人都少有的大義。

她興水利、辦教育、建文廟、助軍餉,關中地區出現饑荒,周瑩命自家的多地糧店開倉放糧,並在受災的地方開設粥場,挽救了無數災民的生命,涇陽和三原兩縣的父老鄉親更是稱她為“活菩薩”。後來兩縣在寫縣誌時,她的這些善舉也被載入了史冊。

一生坎坷,挽救家族命運,卻未能入吳家墳,原因何在?

從18歲開始守寡到42歲去世,24個春秋的短暫時光裡,周瑩成功地扭轉了吳家商業衰落的趨勢,贏得了世人的尊重,讓自己留下了舉世無雙的名聲。可當她走完這坎坷而又傳奇的一生時,她的結局卻不禁讓人感到心酸,肅然起敬。

據說周瑩出殯當天,自發送葬的老百姓就達八萬餘人!即便如此備受愛戴,卻仍難逃那個封建社會的傳統約束。

縱然當時吳家擁有占地50畝的吳氏園陵,陵內柏樹林立,石馬、石碑、石坊盡顯莊嚴與氣勢,但卻容不下一個沒有子嗣的寡婦。她死後被埋在了距離吳家祖墳200米處東北方向的地下,默默地結束了她的輝煌一生。

現如今,她的墳墓也了無蹤跡。

周瑩死後,吳家的巨額家產最終去了哪兒?

清末一系列的社會動盪給秦商造成了毀滅性的影響,周瑩死後,她的家族生意也未能逃脫時代的潮流,最終走向了衰落。而她生前所營建的商業帝國,也只能是秦商沒落道路上的一個最大亮點。

因為沒有生育兒女,周瑩生前過繼了吳家中院的侄子吳懷先為養子。吳懷先接手吳氏莊園後,將其捐贈給了共產黨。1937年洛川會議後,西北青年訓練班從延安遷到涇陽,1938年春訓練班將當時的吳氏莊園作為培訓基地,全國各地去往延安的熱血青年都需要先到此地參加政治、軍事培訓,現在已經成為了歷史博物館。

周瑩經商的過人之處,被後世稱讚

據說,周瑩天資聰穎,對數字的敏感非比常人,有著過目不忘的本事。不僅如此,她還有膽有識,很有商業頭腦,對家業進行重大改革,實行股份制改革,讓夥計參股,給夥計分紅。

此外,她重情重義,為保障夥計的生活,推行了陰俸和陽俸制度。夥計幹不動了,可以退休拿養老金,去世後他們的家人還可以繼續領,因為對夥計好,大家都願意跟著她幹。

她發揚家風,注重誠信,沒多久就讓吳家重拾鹽商生意,還把生意擴張到了蠶絲、棉花、藥材、茶葉等多個方面,勢力遍佈全國。

“成功,不只是將一個行將倒閉的商業大廈建成商業帝國,生意遍及全國,更是她在商人趨利的傳統概念裡,以自己的商業智慧為自己也為商人群體贏得了無與倫比的尊重”。——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先生這樣評價她

在清朝時一個女人就能懂得股份制經營,我想,周瑩如果活在現代社會,那她一定也會特別懂得如何理財,如何致富。為我們陝西有這樣的一名奇女子感到驕傲,小編要向她學習!

更多精彩內容,就讓我們一起期待接下來的劇情吧,追劇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奮發向上。

你的致富人生,完全可以從卡惠網開始哦,信用卡用的妙,絕對可以幫你攢下一筆不小的財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