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宋代女子生孩子難產,怎麼辦

《夷堅志》是南宋洪邁(1123~1202 )撰寫的一部志怪小說, 有宋代鬼故事書之稱。書中有一則靈異傳奇故事,說的是宋代女子墮胎殺嬰後的業報。

四川資州人何愨正直剛介,曾經擔任過四川瀘南安撫使之職。一天,何愨坐在官衙中,恍惚間,有冥司使者來找他。急忙起身回到後面告訴妻子:“陰曹地府請他去斷獄,案子辦完了就回來,千萬不要把他當成死人埋了。”說完,暝目而逝。三天后,何愨清醒過來,對妻子說了自己這幾天來的離奇經歷:

在陰間,

有數百生前曾經墮胎的婦女,積案久拖不決,閻王爺也不知如何處理,因此拜託何愨前來協助斷案。他大筆一揮,令這些女子盡數轉世投胎變母豬了。依稀記得當時的判詞是“汝等能懷不能產,壞他性命太癡愚,而今罪業無容著,可向人間作母豬。”

離奇的故事雖然只是為了懲戒世人,當不得真,但它至少透露出了幾個史實:宋時婦女墮胎行為頗具普遍性,為了遏制這種風氣的蔓延,官方不得不宣稱這些女子會有業報,死後會墮入地獄、轉世投胎只能做母豬。不僅是口頭、文字流傳,南宋時還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一幅陰氣森森的地獄景象(十王圖),圖中墮胎殺嬰婦女總是扛著沈重長枷,面露惶懼無助之色。

雖然自古以來就多子多福的俗諺流傳,

但歷史上墮胎殺嬰的事情屢見不鮮。

仔細分析,歷史上婦人墮胎有經濟、風俗、制度等諸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與婦女生產風險大有絕大關係。常言道:“婦人免(娩)乳大故,十死一生”,在醫學不發達的古代,女子生育猶如在鬼門關徘徊,

稍有不慎,婦女就會死於難產。因為生產的危險,許多婦女不願意再生。兇險萬分的生產過程,造成婦女莫大心理陰影。甚至有女子為了逃避生育,加上曾目睹“其母以產歿”,不惜婚前悔約,斷然出家為尼。

逃婚的婦女畢竟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女性要結婚,要生兒育女。隨著產期的臨近,順理成章出現了祈求順產的心態,相關信仰也孕育而生。

宋時孕婦多拜池頭夫人、臨水夫人。

池頭夫人是專門看守十殿閻羅第六殿血池的婦女,專門管理因難產而墮入血池受罪的女性亡魂。池頭夫人可救難產,婦女難產而死是要落到血污池去的,如果池頭夫人收容了她,這個婦女就可以從死亡邊緣掙扎蘇醒過來。所以,待產婦女祈于池頭夫人神前,就可保母子平安。

臨水夫人、俗姓陳名靖姑,或名進姑。 一說為寧德古田人, 另有一說為福州下渡人,人稱順懿夫人、順天聖母、三山女神。 傳說曾赴閭山學法,師承許旌陽真人。據說,臨水夫人得道後能降妖伏魔,扶危濟難。 24歲時懷孕數月,因祈雨抗旱、為民除害而犧牲。相傳臨水夫人在保護婦幼上頗有奇效,在民間被百姓稱為“救產護胎佑民女神”。

就可保母子平安。

臨水夫人、俗姓陳名靖姑,或名進姑。 一說為寧德古田人, 另有一說為福州下渡人,人稱順懿夫人、順天聖母、三山女神。 傳說曾赴閭山學法,師承許旌陽真人。據說,臨水夫人得道後能降妖伏魔,扶危濟難。 24歲時懷孕數月,因祈雨抗旱、為民除害而犧牲。相傳臨水夫人在保護婦幼上頗有奇效,在民間被百姓稱為“救產護胎佑民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