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好神奇!中國外交部的半島解決方案疑被《紐約時報》抄襲!

“以平壤同意凍結核子試驗和導彈試驗,換取美國的一些讓步,包括減少美韓軍演”。像不像“雙暫停”?

美國草擬的一份對朝鮮“斷油”的提案6日已經分發到安理會15個成員國手中,並推動於11日在聯合國進行表決。

據稱這是迄今為止提出的對朝鮮最嚴厲的制裁案,專家們認為,一旦切斷石油進口,朝鮮經濟“很快就將窒息”。

7日,在俄羅斯遠東參加“東方經濟論壇”的朝鮮代表團發表聲明稱,將以“強有力的手段”反擊“美國制裁打壓朝鮮的野蠻陰謀”。韓國總理李洛淵7日在首爾的一次國防會議上說,半島局勢很嚴峻,“有消息稱朝鮮可能在9日發射另一枚洲際彈道導彈”。

7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回答路透社記者相關提問時表示,鑒於半島局勢出現的新變化,中方贊同聯合國安理會作出進一步反應,採取必要的舉措。他同時強調,制裁施壓只是解決問題的半把鑰匙,而另外半把鑰匙是對話談判。

有意思的是,美國《紐約時報》6日的社論提出了幾乎跟中國外交部一模一樣的“雙暫停”建議:以平壤同意凍結核子試驗和導彈試驗,換取美國的一些讓步,

包括減少美韓軍演等。

“贊同安理會進一步反應”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6日,美國針對朝鮮核試向聯合國提出新制裁提案,以該國領導人金正恩及政府多個關鍵成員為目標,進行全面凍結資產和全球範圍內禁止旅行,並要求禁止向朝鮮出售石油及石油加工產品和液化天然氣。提案還希望切斷朝鮮的紡織品出口和限制朝鮮的勞務輸出。據悉,朝鮮每年靠出口紡織品創收數億美元。

英國廣播公司7日稱,目前尚不清楚美國的新制裁方案是否得到了中俄的支持。中俄都是朝鮮的石油供應國,且都在安理會擁有否決權。

7日,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追問“中方是否支援切斷對朝石油供應”,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答稱,王毅部長已經表示,中方贊同安理會作出進一步反應,採取必要的舉措。同一天,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在回應類似提問時稱,

中方一貫全面、嚴格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涉朝決議,履行應盡的國際義務,將繼續本著有助於實現半島無核化、有助於維護半島和平穩定的原則處理有關經貿問題。

俄羅斯塔斯社7日報導,當天針對記者提出的俄會否動用否決權,

否決美國提出的最新對朝制裁案時,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稱,俄將研究美國這一提案,然後再做決定。此前,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稱,停止向朝鮮出口石油是不適宜的,而俄向朝提供石油處在一個微乎其微的水準。據悉,俄羅斯現在單季度向朝鮮出口石油和石油製品只有4萬噸,大大低於過去水準。

據韓國《韓民族日報》7日報導,6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行的“東方經濟論壇”上,對於韓總統文在寅 “希望俄羅斯在中斷對朝原油供應等強力對朝制裁上積極配合”的要求,俄總統普京表示,“不能感情用事,勿將朝鮮逼進死胡同”,“我擔心中斷原油會對朝鮮的醫院等民間設施造成危害”。他同時表示“絕不承認朝鮮擁核國家地位”。

另據美聯社7日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文在寅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會面時表示,會共同勸說北京和莫斯科切斷對朝的原油供應。美國方面則表示,如果下週一制裁案未通過,美國將“單方面實施制裁”。

斷油對朝鮮意味著什麼

據路透社報導,針對美國的“斷油”提案,參加“東方經濟論壇”的朝鮮代表團7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發表聲明稱,“我們將以強有力的手段反擊美國制裁打壓朝鮮的野蠻陰謀”,並指責美國企圖發動戰爭。

朝鮮《勞動新聞》6日發表題為“制裁壓迫絕對行不通”的評論稱,美國的制裁活動和軍事妄動是不切實際、作繭自縛的做法,特朗普政府應對朝鮮現有的實力有正確認識。美國及其追隨勢力一直對制裁和軍事選擇寄予荒誕的期待,實在是悲劇。

美國越是失去理性,盲目對朝制裁打壓和軍事威脅恐嚇,主體朝鮮的自衛國防力量越會以世界無法想像的速度不斷獲得加強。可安裝於洲際彈道導彈的氫彈試驗大獲成功雄辯地證實了這一點。

5日,朝鮮外務省發言人稱,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美國完全扼殺朝鮮主權、生存權、發展權的圖謀更趨嚴峻,朝鮮不得不進一步加快強化國家核力量的步伐。朝鮮將用自己的方式對付美國強盜的制裁打壓活動。

朝鮮加油站

復旦大學朝韓研究中心主任鄭繼永7日對環環(ID:huanqiu-com)說,斷油將會對朝鮮造成嚴重打擊。現在中國向朝鮮輸送的石油大部分經過丹東石油管道,送到朝鮮白馬工廠,進行加工之後,給平壤和朝鮮其他大城市市民提供燃料。剩下的石油渣,再運送至一個火力發電廠進行使用。中俄輸送到朝鮮的原油幾乎100%是民生用的。如果連這種日常的發電、燃氣都切斷,那麼對朝鮮的打擊會非常大,這有悖於我們不影響朝鮮民生的初衷。

研究朝鮮能源問題的美國學者彼得·海斯7日對媒體說,即便中國真的切斷原油供應,朝鮮、特別是它的軍隊,也能堅持一段時間。軍隊儲備通常“夠一年的常規非戰時使用,甚至更多”,“軍隊在燃油耗盡前可以戰鬥一個月”。

他同時表示,普通朝鮮人將感受到燃油供應中斷的衝擊,他們“就只能步行,或足不出戶”,“由於供油減少,家庭供電量也會減少”。海斯稱,朝鮮政府已經在用木炭為汽車提供燃料,所以石油禁運的一個副作用可能是在農村地區更多砍伐森林,以生產木炭。那會導致更多的水土流失、洪水和饑荒。禁運還會導致柴油供應量減少,而農民們需要用柴油泵水灌溉稻田,將農作物加工成食物。

海斯認為,不管中朝關係變得多麼緊張,中國都不大可能同意切斷石油供應。“對中國來說,給朝鮮斷油是一個痛苦的抉擇”,鄭繼永7日對環環說,因為這是中朝血脈相連的標誌之一。如果中國給朝鮮斷油,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中朝關係的斷裂,這只會給解決半島危機造成更大障礙。

《紐約時報》也呼籲“雙暫停”

《紐約時報》稱,本周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會對安理會施加壓力,對朝鮮實行禁油。該報預測這份提案“可能無疾而終,因為它主要影響中國”。文章稱,特朗普若以對華貿易戰威脅中國對朝施壓,考慮到中美之間強大的經濟紐帶以及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核心地位,這種做法將是“蒼白無力的”。

“對朝鮮‘斷油’不是明智選擇”,鄭繼永說,《紐約時報》也承認這一點,在對朝鮮施壓方面,中國已經做了很多工作,而作為朝核問題始作俑者的美國和韓國,還有不少可以嘗試的路徑沒有嘗試過,比如最簡單的,停止軍演。

有意思的是,《紐約時報》6日的社論也向他們的總統提出了中國方面一直呼籲的“朝鮮停止核導活動,美韓也停止大規模軍演”的“雙暫停”建議。

社論先是批評特朗普團隊“無法或不願意提出一個務實的條理清晰的持久戰略,比如與朝鮮接觸的嚴肅計畫”,稱在朝鮮問題上,特朗普迄今為止的做法包括制裁、對中國施壓以及嘲笑平壤政府,這些做法都被證明是零效果。

社論稱,“應該有人建議特朗普先生更好地與中國合作,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朝鮮問題”,“美國應該向朝鮮提供交易的機會:比如以平壤同意凍結核子試驗和導彈試驗,換取美國的一些讓步,包括減少美韓軍演等。”社論還說,金正恩是否有興趣參加外交談判尚屬未知。但特朗普需要在有意或失誤引發戰爭之前嘗試這種可能性。

紐約時報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周邊戰略研究室主任王俊生對環環說,這顯示美國一些人也贊同中國“雙暫停”的主張。作為美國的主流媒體,《紐約時報》理性地認識到美國政策的謬誤,這種聲音雖然小,但是意義很大,“他們或許真的是明白了”。

執筆:莽九晨 馮國川 柳玉鵬 吳志偉

本期精彩回顧

中國在朝鮮周邊演練“擊落來襲導彈”?

ID:huanqiu-com長按二維碼,關注環環

對於韓總統文在寅 “希望俄羅斯在中斷對朝原油供應等強力對朝制裁上積極配合”的要求,俄總統普京表示,“不能感情用事,勿將朝鮮逼進死胡同”,“我擔心中斷原油會對朝鮮的醫院等民間設施造成危害”。他同時表示“絕不承認朝鮮擁核國家地位”。

另據美聯社7日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文在寅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會面時表示,會共同勸說北京和莫斯科切斷對朝的原油供應。美國方面則表示,如果下週一制裁案未通過,美國將“單方面實施制裁”。

斷油對朝鮮意味著什麼

據路透社報導,針對美國的“斷油”提案,參加“東方經濟論壇”的朝鮮代表團7日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發表聲明稱,“我們將以強有力的手段反擊美國制裁打壓朝鮮的野蠻陰謀”,並指責美國企圖發動戰爭。

朝鮮《勞動新聞》6日發表題為“制裁壓迫絕對行不通”的評論稱,美國的制裁活動和軍事妄動是不切實際、作繭自縛的做法,特朗普政府應對朝鮮現有的實力有正確認識。美國及其追隨勢力一直對制裁和軍事選擇寄予荒誕的期待,實在是悲劇。

美國越是失去理性,盲目對朝制裁打壓和軍事威脅恐嚇,主體朝鮮的自衛國防力量越會以世界無法想像的速度不斷獲得加強。可安裝於洲際彈道導彈的氫彈試驗大獲成功雄辯地證實了這一點。

5日,朝鮮外務省發言人稱,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美國完全扼殺朝鮮主權、生存權、發展權的圖謀更趨嚴峻,朝鮮不得不進一步加快強化國家核力量的步伐。朝鮮將用自己的方式對付美國強盜的制裁打壓活動。

朝鮮加油站

復旦大學朝韓研究中心主任鄭繼永7日對環環(ID:huanqiu-com)說,斷油將會對朝鮮造成嚴重打擊。現在中國向朝鮮輸送的石油大部分經過丹東石油管道,送到朝鮮白馬工廠,進行加工之後,給平壤和朝鮮其他大城市市民提供燃料。剩下的石油渣,再運送至一個火力發電廠進行使用。中俄輸送到朝鮮的原油幾乎100%是民生用的。如果連這種日常的發電、燃氣都切斷,那麼對朝鮮的打擊會非常大,這有悖於我們不影響朝鮮民生的初衷。

研究朝鮮能源問題的美國學者彼得·海斯7日對媒體說,即便中國真的切斷原油供應,朝鮮、特別是它的軍隊,也能堅持一段時間。軍隊儲備通常“夠一年的常規非戰時使用,甚至更多”,“軍隊在燃油耗盡前可以戰鬥一個月”。

他同時表示,普通朝鮮人將感受到燃油供應中斷的衝擊,他們“就只能步行,或足不出戶”,“由於供油減少,家庭供電量也會減少”。海斯稱,朝鮮政府已經在用木炭為汽車提供燃料,所以石油禁運的一個副作用可能是在農村地區更多砍伐森林,以生產木炭。那會導致更多的水土流失、洪水和饑荒。禁運還會導致柴油供應量減少,而農民們需要用柴油泵水灌溉稻田,將農作物加工成食物。

海斯認為,不管中朝關係變得多麼緊張,中國都不大可能同意切斷石油供應。“對中國來說,給朝鮮斷油是一個痛苦的抉擇”,鄭繼永7日對環環說,因為這是中朝血脈相連的標誌之一。如果中國給朝鮮斷油,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中朝關係的斷裂,這只會給解決半島危機造成更大障礙。

《紐約時報》也呼籲“雙暫停”

《紐約時報》稱,本周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會對安理會施加壓力,對朝鮮實行禁油。該報預測這份提案“可能無疾而終,因為它主要影響中國”。文章稱,特朗普若以對華貿易戰威脅中國對朝施壓,考慮到中美之間強大的經濟紐帶以及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核心地位,這種做法將是“蒼白無力的”。

“對朝鮮‘斷油’不是明智選擇”,鄭繼永說,《紐約時報》也承認這一點,在對朝鮮施壓方面,中國已經做了很多工作,而作為朝核問題始作俑者的美國和韓國,還有不少可以嘗試的路徑沒有嘗試過,比如最簡單的,停止軍演。

有意思的是,《紐約時報》6日的社論也向他們的總統提出了中國方面一直呼籲的“朝鮮停止核導活動,美韓也停止大規模軍演”的“雙暫停”建議。

社論先是批評特朗普團隊“無法或不願意提出一個務實的條理清晰的持久戰略,比如與朝鮮接觸的嚴肅計畫”,稱在朝鮮問題上,特朗普迄今為止的做法包括制裁、對中國施壓以及嘲笑平壤政府,這些做法都被證明是零效果。

社論稱,“應該有人建議特朗普先生更好地與中國合作,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朝鮮問題”,“美國應該向朝鮮提供交易的機會:比如以平壤同意凍結核子試驗和導彈試驗,換取美國的一些讓步,包括減少美韓軍演等。”社論還說,金正恩是否有興趣參加外交談判尚屬未知。但特朗普需要在有意或失誤引發戰爭之前嘗試這種可能性。

紐約時報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周邊戰略研究室主任王俊生對環環說,這顯示美國一些人也贊同中國“雙暫停”的主張。作為美國的主流媒體,《紐約時報》理性地認識到美國政策的謬誤,這種聲音雖然小,但是意義很大,“他們或許真的是明白了”。

執筆:莽九晨 馮國川 柳玉鵬 吳志偉

本期精彩回顧

中國在朝鮮周邊演練“擊落來襲導彈”?

ID:huanqiu-com長按二維碼,關注環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