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有沒有想過那些出來打工的鄉親們老了到哪去了?

外出務工人員隨著年齡增長,他們在“幹與不幹”之間猶豫。“工作難找”“退休無靠”使他們陷入“回與不回”的兩難。

一方面,工作機會減少。“送快遞、外賣,手機電腦不會用;做小工,一些新材料都沒見過。”一代農民工普遍認為受自身身體狀況、文化水準所限,未來工作機會將會更少。“再也不幹了“這句話我每年都說過,總有一天要幹不動的。”與此同時,城市生活成本上升進一步形成壓力。“現在出去買點什麼都貴,盼著一年到頭不生病。”

另一方面,回鄉生活又缺乏依靠。“再攢點錢回家”是部分高齡打工者普遍的心聲和無奈:沒有社保、沒有退休金,養老能力讓高齡打工者缺乏安全感。有高齡打工者說,自己沒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如果回鄉生活基本上要靠兒女供養,生病了也沒人照顧。

同時,返鄉融入當地社會也成問題。在外邊呆了幾十年,大城市比起家鄉更讓他們熟悉,回去過日子·確實有點不適應。

此外,大部分第一代外出打工者都沒有給自己辦理養老保險的意識。“現在有些後悔了。”今年55歲的鄧小華是江西省宜春市人,從1993年開始外出打工,

2008年回到老家在建築工地做散工,每月工資3000多。“為了全家人的生活,我不能休息。”鄧小華沒繳社保,自然沒有養老金。近幾個月,正好有朋友邀他一起在附近的村子做養殖業生意,“做生意收入應該還不錯,也許可以維持後半生的生計。”

“回鄉只是一個開始。

”當前農民工返鄉後可能會遇到一系列尷尬困境,而造成這種困境的主要原因在於,他們是屬於改革開放後較早離鄉出來的一代青壯年農民大軍,當年主要在18歲到40多歲,如今多數已是55歲到70歲左右了。很多中老年農民工隻身一人回到家鄉,或者兒女常年在外打工無法照料的,他們的孤獨感、無助感非常強烈。

該怎麼辦啊?天大地大?何處是家?長歎一聲,又繼續幹起來工作。

第壹才團高峰論壇活動(https://www.rabbitpre.com/m/3z7mjFfM2?lc=1&sui=jK4hJJW2&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from=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