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省將依託大型骨幹企業建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9月8日,記者從省總工會瞭解到,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省總工會已出臺相應責任分工方案。方案從4個方面提出21條改革舉措,

涉及產業工人思想引領、制度安排、培訓體系、新生力量、技能提升、網上供給、發展通道、權益維護和支撐保障等方面,勾勒出我省新時期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路線圖”。

省總工會人士表示,為健全保證產業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安排,我省將探索實行產業工人在群團組織掛職和兼職,

增加產業工人在各級各類勞動模範和先進代表等評選中的名額比例,適當增加國家科技進步獎推薦名額,健全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機制及政府和工會聯席(聯繫)會議制度,落實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推進廠務公開、業務公開,堅持和完善職工董事制度、職工監事制度。

此外,我省將依託企業、職業和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

建立現代化產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中心)。推行國家基本職業培訓包制度,構建助力產業工人學習的公共服務機制。通過大規模開展面向產業工人的職業培訓,為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提供技能支撐和人才保障。促進學歷與非學歷教育縱向銜接連通、橫向互通互認。鼓勵名師帶高徒,統籌規範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推行學徒制培訓。

在打造高技能人才上,

我省將依託大型骨幹企業建設示範性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加快高技能人才專業市場建設,搭建高技能人才交流平臺。鼓勵企業設立高技能人才特聘崗位,對引進的高技能人才給予原單位必要的培養補償費用。組織產業工人積極參與實施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加強產業工人技能國際交流與合作,參加和舉辦有關國際性的產業工人技能交流活動,
不斷提升遼寧產業工人隊伍的國際競爭力。

通過深入實施農民工學歷和能力提升行動與計畫、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畫,我省將努力把農民工培養成為穩定就業的產業工人,公平保障其作為用人單位職工、城鎮常住人口的權益,提供基本公共服務。

新媒體編輯:張藝凡

責任編輯:王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