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教書育人楷模|沈茂德:在教育的沃土上做一名快樂的“農夫”

↗ 點擊上方“中國教師”關注我們

沈茂德

1982年畢業于南京師範大學,

江蘇省天一中學校長,全國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首批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十一屆、十二屆人大代表,中國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才研究會超常人才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任教育部校長培訓中心教授、南京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及江南大學教授。在國內基礎教育領域有一定影響力,獲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很多人會說,教師是一個平淡的職業,永遠也不會有轟轟烈烈的偉業,也不可能創造耀眼的GDP。非教育人士常會說,教師實在是一種平凡的、重複的枯燥工作。其實,他們錯了。

教師工作絕對是一種責任,教育工作絕對是一項需要智慧和創造力的複雜工作。

當我們回首自己的職業生涯,我們也常為自己的深情投入和奉獻經歷所感動,35年的教育歷程,

目睹許多同事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對學生的熱愛,對平凡職業的堅守,我一定要說這樣兩句話:好教師,好偉大!教育,真的不能簡單。

我喜歡自稱“農夫”,大約有這樣三個意思:一是像農夫摯愛土地一樣喜愛生活在校園;二是自勵要像農夫那樣耐心等待農作物的豐收,細心呵護孩子們的成長;三是不斷培育自己辛勤耕耘的農夫品性。

今天,我們如何做教師,我認為這三點是十分關鍵的:

1.在我們這樣一個價值多元、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時代,確實需要培育自己忠於職守、甘於奉獻的教師職業道德來支撐我們的工作激情。

2.在我們這樣一個文化較為浮躁、心態趨利的時代,確實需要培育自己甯心靜氣、專注事業的職業品質來營造校園的寧靜。

3.在我們這樣一個教育轉型發展、素質教育走向深入的時代,確實需要培育自己“發現問題、勇於探索”的職業行為來推進教育改革。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

“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本該充滿歌聲與歡笑的校園竟變得如此沉悶,本該充滿靈性與個性的孩子們竟變得如此老成與“規範”,本該慈心如水、愛滿天下的園丁們竟變得如此“如冰似鐵”,本該充滿教育理想的校長竟變得如此功利和苛刻……”

我深信,教育仍是這個時代穿越迷霧的燈塔,是溫暖人心、幫助孩子們發展的至善力量。

工作35年,我從未後悔我的職業選擇,每天行走在校園,總感到十分的快樂。面對著一批批年輕的孩子們的成長,眼前仿佛是一片蓬勃的森林在成長;天天與老師們交流,總感到自己被感染和鼓舞。我相信,校園就是一片教育的沃土,我就是一個快樂的“農夫”。

好多人問我,你為什麼這麼癡迷教育?我淡然一笑,因為我喜歡校園的寧靜,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清純與年輕,喜歡和同事們一起研討課程的快樂和充實。30多年來,我的情感早已融入了教育,生命早已屬於這方美麗的校園,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沉浸其中,這不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嗎?

我們深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座金礦。由此,我們總是滿懷期盼,總是以熱騰騰的情感幫助孩子們發展,以耐心、愛心對待孩子們的成長,也由此,我們建設豐富的課程,讓孩子們有更多的舞臺,有更多的體驗。只有尊重差異,才有對人的真正尊重;只有尊重人,才有真正的教育。

我們深信,教育是農業。由此,我們反對形式主義,反對“一刀切”,反對“標準化”,反對“簡單化”,我們呼喚教育者的工匠精神。

何謂“工匠精神”?“工匠”是指有工藝專長的匠人,“精神”是指人的意識、思維等,“工匠精神”即工匠對自己的產品有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職業要求。

恒者遠行,路要一步步走,一個青年教師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一定要長期堅持閱讀行走、探索。

我們深信,匠心就是執著、專注。

我一直認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天下友”是每一個教師成長與進步的三個重要方面,而“讀萬卷書”則是最基礎的方面。讀一本好書,不僅是讀書,還可以“秀才不出門,也知天下事”,讀一本好書,猶如與一位偉人、與一群偉人交流。滌蕩胸懷、澄澈心胸、自我持守、呼吸文明之風等大約都可以在靜靜地讀書中達成。

當我們走進學校,成為一名教育專業工作者時,我們首先應該清晰理解教育的若干原點問題:教育是什麼?學校是什麼?教師是什麼?學生是什麼?何謂教育?何謂學習?何謂成長?只有正確地把握了這樣一些基本的問題,我們才能實施真正的教育。

在我看來,合格的教師內心必須有對孩子的真愛、對校園的摯愛、對事業的深愛。這種愛沒有任何條件,不帶任何功利色彩。因為內心有真愛,教師的職業習慣漸漸上升為一種職業信仰:在我們手中,是許許多多正在成長的生命,而每一個生命是如此不同,每一個生命都是如此重要,每一個生命都渴望得到我們的深愛,都需要我們的説明、引導和教育,才能成為最好的自己、幸福的公民和傑出的社會棟樑。

我從教35年,重點中學任校長21年,每天工作時間在14個小時以上,幾乎沒有節假日,沒有寒暑假,每天像上足了發條的時鐘一樣,一刻也不停地運轉。但我內心感到很踏實、充實。每天面對朝氣蓬勃的孩子,內心充滿了喜悅。因為我深愛每一個孩子,我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座金礦!

因為我深愛天一中學,每天走進校園,展現在師生面前的,總是一個充滿激情的老師和校長。面對紛繁的行政工作,我總是竭盡全力,追求卓越。因為我覺得,教育工作者是最幸運的人:我們在幫助孩子們實現夢想,我們通過教育改變著孩子們的未來!

可以這樣說,今天的教師不缺學歷,但有的老師缺教育的智慧;今天的教師不缺專業素養,但有的老師缺文化素養;今天的教師也不缺資訊的吸收,但缺寧靜的文本閱讀……

我一直對天一的老師說,人與人的差異其實形成於他的休閒時間,形成於他學習的意識和學習的堅韌。只有堅持不懈、恒久的學習與研究者才能成為優秀教師。

從教以來,讀書與寫作始終伴隨著我的工作。每次外出會議,我總是認真地聽、認真地記;每一次外出考察,我總是用照相機拍下大量的校園照片,晚上總會在筆記型電腦上記下考察學習的感想。乘車候機,手機成為記事本。作為寄宿制高中的校長,白天忙碌于大量的事務,每天晚上9:30學生宿舍熄燈以後,就是我讀書、寫作的時間。

近10年中,我出版了《播種者的困惑與期盼》《窗內窗外》《教育,真的不能簡單》《家庭教育是什麼》四本專著;每年發表幾十篇文章,每年應邀外出講座幾十場。

從走上工作崗位至今,從一名普通的地理教師到重點中學校長,年復一年,平凡而平淡,但正是在寧靜與堅守中我才有了對教育夢想的執著追求,也正是在這種堅韌的追求中收穫著師生的成長和自己的進步。

20世紀80年代中期,近而立之年的我以鮮明的教學風格榮獲無錫市青年教師教學一等獎和江蘇省高中地理評優課一等獎。連續十二屆高三教學,又以出色的教學品質贏得了同行的肯定、學生和家長的喜愛。我先後擔任梅村中學教研組長、校團委書記、教務主任。1994年調至天一中學,在天一的教學歷練和崗位鍛煉中,成為省特級教師、省首批教授級高級教師、全國勞模。

面對紛至遝來的榮譽,我時時告誡自己,唯有寧靜與專注才能做好教育,我不喜歡被別人稱作“知名校長”,我更反對雨後春筍般湧現成批“教育家”的簡單提法,我覺得校長就應該是一個癡迷校園生活的快樂“農夫”。

偉人毛澤東曾這樣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但要一輩子做好事就很難了。在今天這樣一個經濟繁榮,價值多元,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喧嘩時代,一個教師要做到甯心靜氣很不容易。只有做到心靜如水,視學校為自己的家,視學生為自己的孩子,視孩子們的進步為最大的幸福,這種教師才可以稱為偉大的教師。

可以驕傲的是,在教育系統,有成千上萬把自己的生命融入教育事業的教師,他們甯心靜氣,他們一生平淡,他們永遠不會有轟轟烈烈的偉業,但他們甘於寂寞、安于平凡,在寧靜中有一種激情,在平凡中有一種信念:事業至上,學生至上、學校至上。

我堅信,一個教師真正成長的動力(我把它稱之為內驅力)在於對職業的深度理解和對事業的忠誠,對誘惑和利益的從容淡定,對責任的清晰和深度自覺。

“把一壺水燒開”,才能在平凡中凸顯偉大。

對於一個有信仰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平凡不能阻擋他內心的幸福,物質與利益不能打破他內心的寧靜,教師的幸福在於學生的成長,在於教育的進步。

責任編輯 | 甯小安

(本文選自《中國教師》總第288期)

(歡迎關注中國教師公眾號 ID zgjszz)

《中國教師》雜誌社官方網站:www.zgjszz.cn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

·《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

·萬方資料—數位化期刊群收錄期刊

·龍源期刊網收錄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來源期刊

喜歡和同事們一起研討課程的快樂和充實。30多年來,我的情感早已融入了教育,生命早已屬於這方美麗的校園,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沉浸其中,這不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嗎?

我們深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座金礦。由此,我們總是滿懷期盼,總是以熱騰騰的情感幫助孩子們發展,以耐心、愛心對待孩子們的成長,也由此,我們建設豐富的課程,讓孩子們有更多的舞臺,有更多的體驗。只有尊重差異,才有對人的真正尊重;只有尊重人,才有真正的教育。

我們深信,教育是農業。由此,我們反對形式主義,反對“一刀切”,反對“標準化”,反對“簡單化”,我們呼喚教育者的工匠精神。

何謂“工匠精神”?“工匠”是指有工藝專長的匠人,“精神”是指人的意識、思維等,“工匠精神”即工匠對自己的產品有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職業要求。

恒者遠行,路要一步步走,一個青年教師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一定要長期堅持閱讀行走、探索。

我們深信,匠心就是執著、專注。

我一直認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天下友”是每一個教師成長與進步的三個重要方面,而“讀萬卷書”則是最基礎的方面。讀一本好書,不僅是讀書,還可以“秀才不出門,也知天下事”,讀一本好書,猶如與一位偉人、與一群偉人交流。滌蕩胸懷、澄澈心胸、自我持守、呼吸文明之風等大約都可以在靜靜地讀書中達成。

當我們走進學校,成為一名教育專業工作者時,我們首先應該清晰理解教育的若干原點問題:教育是什麼?學校是什麼?教師是什麼?學生是什麼?何謂教育?何謂學習?何謂成長?只有正確地把握了這樣一些基本的問題,我們才能實施真正的教育。

在我看來,合格的教師內心必須有對孩子的真愛、對校園的摯愛、對事業的深愛。這種愛沒有任何條件,不帶任何功利色彩。因為內心有真愛,教師的職業習慣漸漸上升為一種職業信仰:在我們手中,是許許多多正在成長的生命,而每一個生命是如此不同,每一個生命都是如此重要,每一個生命都渴望得到我們的深愛,都需要我們的説明、引導和教育,才能成為最好的自己、幸福的公民和傑出的社會棟樑。

我從教35年,重點中學任校長21年,每天工作時間在14個小時以上,幾乎沒有節假日,沒有寒暑假,每天像上足了發條的時鐘一樣,一刻也不停地運轉。但我內心感到很踏實、充實。每天面對朝氣蓬勃的孩子,內心充滿了喜悅。因為我深愛每一個孩子,我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座金礦!

因為我深愛天一中學,每天走進校園,展現在師生面前的,總是一個充滿激情的老師和校長。面對紛繁的行政工作,我總是竭盡全力,追求卓越。因為我覺得,教育工作者是最幸運的人:我們在幫助孩子們實現夢想,我們通過教育改變著孩子們的未來!

可以這樣說,今天的教師不缺學歷,但有的老師缺教育的智慧;今天的教師不缺專業素養,但有的老師缺文化素養;今天的教師也不缺資訊的吸收,但缺寧靜的文本閱讀……

我一直對天一的老師說,人與人的差異其實形成於他的休閒時間,形成於他學習的意識和學習的堅韌。只有堅持不懈、恒久的學習與研究者才能成為優秀教師。

從教以來,讀書與寫作始終伴隨著我的工作。每次外出會議,我總是認真地聽、認真地記;每一次外出考察,我總是用照相機拍下大量的校園照片,晚上總會在筆記型電腦上記下考察學習的感想。乘車候機,手機成為記事本。作為寄宿制高中的校長,白天忙碌于大量的事務,每天晚上9:30學生宿舍熄燈以後,就是我讀書、寫作的時間。

近10年中,我出版了《播種者的困惑與期盼》《窗內窗外》《教育,真的不能簡單》《家庭教育是什麼》四本專著;每年發表幾十篇文章,每年應邀外出講座幾十場。

從走上工作崗位至今,從一名普通的地理教師到重點中學校長,年復一年,平凡而平淡,但正是在寧靜與堅守中我才有了對教育夢想的執著追求,也正是在這種堅韌的追求中收穫著師生的成長和自己的進步。

20世紀80年代中期,近而立之年的我以鮮明的教學風格榮獲無錫市青年教師教學一等獎和江蘇省高中地理評優課一等獎。連續十二屆高三教學,又以出色的教學品質贏得了同行的肯定、學生和家長的喜愛。我先後擔任梅村中學教研組長、校團委書記、教務主任。1994年調至天一中學,在天一的教學歷練和崗位鍛煉中,成為省特級教師、省首批教授級高級教師、全國勞模。

面對紛至遝來的榮譽,我時時告誡自己,唯有寧靜與專注才能做好教育,我不喜歡被別人稱作“知名校長”,我更反對雨後春筍般湧現成批“教育家”的簡單提法,我覺得校長就應該是一個癡迷校園生活的快樂“農夫”。

偉人毛澤東曾這樣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但要一輩子做好事就很難了。在今天這樣一個經濟繁榮,價值多元,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喧嘩時代,一個教師要做到甯心靜氣很不容易。只有做到心靜如水,視學校為自己的家,視學生為自己的孩子,視孩子們的進步為最大的幸福,這種教師才可以稱為偉大的教師。

可以驕傲的是,在教育系統,有成千上萬把自己的生命融入教育事業的教師,他們甯心靜氣,他們一生平淡,他們永遠不會有轟轟烈烈的偉業,但他們甘於寂寞、安于平凡,在寧靜中有一種激情,在平凡中有一種信念:事業至上,學生至上、學校至上。

我堅信,一個教師真正成長的動力(我把它稱之為內驅力)在於對職業的深度理解和對事業的忠誠,對誘惑和利益的從容淡定,對責任的清晰和深度自覺。

“把一壺水燒開”,才能在平凡中凸顯偉大。

對於一個有信仰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平凡不能阻擋他內心的幸福,物質與利益不能打破他內心的寧靜,教師的幸福在於學生的成長,在於教育的進步。

責任編輯 | 甯小安

(本文選自《中國教師》總第288期)

(歡迎關注中國教師公眾號 ID zgjszz)

《中國教師》雜誌社官方網站:www.zgjszz.cn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

·《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

·萬方資料—數位化期刊群收錄期刊

·龍源期刊網收錄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來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