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最可怕的虐待,是他打了孩子,你卻誇他“教子有方

最近幾個月,網上曝光的虐☆禁☆童視頻越來越多,從幾個月大的到幾歲的都有。

視頻裡,這些孩子身上的傷口讓人觸目驚心。

當我們都在譴責那些人渣家長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其實現實中還存在著一大批孩子,在受著不亞於此的虐待,但卻沒人替他們說話,沒人保護他們。

因為這些虐待行為都打著一個很好聽的口號“教育”

最可怕的不是那些因為毒打孩子被一致聲討的,而是那些同樣毒打孩子,你卻誇他教子有方的。

在二三十年前,打老婆還是一件被大家默許的事情,而現在反家暴法出臺,再也沒有人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打老婆是正常的。

然而,反家暴法似乎沒能讓大家明白,孩子是比女人更需要保護,更容易受到虐待的一個群體。

一個女人被打,大多數情況下,她可以跑,

她可以離婚,甚至她可以還手,畢竟是兩個成年人在較量。

而當孩子被打,就只能哭,求助,而沒辦法躲過暴力行為。更不要提那些可能才幾個月,都還不會說話不會走路的嬰兒了。

周圍的人,一般都會避嫌,覺得那是家長在教育孩子,不應該插手。不信你看看大街上,打罵女人的會很快被制止,而看到打罵孩子的,大部分人都默默繞過了。

打孩子,並不是教子有方,打孩子只能說明:

1、你無能,沒有別的更好的教育方法,也不願意花心思去學習。

2、你像一個孩子一樣,被情緒牽著鼻子走,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3、你因為自己生活得不順心,用孩子發洩,還給自己洗腦說自己在“教育”。

我自己也是兩歲孩子的媽媽,我深知孩子有的時候多麼讓人煩心生氣,

也真的是不止一次吐槽真想把他扔出去。

然而情緒歸情緒,情緒不是用來指導你育兒的,它只是提醒你,原來在這部分,你還沒能成熟到淡定。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鼓勵好的行為,不回應壞的行為,適當的冷處理,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等等等等。資訊時代,你要是有心,這樣的知識隨處可得。

你自己懶得學,又不願意動腦子,只想著打一頓讓他害怕下次就不敢了,

自己也解氣,那只能問一句“你孩子是超市打折送的贈品不?”

最後提一句,有科學研究表明,童年時期被打過的孩子,成為父母後會打自己孩子的幾率會大很多,暴力行為也是會“遺傳”的。如果你曾經體會過被打的恐懼和恥辱,就請不要再讓孩子在你的“教育”中再體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