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微信,為什麼你越來越讓人失望了?

1

為什麼呢?

2

給大家舉兩個例子。

左圖為3月24號搜索結果,右圖為3月28日搜索結果

3

再比如小程式,也遭遇了同樣的問題。

遙想3個月前,小程式一出,那是萬眾矚目,像我們很多企業也一直在關注,但現在,小程式被深深質疑。

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但這種想法,顯然跟企業商家相悖。

沒有一個企業會希望,自己的產品對使用者是即用即走的,

它們希望能夠經常撩一下用戶,跟用戶發生更多關係。

所以企業商家都紛紛抗議,有協力廠商資料顯示,想繼續開發小程式的開發者,只占到了9.2%。沒有商家開發和提供小程式服務,使用者的使用頻率自然也低得可憐。

3月27日,小程式終於放下了它的“身段”,它意識到,絕大多數企業商家無法做到用小程式去服務線下場景,所以只能逐步放開線上的分發能力。

這些新功能,實際上就是在對企業商家讓步。

艾媒諮詢資料

4

其實這背後也是有深層原因的,企業級市場一直算是騰訊的弱項,它很擅長做C端市場,可以輕輕鬆松擁有億級使用者的APP等產品,但在B端市場,卻一直乏善可陳。

說到底,不管是C端還是B端用戶,

並不會因為你的名聲大,而一直選擇你;他們主要看這款產品,到底能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如果長期偏向一邊,另一邊會不滿

5

比如我們也要去當好一個平衡者,構建企業良好的發展生態。

就像我們要處理好“企業短期利益、長期用戶體驗、品牌好感”之間的關係;

我們在進入互聯網的時候,要處理好“線下經銷商和線上管道商”的關係,這是一個相互博弈和平衡的過程。

如果哪一方的需求長期被忽視,到一定程度後,企業的發展生態就會被破壞,失去平衡。

再比如永遠不要“忽視民間痛點”。

與顛覆式創新相比,產品更需要的是不斷反覆運算、進行微創新。用戶的需求一直在變,也會因此出現很多新的痛點,學會去更快地發現和解決,

或許這才是留住用戶的不二法門。

——END——

童鞋們,點贊咯↓↓木有贊沒動力更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