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諸葛孔明草船借箭時,曹操為何不放火箭?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三國演義》中,人們都會為諸葛孔明的足智多謀而折服,從舌戰群儒、智激周瑜到草船借箭、七擒孟獲再到空城計、收薑維,他總是能機智應變,化險為夷。然而,在草船借箭之中,

說曹操速調弓弩手6000人,會同水軍射手,共約1萬餘人,一齊向江中亂射,很多人便提出了疑問,曹操為什麼不放火箭直接燒了諸葛亮呢,深究其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NO.1 環境條件惡劣

《三國演義》中寫道:當夜,浩浩江面霧氣霏霏,漆黑一片。諸葛亮遂命用長索將20只船連在一起,起錨向北岸曹軍大營進發。

事情發生在黎明時分,由於是大霧天氣,所以空氣能見度很低,戰士都還在迷蒙中。而且對面臨江,早晨霧氣比較大,這個是有介紹的,距離不是特別近看不見人的,說明濕氣也特別的重了,說明不適合用火箭對敵。

NO.2 曹操不見兔子不撒鷹

《三國演義》中寫道:這時,諸葛亮又教士卒將船隻頭西尾東一字擺開,橫于曹軍寨前。然後,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製造了一種擊鼓進兵的聲勢。魯肅見狀,大驚失色,諸葛亮卻心底坦然地告訴他說:“我料定,在這濃霧低垂的夜裡,

曹操決不敢貿然出戰。你我盡可放心地飲酒取樂,等到大霧散盡,我們便回。”

士兵來報劉備水軍偷襲,由於江面大霧彌漫,報信者也說不出敵軍具體數量和具體方位。曹操作為一名主帥,在敵軍數量和兵種不明的情況下無法正確下達正確作戰命令,所以以防守為主。有人說曹操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姑且算吧。

NO.3 準備不足

《三國演義》中寫道:曹操聞報後,果然擔心重霧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輕易出戰。他急調旱寨的弓弩手6000人趕到江邊,會同水軍射手,共約1萬餘人,一齊向江中亂射,企圖以此阻止擊鼓叫陣的“孫劉聯軍”。

由於事情緊急,且火箭需要準備,包裹箭頭,粘上燃油,點火後才能發射才行,過程比較複雜,緊急情況下沒時間使用。

火箭往往是在有預謀有準備的前提下才會使用的,火箭需要現做現用,難以長期保存,故而在運動戰遭遇戰這中難以準備的戰鬥中極少見到火箭身影。

NO.4 諸葛亮早有預料

《三國演義》中寫道:時至五更,船隊已接近曹操的水寨。這時,諸葛亮又教士卒將船隻頭西尾東一字擺開,橫于曹軍寨前。然後,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製造了一種擊鼓進兵的聲勢。

這次行動是試探性的,如果曹操只射箭,不放火箭,就說明曹操其實也很怕火,因為雙方太近,如果當時曹操發火箭,這批人直接就可以開船當自殺隊了。如果只射箭,諸葛亮就完成了目標,如果射火箭就提前火燒曹營,而曹操也沒有這麼傻會放火箭自殺。

橫于曹軍寨前。然後,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製造了一種擊鼓進兵的聲勢。

這次行動是試探性的,如果曹操只射箭,不放火箭,就說明曹操其實也很怕火,因為雙方太近,如果當時曹操發火箭,這批人直接就可以開船當自殺隊了。如果只射箭,諸葛亮就完成了目標,如果射火箭就提前火燒曹營,而曹操也沒有這麼傻會放火箭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