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雲南行之玉龍雪山,曾封玉龍雪山為大聖雪石北嶽安邦景帝

到麗江去旅遊,玉龍雪山幾乎是每個遊客都想上去游一遊的,但能一睹其迷人風韻的遊客並不多。這是因為玉龍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終年積雪,直插藍天,陰天、雨天或天氣稍微差一點,

山峰便長在雲層裡了。

我在麗江時,正好遇上不如意的天氣。

這天早晨,天空有些陰暗,還時不時的飄下些雨絲,

我與前兩天同車去香格里拉的八個重慶人、一個廣東人一起在賓館門口等待接團的導遊。原本以為我們十個人肯定是隨一個團同游玉龍雪山的,豈料,一輛昌河小麵包車在賓館門前停下後,只將我一個人接上了車,幾乎與此同時,另一輛大一點的麵包車也接走了八個重慶人,只剩下那個廣東人孤零零地站在原地繼續等候。這麗江的旅行社也真是的,竟要活生生地把剛剛有些熟悉起來的旅伴拆得四分五裂!

昌河小麵包車上已經坐著五個遊客,三男二女,是從廣東來的散客,後來得知其中兩個也是在新聞媒體工作的。車上除了我們六個人以外,只有一個人——導遊兼司機,是個納西族少婦,後來知道她也是老闆——麗江一家小旅行社的小老闆。

沿著寬敞的柏油馬路駛離麗江古城。

這納西族少婦長得比我還黑,名叫何秀珠(音)——納西人就只有兩個姓:木和何,出身貴族世家者木姓,出身平民階層者何姓;而部分僻居山裡的納西人連姓都沒有,只有名字。

這何導很熱情,也能說會道,就是操了一口納西普通話——她自己也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經常把同一句話再重複一遍,擔心我們聽不明白。

在她斷斷續續的介紹中,我對玉龍雪山的情況有了基本的瞭解——

遠處的玉龍雪山染滿朝霞。

玉龍雪山是個泛稱,共有十三個山峰,自南向北排列著,扇子陡為最高峰,遊客們來麗江想看的就是它。玉龍雪山是納西人心目中一座神聖的山,納西族的保護神“三朵”就是玉龍雪山的化身,

至今麗江還舉行每年一度盛大的“三朵節”。元代初年,元世祖忽必烈憑定雲南到達麗江時,曾封玉龍雪山為“大聖雪石北嶽安邦景帝”。

大聖雪石北嶽安邦景帝躲在雲霧裡。

這玉龍十三峰猶如一條騰空的巨龍,不僅氣勢磅礴,而且秀麗挺拔、造型玲瓏,而且還會隨著時令和陰晴的交替,使景觀變幻無常:時而雲蒸霧湧,玉龍乍隱乍現;時而碧天如水,群峰耀目晃眼;有時雲帶束腰,上面雪峰皎皎,下面崗巒碧翠;有時峰染朝霞,白雪呈緋紅狀與霞光輝映。

雲蒸霧湧,玉龍乍隱乍現。

昌河小麵包車沿著寬敞的柏油大道,正對著玉龍雪山行駛。出得麗江城,塵囂和煩喧便似乎遠離世人而去,美麗的雪山也越發顯得嵯峨雄峻,然團團霧靄飄飄悠悠在山巔,不見雪山真容。

玉龍雪山難覓蹤影。

車駛近山麓,再往山上鬥折蛇行,松樹瀉綠潑翠,愈來愈稠密。行至玉龍雪山腳下,只見漫山雲霧繚繞,雪峰已然難覓蹤影。下得車來,從雪山上飄下來的風,讓人感覺特別的爽慰。回看麗江古城,早已經被拋在一派蒼茫氤氳之中了;靜觀四周,青松綠草環抱,芳草茵茵如氈,百花爭奇鬥豔。

納西人祭天、祭署(自然神)、祭風的場所。

何導介紹說,山腰便是納西族頂禮膜拜的祭風場,從祭風場往下行走就是東巴村。於是,眾人便爭先恐後地於此留影。

青松綠草環抱,芳草茵茵如氈。

在眾人正為無緣觀賞到玉龍雪山美景而歎息之際,何導提出帶我們去遊覽束河古鎮以作補償,並一再強調說:束河古鎮是納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點,也是木氏土司的發祥地,其韻味遠遠勝過麗江古城!

玉龍雪山是麗江人民心目中一座神聖的山。特別是雨過天晴之後,今天的玉龍雪山成為了大家的焦點。一大早,網友們就發出了一組組美麗的照片,一是為了迎接這麼好的天氣;二是表達居住在雪山腳下的喜悅之情!

同樣地,美景一般都是給早起的人兒準備的。玉龍雪山以險、奇、美、秀著稱於世,隨著時令和陰晴的變化。

有時雲蒸霞蔚,玉龍時隱時現;

有時碧空如水,群峰晶瑩耀眼;

有時雲帶束腰,雲中雪峰皎潔,雲下崗巒碧翠;

有時霞光輝映,雪峰如披紅紗,嬌豔無比。

不管你在哪個角度,“我”都是那麼美!

請你悄悄告訴“我”,“我”的倒影美不美?

大家對“我”的愛,“我”看得出來。

金光照“我”身,“我”祈禱今天陽光明媚,讓大家擁有好心情。

變幻莫測的雪山上,不時漫天雪花,令人舉步維艱;不時風起雲湧,令人略感寒意;不時光芒萬丈,恍若隔世,不禁感慨萬千。

天晴了,希望大家都擁有美美的心情。

而且秀麗挺拔、造型玲瓏,而且還會隨著時令和陰晴的交替,使景觀變幻無常:時而雲蒸霧湧,玉龍乍隱乍現;時而碧天如水,群峰耀目晃眼;有時雲帶束腰,上面雪峰皎皎,下面崗巒碧翠;有時峰染朝霞,白雪呈緋紅狀與霞光輝映。

雲蒸霧湧,玉龍乍隱乍現。

昌河小麵包車沿著寬敞的柏油大道,正對著玉龍雪山行駛。出得麗江城,塵囂和煩喧便似乎遠離世人而去,美麗的雪山也越發顯得嵯峨雄峻,然團團霧靄飄飄悠悠在山巔,不見雪山真容。

玉龍雪山難覓蹤影。

車駛近山麓,再往山上鬥折蛇行,松樹瀉綠潑翠,愈來愈稠密。行至玉龍雪山腳下,只見漫山雲霧繚繞,雪峰已然難覓蹤影。下得車來,從雪山上飄下來的風,讓人感覺特別的爽慰。回看麗江古城,早已經被拋在一派蒼茫氤氳之中了;靜觀四周,青松綠草環抱,芳草茵茵如氈,百花爭奇鬥豔。

納西人祭天、祭署(自然神)、祭風的場所。

何導介紹說,山腰便是納西族頂禮膜拜的祭風場,從祭風場往下行走就是東巴村。於是,眾人便爭先恐後地於此留影。

青松綠草環抱,芳草茵茵如氈。

在眾人正為無緣觀賞到玉龍雪山美景而歎息之際,何導提出帶我們去遊覽束河古鎮以作補償,並一再強調說:束河古鎮是納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點,也是木氏土司的發祥地,其韻味遠遠勝過麗江古城!

玉龍雪山是麗江人民心目中一座神聖的山。特別是雨過天晴之後,今天的玉龍雪山成為了大家的焦點。一大早,網友們就發出了一組組美麗的照片,一是為了迎接這麼好的天氣;二是表達居住在雪山腳下的喜悅之情!

同樣地,美景一般都是給早起的人兒準備的。玉龍雪山以險、奇、美、秀著稱於世,隨著時令和陰晴的變化。

有時雲蒸霞蔚,玉龍時隱時現;

有時碧空如水,群峰晶瑩耀眼;

有時雲帶束腰,雲中雪峰皎潔,雲下崗巒碧翠;

有時霞光輝映,雪峰如披紅紗,嬌豔無比。

不管你在哪個角度,“我”都是那麼美!

請你悄悄告訴“我”,“我”的倒影美不美?

大家對“我”的愛,“我”看得出來。

金光照“我”身,“我”祈禱今天陽光明媚,讓大家擁有好心情。

變幻莫測的雪山上,不時漫天雪花,令人舉步維艱;不時風起雲湧,令人略感寒意;不時光芒萬丈,恍若隔世,不禁感慨萬千。

天晴了,希望大家都擁有美美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