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僅用這15張面孔,就可一眼看穿印度的本質!

最陰柔的天衣派苦行僧

撰文、攝影:鐘麒

對於印度苦行僧的故事,

我們已聽說了許多。對於印度的神往,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關於苦行僧的傳說。整個印度隨著時代的變遷,能夠遇見真正的苦行僧的機會越來越少。在最初的瓦拉納西,印度教盛行的年代,聚集著大量的苦行僧人。

所謂苦行,必須要有極強的自製力,拒絕物質和肉體的誘惑,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方能獲得精神的自由和靈魂的解脫 。而他,是我見到過的最陰柔的天衣派苦行僧。

散盡家財為修行

在深入對苦行僧的瞭解後,才明白原來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因為生活貧苦等原因而成為了苦行僧。相反,很多苦行僧在之前的生活裡,很有可能已經家財萬貫,他們突然頓悟,便散盡家財,遠離家人,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

冥想修行,追求心靈的解脫,擺脫無盡的輪回之苦。在歷史上,苦行僧曾與英國統治者進行過武裝抵抗,所用的武器就是手中的三叉戟。時至今日在和平年代,這些手中的武器象徵著他們無懼生死的性格特徵。

欲仙欲醉的灑紅節舞者

我們對於灑紅節的印象,大概只停留在五顏六色的多彩視覺裡。但凡在印度沉浸過一個真正的灑紅節,你會發現,灑紅節給你的不僅僅是視覺的感受,更有聽覺和嗅覺的衝擊。

灑紅節先開始刺激聽覺系統,大喇叭吹走的音樂不絕於耳。半空中不斷噴撒的七彩粉末漫天彌漫,使得整個小城在各種顏色間無規則地自由切換。被任何一種顏色浸染的大街小巷猶如色彩繽紛的仙境一般,

欲仙欲醉,夢幻到不可思議。

印度人的隨性、浪漫和熱情在這個節日裡體現的淋漓盡致。人們沾滿顏料跟隨著花車,載歌載舞,敲鑼打鼓。人們都自帶一包灑紅粉,像沿途的人們互相灑粉的同時,似乎也在敞開心扉,互相擁抱熱情。也許這就是灑紅節給普羅大眾帶來的最大意義,此時大家都沒有了所謂的種姓制度,每個人都參與到節日中來。人們似乎並沒有特別偏愛哪種顏色,

而是更加享受這個多彩節日的歡慶過程。

“離神最近”的孩子

灑紅節的起源與印度的最著名史詩《摩訶婆羅多》有很大關係。之所以互相抛灑七彩粉末和水球,傳說是因為暴君不允許民眾信奉大神毗濕奴,命女妖霍利卡在月圓之夜燒死王子。翌日卻發現王子安然無恙,而霍利卡已化作灰燼。人們認為這是大神毗濕奴保佑的結果便將七種顏色的水潑向王子以示慶祝。

而如今對於孩子們來講這是個釋放天性的日子。據說身上被撒的越多,越能驅魔迎神,越能帶來好運。這位被紫色粉末灑滿全身的孩子,似乎是覺得受到了多大的委屈。身後帶著面具的小男孩,在那一刹那,更像是一尊神靈的化身。如果真的有某種信仰,我們的確不太知道神靈到底在何方,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個孩童或許就是“離神最近”的孩子,他被神明默默注視著。

恰似旅遊大使的微笑

靠牆而坐的這位男孩立刻吸引了我的視線,臉上畫著一副印度國旗,已經被染成粉紅色的上衣、印度咖喱顏色的頭巾,以及背後的綠牆,我真的是懷疑有意為之,使得顏色的搭配能如此協調。在灑紅節的這一天,我願意相信,這是帶有某種內蘊的“印度微笑”,他代表了印度的最美好的一面,而且當時此刻只有我得以一睹真容,已然多次進出印度的我看見此景竟驚喜無比。

強悍的留守女性

在穆斯林傳統中,已婚女性都要戴著頭紗遮臉才能見陌生人。在傑伊瑟爾梅爾地區的小村莊裡,白天很少能見到壯年男性,通常都在外勞作,或去到經濟發達的地方打工。也或許是這個原因,在印度這個區域的穆斯林中,已經慢慢有點不這麼講究宗教禮儀了。儘管如此,穆斯林女性依舊對陌生人初來造訪時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和嚴肅。

隨性自然的退伍軍人

三言兩語間已經和這位大爺聊熟絡了,聽他說他的故事。原來在年輕時候他曾經是個陸軍步兵軍人,在參軍的那些年裡,讓他記憶最深刻的是每天練習打槍。他一個勁的用手比劃著打槍的姿勢,一遍又一遍,說到興奮處突然大笑起來,然後我拍下了這張照片。我喜歡他兩邊上翹的八字鬍須,也喜歡他的髮型,白色的汗衫外,套了一件白色的襯衫。自然而又輕鬆,沒有多餘的裝飾,又多顯幾分隨性和從容。

瞬間嚴肅的沙漠女孩

靠近巴基斯坦邊境六十公里處的沙漠裡,小姑娘和她的家人住在一間用泥巴和草木搭建而成的小房子裡。我有幸受到當地人的熱情接待,享受到了當地特色的印度奶茶。這位小姑娘是大家庭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一直笑容滿面歡欣鼓舞。

突然間她轉到了屋裡的一角,從房門口透過的夕陽光正好打在了她的臉上,她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這個瞬間的情緒反差突然引起了我的注意。在這個部落裡,似乎人們並沒有怎麼見過相機,也沒有太多的陌生人進入過他們的村莊,這一瞬間的情緒流露或許是她內心最真實的情感。

外冷內熱的穆斯林老人

在村口遇到了這位大爺,滿臉泛白的鬍鬚,蹲坐在路口不做聲。他的衣著打扮更像是穆斯林人,眼神溫和,略有心事。在印度西北部的一些偏僻村莊裡,幾乎沒有當地人可以說英文,在語言交流上造成很大的障礙。

印度當地有兩百多種語言,就好比我們的方言一樣各不相同。之後我挨家挨戶探訪了這個小村莊,穆斯林人的熱情讓我印象深刻。在炎熱的天氣下,他們會端茶送水給遠隔千里而來的外國友人,並邀請我進到他們的家裡席地而坐。

海軍退役的氣質男

第一眼見到他時,他正與其他三位圍圈而坐,互相交談。我只覺得這位大爺有一股子與其他三人不同的氣質,衣著端莊,氣定神閑。在印度,你可以在各個宮殿城堡裡遇到各式各樣的當地人,但在我之後多次旅行在印度,也未曾再遇到過有這般氣質的當地人。

後來在閒談中得知,他是印度海軍的軍官,退伍之後,閑來無事便每天與三五好友談天說地打發時間。這樣的生活狀態也是印度北部民眾的真實寫照,大多數人都很悠閒和安逸,完全沒有城市生活的緊張感和節奏感。從他的眼神裡,似乎可以感知他自己都不願再提及的軍旅經歷的緣由。

晾曬紗麗的老婦人

在瓦拉納西的恒河邊,能看見千萬年不變的日出場景,眾人沐浴祈禱的場景,來往船隻的繁忙景象,印度婦人浣洗傳統紗麗服飾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這個地方有它的獨特性和爭議性,但這其中所保留下來的,更多是它的傳統性。

圖中這位老婦人把洗好的紗麗一頭紮在竹幹上,另一頭自己用手舉著,在陽光充足的早晨,這是她們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然而這樣的老婦人並非獨自一人,當成群結隊的人們都在用這種方式來晾曬紗麗的時候,陽光漫灑,儼然是道恒河邊美麗的人文風景線。

迷之微笑的型男

黝黑的膚色,一身毛絨材質的西裝,配上一條喀什米爾的圍巾,棕色系的裝扮又配以淺藍色的襯衫提亮精神。他獨自坐在城堡的一角,人與環境的整體色調居然可以如此協調。若不是偶遇,否則在我對印度的思維預設中,是無法想像類似這種衣著講究的印度人究竟該是何種存在。

在被英國長期殖民的歷史演變中,有部分的印度民眾,受到殖民者文化的影響,開始逐漸褪去傳統宗教的服飾。他耳朵上,是六角對稱、金紅相間樣式的耳釘,這也是印度北部建築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在拍攝過程中,他全程沒有說話,唯有迷之微笑。

闖入鏡頭的寶萊塢風

同我一樣的普通遊客,突然出現在鏡頭前,所幸當時的相機上正掛著機頂閃光燈,所以在如此昏暗的場景下拍到這樣一張照片。但後來回想到這一段往事,這樣的鏡頭亂入多少有點喜感,即使畫面裡他的眼神顯得深邃而又憂鬱。

他急著要我給他看拍下的這張照片,又招呼來他的七八個朋友們,隨後請我幫他們每位拍攝一張,而此時他的表情和情緒已經截然不同,更像個孩子般的頑皮和天真。他只是個二十歲的男孩,瞬間秒變情緒的能力,恰似印度寶萊塢演員。

系上第一粒鈕扣的男孩

在一個夕陽西下的傍晚,探訪皇室貴族陵園時遇到了這兩位男孩。在衣著上,印度孩子分為兩種。一種是扣上襯衫第一粒鈕扣的孩子,另一種是其它孩子。

他們的穿衣習慣不分氣溫高低,這和從小對待生活保守和嚴謹的態度有關,即使腳上穿著的是拖鞋,也會把第一粒鈕扣給系上。而後得知,這個孩子是一名陵園工作人員的家屬。

火葬場的小男孩

印度恒河的火葬,是所有印度教信徒認為的人生最後的一個歸宿地,也是死後靈魂通往神靈而得到解脫的最重要的儀式。所有在整個火葬的過程中,並沒有太過悲傷的情緒,非常平靜,故人家屬更多的是目送和祈福。

在超脫了對死亡的恐懼和悲鳴之後,甚至可以看到有的孩子在火葬現場放著風箏,互相追逐。在這個距離恒河邊一百米左右,用於堆砌火化台的天然露天木材倉庫裡,這個孩子臉上平和的笑容,似乎在告訴我,在如此小的年紀裡,他對於生、對於死,有不同尋常超越年齡的理解。

一個人

一個故事

或驚天動地

或平淡感人

都是一份值得珍藏的回憶

長按二維碼,關注“國家地理中文網”

長按二維碼,關注“國家地理影像經典”

翌日卻發現王子安然無恙,而霍利卡已化作灰燼。人們認為這是大神毗濕奴保佑的結果便將七種顏色的水潑向王子以示慶祝。

而如今對於孩子們來講這是個釋放天性的日子。據說身上被撒的越多,越能驅魔迎神,越能帶來好運。這位被紫色粉末灑滿全身的孩子,似乎是覺得受到了多大的委屈。身後帶著面具的小男孩,在那一刹那,更像是一尊神靈的化身。如果真的有某種信仰,我們的確不太知道神靈到底在何方,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個孩童或許就是“離神最近”的孩子,他被神明默默注視著。

恰似旅遊大使的微笑

靠牆而坐的這位男孩立刻吸引了我的視線,臉上畫著一副印度國旗,已經被染成粉紅色的上衣、印度咖喱顏色的頭巾,以及背後的綠牆,我真的是懷疑有意為之,使得顏色的搭配能如此協調。在灑紅節的這一天,我願意相信,這是帶有某種內蘊的“印度微笑”,他代表了印度的最美好的一面,而且當時此刻只有我得以一睹真容,已然多次進出印度的我看見此景竟驚喜無比。

強悍的留守女性

在穆斯林傳統中,已婚女性都要戴著頭紗遮臉才能見陌生人。在傑伊瑟爾梅爾地區的小村莊裡,白天很少能見到壯年男性,通常都在外勞作,或去到經濟發達的地方打工。也或許是這個原因,在印度這個區域的穆斯林中,已經慢慢有點不這麼講究宗教禮儀了。儘管如此,穆斯林女性依舊對陌生人初來造訪時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和嚴肅。

隨性自然的退伍軍人

三言兩語間已經和這位大爺聊熟絡了,聽他說他的故事。原來在年輕時候他曾經是個陸軍步兵軍人,在參軍的那些年裡,讓他記憶最深刻的是每天練習打槍。他一個勁的用手比劃著打槍的姿勢,一遍又一遍,說到興奮處突然大笑起來,然後我拍下了這張照片。我喜歡他兩邊上翹的八字鬍須,也喜歡他的髮型,白色的汗衫外,套了一件白色的襯衫。自然而又輕鬆,沒有多餘的裝飾,又多顯幾分隨性和從容。

瞬間嚴肅的沙漠女孩

靠近巴基斯坦邊境六十公里處的沙漠裡,小姑娘和她的家人住在一間用泥巴和草木搭建而成的小房子裡。我有幸受到當地人的熱情接待,享受到了當地特色的印度奶茶。這位小姑娘是大家庭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一直笑容滿面歡欣鼓舞。

突然間她轉到了屋裡的一角,從房門口透過的夕陽光正好打在了她的臉上,她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這個瞬間的情緒反差突然引起了我的注意。在這個部落裡,似乎人們並沒有怎麼見過相機,也沒有太多的陌生人進入過他們的村莊,這一瞬間的情緒流露或許是她內心最真實的情感。

外冷內熱的穆斯林老人

在村口遇到了這位大爺,滿臉泛白的鬍鬚,蹲坐在路口不做聲。他的衣著打扮更像是穆斯林人,眼神溫和,略有心事。在印度西北部的一些偏僻村莊裡,幾乎沒有當地人可以說英文,在語言交流上造成很大的障礙。

印度當地有兩百多種語言,就好比我們的方言一樣各不相同。之後我挨家挨戶探訪了這個小村莊,穆斯林人的熱情讓我印象深刻。在炎熱的天氣下,他們會端茶送水給遠隔千里而來的外國友人,並邀請我進到他們的家裡席地而坐。

海軍退役的氣質男

第一眼見到他時,他正與其他三位圍圈而坐,互相交談。我只覺得這位大爺有一股子與其他三人不同的氣質,衣著端莊,氣定神閑。在印度,你可以在各個宮殿城堡裡遇到各式各樣的當地人,但在我之後多次旅行在印度,也未曾再遇到過有這般氣質的當地人。

後來在閒談中得知,他是印度海軍的軍官,退伍之後,閑來無事便每天與三五好友談天說地打發時間。這樣的生活狀態也是印度北部民眾的真實寫照,大多數人都很悠閒和安逸,完全沒有城市生活的緊張感和節奏感。從他的眼神裡,似乎可以感知他自己都不願再提及的軍旅經歷的緣由。

晾曬紗麗的老婦人

在瓦拉納西的恒河邊,能看見千萬年不變的日出場景,眾人沐浴祈禱的場景,來往船隻的繁忙景象,印度婦人浣洗傳統紗麗服飾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這個地方有它的獨特性和爭議性,但這其中所保留下來的,更多是它的傳統性。

圖中這位老婦人把洗好的紗麗一頭紮在竹幹上,另一頭自己用手舉著,在陽光充足的早晨,這是她們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然而這樣的老婦人並非獨自一人,當成群結隊的人們都在用這種方式來晾曬紗麗的時候,陽光漫灑,儼然是道恒河邊美麗的人文風景線。

迷之微笑的型男

黝黑的膚色,一身毛絨材質的西裝,配上一條喀什米爾的圍巾,棕色系的裝扮又配以淺藍色的襯衫提亮精神。他獨自坐在城堡的一角,人與環境的整體色調居然可以如此協調。若不是偶遇,否則在我對印度的思維預設中,是無法想像類似這種衣著講究的印度人究竟該是何種存在。

在被英國長期殖民的歷史演變中,有部分的印度民眾,受到殖民者文化的影響,開始逐漸褪去傳統宗教的服飾。他耳朵上,是六角對稱、金紅相間樣式的耳釘,這也是印度北部建築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在拍攝過程中,他全程沒有說話,唯有迷之微笑。

闖入鏡頭的寶萊塢風

同我一樣的普通遊客,突然出現在鏡頭前,所幸當時的相機上正掛著機頂閃光燈,所以在如此昏暗的場景下拍到這樣一張照片。但後來回想到這一段往事,這樣的鏡頭亂入多少有點喜感,即使畫面裡他的眼神顯得深邃而又憂鬱。

他急著要我給他看拍下的這張照片,又招呼來他的七八個朋友們,隨後請我幫他們每位拍攝一張,而此時他的表情和情緒已經截然不同,更像個孩子般的頑皮和天真。他只是個二十歲的男孩,瞬間秒變情緒的能力,恰似印度寶萊塢演員。

系上第一粒鈕扣的男孩

在一個夕陽西下的傍晚,探訪皇室貴族陵園時遇到了這兩位男孩。在衣著上,印度孩子分為兩種。一種是扣上襯衫第一粒鈕扣的孩子,另一種是其它孩子。

他們的穿衣習慣不分氣溫高低,這和從小對待生活保守和嚴謹的態度有關,即使腳上穿著的是拖鞋,也會把第一粒鈕扣給系上。而後得知,這個孩子是一名陵園工作人員的家屬。

火葬場的小男孩

印度恒河的火葬,是所有印度教信徒認為的人生最後的一個歸宿地,也是死後靈魂通往神靈而得到解脫的最重要的儀式。所有在整個火葬的過程中,並沒有太過悲傷的情緒,非常平靜,故人家屬更多的是目送和祈福。

在超脫了對死亡的恐懼和悲鳴之後,甚至可以看到有的孩子在火葬現場放著風箏,互相追逐。在這個距離恒河邊一百米左右,用於堆砌火化台的天然露天木材倉庫裡,這個孩子臉上平和的笑容,似乎在告訴我,在如此小的年紀裡,他對於生、對於死,有不同尋常超越年齡的理解。

一個人

一個故事

或驚天動地

或平淡感人

都是一份值得珍藏的回憶

長按二維碼,關注“國家地理中文網”

長按二維碼,關注“國家地理影像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