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育女記38 此生,我一定要幸福 否則枉費我曾經吃過的苦

育女記38

《此生 我一定要幸福 否則枉費我曾經吃過的苦》

老頭子的過世特別突然,從生病到過世也就四個多月。誰都沒有想到,老頭子會突然過世,不過也值得慶倖,幸虧過世了。

否則,按照公公婆婆的思維,人家樓上的兒媳婦連著流掉了五個女兒才生了兒子,我敢保證,以婆婆的強勢、公公的愚昧、大嫂的無所事事和大伯哥的弱智組合,也許第三胎第四胎也會源源不斷。

命運真是恩賜,所幸公公走了。無論這句話是否惡毒,但是于現實生活總歸是有利的。對某些人來說,有缺陷就是資本,不勞而獲就是籌碼,你不爭不搶,其實不見得是好事。

這個家裡能賺錢的人突然走了,剩下老弱病殘五個人。大嫂的娘家人找上門,覺得婆婆這些年就沒有把自己的女兒當成一家人,婆婆一見,立刻把商鋪的租金收入轉給了大嫂。大嫂每天無事可幹,能夠看到的就是抱著手機,在婆婆的強壓下看著街邊的攤位。

可有可無。

兩個孩子一個上了高中,花費巨大,另外一個在上小學。家裡的五張口,每天日復一日地耗著一些積蓄,婆婆實在著急。大嫂一家週一到週五住在婆婆這裡,吃喝拉撒婆婆必須要全部負擔。縱然,婆婆十分不願意給她們做飯做菜,況且自己還要長期吃素。但是,不做又能怎麼樣呢?在家裡做飯,終歸營養乾淨,還可以節約一點。如果婆婆不做,這幾口人早中晚都是街邊攤點或者外賣盒飯。

老太太連做夢都想如何把這一大堆包袱甩出去,於是週六周日老太太讓這一家人到自己的新房子裡去住,這樣好歹有兩天的吃喝拉撒必須自給自足。

走就走,大嫂每個週末都帶著孩子們去自己的新房子,或者直接去娘家,至於大哥週末回家,請自便。在這十幾年為數不多的光景裡,莫愁幾乎沒有看到大哥大嫂互相有過交流,孩子們也是漠然。可憐與可恨,

患難與共。一共老少就六個人,還包括一個每週只來一次的人。卻住著兩套四室兩廳的諾大房子,心裡各自有各自的盤算。

自從老頭過世後,嫂子突然之間變了,她再也不是那個任由你罵任由你摔的兒媳婦了。婆婆不僅把商鋪的租金給了她,並且還給了她一部分退休費。莫愁想,以婆婆的算計與精明,能給這些東西比割了心、切了肺都難過。可憐的老太太養著一大家人,

突然心空了。有事沒事喜歡給老公打電話嘮嘮。

但是,個人有個人選擇的宿命。自從老頭子過世後,莫愁和老公幾乎不曾回去,再說,這些年本來就走動淡漠。我唯願你安好,彼此不打擾。老公和莫愁兩個人,帶著孩子,齊心協力,換房子買商鋪,日子總歸是要紅紅火火地過。並且,莫愁酷愛旅行,每年都會安排一些長途短途的旅行。莫愁的所到之地,如果時間允許,老公自是陪伴。如果時間不允許,老公包攬了孩子家務,莫愁也就瀟灑地走了。

生活就是這樣,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不知道前方等待你的將是什麼,但是心懷希望,篤定善念,春風依舊拂面。

老太太在老頭過世不久後,乾咳不止,痰裡有血,去醫院一查,竟然得了肺結核。醫生說,老太太由於長期的勞累、情緒壓力和一直信佛吃素,營養極度不良,導致肺結核。此時此刻,老太太人瘦得只剩下一個骨架,好像風一吹,隨時都會倒地。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扛著這麼大的一家人,著實艱難。莫愁和老公回老家探望,因為肺結核傳染,匆匆而去匆匆而回。臨走的時候,老太太如同骷髏一般,在風中搖擺著送別。此時此刻,唯有傷感。莫愁告訴老公,我比世界上的任何人都盼著你媽好。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安好。

老公對老太太的病,主要以電話問候為主,叮囑莫愁定期郵寄一些奶粉回去給老太太補充營養。一年以後,婆婆的肺結核據說總算是痊癒了。接下來大嫂的身體虛弱無力,也是頻頻生病。總之,莫愁左右不過是聽聽罷了,老公自然更上心,定期打個電話回去問候。至於把那個老宅子賣掉,把陰森恐怖的佛堂請出去,老太太除非死都不會同意。

就這樣,一晃幾年過去。

中間的一些年,婆婆來了一次。來的時候,老太太的腿一瘸一拐,下肢全部都是斑塊淤腫,走路艱難。老公一見,趕緊帶著婆婆去醫院檢查身體。畢竟是在兒子這裡,老太太肯定不會帶錢,老公那段時間剛好換了新車手頭緊張,莫愁看到手機取款的提示資訊,才知道自己的儲蓄卡上支出了6800給婆婆看病,等莫愁問起,老公不好意思地說算是借的,暫時借。他知道莫愁肯定心裡不爽,索性先斬後奏了。這些年,莫愁和老公自覺AA制,從經濟的角度上,莫愁因為有現金流更活泛一些。老公的支付不了的,莫愁暫時墊付。人和人之間,無所謂虧欠,年輕的時候賺得多一點,誰能保證年老的時候依舊?至於虧欠部分,讓餘生的歲月歸還。這點,莫愁相信將來的老公,一定會越來越好。

有些人對生活,心懷夢想。有些人對事業,心懷夢想。莫愁始終相信,一個這些年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夢想的男人,十幾年如一日地執著同行。人生,總歸有交代。彼此相欠,餘生相還。也好。

雖然莫愁對老公刷著自己的錢給老太太看病心裡惱火,但是看在老太太對孩子親熱的份上,錢的事情暫時不提。老太太確實乾淨整潔,每天給孩子梳各種各樣的髮型,比莫愁笨手笨腳好多了。晚上,只要莫愁回去,都是隔水蒸煮的各種滋補湯,又是當歸雞湯、又是枸杞紅棗的。對於一個從小到大四處漂泊的人來說,家裡突然多了這麼一個親人,其實也是可以的。人之所以幸福,關鍵是善於寬容和遺忘。這個錢就當請保姆算了,再說不看僧面看佛面。

那陣子,莫愁的店剛好在做大型活動,生意奇好。婆婆每天都是開心,一邊開心一邊哀歎,你說你嫂子她們可怎麼辦呢?一點能力都沒有。莫愁淡淡一笑,從錢包裡拿出一疊鈔票,除了生活費,最近這幾天您多費心了。因為婆婆來了,孩子暫時沒有送去託管中心了。當彼此之間不談感情的時候,談錢是最好的方式,爽快和親切。老太太自然喜笑顏開。

每天早晨,婆婆、老公、孩子、莫愁同時出門,老公去上班,孩子上學,婆婆去附近的一家香火旺盛的寺廟,莫愁去江邊跑步。孩子從小到大沒有老人帶,她對奶奶特別親。吃飯的時候,總是讓奶奶先吃,好幾次把婆婆感動得眼眶濕潤。這個老人,其實一生沒有多少愛,她不懂得愛別人,也沒有享受到他人對自己的愛。生活的苦難,讓她竭斯底裡地怨、斤斤計較地恨。

老太太的生活,一天安排地豐富且多彩,早晨去寺廟祈福,中午回來接孩子,吃飯後睡午覺。送完孩子後去理療康復中心治療自己的腿,下午孩子放學後再接孩子回來。婆婆原本住幾天就走,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越來越喜歡住在莫愁這裡,不想走了。住在這裡,不用花錢,不要操勞,不用費心。除了中午莫愁不在,老太太需要做菜,晚上莫愁和老公爭先恐後地搶著鍋鏟燒菜,兩個人都非常喜歡做菜,覺得做菜頗有成就感。

偶爾,當莫愁出門要去跑步的時候,老太太會眼巴巴地請求莫愁,我想和你一起去,行不行。莫愁說當然可以,你跑不動,就在旁邊公園的活動器材處鍛煉。我跑完回頭再來找你吧。

然而還沒有一個月,婆婆就頻繁地接到大嫂的電話,她沒有辦法帶孩子,讓婆婆速回。縱然婆婆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但是她還是要回去了。生活就是這樣,我可以原諒你或者對曾經的很多事情淡忘無視,但是終究有人不會放過你,或者現實不會放過你。

該回去,你得回去。婆婆有意無意地告訴莫愁,如果你再有一個孩子,我一定會好好地帶,好好幫你。莫愁淡然一笑,看了一眼婆婆,轉身就離開了。有些人,有些事,看透了,看淡了,雲淡風輕,連話都不會多說。

二胎對於婆婆來說,除了有固執的抱孫子的想法外,她可以借此安安穩穩地在莫愁這裡呆幾年。對婆婆來說,她可以堂而皇之地告訴親戚朋友,我必須要給小兒子帶孩子,以免個別心懷叵測的親戚嚼舌頭根說老太太心狠,拋下弱智兒子一家去享清福。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告訴大嫂,你的孩子我帶大了,該給小兒子幫忙了。這樣,自己也可以開開心心地住在這裡,安享晚年。那邊的一大家子,按照婆婆的說法,就像一個巨大的包袱是時候甩出去讓她們自力更生了。

生活就是這樣,一個轉角處,人和人之間,其實全變了。但是唯一不變的依舊是看淡看開遺忘的情懷。老公一段時間特別想要二胎,莫愁也是曾經反反復複地思考了很久。二胎的想法,就像火焰一樣,突然之間熊熊燃燒,突然之間又熄滅了。

老公說,如果生了孩子,堅決不會要婆婆過來。今時不同往日,不等炊米下鍋。就這樣,婆婆神情落寞地走了。信佛的終究信佛,希望有一天,老太太能夠參透一些道理。但是,莫愁覺得,此生為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生孩子這個事情經歷過就好。不負光陰,不負自己,才是最好。

幾年後的一天,莫愁漫步在大昭寺的廣場上,頭頂著湛藍的天空,跟隨著熙熙攘攘的朝拜者,一圈圈地行走,虔誠地撫摸著那些神聖的經筒,恍然之間莫愁覺得就像觸摸到自己的靈魂一般:

一個人,內心要有多少愛與寬容,才可以平安豁達。

一場婚姻,需要多少修煉和磨難,才可以生死相依。

一份愛,需要多少包容和磨合,才可以到達彼岸。

希望在,愛在,夢想在。一切都在。

親愛的朋友們,謝謝關注莫愁的所有朋友們。祝願你們幸福。莫愁雙手合十,多年前就告訴自己:請記得,無論生活有多麼無助和苦楚,希望總會有。我一定要幸福,否則對不起我曾經吃過的苦。

歡迎關注:

《一萬公里的故事:一場婚姻,需要多少修煉和磨難,才可以生死相依》

如果時間不允許,老公包攬了孩子家務,莫愁也就瀟灑地走了。

生活就是這樣,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不知道前方等待你的將是什麼,但是心懷希望,篤定善念,春風依舊拂面。

老太太在老頭過世不久後,乾咳不止,痰裡有血,去醫院一查,竟然得了肺結核。醫生說,老太太由於長期的勞累、情緒壓力和一直信佛吃素,營養極度不良,導致肺結核。此時此刻,老太太人瘦得只剩下一個骨架,好像風一吹,隨時都會倒地。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扛著這麼大的一家人,著實艱難。莫愁和老公回老家探望,因為肺結核傳染,匆匆而去匆匆而回。臨走的時候,老太太如同骷髏一般,在風中搖擺著送別。此時此刻,唯有傷感。莫愁告訴老公,我比世界上的任何人都盼著你媽好。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安好。

老公對老太太的病,主要以電話問候為主,叮囑莫愁定期郵寄一些奶粉回去給老太太補充營養。一年以後,婆婆的肺結核據說總算是痊癒了。接下來大嫂的身體虛弱無力,也是頻頻生病。總之,莫愁左右不過是聽聽罷了,老公自然更上心,定期打個電話回去問候。至於把那個老宅子賣掉,把陰森恐怖的佛堂請出去,老太太除非死都不會同意。

就這樣,一晃幾年過去。

中間的一些年,婆婆來了一次。來的時候,老太太的腿一瘸一拐,下肢全部都是斑塊淤腫,走路艱難。老公一見,趕緊帶著婆婆去醫院檢查身體。畢竟是在兒子這裡,老太太肯定不會帶錢,老公那段時間剛好換了新車手頭緊張,莫愁看到手機取款的提示資訊,才知道自己的儲蓄卡上支出了6800給婆婆看病,等莫愁問起,老公不好意思地說算是借的,暫時借。他知道莫愁肯定心裡不爽,索性先斬後奏了。這些年,莫愁和老公自覺AA制,從經濟的角度上,莫愁因為有現金流更活泛一些。老公的支付不了的,莫愁暫時墊付。人和人之間,無所謂虧欠,年輕的時候賺得多一點,誰能保證年老的時候依舊?至於虧欠部分,讓餘生的歲月歸還。這點,莫愁相信將來的老公,一定會越來越好。

有些人對生活,心懷夢想。有些人對事業,心懷夢想。莫愁始終相信,一個這些年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夢想的男人,十幾年如一日地執著同行。人生,總歸有交代。彼此相欠,餘生相還。也好。

雖然莫愁對老公刷著自己的錢給老太太看病心裡惱火,但是看在老太太對孩子親熱的份上,錢的事情暫時不提。老太太確實乾淨整潔,每天給孩子梳各種各樣的髮型,比莫愁笨手笨腳好多了。晚上,只要莫愁回去,都是隔水蒸煮的各種滋補湯,又是當歸雞湯、又是枸杞紅棗的。對於一個從小到大四處漂泊的人來說,家裡突然多了這麼一個親人,其實也是可以的。人之所以幸福,關鍵是善於寬容和遺忘。這個錢就當請保姆算了,再說不看僧面看佛面。

那陣子,莫愁的店剛好在做大型活動,生意奇好。婆婆每天都是開心,一邊開心一邊哀歎,你說你嫂子她們可怎麼辦呢?一點能力都沒有。莫愁淡淡一笑,從錢包裡拿出一疊鈔票,除了生活費,最近這幾天您多費心了。因為婆婆來了,孩子暫時沒有送去託管中心了。當彼此之間不談感情的時候,談錢是最好的方式,爽快和親切。老太太自然喜笑顏開。

每天早晨,婆婆、老公、孩子、莫愁同時出門,老公去上班,孩子上學,婆婆去附近的一家香火旺盛的寺廟,莫愁去江邊跑步。孩子從小到大沒有老人帶,她對奶奶特別親。吃飯的時候,總是讓奶奶先吃,好幾次把婆婆感動得眼眶濕潤。這個老人,其實一生沒有多少愛,她不懂得愛別人,也沒有享受到他人對自己的愛。生活的苦難,讓她竭斯底裡地怨、斤斤計較地恨。

老太太的生活,一天安排地豐富且多彩,早晨去寺廟祈福,中午回來接孩子,吃飯後睡午覺。送完孩子後去理療康復中心治療自己的腿,下午孩子放學後再接孩子回來。婆婆原本住幾天就走,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越來越喜歡住在莫愁這裡,不想走了。住在這裡,不用花錢,不要操勞,不用費心。除了中午莫愁不在,老太太需要做菜,晚上莫愁和老公爭先恐後地搶著鍋鏟燒菜,兩個人都非常喜歡做菜,覺得做菜頗有成就感。

偶爾,當莫愁出門要去跑步的時候,老太太會眼巴巴地請求莫愁,我想和你一起去,行不行。莫愁說當然可以,你跑不動,就在旁邊公園的活動器材處鍛煉。我跑完回頭再來找你吧。

然而還沒有一個月,婆婆就頻繁地接到大嫂的電話,她沒有辦法帶孩子,讓婆婆速回。縱然婆婆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但是她還是要回去了。生活就是這樣,我可以原諒你或者對曾經的很多事情淡忘無視,但是終究有人不會放過你,或者現實不會放過你。

該回去,你得回去。婆婆有意無意地告訴莫愁,如果你再有一個孩子,我一定會好好地帶,好好幫你。莫愁淡然一笑,看了一眼婆婆,轉身就離開了。有些人,有些事,看透了,看淡了,雲淡風輕,連話都不會多說。

二胎對於婆婆來說,除了有固執的抱孫子的想法外,她可以借此安安穩穩地在莫愁這裡呆幾年。對婆婆來說,她可以堂而皇之地告訴親戚朋友,我必須要給小兒子帶孩子,以免個別心懷叵測的親戚嚼舌頭根說老太太心狠,拋下弱智兒子一家去享清福。也可以堂而皇之地告訴大嫂,你的孩子我帶大了,該給小兒子幫忙了。這樣,自己也可以開開心心地住在這裡,安享晚年。那邊的一大家子,按照婆婆的說法,就像一個巨大的包袱是時候甩出去讓她們自力更生了。

生活就是這樣,一個轉角處,人和人之間,其實全變了。但是唯一不變的依舊是看淡看開遺忘的情懷。老公一段時間特別想要二胎,莫愁也是曾經反反復複地思考了很久。二胎的想法,就像火焰一樣,突然之間熊熊燃燒,突然之間又熄滅了。

老公說,如果生了孩子,堅決不會要婆婆過來。今時不同往日,不等炊米下鍋。就這樣,婆婆神情落寞地走了。信佛的終究信佛,希望有一天,老太太能夠參透一些道理。但是,莫愁覺得,此生為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生孩子這個事情經歷過就好。不負光陰,不負自己,才是最好。

幾年後的一天,莫愁漫步在大昭寺的廣場上,頭頂著湛藍的天空,跟隨著熙熙攘攘的朝拜者,一圈圈地行走,虔誠地撫摸著那些神聖的經筒,恍然之間莫愁覺得就像觸摸到自己的靈魂一般:

一個人,內心要有多少愛與寬容,才可以平安豁達。

一場婚姻,需要多少修煉和磨難,才可以生死相依。

一份愛,需要多少包容和磨合,才可以到達彼岸。

希望在,愛在,夢想在。一切都在。

親愛的朋友們,謝謝關注莫愁的所有朋友們。祝願你們幸福。莫愁雙手合十,多年前就告訴自己:請記得,無論生活有多麼無助和苦楚,希望總會有。我一定要幸福,否則對不起我曾經吃過的苦。

歡迎關注:

《一萬公里的故事:一場婚姻,需要多少修煉和磨難,才可以生死相依》